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磁-反铁磁超晶格零温磁矩 被引量:1
1
作者 姜伟 魏国柱 杜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80-683,共4页
用线性自旋波理论研究铁磁反铁磁超晶格的零温磁性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反铁磁层内耦合强度J2对超晶格磁性质有重要影响,子晶格零温磁矩有着非同寻常的量子效应.
关键词 自旋波理论 铁磁-反铁磁 超晶格 零温磁矩
下载PDF
固体零温零压密度的估算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文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固体在零温零压下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态参数。本文利用Debye理论给出了零温零压密度的一种估算方法,并对82种物质的零温零压密度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零温 密度 Debye理论 固体 估算法
下载PDF
零温下α铁晶界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
作者 陈致英 周富信 +2 位作者 唐沧雅 丁家强 吴希俊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05-508,共4页
本文采用Johoson的四参数势和固定体积的假定,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零温下α铁的两种晶界弛豫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结构图形在平行晶界面的两个方向仍然显示出周期性,在垂直晶界面的方向仍然显示出镜面对称分布。本文计算... 本文采用Johoson的四参数势和固定体积的假定,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零温下α铁的两种晶界弛豫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结构图形在平行晶界面的两个方向仍然显示出周期性,在垂直晶界面的方向仍然显示出镜面对称分布。本文计算结果与vitek的静力学方法的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动力学 晶界 结构 α铁 零温
下载PDF
双层亚铁磁性超晶格的零温磁矩
4
作者 邱荣科 梁静 马广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3期298-303,共6页
采用海森堡模型,利用线性自旋波近似、傅立叶变换和格林函数技术对双层亚铁磁超晶格进行理论研究,推导出零温磁矩表达式,分析了系统的各个参数(自旋量子数、层间交换耦合系数、层内交换耦合系数、外磁场及各向异性参数)对系统零温磁矩... 采用海森堡模型,利用线性自旋波近似、傅立叶变换和格林函数技术对双层亚铁磁超晶格进行理论研究,推导出零温磁矩表达式,分析了系统的各个参数(自旋量子数、层间交换耦合系数、层内交换耦合系数、外磁场及各向异性参数)对系统零温磁矩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各个参数对系统零温磁矩有重要影响;系统的零温磁矩随层内交换耦合系数、各向异性参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层间交换耦合系数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当两层的自旋量子数S1,S2相等时,两条零温磁矩曲线重合;相反,当两层的自旋量子数S1,S2不等时,两条零温磁矩曲线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晶格 零温磁矩 自旋波理论 格林函数 海森堡模型
下载PDF
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零温磁矩
5
作者 姜伟 魏国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在线性近似下导出二维各向异性四套子格子简立方 Heisenberg 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模型的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自旋波的色散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层间和层内耦合强度对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磁性质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 线性近似 零温磁矩
下载PDF
量子点系统的热力学稳定性及其单粒子分布函数的性质:非零温时的情况
6
作者 田光善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共4页
利用一个量子点系统热力学稳定性的要求及量子统计物理中的Klein不等式,证明了在非零温度时,该系统的单粒子分布函数对于量子点上单粒子能级而言仍然是非增的.这一结果表明,一个量子多体系统中谱函数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热力学稳... 利用一个量子点系统热力学稳定性的要求及量子统计物理中的Klein不等式,证明了在非零温度时,该系统的单粒子分布函数对于量子点上单粒子能级而言仍然是非增的.这一结果表明,一个量子多体系统中谱函数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热力学稳定性条件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系统 热力学稳定性 单粒子分布函数 零温
下载PDF
零温时空到热时空的变换
7
作者 杨纪青 《襄樊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25-31,共7页
文章综述了零温时空到有限温度时空的变换所伴随的各方面的效应,指出这种变换的实质是真空所对应的相变.
关键词 零温时空 热时空
下载PDF
利用钟跃迁谱线测量超稳光学参考腔的零温漂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婷 卢晓同 +3 位作者 周驰华 尹默娟 王叶兵 常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111,共6页
在87Sr光晶格钟实验系统中,通过将自由运转的698 nm激光频率锁定在由超低膨胀系数的玻璃材料构成的超稳光学参考腔上,从而获得短期频率稳定性较好的超稳窄线宽激光.超稳光学参考腔的腔长稳定性决定了最终激光频率的稳定度.为了降低腔长... 在87Sr光晶格钟实验系统中,通过将自由运转的698 nm激光频率锁定在由超低膨胀系数的玻璃材料构成的超稳光学参考腔上,从而获得短期频率稳定性较好的超稳窄线宽激光.超稳光学参考腔的腔长稳定性决定了最终激光频率的稳定度.为了降低腔长对温度的敏感性,使激光频率具有更好的稳定度和更小的频率漂移,利用锶原子光晶格钟的钟跃迁谱线,测量了698 nm超稳窄线宽激光系统中超稳光学参考腔的零温漂点.通过对钟跃迁谱线中心频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进行二阶多项式拟合,得到698 nm超稳窄线宽激光系统的零温漂点为30.63℃.利用锶原子光晶格钟的闭环锁定,测得零温漂点处698 nm超稳窄线宽激光系统的线性频率漂移率为0.15 Hz/s,频率不稳定度为1.6×10^(–15)@3.74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光学参考腔 频率漂移 钟跃迁谱线 零温漂点
下载PDF
强库仑关联下HUBBARD—HIRSCH模型铁磁相变──Ⅰ.零温平均场理论
9
作者 许学东 胡连 熊钰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10-15,共6页
本文推广Hirsch对耦合Hubbard—Hirsch模型的工作到强耦合区域.在δ>t/U条件下,用Stoner平均场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零温相图.本文所用的耦合常效的大小接近窄能带金属的实际情况.此外在一定参数下求得... 本文推广Hirsch对耦合Hubbard—Hirsch模型的工作到强耦合区域.在δ>t/U条件下,用Stoner平均场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零温相图.本文所用的耦合常效的大小接近窄能带金属的实际情况.此外在一定参数下求得一部分磁化铁磁相区域,有助于解释弱铁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游铁磁性 零温相图 H-H模型 铁磁相变
下载PDF
自旋s=1双层铁磁-反铁磁的零温磁矩
10
作者 马芳 姜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6-668,共3页
采用线性自旋波理论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自旋s=1的零温磁矩。
关键词 自旋波理论 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 零温磁矩
下载PDF
层状亚铁磁体的零温磁矩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荣科 魏国柱 杜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49-653,共5页
层状亚铁磁体的零温磁矩邱荣科,魏国柱,杜安在线性近似下导出了三维各向异性的双子格简立方Heisenber召亚铁磁体模型的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了自旋波的色散关系,并给出了零温时子晶格磁矩的解析表... 层状亚铁磁体的零温磁矩邱荣科,魏国柱,杜安在线性近似下导出了三维各向异性的双子格简立方Heisenber召亚铁磁体模型的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了自旋波的色散关系,并给出了零温时子晶格磁矩的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层间和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亚铁磁体 零温磁矩 亚铁磁体 磁性材料
下载PDF
零温Hohenberg-Mermin-Wagner定理和Goldstone定理的等效性
12
作者 刘红 刘宪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5,共5页
应用零温情形下的Bogoliubov不等式,研究了一维和二维Hubbard模型基态中电子 配对和磁性(铁磁和反铁磁)长程序的可能性.发现如果在一维和二维Hubbard模型的自旋(电 荷)激发谱中存在能隙,则该系统在基态中不可能呈现出磁性(或电子配对... 应用零温情形下的Bogoliubov不等式,研究了一维和二维Hubbard模型基态中电子 配对和磁性(铁磁和反铁磁)长程序的可能性.发现如果在一维和二维Hubbard模型的自旋(电 荷)激发谱中存在能隙,则该系统在基态中不可能呈现出磁性(或电子配对)的长程序,并由 此从低维Hubbard模型说明了零温Hohenberg-Mermin-Wagner定理与Goldstone定理是等效 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温Hohenberg—Mermin—Wagner定理 Goldstone定理 HUBBARD模型
下载PDF
层内铁磁-层间反铁磁双层系统零温性质
13
作者 张勇 韩梅 魏国柱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80-83,共4页
采用线性自旋波方法研究层内铁磁 层间反铁磁双层系统的零温磁性质 ,考察了不同的层内藕合强度 。
关键词 自旋波方法 层内铁磁-层间反铁磁双层系统 零温磁矩 基态能 层内藕合强度 层间藕合强度
下载PDF
六角密排格子ISING(S=1)反铁磁体的零温相图
14
作者 王养璞 徐国良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利用文献[1]所发展的量子多体方法,变S=1的Ising体系为粒子数不守恒的费米体系,严格地求得了具有近邻和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六角密排Ising反铁磁体在外场下的基态能量和完整的零温相图。
关键词 零温相图 反铁磁体 六角密排格子
下载PDF
自旋 S=1 双层铁磁-反铁磁的零温磁矩
15
作者 鞠曙光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线性自旋波理论导出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Heisenberg模型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自旋波的色散关系,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低温内能。
关键词 自旋波 铁磁性 零温磁矩 反铁磁性
下载PDF
由流方程求解非零温条件下t-J模型能谱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洪 娄平 庄永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764-3767,共4页
t_J模型是研究电子强关联作用和高Tc超导理论的重要模型之一.将重正化群流方程方法应用于t_J模型,分别解出了t_J模型在非零温条件下费米子和玻色子元激发能谱的解析式.并将结果与采用格林函数方法求解的结果作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重正... t_J模型是研究电子强关联作用和高Tc超导理论的重要模型之一.将重正化群流方程方法应用于t_J模型,分别解出了t_J模型在非零温条件下费米子和玻色子元激发能谱的解析式.并将结果与采用格林函数方法求解的结果作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重正化群流方程方法解出的结果是解析解,而格林函数方法求解的结果是数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J模型 方程求解 零温 格林函数方法 电子强关联作用 重正化群 方法应用 超导理论 激发能谱 流方程 高Tc 解析式 玻色子 费米子 解析解 数值解
原文传递
零温时空到有限温度时空的普遍坐标变换
17
作者 费保俊 赵峥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0-16,共7页
提出零温时空到任意的有限温度时空的普遍坐标变换,并指出该坐标变换是导致稳态时空Hawking辐射的充分必要条件.证明坐标变换的虚时频率与辐射温度的关系,认为坐标变换的虚时周期性是产生Hawking辐射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零温时空 有限度时空 坐标变换 HAWKING辐射
原文传递
Gross-Neveu模型在零温和有限温度下的变分分析
18
作者 楼森岳 倪光炯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利用相干态有效势方法,本文重新研究了Gross-Neveu(GN)模型,对于任意分量N的费米场得到了一个“非平凡”的“Autonomous”理论.当N→∞时,该理论与GN的结果等价.“Autonomous”理论的动力学破缺的对称性将在某个临界温度得到恢复,在破... 利用相干态有效势方法,本文重新研究了Gross-Neveu(GN)模型,对于任意分量N的费米场得到了一个“非平凡”的“Autonomous”理论.当N→∞时,该理论与GN的结果等价.“Autonomous”理论的动力学破缺的对称性将在某个临界温度得到恢复,在破缺相元激发的质量仅仅与温度有关而与N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场论 有限 GN模型 零温
原文传递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MEMS加速度计零偏温漂补偿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哲 刘云峰 董景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58-1562,共5页
应用相关向量机(RVM,Relevance Vector Machine)回归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RVM的零偏温漂预测补偿模型,利用温度值和温升速率作为输入可预测不同温变过程下的加速度计零偏温漂,探讨了不同训练样本数量、核函数类型和不同的核函数宽度对预... 应用相关向量机(RVM,Relevance Vector Machine)回归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RVM的零偏温漂预测补偿模型,利用温度值和温升速率作为输入可预测不同温变过程下的加速度计零偏温漂,探讨了不同训练样本数量、核函数类型和不同的核函数宽度对预测补偿效果的影响,最后应用环境温度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RVM的零偏温漂预测补偿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微机械(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计零偏温漂,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补偿后滞环误差最大由0.06g缩减为0.01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向量机 加速度计
下载PDF
利用测温电路线性补偿MEMS加速度计零偏温漂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哲 刘云峰 董景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47,53,共4页
为提高MEMS加速度计温度稳定性,针对MEMS加速度计零偏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点位置控制的零偏温漂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测温电路生成线性控制电压,在不同温度下将闭环点位置控制于零反馈位置附近,此时闭环加速度计的零偏近似... 为提高MEMS加速度计温度稳定性,针对MEMS加速度计零偏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点位置控制的零偏温漂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测温电路生成线性控制电压,在不同温度下将闭环点位置控制于零反馈位置附近,此时闭环加速度计的零偏近似为0,在全温范围内的零偏漂移量可显著降低。对闭环MEMS加速度计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线性控制电压后闭环加速度计的零偏温漂下降到0.1 mg/℃以内,与不加线性控制电压相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该方法实现简单,可操作性强,无需额外硬件开销,利于工程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闭环点位置 电路 线性补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