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交际中零称谓语现象解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孟万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29-33,共5页
汉语称谓语是语言交际的基石,它不仅是启动正常交际的钥匙,而且为能否成功交际定下了基调。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也是语言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经常会遇到称谓语缺位的现象。它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语言伦理观念更... 汉语称谓语是语言交际的基石,它不仅是启动正常交际的钥匙,而且为能否成功交际定下了基调。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也是语言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经常会遇到称谓语缺位的现象。它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语言伦理观念更新以及社会文化制衡等诸多深层原因在语言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使用零称谓语是在称谓语缺环的情况下采用的最主要补偿手段。零称谓语是社会交际的需要,有其存在的空间,它随着社会的需要产生、发展乃至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称谓语 缺环 成因 零称谓语
下载PDF
汉语零称谓语的情景化原则 被引量:2
2
作者 夏登山 邹媛媛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8,148,共11页
称谓语选择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以及语用行为规则,历来受到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视。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汉语称谓语使用的规范原则,如"称谓准则"和"适切称谓/不称谓原则"等。当代... 称谓语选择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以及语用行为规则,历来受到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视。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汉语称谓语使用的规范原则,如"称谓准则"和"适切称谓/不称谓原则"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导致了现代汉语日常交际中出现了称谓缺位现象,产生了"零称谓"这一特殊的社会称谓语类型,对传统的称谓理论提出挑战。本研究观察了商场、车站和校园三个场所共900个陌生人交际的会话情景,收集了289例零称谓语料,并结合访谈的方法进行质性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零称谓语有三种常见的类型:人称代词零称谓语、礼貌补偿零称谓语和无修饰零称谓语;(2)尽管存在教育程度和主观意愿等其他影响因素,零称谓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话发生的情景语境的制约。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当代汉语零称谓语使用的"情景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称谓语 称谓困境 情景化原则
原文传递
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静 《职大学报》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社会称谓语是现代汉语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影响较大,社会称谓语形式和意义的变化较快,常常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进程。
关键词 姓名称谓语 职务称谓语 通用称谓语 拟亲属称谓语 零称谓语
下载PDF
浅谈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研究
4
作者 柳慧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社交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思想观念,汉韩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往来密切,通过对汉韩语社交称谓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促进汉韩社会文化的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本文通过辨析汉语社交称谓和韩语社交称谓的内... 社交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思想观念,汉韩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往来密切,通过对汉韩语社交称谓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促进汉韩社会文化的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本文通过辨析汉语社交称谓和韩语社交称谓的内涵,进而探讨汉韩语社交称谓的具体分类。在汉韩语姓名称谓语对比、职业/职衔称谓语对比、通称称谓语对比、拟亲属称谓语对比以及零称谓语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称谓 职业/职衔称谓语 通称称谓 拟亲属称谓语 零称谓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