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质量射流下波浪前缘叶片气动性能数值研究
1
作者 王家辉 邹琳 +2 位作者 张毓辰 苗亚博 徐汉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65-2877,共13页
针对垂直轴风机叶片大攻角工况下因流动分离导致的失速及颤振抖振问题,引入零质量射流激励对波浪型前缘叶片进行流动分离控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建立了波浪前缘叶片绕流数值模型,探究了主/被动耦合控制下叶片升阻力特性及其流动分离机理... 针对垂直轴风机叶片大攻角工况下因流动分离导致的失速及颤振抖振问题,引入零质量射流激励对波浪型前缘叶片进行流动分离控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建立了波浪前缘叶片绕流数值模型,探究了主/被动耦合控制下叶片升阻力特性及其流动分离机理,分析了射流参数(射流位置、动量系数)对波浪前缘叶片气动性能及失速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受控前后大攻角下波浪型前缘能诱导产生较小尺度流向涡,降低后方大分离涡尺度,波浪前缘与零质量射流耦合控制对于大攻角下流动分离抑制较单一控制更优;零质量射流吹气时使前缘流向涡有更高的动能抵抗逆压梯度从而延迟流动分离,吸气时会吸走流向涡的低动量流体,抑制流向涡发展成大分离涡;射流布置在距基准前缘0.033c处,即位于前缘流向涡最前端,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前缘流向涡的生成,升阻比的提升效果最好;且升阻比提升量随着动量系数增大而增大,但控制经济性在动量系数0.018时最优,研究结果为垂直轴风力机失速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前缘叶片 零质量射流 大涡模拟 气动性能 流动控制
下载PDF
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控制增升装置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白俊强 辛亮 +4 位作者 刘南 华俊 董建鸿 雷武涛 张晓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为改善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以典型的三段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射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提高增升装置效率的可行性。给出了零质量射流和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作用原理,获得了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孔口分布、射流频率、射流动量对增升... 为改善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以典型的三段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射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提高增升装置效率的可行性。给出了零质量射流和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作用原理,获得了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孔口分布、射流频率、射流动量对增升装置气动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零质量射流不论是吹气或者吸气,都可以增加边界层的能量,延迟分离,使得流动控制整个周期产生的气动效果都要优于未加控制的情形,但其无法完全消除襟翼上表面的分离,分布式零质量射流能达到更好的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零质量射流控制能使升力系数增加7.1%,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控制能使升力系数增加20.3%,可见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比零质量射流有更好的控制结果。分布式零质量射流不仅仅是各个孔口射流的简单叠加,而且还受到各个孔口串联作用的有利影响。总结四孔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设计准则为:当射流频率为1,射流动量为0.002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襟翼上表面的分离,对升力系数的改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主动流动控制 零质量射流 分布式零质量射流 流动机理 设计准则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与分离控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3
作者 肖中云 牟斌 +1 位作者 陈作斌 刘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非定常可压缩方程的求解当中引入预处理方法、多重网格等加速收敛技术,提高了可压缩方法处理低速问题的效率和精度。利用该方法对两个流动控制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模拟了零质量射流的外部流场,从射流中心线上的速度分布、射流宽... 在非定常可压缩方程的求解当中引入预处理方法、多重网格等加速收敛技术,提高了可压缩方法处理低速问题的效率和精度。利用该方法对两个流动控制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模拟了零质量射流的外部流场,从射流中心线上的速度分布、射流宽度等方面均得到了和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之后模拟了不同控制下的绕二维翼型的分离流动,包括有定常吸气和零质量射流,两种方法都不同程度上使分离泡长度缩小,分离区的压力升高,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两种方法在分离流动控制上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零质量射流 可压缩方程 非定常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推迟翼型失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4
作者 韩忠华 乔志德 宋文萍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0-1046,共7页
通过在具有分离流动的翼型表面局部地引入零质量射流干扰,可以较小的能量代价实现对翼型绕流的全局性主动控制,从而达到抑制分离、推迟翼型失速的目的。本文发展了零质量射流与翼型绕流干扰的数值分析方法。在格心有限体积法的基础上,... 通过在具有分离流动的翼型表面局部地引入零质量射流干扰,可以较小的能量代价实现对翼型绕流的全局性主动控制,从而达到抑制分离、推迟翼型失速的目的。本文发展了零质量射流与翼型绕流干扰的数值分析方法。在格心有限体积法的基础上,空间离散采用AUSM+-up格式,时间推进运用含牛顿型LU-SGS子迭代的全隐式双时间法,且引入了预处理方法和多重网格法等技术。以TAU0015翼型失速主动控制为算例,通过在翼型上表面前缘附近引入零质量射流控制,使翼型失速特性得到改善。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验证了本文发展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还以NACA0015翼型为例研究了射流动量系数、射流频率、射流偏角等关键参数对失速控制效果的影响,得出一些关于如何选择控制参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流动控制 零质量射流 N-S方程 预处理方法 多重网格法
下载PDF
不同狭缝厚度的零质量射流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惊雷 沙江 +2 位作者 林春峰 李念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为了研究厚度对活塞型激励器产生的零质量射流流场的影响,利用粒子影像测速仪对h=1.5 mm,2mm和3.5 mm三种不同狭缝厚度的零质量射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位锁定技术,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捕捉了12个不同相位时刻的流场图片。实验发现... 为了研究厚度对活塞型激励器产生的零质量射流流场的影响,利用粒子影像测速仪对h=1.5 mm,2mm和3.5 mm三种不同狭缝厚度的零质量射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位锁定技术,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捕捉了12个不同相位时刻的流场图片。实验发现,合成射流时间平均流场的横向速度剖面与二维常规射流相似,具有自模化特性;合成射流的质量通量、动量通量、中心线速度的峰值与狭缝厚度成正比。随着狭缝厚度增加,与质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峰值相应的距出口的无量纲距离减小,而与中心线速度峰值相对应的无量纲距离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质量射流+ 粒子影像测速^+ 合成射流^+ 锁相技术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对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祝健 王晓东 +1 位作者 马璐 康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38,共7页
为了改善风力机大厚度翼型的气动性能,采用零质量射流对翼型附近的流动进行流动控制。采用非定常雷诺时均模拟方法(URANS)对动态失速状态下带零质量射流的DU97-W-300翼型的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控制前和控制后的翼型气动特性。结... 为了改善风力机大厚度翼型的气动性能,采用零质量射流对翼型附近的流动进行流动控制。采用非定常雷诺时均模拟方法(URANS)对动态失速状态下带零质量射流的DU97-W-300翼型的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控制前和控制后的翼型气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射流折合频率的增加,翼型失速攻角逐渐增大,升力系数曲线的波动次数逐渐减小。零质量射流可以有效抑制流动分离,其抑制动态失速的能力随翼型折合频率的增加而增强,随激励器动量系数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质量射流 风力机翼型 动态失速 流动控制
下载PDF
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惊雷 李超 +1 位作者 沙江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46-1851,共6页
设计了一种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并利用热线风速仪,得到了对应于射流中心线上固定位置处速度最大时的最佳频率.在该频率下,测量了零质量射流在不同孔径时沿中心线的速度分布;测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激励膜数目对射流出口速度分... 设计了一种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并利用热线风速仪,得到了对应于射流中心线上固定位置处速度最大时的最佳频率.在该频率下,测量了零质量射流在不同孔径时沿中心线的速度分布;测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激励膜数目对射流出口速度分布的影响.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片振动膜时的激励器出口中心线上的平均速度和峰值速度,都较5片膜的情况小一半左右,而3片和5片压电膜时的激励器性能差别却不大.也就是说,虽然压电膜的数目增加能使激励器出口射流的能量增加,但这两者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此外还用PIV测量方法,直观地显示了射流出口的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 热线风速仪 粒子图像测速仪(PIV) 涡结构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内外流动特性的PIV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蕴松 李斌斌 程克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2,38,共5页
设计了腔体透明的电磁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非接触式瞬态流场测试技术,对激励器腔体内部和外部的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研究了激励驱动信号频率变化对射流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Hz为射流的共振频率,可以产生最强的射流。比较和... 设计了腔体透明的电磁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非接触式瞬态流场测试技术,对激励器腔体内部和外部的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研究了激励驱动信号频率变化对射流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Hz为射流的共振频率,可以产生最强的射流。比较和分析了共振频率下零质量射流平均和瞬态流场特性。同时观察到,在激励周期的'吸入'阶段,周围气体向激励器腔体内向补充,腔体内部也会产生反方向的'零质量射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质量射流 激励器 流场特性 流场测试 PIV
下载PDF
面向二维零质量射流的动网格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晓永 张征宇 李聪健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7年第3期278-281,共4页
为了研究零质量射流的作用机理和流场结构,发展了一套面向二维零质量射流的非结构化动网格模拟方法:采用控制容积法,引入动网格控制方程,并与任意曲线坐标系下矩阵形式的时均可压缩N-S方程组联合求解,迭代过程中采用弹性类推法进行动态... 为了研究零质量射流的作用机理和流场结构,发展了一套面向二维零质量射流的非结构化动网格模拟方法:采用控制容积法,引入动网格控制方程,并与任意曲线坐标系下矩阵形式的时均可压缩N-S方程组联合求解,迭代过程中采用弹性类推法进行动态网格更新.基于此方法,对二维零质量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对计算获得的流场涡线和流线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其他学者类似算例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合理揭示零质量射流的流场结构和作用机理,可实现二维零质量射流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零质量射流 非定常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圆形出口零质量射流组的流场结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沙江 徐惊雷 +2 位作者 林春峰 李念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8-593,共6页
对不同出口间距零质量射流组的流场结构进行了PIV实验.采用相位锁定技术测量了周期内不同相位的瞬时流场速度矢量,显示了两股射流涡对之间相互作用、融合成为一股射流的全过程.发现射流出口间距越大,射流组融合完成所需的时间、空间历... 对不同出口间距零质量射流组的流场结构进行了PIV实验.采用相位锁定技术测量了周期内不同相位的瞬时流场速度矢量,显示了两股射流涡对之间相互作用、融合成为一股射流的全过程.发现射流出口间距越大,射流组融合完成所需的时间、空间历程越长.在射流组融合完成后的下游截面上,速度分布和单射流相似,具有自模性.虽然融合未完成前各截面不存在整体自模性,但两股射流外侧仍满足自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零质量射流 PIV相位锁定自模性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对翼型增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亮 董军 杜希奇 《航空计算技术》 2008年第5期41-44,共4页
针对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 V1.2计算平台。计算结果给出了湍流模型对零质量射流数值模拟技术的影响,并且分... 针对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 V1.2计算平台。计算结果给出了湍流模型对零质量射流数值模拟技术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激振器参数对翼型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A0012翼型 零质量射流 ENSMB 湍流模型 激振器参数
下载PDF
基于零质量射流技术的旋翼翼型流场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威 林永峰 陈平剑 《直升机技术》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旋翼翼型经常工作在大迎角来流条件下,流动分离普遍存在。通过在具有分离流动的翼型表面施加零质量射流控制,可以实现对流动分离的抑制,达到增升减阻、推迟失速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某旋翼翼型的流动控制的计算,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零... 旋翼翼型经常工作在大迎角来流条件下,流动分离普遍存在。通过在具有分离流动的翼型表面施加零质量射流控制,可以实现对流动分离的抑制,达到增升减阻、推迟失速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某旋翼翼型的流动控制的计算,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零质量射流主动流动控制机理,并对影响零质量射流控制效果的射流喷角、动量系数和无量纲频率三个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零质量射流 控制机理 控制参数
下载PDF
几何因素对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徐惊雷 李超 +1 位作者 沙江 张堃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热线风速仪,在最佳激振频率f=560 Hz时,研究了不同孔径、不同孔深、不同小孔出口几何形状等对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激励器的最佳孔径为2.5 mm,最佳孔深为2 mm,最佳深径比为0.8。激励器射流出口... 利用热线风速仪,在最佳激振频率f=560 Hz时,研究了不同孔径、不同孔深、不同小孔出口几何形状等对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激励器的最佳孔径为2.5 mm,最佳孔深为2 mm,最佳深径比为0.8。激励器射流出口为锥孔要比为直孔好得多。锥孔在流场中心线上距离激励器出口5<y/d<18范围内,射流速度几乎不变。最后利用CFD数值模拟直观地显示了射流出口的涡结构,说明了几何尺寸产生影响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器 零质量射流 热线风速仪 涡结构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流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萌萌 林麒 《机电技术》 2013年第6期142-145,150,共5页
零质量射流是主动流动控制的新技术。与常规射流相比,零质量射流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具有零净质量流量。在应用零质量射流进行流动控制时,不再需要常规射流中必不可少的流体输送管道与其他机械部件。新型等离子射流较传统零质量射流可以获... 零质量射流是主动流动控制的新技术。与常规射流相比,零质量射流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具有零净质量流量。在应用零质量射流进行流动控制时,不再需要常规射流中必不可少的流体输送管道与其他机械部件。新型等离子射流较传统零质量射流可以获得高能/高动量零质量射流,可应用于宏观大尺度上的主动流动控制。文中阐述传统零质量射流和新型等离子射流的产生机制,概括和分析零质量射流在主动流动控制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质量射流 等离子射流 主动流动控制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技术控制垂直轴风力机流动分离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海天 郝文星 +1 位作者 李春 丁勤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2-1199,1414,共9页
设计了一种斜出口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并将其应用于垂直轴风力机。对施加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数值研究。为适应垂直轴风力机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冲程长度随方位角变化的激励器控制策略,验证其减小激励能耗及改善流... 设计了一种斜出口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并将其应用于垂直轴风力机。对施加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数值研究。为适应垂直轴风力机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冲程长度随方位角变化的激励器控制策略,验证其减小激励能耗及改善流场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射流孔数量及冲程长度对控制叶片流动分离及提升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在最佳控制参数下对风力机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励器布置于叶片后部,最大射流吹气系数为0.0506时,采用该种激励器控制策略下的双射流孔风力机,风能利用系数相比未施加流动控制、定常吹气、定冲程长度最大分别提升21.31%、3.98%、0.06%,且射流孔数越多,提升效果越差。该种流动控制技术可抑制大涡的形成及发展,改善叶片周围流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零质量射流技术 数值模拟 流动分离控制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作用下红细胞在微管道中变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艾晋芳 解军 胡国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81-189,共9页
因为在生物安全性和导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基于力学方法实现基因导入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对微管道中运动的细胞施加流体作用力,引起其发生变形,进而促使细胞膜上力敏通道开启的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 因为在生物安全性和导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基于力学方法实现基因导入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对微管道中运动的细胞施加流体作用力,引起其发生变形,进而促使细胞膜上力敏通道开启的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理论验证.本文采用浸没有限元法,对红细胞在微管道内运动过程中受到零质量射流作用的变形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如何高效地实现小分子物质导入细胞.数值模拟的重要参数有微管道内压力梯度Δp,零质量射流的振幅Am和频率f.经过对流场特征和红细胞受力情况的分析,发现当细胞某处表面张力T0大于临界表面张力τc时,细胞表面力敏通道打开,并得到每一时刻细胞力敏通道打开的百分比Popen.本文定义了通道开启积分I,以衡量在不同的流动参数情况下,细胞膜力敏通道的开启程度,进而探讨了压力梯度和射流振动频率、振幅对I值的影响,以寻找优化的工艺参数.该方法具有微制造工艺简单易行,在保证高通量导入的同时,便于对所施加的流体作用力进行精确控制的特点,这使得蛋白质、基因等物质实现跨膜输运,进入细胞并发生重编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有限元法 零质量射流 力敏通道 跨膜输运
下载PDF
近耦合鸭式布局鸭翼展向零质量射流控制技术实验研究
17
作者 曹硕 刘沛清 樊文博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结合鸭式布局和机翼展向吹气的优点,采用鸭翼展向零质量射流间接涡控技术提高战斗机大迎角和过失速机动性能。其主要利用鸭翼涡与主翼涡之间的有利干扰,零质量射流直接增强鸭翼涡,同时间接增强主翼涡。本文利用低速风洞测力测压实验,研... 结合鸭式布局和机翼展向吹气的优点,采用鸭翼展向零质量射流间接涡控技术提高战斗机大迎角和过失速机动性能。其主要利用鸭翼涡与主翼涡之间的有利干扰,零质量射流直接增强鸭翼涡,同时间接增强主翼涡。本文利用低速风洞测力测压实验,研究展向零质量射流对近耦合鸭式布局增升影响规律。在不同雷诺数下,通过改变零质量射流的频率来揭示零质量射流与鸭式布局气动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耦合鸭式布局 零质量射流 涡控 测力 测压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对翼型增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下)
18
作者 李艳亮 董军 杜希奇 《气动研究与实验》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V1.2计算平台:计算结果给出了湍流模型对零质量射流数值模拟技术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激振器参数对翼型... 针对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V1.2计算平台:计算结果给出了湍流模型对零质量射流数值模拟技术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激振器参数对翼型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A0012翼型 零质量射流 ENSMB 湍流模型 激振器参数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对翼型增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上)
19
作者 李艳亮 董军 杜希奇 《气动研究与实验》 2008年第1期8-12,共5页
针时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时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V1.2计算平台。添加了零质量射流模块。计算结果给出了激振器的存在时翼型升力、阻力、俯仰力矩系数的... 针时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时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V1.2计算平台。添加了零质量射流模块。计算结果给出了激振器的存在时翼型升力、阻力、俯仰力矩系数的影响。并且刘划了流场图谱。分析了其流场结构和流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A0012翼型 零质量射流 流场结构 非定常流动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对开式空腔气动噪声抑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党国 吴继飞 罗新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7-1014,共8页
高速开式空腔流动,腔内存在较复杂的流场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腔内存在较为严重的压力、速度等脉动,诱发强烈噪声,声压级(SPL)甚至可高达170dB,对腔内的储藏物与空腔自身结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开式空腔噪声抑制方法成为争相研究的热点... 高速开式空腔流动,腔内存在较复杂的流场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腔内存在较为严重的压力、速度等脉动,诱发强烈噪声,声压级(SPL)甚至可高达170dB,对腔内的储藏物与空腔自身结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开式空腔噪声抑制方法成为争相研究的热点。为此,对跨、超声速流动条件(马赫数Ma=0.9,1.5)下有、无零质量射流时开式空腔(长深比L/D=6)气动声学特性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并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空腔底面中心线上的声压级分布和不同测点的声压频谱(SPFS)特性,探讨了不同零质量射流方式对空腔气动噪声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跨声速(Ma=0.9)条件下,采用的零质量射流对空腔内噪声有一定抑制效果,使得空腔前部区域声压级降低幅度比后部区域大,射流出口位于腔前壁上(射流方向平行来流)的射流方式对腔内噪声抑制效果要比射流出口位于腔前壁前(射流方向垂直来流)的射流方式好;超声速(Ma=1.5)条件下,采用的零质量射流对空腔内气动声学特性影响很小,对腔内噪声几乎无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 零质量射流 气动噪声 抑制方法 声压级 声压频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