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二萜内酯的电喷雾及电子轰击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建群 舒积成 +2 位作者 张锐 刘一文 王雪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9-764,共6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二萜内酯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对雷公藤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以及雷酚内酯进行研究,对正离子扫描模式下雷公藤二萜内酯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解析。结... 目的:研究雷公藤二萜内酯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对雷公藤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以及雷酚内酯进行研究,对正离子扫描模式下雷公藤二萜内酯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解析。结合文献报道的雷公藤二萜内酯质谱数据,总结归纳其ESI及EI质谱裂解规律。结果:电喷雾离子肼质谱[ESI-Trap-MS(+)]:[M+H]+准分子离子主要发生取代基断裂失去H2O、CH2CHCH3、CO以及CH2CO等中性分子,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和雷酚内酯形成m/z 197、183、169系列特征碎片离子。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SI-TOF-MS(+)]:[M+H]+准分子离子主要发生取代基断裂失去H2O、CO等中性分子以及发生环断裂失去中性碎片,形成m/z 277、185、93系列特征碎片离子。EI-MS:分子离子主要发生9(10)和5(6)位开环以及取代基断裂失去H2O、CO、CH4等中性分子和异丙基等自由基,形成m/z 149、105、91、71、55、43系列特征碎片离子。结论:首次报道了雷公藤二萜内酯的ESI及EI质谱裂解规律,根据质谱裂解特征碎片离子可对雷公藤二萜内酯进行快速、在线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二萜内酯 电喷雾质谱 电子轰击质谱
下载PDF
异雷公藤内酯四醇的晶体结构
2
作者 陈元柱 黄小荥 +1 位作者 吴锵金 林绥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雷公藤系卫矛科植物(TripterygiumWilfordii Hook,f),1972年Kupehan从中分得三种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为了寻找低毒有效的类似物。我们从雷公藤根皮的乙醇提取液加水沉淀,将滤液浓缩用硅胶吸附,洗脱液反复... 雷公藤系卫矛科植物(TripterygiumWilfordii Hook,f),1972年Kupehan从中分得三种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为了寻找低毒有效的类似物。我们从雷公藤根皮的乙醇提取液加水沉淀,将滤液浓缩用硅胶吸附,洗脱液反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到一种新的环氧二萜内酯。它是前文报道的雷藤内酯四醇的同分异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雷公藤二萜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亮 张正行 +1 位作者 盛龙生 安登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339-340,360,共3页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雷酚萜醇 雷公藤二萜
下载PDF
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伟 宋洪涛 林方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研制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以漂浮性能、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 目的研制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以漂浮性能、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产气剂,聚维酮为致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两次的胃内漂浮型缓释片。该制剂在人工胃液中立即起漂,2h释放约30%,6h释放约60%,12h释放90%以上,满足12h释放要求,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本缓释片属于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混合控释机制。结论研制的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 漂浮性能 雷公藤二萜内酯
原文传递
16-Hydroxytriptolide" An Active Compound from Tripterygium wilfordii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鹏程 吕燮余 +1 位作者 杨晶晶 郑启泰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2年第2期12-18,共7页
From the dried roots and leav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1.2),a new diter- penoid triepoxide,16-hydroxytriptolide was isolated,and its structure and stereochemistry elucidated as 16-(S)-hydroxy-triptolide on the bas... From the dried roots and leav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1.2),a new diter- penoid triepoxide,16-hydroxytriptolide was isolated,and its structure and stereochemistry elucidated as 16-(S)-hydroxy-triptolid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IR, MS, UV,~1HNMR,^(13)CNMR,2d-NMR,Selective Long-range DEPT)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This compound showed definit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trong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fertile activities.In addition,a known compound,triptolide was also isolated and all the spectral signals of^1 HNMR and ^(13)CNMR were as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terygium wilfordii Diterpenoid lactone Diterpenoid epoxide 16-Hy-droxytriptolide TRIPTOL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