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内酯醇通过调控miR-142-3p/HSP70通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1
作者 王进军 崔鹏来 +4 位作者 程欣 钱梦悦 曾祥隽 徐子金 王怡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CF-7细胞,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TP组、miR-142-3p inhibitor组、TP+inhibitor组、miR-142-3p mimic组和TP+mimic组,用... 目的:探究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CF-7细胞,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TP组、miR-142-3p inhibitor组、TP+inhibitor组、miR-142-3p mimic组和TP+mimic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的核酸或质粒转染MCF-7细胞。qPCR法、EdU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划痕实验、WB法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 mRNA的表达,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或miR-142-3p过表达能显著促进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的表达,敲减miR-142-3p则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的表达,TP可逆转由敲减miR-142-3p对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表达的影响;TP、过表达miR-142-3p均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敲减miR-142-3p则均可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TP可逆转由敲减miR-142-3p对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均P<0.05)。结论:TP可通过调控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进而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雷公藤内酯 MCF-70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雪 王亚博 +3 位作者 闫伟娇 霍好利 邢瑞敏 王雪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92只SD大鼠设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6 mg/kg)组和TPL低、中、高(0.2、0.4、0.8 mg/kg)剂量组,每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线栓...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92只SD大鼠设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6 mg/kg)组和TPL低、中、高(0.2、0.4、0.8 mg/kg)剂量组,每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2 h的方法复制CIR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3 d开始给药,1次/d,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观察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缺血侧皮层组织炎症介质含量,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型M1型标志物CD86/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M2型标志物CD206/Iba-1,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L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显著降低而IL-10含量显著升高,CD86/Iba-1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CD206/Iba-1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缺血侧皮层组织Toll样受体4(TLR4)、p-核因子κB表达显著下调,p-核因子κB/核因子κB比值显著降低(P<0.05)。除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含水量、IL-1β含量外,TPL高剂量组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优于丁苯酞组(P<0.05)。结论:TPL可抑制大鼠CIR损伤,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极化,抑制TLR4/核因子κB通路活化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脑缺血再灌注 小胶质细胞 极化 神经功能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炎症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
3
作者 关菲菲 韩朝旭 +1 位作者 王丽斌 霍好利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56-762,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L)对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皮层神经元,通过缺氧4h复氧24h制备H/R损伤皮质神经元模型,设正...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L)对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皮层神经元,通过缺氧4h复氧24h制备H/R损伤皮质神经元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PL(25mg/L)组、TPL(25mg/L)+TAK242(TLR4抑制剂,1mg/L)组和TPL(25mg/L)+LPS(TLR4激动剂,0.1mg/L)组。各组分别给药干预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NF-κB p65、p-NF-κB p65、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L组皮质神经元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TLR4表达量及p-NF-κB p65/NF-κB p65、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表达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TAK242可显著增强TPL对H/R损伤皮质神经元活力、凋亡、炎症因子含量、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而LPS则显著逆转TPL对H/R损伤皮质神经元各检测指标的调控作用。结论:TPL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进而对皮质神经元H/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缺氧/复氧 神经元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Notch4蛋白影响舌鳞癌CAL27细胞活性
4
作者 闫松鹤 李海婷 +1 位作者 白颖 王婧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鳞癌)细胞系CAL27活性和Notch4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0、20、40、80 ng·mL~(-1)雷公藤内酯醇对CAL27细胞进行干预,并依次分为T0组(对照)、T20组、T40组和T80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鳞癌)细胞系CAL27活性和Notch4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0、20、40、80 ng·mL~(-1)雷公藤内酯醇对CAL27细胞进行干预,并依次分为T0组(对照)、T20组、T40组和T80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Notch4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细胞Notch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T0组相比,T20组、T40组和T80组培养24、48、72h细胞增殖率均逐渐降低(P<0.05),且T20组、T40组和T80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组、T20组、T40组和T80组早期凋亡率、总凋亡率均依次增加(P<0.05),T80组晚期凋亡率高于T0组、T20组和T40组(P<0.05),而T0组、T20组和T40组晚期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组、T20组、T40组和T80组细胞侵袭和迁移率均依次降低(P<0.001)。与T0组比较,T20组、T40组和T80组Notch4表达均逐渐降低(P<0.05),且T20组、T40组、T80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通过调控Notch4蛋白使舌鳞癌细胞系CAL27生物活性降低,促使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4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雷公藤内酯 增殖 凋亡 NOTCH4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乏氧激活前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5
作者 张冬梅 阙慧卿 李唯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制备雷公藤内酯醇乏氧激活前药,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合成了Gem1和Dox1。总计合成了三个乏氧激活前药,用于后续抗肿瘤实验研究。(方法)2-硝基咪唑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得到3-(2-硝基-1H-咪唑-1-基)丙酸。3-(2-硝基-1H-咪唑-1-... (目的)制备雷公藤内酯醇乏氧激活前药,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合成了Gem1和Dox1。总计合成了三个乏氧激活前药,用于后续抗肿瘤实验研究。(方法)2-硝基咪唑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得到3-(2-硝基-1H-咪唑-1-基)丙酸。3-(2-硝基-1H-咪唑-1-基)丙酸再与雷公藤内酯醇、多柔比星和吉西他滨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Gem1和Dox1,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结果)成功得到目标化合物——Gem1和Dox1。(结论)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了目标化合物——Gem1和Dox1的结构,成功合成的三个乏氧激活前药,为后续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乏氧激活前药 抗肿瘤
下载PDF
基于Nrf2/HO-1/NQO1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内酯三醇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机制
6
作者 吴雅君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199-203,共5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醌氧化还原酶1(Nrf2/HO-1/NQO1)信号通路探究雷公藤内酯三醇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纳入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7 d,而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及...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醌氧化还原酶1(Nrf2/HO-1/NQO1)信号通路探究雷公藤内酯三醇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纳入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7 d,而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尾静脉注射等体积无菌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注射100 mg/kg、200 mg/kg雷公藤内酯三醇,均连续注射7 d,于第7天注射雷公藤内酯三醇(模型组为无菌生理盐水)3 h后,对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1 mL/kg CCl4以进行急性肝损伤模型诱导(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橄榄油溶液)。在注射CCl416 h后取大鼠血液及肝脏标本,采用HE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切片的病理学改变,并检测4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肝组织Nrf2、HO-1、NQO1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量。结果: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组肝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组织结构及形态正常,细胞界限明显,胞质完整。模型组在注射CCl416 h后,肝组织出现肝细胞边界不清晰、细胞排列紊乱等肝细胞坏死特征,且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肝细胞严重水肿呈气泡样变。相比于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肝细胞水肿程度及肝细胞坏死特征较轻,且高剂量组轻于低剂量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肝指数大于正常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甲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肝指数大于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且低剂量组大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AST、ALT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且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肝组织Nrf2、HO-1、NQO1蛋白水平及Nrf2、HO-1、NQO1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组,且模型组高于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三醇可减轻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激活Nrf2/HO-1/NQO1信号通路以抑制肝细胞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大鼠 雷公藤内酯 Nrf2/HO-1/NQO1信号通路 保护机制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三醇通过Nrf2/Keap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减轻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损伤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碧丹 王晓婉 +4 位作者 王思玉 杨祎琦 王凯 徐鹏 刘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目的基于Nrf2/Keap1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内酯三醇对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及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三醇组。雷公藤内酯三醇(28 mg·kg^... 目的基于Nrf2/Keap1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内酯三醇对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及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三醇组。雷公藤内酯三醇(28 mg·kg^(-1))灌胃预处理7 d,最后1次灌胃后,单次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1 mg·kg^(-1))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使用苏木素-伊红(HE)综合评估小鼠的肝损伤程度;试剂盒检测小鼠肝脏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肝脏氧化应激状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肝脏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评估炎症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细胞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血红素氧合酶(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实验中,给予雷公藤内酯三醇(200μg·mL^(-1))及雷公藤甲素(80 ng·mL^(-1))干预小鼠正常肝细胞(alpha mouse liver 12,AML12)24 h,观察相关指标变化。CCK-8法确定雷公藤甲素的模型复制条件和雷公藤内酯三醇的给药浓度并观察AML12细胞的形态变化。ELISA及化学试剂盒检测AML12细胞中IL-10、IL-6、ROS、GSH、MDA和SOD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ML12细胞核Nrf2、细胞Keap1、HO-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雷公藤内酯三醇及雷公藤甲素与Keap1进行分子对接观察药物靶点。结果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三醇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肝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ROS(P<0.05)、MDA(P<0.01)水平明显降低,GSH(P<0.05)、SOD(P<0.01)水平明显升高;小鼠肝脏组织中细胞核Nrf2、HO-1、NQO1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在细胞水平上,确定雷公藤甲素复制AML12细胞损伤模型的浓度为80 ng·mL^(-1),雷公藤内酯三醇给药浓度为200μg·mL^(-1);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雷公藤内酯三醇(100~400μg·mL^(-1))明显提高了AML12细胞的活力(P<0.05,P<0.01),明显改善了AML12细胞的形态,AML12细胞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ROS(P<0.01)、MDA(P<0.05)水平明显降低,GSH(P<0.05)、SOD(P<0.01)水平明显升高,AML12细胞中细胞核Nrf2(P<0.01)、HO-1(P<0.05)、NQO1(P<0.05)水平明显升高。雷公藤内酯三醇和雷公藤甲素与Keap1结合能相当,最小结合能分别为-9.7 kJ·mol-1和-9.4 kJ·mol-1。结论雷公藤内酯三醇可以在一定程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脏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雷公藤甲素 肝损伤 Nrf2/Keap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炎症 小鼠 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
下载PDF
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在肾移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俊雷 王锁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47,共5页
肾移植术后管理取得了阶段性发展,然而移植患者/肾的长期存活率尚未有效延长,与肾移植术后诸多并发症密切相关。肾移植后急慢性肾损伤,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排斥反应、蛋白尿和免疫抑制毒性等均显著... 肾移植术后管理取得了阶段性发展,然而移植患者/肾的长期存活率尚未有效延长,与肾移植术后诸多并发症密切相关。肾移植后急慢性肾损伤,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排斥反应、蛋白尿和免疫抑制毒性等均显著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及预后。传统中药材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及活血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活性。现今诸多学者将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用于肾移植术后的管理方案中,虽初见成效,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在肾移植领域的用药方案为基础,总结其发挥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进而明确雷公藤制剂及其提取物在肾移植领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前景,为提升移植患者/肾的长期存活率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内酯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测定 被引量:22
9
作者 庄莹 宋敏 +2 位作者 杭太俊 潘丽 张正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共5页
建立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滕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3,5-二硝基苯甲酸显色,于540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得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另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ODS 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A ... 建立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滕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3,5-二硝基苯甲酸显色,于540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得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另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ODS 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A 为甲醇,流动相 B 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0∶80),采用梯度洗脱,于218 nm 处检测,测定雷公滕内酯醇的含量。结果:以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内酯(以雷公藤内酯醇计),浓度在8~40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100.6%;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浓度在10~1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6%。测得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在0.061%~0.363%范围内,雷公滕内酯醇含量在0.002%~0.200%范围内。结论:两方法均准确可靠、耐用性良好,可用于雷公藤多苷片质量分析控制。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含量差异较大,应该加强其质量控制、保障用药安全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雷公藤内酯 雷公藤内酯 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降低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 被引量:82
10
作者 刘浩 刘志红 +2 位作者 章精 杨俊伟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佛波脂/植物...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佛波脂/植物血凝素(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NF-κB活力的影响。结果:在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均存在一定活力的NF-κB,使用PMA/PHA处理可使Jurkat细胞中NF-κB的活力显著的升高,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降低两种培养状况下的Jurkat细胞中NF-κB活力,并以激活状态下更为显著。结论:雷公藤内酯醇降低T淋巴细胞中NF-κB活力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抑制效应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T淋巴细胞 核因子-KB 雷公藤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通过细胞凋亡阻止人T细胞增殖 被引量:85
11
作者 杨俊伟 陈朝红 +3 位作者 刘栋 戴春笋 刘志红 黎磊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是否能导致人外周血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apoptosis),探讨该化合物阻止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被PHAP,佛波脂(PMA),及白介素2(IL2)等有丝分裂原刺激的人T...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是否能导致人外周血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apoptosis),探讨该化合物阻止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被PHAP,佛波脂(PMA),及白介素2(IL2)等有丝分裂原刺激的人T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吖啶橙染色细胞的形态,DNA片断的测定,和DNA凝胶电泳作为判断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的标准。结果:①未发现雷公藤内酯醇能使处于静止状态的T细胞出现细胞凋亡;②雷公藤内酯醇与有丝分裂原同时作用于T细胞后,其3HTdR掺入率明显降低的同时,只有少量的T细胞呈细胞凋亡的表现,DNA片断检测也无显著变化;③对已活化的T细胞,雷公藤内酯醇可使大量T细胞呈细胞凋亡样变化,此时其DNA片断的测定和DNA凝胶电泳均证实活化的T细胞已发生了细胞凋亡;而且,作者还证实活化的T细胞细胞凋亡的发生与雷公藤内酯醇呈浓度依赖性。活化的T细胞3HTdR掺入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T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药理学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miR-155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反应 被引量:32
12
作者 彭桉平 黄宪章 +2 位作者 刘瑞萍 王小云 庄俊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核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TPT干预前后单核细胞miR-155的表达;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分别转染miR-155 mimic和对照24 h,TPT再干预24 h,通过ELISA检测单核细胞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1(SOCS1)、含SH2肌醇磷酸酯酶1(SHIP-1)的表达。结果 TPT抑制LPS刺激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miR-155的表达。过表达miR-155明显逆转TPT抑制的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TPT上调RA患者单核细胞SOCS1和SHIP-1表达,但过表达miR-155能逆转上调的SHIP-1而不影响SOCS1的表达。结论 TPT抑制miR-155表达而释放其靶标SHIP-1,从而下调LPS诱导的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内酯 单核细胞 MIR-155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修饰 被引量:22
13
作者 于德泉 张东明 +1 位作者 王淮滨 梁晓天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830-836,共7页
为降低雷公藤内酯醇的毒性,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炎免疫化合物,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1)的结构进行了修饰,合成了九个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初步活性测定显示雷公藤氯内酯(tri-pchlorolide,2)和雷公藤溴内酯醇(tripbromolide,3)的免疫... 为降低雷公藤内酯醇的毒性,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炎免疫化合物,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1)的结构进行了修饰,合成了九个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初步活性测定显示雷公藤氯内酯(tri-pchlorolide,2)和雷公藤溴内酯醇(tripbromolide,3)的免疫抑制活性与雷公藤内酯醇近似,但毒性有所降低。其他化合物的活性大大低于雷公藤内酯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内酯 免疫抑制活性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人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栋 杨俊伟 +3 位作者 陈朝红 戴春笋 刘志红 黎磊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55-45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发生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探讨该化合物导致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人外周血T细胞为研究对象,选择流式细胞分析术、DNA凝胶电泳及DNA片段测定等作为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结果:...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发生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探讨该化合物导致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人外周血T细胞为研究对象,选择流式细胞分析术、DNA凝胶电泳及DNA片段测定等作为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只能造成活化的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且与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正相关;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活化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活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只能造成S+ G2M 期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却不能导致G0G1 期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其所处的细胞周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树突状细胞体外发育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朱学军 刘志红 +2 位作者 刘栋 陈朝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体外发育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 :人DC体外培养时 ,加入不同剂量 (0、0 3、1 0、3 0、10、30、10 0 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处理 ,观察DC的生成情况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体外发育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 :人DC体外培养时 ,加入不同剂量 (0、0 3、1 0、3 0、10、30、10 0 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处理 ,观察DC的生成情况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各处理组生成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抗原内吞能力 ,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各组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 ,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体外培养 7天后 ,10 μg/L及以上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组细胞大部分破碎死亡。低剂量 (0 3、1 0、3 0 μg/L)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对生成的DC的形态及数量、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内吞蛋白质抗原OVA FITC的能力、同种T细胞的免疫刺激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但正常DC与同种T细胞混合培养时 ,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T细胞的增生 ;正常DC以 30 μg/L雷公藤内酯醇处理 2 4h ,有 5 4%的细胞发生凋亡 ;  结论 :低剂量 (0 3、1 0、3 0 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对DC的体外发育及免疫功能均无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树突状细胞 发育 凋亡
下载PDF
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梅之南 杨亚江 +1 位作者 徐辉碧 杨祥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7-819,共3页
目的 探讨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 (TP)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 (TP-SL N)小鼠 ig60 d后 ,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苷肽过氧... 目的 探讨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 (TP)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 (TP-SL N)小鼠 ig60 d后 ,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TP-SL N对 AL T,AST,SOD,GSH-Px,MDA的活性或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中、高剂量 (2 0 ,3 0μg/ kg)的 TP组则显著降低 SOD和 GSH-Px 的活性 ,并能显著提高 MDA,AL T和 AST的含量。结论  TP-SL N能降低 TP对肝脏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纳米粒 雷公藤内酯 肝毒性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鸣 孙权业 +2 位作者 张霞 胡晓娟 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组于同一天开始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疾病高峰期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FACS检测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17和Treg细胞数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够缓解EAE发病,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浸润;抑制EAE小鼠MOG特异性T细胞增殖;减少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减少病灶处CD4+T细胞IFNγ-和IL-17的分泌;上调CD4+T细胞Foxp3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通过减少致病细胞Th1和Th17的浸润,增加Treg细胞的数量来治疗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EAE TH1 TH17 TREG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侯冬枝 谢长生 +2 位作者 杨祥良 徐辉碧 平其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9-433,共5页
选择固体脂质山榆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和液态油三辛酸甘油酯制备雷公藤内酯醇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SLN)载体系统,运用常温、低温差示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小角X射线衍射(SAXS)和核磁共振(NMR)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新... 选择固体脂质山榆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和液态油三辛酸甘油酯制备雷公藤内酯醇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SLN)载体系统,运用常温、低温差示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小角X射线衍射(SAXS)和核磁共振(NMR)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新型SLN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型SLN纳米体系熔点从70.8℃降低到61.4℃,纳米化后熔融焓大大降低,于-17.7℃发生油相熔融吸热行为;无论是否载药,制备的纳米分散体系(新型SLN和传统SLN)都是由α相和少量β′相组成,所载药物雷公藤内酯醇对载体结晶性能基本无影响;新型SLN中分子运动自由度介于Compritol ATO 888基材和其制备的传统SLN二者之间,其长程结构相对于传统SLN和基材的结构只偏移0.1 nm,表明中链甘油酯液态油分子不可能插入片间和2个或3个链长结构间。两种物理状态不同的甘油酯在新型SLN中仍以两种状态存在:液态油和固态脂质,因其有各自的熔融性状(低温和常温DSC研究)和分子运动状态(NMR检测),推测本实验室制备新型SLN的微观结构应是液态油分子,没有插入到固体脂质层状结构之间,而是形成了更加微细的纳米油室,周围包被着固体脂质,整个球形颗粒还处于纳米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纳米粒 雷公藤内酯 微观结构 常温低温DSC XRD SAXS NMR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61
19
作者 梅之南 杨祥良 徐辉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7-558,共2页
目的 :介绍近 10年来雷公藤内酯醇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 ,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综述了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内过程 ,抗肿瘤、抗炎及免疫抑制和抗雄性生育作用以及毒性作用。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 目的 :介绍近 10年来雷公藤内酯醇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 ,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综述了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内过程 ,抗肿瘤、抗炎及免疫抑制和抗雄性生育作用以及毒性作用。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不仅是一个药理活性较强的 ,而且还是一个毒性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皮渗透及抗炎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梅之南 杨祥良 +1 位作者 杨亚江 徐辉碧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 研究固体脂质纳米粒 (SLN)作为雷公藤内酯醇 (TP)载体的经皮渗透及抗炎活性。方法 热熔分散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 (TP SLN) ,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体外渗透实验 ,比较了不同组成的SLN体系的经皮渗透作用 ,研究了它... 目的 研究固体脂质纳米粒 (SLN)作为雷公藤内酯醇 (TP)载体的经皮渗透及抗炎活性。方法 热熔分散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 (TP SLN) ,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体外渗透实验 ,比较了不同组成的SLN体系的经皮渗透作用 ,研究了它们对Freund’s完全佐剂所致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不同的脂质、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都能制得稳定的SLN体系 ,最小粒径可达 ( 12 3.4± 1.9)nm ;在 12h内累计透皮吸收百分率以处方B最高 ,达到了 78.5 % ,而普通溶液为 32 .4 % ,TP SLN局部给药对Freund’s完全佐剂所致的佐剂性关节炎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SLN的粒径越小 ,抗炎活性越强。结论 TP SLN作为透皮给药 ,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 ,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经皮渗透 抗炎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