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坳陷雷四3亚段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蓉 许国明 +2 位作者 宋晓波 隆轲 王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4,共12页
根据岩心、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和地化分析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白云岩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雷四3亚段白云岩分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藻纹层白云岩三种类型,储集空间分为晶间孔和... 根据岩心、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和地化分析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白云岩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雷四3亚段白云岩分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藻纹层白云岩三种类型,储集空间分为晶间孔和晶间溶孔、藻间溶孔、窗格孔和溶洞四种类型;白云岩结构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大;沉积环境决定储层呈薄层叠置形态;浅埋藏期白云岩化作用形成大量晶间孔,为储层发育奠定基础;准同生期和表生期溶蚀形成的孔隙后期易被胶结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破坏;埋藏期溶蚀作用能有效改善前期被破坏的孔隙,提高储层物性,是储层形成的关键。该研究成果为川西坳陷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控制因素 雷四3亚段 川西坳陷
下载PDF
四川盆地雷四^(3)亚段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红飞 戴鑫 +5 位作者 孙豪飞 苑保国 李国辉 钟原 明盈 贾敏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6,共9页
近年来,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的勘探陆续取得重要进展,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笔者结合新钻探井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地层、沉积相、烃源岩、储层和成藏等多方面采用烃源对比、埋藏史及烃源岩热演化史、包裹体测... 近年来,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的勘探陆续取得重要进展,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笔者结合新钻探井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地层、沉积相、烃源岩、储层和成藏等多方面采用烃源对比、埋藏史及烃源岩热演化史、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四川盆地雷四^(3)亚段的含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其油气成藏特征,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带,以期有助于拓展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勘探领域。研究结果表明:雷四^(3)亚段天然气以雷口坡组和须家河组烃源岩混合来源气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为主,属低孔低渗储层;雷四^(3)亚段气藏为2期成藏,烃源岩于中、晚侏罗世进入生烃高峰;雷四^(3)亚段具有构造和构造-岩性地层2种气藏类型,龙门山山前断褶带为构造气藏的有利勘探区,新津-邛崃斜坡带与梓潼-盐亭斜坡带是构造-岩性地层气藏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雷四^(3) 油气勘探 烃源岩 油气藏类型
下载PDF
川西坳陷雷四3亚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隆轲 李蓉 +2 位作者 王琼仙 陈颖 宋晓波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8年第3期538-545,共8页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沉积了一套厚度大、纵向连续性好、分布范围广的白云岩,多口钻井在该套白云岩钻揭高产工业气流。在大量岩心、薄片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川西坳陷雷四3时期...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沉积了一套厚度大、纵向连续性好、分布范围广的白云岩,多口钻井在该套白云岩钻揭高产工业气流。在大量岩心、薄片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川西坳陷雷四3时期为局限台地环境背景下的潮坪沉积,进一步可识别出灰坪、藻灰坪、(藻)云灰坪、(藻)灰云坪、云坪、藻云坪、泥云坪7个微相;雷四3沉积时期沉积水体浅且相对海平面变化频繁,早期发育云坪、藻云坪环境易发生准同生白云岩化,形成大规模的准同生白云岩,为储层发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雷四3 沉积微相 储层 准同生白云岩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