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1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壳雷竹’良种及其栽培技术
1
作者 周芳芝 季鑫 +5 位作者 佘海平 路瑜 王晓玲 向红艳 袁春 张凌宏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乌壳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Wuqiaolei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雷竹的变异种,2006年3月发现于湖南省芷江县从浙江引种的雷竹群体中,经多年繁育观测,其性状表现一致、稳定。与雷竹的箨鞘红褐... ‘乌壳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Wuqiaolei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雷竹的变异种,2006年3月发现于湖南省芷江县从浙江引种的雷竹群体中,经多年繁育观测,其性状表现一致、稳定。与雷竹的箨鞘红褐色、具稀疏褐色斑点明显不同,‘乌壳雷竹’箨鞘整体为青褐色或乌褐色,具不均匀、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块。‘乌壳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等特点,2021年3月通过湖南省林木良种审定(湘S-SV-PV-001-2021)。文章介绍了‘乌壳雷竹’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以期为其扩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乌壳雷竹 栽培品种 林木良种 栽培技术 湖南
下载PDF
退化雷竹新竹抽枝展叶的塑性变化特征
2
作者 汪舍平 李余新 +4 位作者 何玉友 陈双林 郭子武 徐森 董亚文 《竹子学报》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目的】探究退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新竹抽枝展叶特性,揭示新竹枝—叶间的权衡关系及其环境适应对策,可为退化竹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退化和正常生长的雷竹新竹为研究对象,采集新竹上、中和下... 【目的】探究退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新竹抽枝展叶特性,揭示新竹枝—叶间的权衡关系及其环境适应对策,可为退化竹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退化和正常生长的雷竹新竹为研究对象,采集新竹上、中和下部枝盘,测量每枝盘主枝和侧枝的枝长、基径、枝叶生物量及叶片数量、单叶面积、比叶面积等参数,并对枝、叶塑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异速生长分析。【结果】与正常生长的雷竹相比,退化雷竹新竹叶长、叶宽、叶厚、单叶面积及单叶干重显著减小,枝、叶鲜重和干重、总叶面积、叶面积密度降幅达1/3以上,但出叶强度和比枝长显著增大;枝长、枝幅、枝纤细率及比叶面积、叶片数量、叶枝生物量比、叶面积比、叶数量密度等性状对竹林退化的响应不显著。雷竹新竹单叶干重与单叶面积以及枝干重与叶干重、叶面积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异速生长指数受竹林退化影响而减小。【结论】竹林退化严重影响雷竹新竹枝、叶的形态建成和抽枝展叶能力。退化雷竹新竹在资源利用上更趋向于数量生长,枝条展叶效率降低,体现出对环境压力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抽枝展叶 异速生长 权衡关系 环境适应对策
下载PDF
蚕沙有机肥对雷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倪惠菁 赵建诚 +4 位作者 杨振亚 石坚 陈奕洁 吴燕芬 邱国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为了解蚕沙有机肥对雷竹林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城山村雷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雷竹林土壤单施化肥作为对照(CK),蚕沙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7500 kg·hm^(-2)(T1处理)、15000 kg·hm^(-2)(T2处理)、22500 kg·h... 为了解蚕沙有机肥对雷竹林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城山村雷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雷竹林土壤单施化肥作为对照(CK),蚕沙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7500 kg·hm^(-2)(T1处理)、15000 kg·hm^(-2)(T2处理)、22500 kg·hm^(-2)(T3处理),比较不同蚕沙有机肥施肥量的雷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蚕沙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CK)相比,施用蚕沙有机肥(T1、T2、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质量分数(P<0.05),且随着蚕沙有机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表层(0~20 cm)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提高(P<0.05),与碳氮磷转化相关的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土壤总孔隙度、土壤通气度、总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硝态氮是影响土壤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施用蚕沙有机肥提高了雷竹林土壤综合质量。因此蚕沙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有机肥 雷竹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下载PDF
浙江省杭州市雷竹虫瘿昆虫的物种及生物学特性
4
作者 孙娇娇 耿显胜 +3 位作者 王文鹏 楼科勋 华克达 汪晓杰 《竹子学报》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杭州市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造瘿害虫的危害情况,研究雷竹虫瘿内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发展高效的造瘿害虫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抽样法调查造瘿害虫的危害情况;采用室内饲养法和... 【目的】调查浙江省杭州市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造瘿害虫的危害情况,研究雷竹虫瘿内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发展高效的造瘿害虫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抽样法调查造瘿害虫的危害情况;采用室内饲养法和生物测定法研究雷竹虫瘿内昆虫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羽化出孔节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造瘿害虫的有虫株率在85.00%以上,每盘枝条的平均虫口在18.35头以上。雷竹虫瘿内有竹泰广肩小蜂(Tetramesa bambusae)、刚竹泰广肩小蜂(T.phyllostrachitis)、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和刚竹瘿蚊(Procystiphora sp.)4种造瘿害虫,竹泰广肩小蜂和刚竹泰广肩小蜂的个体数量占造瘿害虫总数的96.20%,是雷竹上最主要的造瘿害虫;竹泰广肩小蜂的初始卵量多于刚竹泰广肩小蜂,并且其卵体也更大,但竹泰广肩小蜂雌成虫的寿命短于刚竹泰广肩小蜂。雷竹虫瘿内有栗瘿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纹黄枝瘿金小蜂(Homoporus japonicas)、中国枝瘿金小蜂(H.sinensis)、具点刻腹小蜂(Ormyrus punctiger)、黄色食瘿广肩小蜂(Sycophila flava)、黄腹长角金小蜂(Norbanus longifasciatus)和竹瘿长角金小蜂(N.aiolomorphi)7种寄生蜂,个体数量最多是栗瘿旋小蜂。【结论】竹泰广肩小蜂和刚竹泰广肩小蜂是雷竹林主要的造瘿害虫;刚竹瘿蚊为浙江省新报道的竹子造瘿害虫。雷竹虫瘿内寄生蜂的数量多,这些寄生蜂是造瘿害虫种群抑制的重要生物因子,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虫瘿 造瘿害虫 寄生蜂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剂和硅肥施用对覆盖雷竹林竹笋产出的影响
5
作者 张旭 王安可 +6 位作者 温作荣 毕毓芳 王子杰 宁祎琳 何奇江 胡俊靖 杜旭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5,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覆盖雷竹林施肥过程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和硅肥后,竹笋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变化,为培育高品质雷竹笋的施肥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在冬季雷竹林覆盖前进行3种施肥处理:BS(复合肥75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剂37.5 L... [目的]初步探讨覆盖雷竹林施肥过程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和硅肥后,竹笋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变化,为培育高品质雷竹笋的施肥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在冬季雷竹林覆盖前进行3种施肥处理:BS(复合肥75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剂37.5 L·hm^(−2))、SI(复合肥750 kg·hm^(−2)+硅肥675 kg·hm^(−2))、CK(复合肥750 kg·hm^(−2)),分析各处理下雷竹笋产量、外观、营养以及适口性等的变化。[结果]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或硅肥后,对雷竹笋品质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1)竹笋粗度增加、个体质量以及产量均提高,其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雷竹林提早发笋9 d,延长笋期12 d,竹笋产量显著提高,增幅达85.60%;(2)竹笋呈高蛋白低碳水的变化特征,粗糙度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21.81%、17.46%,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提高,苦味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占比显著上升,甜味氨基酸含量占比则显著下降,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比变化不明显,此外,淀粉、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显著下降,但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3)竹笋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有提高,草酸和总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单宁含量增施硅肥后显著下降,降幅达41.76%。[结论]说明雷竹林林地覆盖前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或硅肥能促进竹笋产量提高和营养品质、适口性改善,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枯草芽孢杆菌 硅肥 品质
下载PDF
液氮冻结对冻藏雷竹笋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廖锦晗 陈季旺 +3 位作者 徐丽敏 路洪艳 王柳清 焦楚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47-255,共9页
采用-60、-90、-120℃液氮冻结雷竹笋至中心温度-18℃,或-90℃液氮冻结雷竹笋至中心温度-6、-12、-18℃,真空包装后置于-18℃冰柜中冻藏24周。通过测定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 采用-60、-90、-120℃液氮冻结雷竹笋至中心温度-18℃,或-90℃液氮冻结雷竹笋至中心温度-6、-12、-18℃,真空包装后置于-18℃冰柜中冻藏24周。通过测定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总酚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水分状态,观察冰晶结构和细胞形貌,分析液氮冻结对冻藏雷竹笋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6组雷竹笋的PAL和POD活性、总酚含量、细胞自由水峰面积均显著下降(P<0.05),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P<0.05);冰晶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损。冻结温度越低导致冰晶越小,PAL、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越低,总酚含量越高,雷竹笋细胞形态保持越好,但是-90℃与-120℃冻结雷竹笋的生理生化特性差异不显著(P>0.05)。-6℃雷竹笋的PAL、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均高于-12、-18℃组;-6℃雷竹笋的冰晶大于-12℃和-18℃组,细胞破坏程度重于-12℃和-18℃处理组,-12℃和-18℃雷竹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方面考量,冻结温度-90℃、冻结至中心温度-12℃为冻藏雷竹笋较佳的液氮冻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液氮 冻结温度 中心温度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沼液喷灌与水稻秸秆覆盖模式在崇阳县雷竹生产上的应用
7
作者 刘畅 耿协书 +3 位作者 池鹏 马学林 邓宇涵 张舒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比较沼液喷灌+秸秆覆盖模式、沼液浇灌+秸秆覆盖模式、常规施肥+秸秆覆盖模式、常规施肥+无覆盖(CK)模式4种模式在崇阳县雷竹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沼液喷灌+秸秆覆盖模式下,雷竹的产量、产值和纯收入均明显高于对照,沼液可以用... 比较沼液喷灌+秸秆覆盖模式、沼液浇灌+秸秆覆盖模式、常规施肥+秸秆覆盖模式、常规施肥+无覆盖(CK)模式4种模式在崇阳县雷竹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沼液喷灌+秸秆覆盖模式下,雷竹的产量、产值和纯收入均明显高于对照,沼液可以用作施肥和抗旱,稻草和谷壳覆盖达到增温保墒、提前出笋的目的。崇阳县通过推广沼液和水稻秸秆在雷竹生产上的应用技术,每公顷竹园年收益超过33万元,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沼液喷灌 水稻秸秆 覆盖模式 生产 应用 崇阳县
下载PDF
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对雷竹林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
8
作者 田楠 胡俊靖 +4 位作者 华锦欣 雷亦晨 蔡婷 陈丽华 何奇江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开展穴施缓释肥和沟施缓释肥实验,以常规撒施复合肥为对照,通过对雷竹林土壤养分、竹株(包括地上茎、竹枝、竹叶、竹鞭和竹根)生物量干质量和植物组织养分的分析,研究缓释肥及其施用方... 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开展穴施缓释肥和沟施缓释肥实验,以常规撒施复合肥为对照,通过对雷竹林土壤养分、竹株(包括地上茎、竹枝、竹叶、竹鞭和竹根)生物量干质量和植物组织养分的分析,研究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对雷竹林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雷竹林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常规施肥处理下降最多,达到0.52个pH单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量由大到小均为常规施肥处理>穴施缓释肥处理≈沟施缓释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积累较施肥前分别增加26.40%、20.74%和3.98%;竹株总生物量干质量为常规施肥(985.37 g)<穴施缓释肥(1276.49g)≈沟施缓释肥(1119.85g);竹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常规施肥<穴施缓释肥≈沟施缓释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穴施和沟施缓释肥促进了竹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综合肥料利用效果,穴施和沟施缓释肥处理显著优于常规施肥,穴施对雷竹地上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沟施对雷竹地下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缓释肥 施用方式 土壤养分 生物量 肥料吸收利用
下载PDF
蚕沙有机肥对雷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倪惠菁 赵建诚 +3 位作者 仲建平 高百龙 王梁 石坚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80-85,共6页
为了探明蚕沙有机肥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施肥(CK)雷竹林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蚕沙有机肥施肥量(T1处理:低量施肥7500 kg·hm^(-2),T2处理:中量施肥15000 kg·hm^(-2),T3处... 为了探明蚕沙有机肥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施肥(CK)雷竹林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蚕沙有机肥施肥量(T1处理:低量施肥7500 kg·hm^(-2),T2处理:中量施肥15000 kg·hm^(-2),T3处理:高量施肥22500 kg·hm^(-2))对雷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雷竹林科学高效经营和高品质雷竹笋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蚕沙有机肥施肥量对雷竹笋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CK相比,3种蚕沙有机肥施肥量均显著提升了雷竹笋产量(P<0.05),分别为CK的1.44、1.54和1.87倍;3种蚕沙有机肥施肥量均显著提升了雷竹笋中蛋白质、总黄酮、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和所占比例(P<0.05),提高了雷竹笋的营养成分;3种蚕沙有机肥施肥量均显著降低了雷竹笋的可溶性糖、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以及苦味氨基酸含量和所占比例(P<0.05),低量和中量蚕沙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雷竹笋中的单宁含量(P<0.05),中量和高量蚕沙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雷竹笋中的草酸含量(P<0.05),降低了雷竹笋的酸涩感、粗糙度,提高了其适口性。因此,适量的蚕沙有机肥可以促进雷竹笋增产和竹笋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雷竹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雷竹高效栽培技术实践探讨
10
作者 曹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0153-0156,共4页
雷竹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出笋早、产量丰富、笋期持久、口感鲜美以及经济效益显著而备受瞩目,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亦表现出众,能够有效绿化美化环境,并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积极作用。本文聚焦雷竹的基本特性和生长习性,深入探... 雷竹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出笋早、产量丰富、笋期持久、口感鲜美以及经济效益显著而备受瞩目,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亦表现出众,能够有效绿化美化环境,并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积极作用。本文聚焦雷竹的基本特性和生长习性,深入探究其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和实践经验,旨在通过对这些技术要点的详细剖析,为秦巴山区雷竹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严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案,助力当地雷竹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高效 栽培
下载PDF
微生物有机肥在雷竹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春梅 周亮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4期181-183,共3页
微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有别于化肥的环保、高效的肥料,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而林业生产中微生物有机肥的利用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该文围绕微生物有机肥在雷竹栽培中的应用,通过试验揭示了微生物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养分供应、提... 微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有别于化肥的环保、高效的肥料,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而林业生产中微生物有机肥的利用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该文围绕微生物有机肥在雷竹栽培中的应用,通过试验揭示了微生物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养分供应、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等各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促进雷竹生长、提高竹笋产量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有机肥 雷竹栽培
下载PDF
浅析雷竹造林技术
12
作者 朱爱斌 郭晓斌 丁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113-0117,共5页
本文浅析雷竹造林技术,着重探讨雷竹的适应性和其在造林中的应用。通过对雷竹的生态特性、生长环境等进行概述,分析其在造林中的优势,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低等。介绍了雷竹造林技术,包括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种植技术和管理... 本文浅析雷竹造林技术,着重探讨雷竹的适应性和其在造林中的应用。通过对雷竹的生态特性、生长环境等进行概述,分析其在造林中的优势,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低等。介绍了雷竹造林技术,包括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种植技术和管理养护等方面。评价了雷竹在生态和经济方面的效益,但也指出在推广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如病虫害防治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科技手段的应用和建立产业链的合作。最后,展望了雷竹在未来造林领域的发展前景,期望为推动雷竹技术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造林技术 生态特性 环境适应性 生长快速
下载PDF
雷竹林土壤和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对林地覆盖的响应 被引量:43
13
作者 郭子武 陈双林 +1 位作者 杨清平 李迎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361-6368,共8页
为摸清林地覆盖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和叶片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雷竹林退化机理,为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林地覆盖年限(CK,3 a和6 a)雷竹林土壤和立竹叶片的N、P含量和N∶P变化规律进... 为摸清林地覆盖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和叶片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雷竹林退化机理,为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林地覆盖年限(CK,3 a和6 a)雷竹林土壤和立竹叶片的N、P含量和N∶P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地覆盖年限雷竹林土壤N、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林地覆盖年限的增加,各土层土壤N、P含量均提高。林地覆盖雷竹林0—20 cm土层土壤N、P累积现象明显,N∶P显著提高;林地覆盖雷竹林不同年龄立竹叶片N、P含量均较不覆盖雷竹林有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叶片N∶P随林地覆盖年限的增加总体上呈显著升高趋势;立竹叶片N∶P与土壤P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立竹叶片P含量和土壤N∶P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和立竹叶片N含量相关性不显著。随林地覆盖年限的增加,雷竹林土壤和立竹叶片N、P间相关性均减弱;研究表明林地覆盖会明显改变雷竹林土壤和立竹叶片的N、P化学计量特征,引起N、P养分失衡,P素对雷竹林生长的限制性作用增强,会导致雷竹林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林地覆盖 化学计量
下载PDF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方伟 何祯祥 +2 位作者 黄坚钦 史钱均 林新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对雷竹的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 4组 80个引物中筛选出1 0个引物 ,产生随机扩增位点 66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 54个 (占 81 8% )。利用POPGEN 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①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 对雷竹的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 4组 80个引物中筛选出1 0个引物 ,产生随机扩增位点 66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 54个 (占 81 8% )。利用POPGEN 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①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区分开来 ,以前认为是雷竹一栽培型的永嘉雷竹不属于Ph .praecox种系 ;②细叶雷竹与阔叶雷竹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 ;③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RAPD分析 分子标记 栽培类型 笋用竹 分类鉴定 产量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叶绿素的高光谱响应特征及含量估算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玮 王鑫梅 +3 位作者 潘庆梅 谢锦忠 张劲松 孟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677-6684,共8页
植物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以重要的笋用竹种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及控水试验方法研究了2年生雷竹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的响应特征,分析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不同波段光谱... 植物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以重要的笋用竹种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及控水试验方法研究了2年生雷竹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的响应特征,分析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不同波段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值以及光谱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雷竹叶绿素含量敏感波段及构建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重度缺水处理后雷竹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在可见光区叶片光谱反射率随叶绿素含量的降低而增加,以波长493、639、693、756 nm等处的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较高。雷竹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谱特征参数如绿峰反射率、红谷反射率、蓝边面积、绿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与已有的植被指数相比基于雷竹叶绿素含量敏感波段修正后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优于原植被指数。基于反射率一阶微分值构建的多元回归方程以及修正的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m GNDVI)构建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为雷竹叶绿素含量的较优估算方程。研究结果可以为雷竹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以及季节性干旱条件下雷竹林的科学经营及灾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冠层叶片 干旱胁迫 叶绿素 反射光谱
下载PDF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过程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 被引量:23
16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1 位作者 储家淼 吴丽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247,共6页
为了解实施早产高效栽培措施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养分现状,探明栽培过程中养分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栽培历史分别为4,6,8,10 a的雷竹林土壤,布置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施肥量的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雷竹栽种历史的延长,... 为了解实施早产高效栽培措施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养分现状,探明栽培过程中养分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栽培历史分别为4,6,8,10 a的雷竹林土壤,布置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施肥量的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雷竹栽种历史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增加,碳氮比(C/N)明显升高。1 a的肥料定位试验表明,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动态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均显著高于无机肥处理,但无论是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还是纯化肥处理,经过1 a试验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都有明显增加,5个施肥处理1 a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增加了10.42%。3个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间比较,随着施肥数量增加,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效磷均显著增加;2个纯化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大的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施肥量少的处理,而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在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1 a肥料试验中,当年8月至12月,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翌年2月开始上升,翌年4月份又有下降趋势,到试验结束(翌年6月),所有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明显上升,1 a中5个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平均增加了10.19%,有效磷平均增加了15.31%,而氮素只有3个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明显增加,全氮和水解氮分别平均增加了3.03%和2.84%,2个纯化肥处理全氮和水解氮反而下降,比试验开始时,分别平均下降了15.94%和7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雷竹 早产高效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林地覆盖对雷竹林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制约性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郭子武 俞文仙 +2 位作者 陈双林 李迎春 杨清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623-5630,共8页
为了探讨林地覆盖雷竹林退化机理,给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对不同覆盖年限(CK、1、3 a和6 a)雷竹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生物量碳(C mic)、氮(N mic)、磷(P mic)等特征因子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制约性关系。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林地覆盖雷竹林退化机理,给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对不同覆盖年限(CK、1、3 a和6 a)雷竹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生物量碳(C mic)、氮(N mic)、磷(P mic)等特征因子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制约性关系。结果表明:(1)雷竹林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分别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90.11%—98.03%、1.04%—9.22%和0.67%—1.37%。随覆盖年限增加,细菌、放线菌比率呈下降趋势,真菌比率呈上升趋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C mic、N mic、P mic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试验雷竹林间差异极显著,真菌数量总体呈极显著升高趋势。(2)雷竹林土壤微生物特征因子与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vailable nitrogen,AN)和pH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CK和覆盖1 a、3 a雷竹林土壤微生物特征因子与土壤养分主要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而覆盖6 a雷竹林则相反。(3)不同覆盖年限雷竹林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的制约性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CK雷竹林土壤SOM、TN、AN、速效钾(AK)和pH主要影响土壤C mic、N mic和细菌,覆盖1 a雷竹林土壤SOM、TN、TP和AK主要影响土壤P mic、放线菌和细菌,覆盖3 a雷竹林土壤SOM、TN、速效磷(AP)和AN主要影响土壤N mic、放线菌和真菌,覆盖6 a雷竹林土壤SOM、TN和pH主要影响土壤N mic、真菌。研究表明:长期覆盖雷竹林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与比例明显降低,真菌数量与比例明显提高,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的制约性作用关系会发生较为明显变化,产生土壤障害,这是覆盖雷竹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林地覆盖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土壤障害
下载PDF
6种地形校正方法对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董德进 周国模 +3 位作者 杜华强 徐小军 崔瑞蕊 沈振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共8页
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Landsat5TM影像,分析6种地形校正方法(Teillet-回归,Cosine,C,SCS,SCS+C和Minnaert)对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Cosine和SCS方法存在校正过度现象,其余4种地形校正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2)... 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Landsat5TM影像,分析6种地形校正方法(Teillet-回归,Cosine,C,SCS,SCS+C和Minnaert)对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Cosine和SCS方法存在校正过度现象,其余4种地形校正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2)6种地形校正方法均可提高TM4,TM5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且RVI,NDVI和SAVI这3种植被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改善;3)与原始影像相比,6种地形校正后的遥感数据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雷竹林生物量估算精度,以Teillet-回归校正后所建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估算模型精度最高,相关系数从0.441提高到0.687,RMSE降低17%左右;4)尽管Cosine校正最大程度地提高了TM4,TM5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但Cosine方法存在校正过度问题,Cosine校正后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精度反而略低于Teillet-回归校正;5)虽然地形校正可提高植被指数与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但所选5种植被指数均未入选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的变量,这与雷竹林较高的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校正 雷竹 植被指数 生物量 遥感估算
下载PDF
雷竹开花期内源激素、氨基酸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30
19
作者 何奇江 汪奎宏 +1 位作者 华锡奇 童晓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The test site was located in Jincheng Town, Lin’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leaves, culms and rhizomes of two-year-old and three-year-old flowering individuals or nonflowering individuals were taken from the same... The test site was located in Jincheng Town, Lin’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leaves, culms and rhizomes of two-year-old and three-year-old flowering individuals or nonflowering individuals were taken from the same bamboo (Phyllostachys praecox f. prevernalis) forest. The culms and rhizomes of one-year-old flowering or nonflowering were also taken from the same bamboo fores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endogenous hormones, aminoacid and nutrition in flowering stage of bambo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scisic acid(ABA) had main effect on accelerating its flowering and the increase of cytokinin(CTK) was also one reason for bringing flower, but indole3acetic acid(IAA)antagonized on its flowering. Total amino-acid in the nonflowering bamboo was 23.01% higher than that in flowering bamboo. Aspartic acid (ASP) could delay flowering. Protein, especially protein in leaves had main effect on senescence procedur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content in flowering bamboo could accelerate metabolizing, and therefore promote senescence of bamb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含量变化 营养成分 开花期 氨基酸 雷竹
下载PDF
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1
20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2 位作者 钱新标 张瑞华 杨飞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为了摸索覆盖物对雷竹地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设立了不同覆盖材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稻草、稻草+砻糠、竹叶3种覆盖处理,到试验的50d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开始明显减少。前2个处理这种减少趋势一直维持到试验结束。试验全过... 为了摸索覆盖物对雷竹地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设立了不同覆盖材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稻草、稻草+砻糠、竹叶3种覆盖处理,到试验的50d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开始明显减少。前2个处理这种减少趋势一直维持到试验结束。试验全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分别减少了728g·kg-1,955g·kg-1和050g·kg-1,057g·kg-1。竹叶处理则到100d有机质、全氮又分别上升。②土壤水解氮3种覆盖处理均在50d达到峰值,此后,稻草和稻草+砻糠处理快速下降,到100d时分别只有50d时的5768%和5571%,但竹叶处理到试验结束仍维持较高水平。③土壤盐基总量和pH值同步,3种处理均在试验的75d达到高峰,以后又重新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覆盖 土壤化学 化学性质 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