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飞 陈坚 +5 位作者 项立辉 方建勇 李东义 朱亚超 欧阳凯 范彦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65,共15页
在粤东上升流区和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共选取7条断面,通过分析水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浊度、叶绿素浓度特征和悬浮体现场粒度平均粒径、体积浓度特征等,初步研究了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研究发现粤东上升流区底部雾... 在粤东上升流区和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共选取7条断面,通过分析水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浊度、叶绿素浓度特征和悬浮体现场粒度平均粒径、体积浓度特征等,初步研究了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研究发现粤东上升流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在个别站位存在表层雾状层,高能的近岸浪流作用和来自港湾、河流的泥沙为表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提供物源;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底部雾状层也普遍发育,在珠江口外的内陆架和外陆架陆坡区表层雾状层比较常见,陆坡区中层雾状层比较发育,本区雾状层的物源主要来自珠江和台湾岛西南部河流的入海泥沙、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源颗粒物。南海北部底部雾状层的强度和扩散范围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河流入海物质的扩散和底质再悬浮等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海洋雾状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洋雾状层的成因及其对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自军 彭晓彤 +1 位作者 王虎 覃超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海洋雾状层既是陆源物质进入海底的输送通道,又是海洋水体中沉降颗粒及底部再悬浮颗粒物的停留场所。雾状层物质来源主要有陆源、生源以及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不同海区、不同层位的雾状层的物质来源有所差异;雾状层的成因具有复杂性... 海洋雾状层既是陆源物质进入海底的输送通道,又是海洋水体中沉降颗粒及底部再悬浮颗粒物的停留场所。雾状层物质来源主要有陆源、生源以及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不同海区、不同层位的雾状层的物质来源有所差异;雾状层的成因具有复杂性,既有物理作用,又有生物及化学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海底洋流、内波(潮)等物理作用是雾状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雾状层中碳的存在形态主要有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有机碳(DOC)、胶体有机碳(COC)以及无机碳,雾状层与其上下海水之间、雾状层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之间不同形态碳在生物-化学-物理动力系统作用下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与迁移,对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是整个海洋碳循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状层 悬浮颗粒物 碳循环
下载PDF
太平洋悬浮体特征及近底雾状层(雾浊层)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作升 李云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81,共8页
2005年在太平洋12个测站分层采集了悬浮体水样及连续的水体温度、盐度、深度等数据.利用水体悬浮体含量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大洋雾状层的特点,并讨论了水体中悬浮体颗粒物质的来源,对不同海洋环境中悬浮体分布进行了对比,发现... 2005年在太平洋12个测站分层采集了悬浮体水样及连续的水体温度、盐度、深度等数据.利用水体悬浮体含量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大洋雾状层的特点,并讨论了水体中悬浮体颗粒物质的来源,对不同海洋环境中悬浮体分布进行了对比,发现大洋水体中悬浮体含量总体很小,一般不超过0.30 mg/dm3,但在一定水层内悬浮体含量相对较高,形成雾状层.雾状层在大洋内广泛分布,一般以表层雾状层和近底雾状层形式存在.大洋水体中悬浮体颗粒物来源广泛.表层雾状层的形成主要受透光层内生物作用的影响,而底质沉积物的再悬浮是影响底部雾状层形成的重要因素.因受水体物理海洋环境和物质来源的影响,不同区域水体中悬浮体含量不同,雾状层的分布不同.海山顶部受水流及岩石基底影响雾状层分布不明显,海山底部与开辟区洋盆海域雾状层更普遍.开辟区东西区由于物源差异水体中悬浮体含量差别明显,靠近火山喷口的西区水体中悬浮体含量明显高于东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体含量 大洋雾状层 太平洋 物质来源
下载PDF
南海北部雾状层分布和特征的地震海洋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耿明会 宋海斌 +1 位作者 关永贤 陈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6-648,共13页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在南海北部陆架和上陆坡区域发现了15个雾状层.这些雾状层的延伸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厚度十几米到一百米,其顶界所处水深在135m至715.5m范围之间.雾状层在地震海洋学剖面上表现为强反射特征.不同于其他传统声学...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在南海北部陆架和上陆坡区域发现了15个雾状层.这些雾状层的延伸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厚度十几米到一百米,其顶界所处水深在135m至715.5m范围之间.雾状层在地震海洋学剖面上表现为强反射特征.不同于其他传统声学或光学方法,地震海洋学方法分辨率高,且能在短时间内对整个水体进行成像,可以记录到雾状层的时空变化特征,实现对雾状层的"四维"观测.南海北部上陆坡区域是内孤立波浅化、能量耗散集中的区域,在此过程中内孤立波会导致较大的波致流速,侵蚀海底使得表面沉积物再悬浮,进入水体,形成和维持雾状层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状层 地震海洋学 内孤立波 沉积物再悬浮 南海北部
下载PDF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模型分析
5
作者 胡贞辉 张继生 《科技信息》 2007年第29期52-52,186,共2页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与现行的水下声波通信系统相比,具有传输速率更高,隐蔽性更强,抗干扰性更好等优点,但由于光在水下的衰耗较大,通信距离不如后者。本文首先讨论了不同水体中水下光传播的光学衰减系数K和漫衰减系数c的分布特点,给出了...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与现行的水下声波通信系统相比,具有传输速率更高,隐蔽性更强,抗干扰性更好等优点,但由于光在水下的衰耗较大,通信距离不如后者。本文首先讨论了不同水体中水下光传播的光学衰减系数K和漫衰减系数c的分布特点,给出了衰减系数的简化公式,并作定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水下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性能参数。最后,提出发展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衰减系数 光学衰减系数 沉积物雾状层 噪声等效功率(NEP)
下载PDF
Effects of Sediment-induced Stratification on Floc Breakup in an Idealized Tidal Estuary: A Numerical Modelling Study
6
作者 X.H. W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Floc breakup dynamics are studied by a sediment transport numerical model in an idealized tidal estuary that has a constant water depth and rapid flocculation of cohesive sediments. The focus is placed on the effects ... Floc breakup dynamics are studied by a sediment transport numerical model in an idealized tidal estuary that has a constant water depth and rapid flocculation of cohesive sediments. The focus is placed on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layer stratification induced by a bottom nepheloid layer on floc breakup and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water column. In a neutrally stratified estuary, the floc size distribution follows a parabolic function with maximum values at the surface and bottom. The sediment-induced stratification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increases the median floc sizes. Furthermore, sediment-voided convection caused by the settling lutocline generates significant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and reduces floc size at the depth where the convective mixing happens. Below that depth, a weak local maxima in the floc size is predicted due to presence of the lutocline. The effect of sediment-stratified bottom boundary layer on the floc breakup can be consistently approximated by a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the maximal floc size and flux Richardson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C floc breakup tidal estuary nepheloid layer numerical modellingNumber
下载PDF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及效果评价研究
7
作者 黄春 熊兆华 《华东公路》 2021年第1期71-72,共2页
阐述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及重要性,介绍了超薄粘结磨耗层、同步碎石封层、稀浆封层以及雾状封层四种典型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并对其施工成本与使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评价了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