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板计数法检测化妆品中需氧细菌总数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超锋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文章将不确定度原理引入平板计数中,以测量需氧细菌总数检测过程中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检测方法参照USP 2023<61>中的“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微生物计数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的需氧细菌总数,并参照JJF1059.1-2012《... 文章将不确定度原理引入平板计数中,以测量需氧细菌总数检测过程中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检测方法参照USP 2023<61>中的“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微生物计数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的需氧细菌总数,并参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要求,用需氧细菌总数对数值表示,通过评定需氧细菌总数检测中平皿计数法测量的不确定度,探讨平皿计数的检测误差[1]。结果表明,平皿法检测需氧菌总数的测量误差主要由A类评定的不确定度所致,而B类评定不确定度造成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而据此得出可以扩展不确定度。研究所得的通过对需氧细菌总数检测中平皿计数结果的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可用于评估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平板计数法 需氧细菌总数 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健康与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炳志 赵献军 +1 位作者 马治宇 邹克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奶牛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差异。【方法】选择20头健康奶牛和2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对其生殖道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比较其菌群差异。【结果】健康奶牛乳酸杆菌、产乳... 【目的】探讨健康奶牛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差异。【方法】选择20头健康奶牛和2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对其生殖道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比较其菌群差异。【结果】健康奶牛乳酸杆菌、产乳酸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患病奶牛,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分离率均显著低于患病奶牛,其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健康奶牛和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差异明显,乳酸细菌减少引起的生殖道内菌群紊乱是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奶牛 子宫内膜炎 生殖道 及兼性厌细菌
下载PDF
非妊娠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美艳 李莉 +2 位作者 于利君 范宏玲 葛文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7期2905-2907,共3页
目的探讨非妊娠期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AV)的患病率。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博爱医院、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和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妇科就诊的非妊娠患者共29 800例,主诉有阴道异常分泌物和检查... 目的探讨非妊娠期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AV)的患病率。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博爱医院、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和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妇科就诊的非妊娠患者共29 800例,主诉有阴道异常分泌物和检查分泌物异常者为研究对象共8 940例,对其分泌物进行镜下检测及功能学检测,同时调查不同年龄段妇女的患病率。结果非妊娠期妇女AV患病率为9.63%,40岁以上各组发病率高于40岁组以下,40岁以上各组之间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需氧菌阴道炎占10.00%,需氧菌混合感染占22.10%。结论AV是一种常见的阴道感染,易发生混合感染,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更易患AV,临床医生需要对该病有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阴道炎 患病率
下载PDF
BACTEC树脂需氧瓶与树脂厌氧瓶临床应用评价
4
作者 李忠新 李秀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90-791,共2页
目的评价BACTEC树脂需氧瓶和树脂厌氧瓶对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41例BACTEC树脂需氧瓶、树脂厌氧瓶配对血液培养结果,比较分离病菌的种类及不同培养瓶报阳时间。结果 1 241份血液标本有138份报阳,分离病原菌141株(3... 目的评价BACTEC树脂需氧瓶和树脂厌氧瓶对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41例BACTEC树脂需氧瓶、树脂厌氧瓶配对血液培养结果,比较分离病菌的种类及不同培养瓶报阳时间。结果 1 241份血液标本有138份报阳,分离病原菌141株(3份标本为复数菌感染)。需氧瓶和厌氧瓶分离病原菌126株和122株,107株病原菌可同时在两种血培养瓶生长,另有19株和15株分别只能在需氧瓶或厌氧瓶中生长。50%的肠杆菌和60%的阳性球菌的在厌氧瓶中生长迅速而先于需氧瓶报阳。结论厌氧树脂瓶检测菌血症有一定优势,联合使用需氧、厌氧瓶进行血培养能更有效、更快速诊断菌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类 细菌 细菌 菌血症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细菌性肝脓肿的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5
作者 陈升杰 任立晟 +2 位作者 张朴玉 孙晓岚 伦立民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1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 了解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厌氧菌与需氧菌菌群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84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脓液进行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 84例患者中,有49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58.3%... 目的 了解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厌氧菌与需氧菌菌群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84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脓液进行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 84例患者中,有49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58.3%,其中纯厌氧菌和纯需氧菌阳性者分别占阳性者的20.4%和34.7%,两者混合阳性占44.9%,两者检出率分别为38.1%和46.4%.共检出细菌82株,厌氧菌和需氧菌各占46.3%和53.7%,平均每份阳性标本含菌株1.67株.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感染病原菌中以需氧菌具多,但同时厌氧菌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混合感染多见,表明厌氧菌感染在细菌性肝脓肿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细菌 细菌、厌 细菌
下载PDF
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煜琳 李哲 +1 位作者 王建声 杜彦辉 《药品评价》 CAS 202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结果,促进微生物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增强政府监管部门对本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结果,促进微生物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增强政府监管部门对本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NIFDC-PT-340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结果:样品QA03400502需氧菌总数3.8×10^(4)cfu/mL;样品QA03400327需氧菌总数1.6×10^(3)cfu/mL;样品QA03400657需氧菌总数<10 cfu/mL。3个考核样品│z│值均小于2,且│z│值很小,结果满意。结论:检测实验室具备药品中需氧菌总数检验检测的技术能力,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数据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能力验证 细菌 细菌载量 计数
下载PDF
儿童慢性上颌窦炎需氧菌的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7
作者 黄忠强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435-435,共1页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和药敏结果。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300例标本共培养出151株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约占41.72%;流感嗜血杆菌和链球菌属次之,分别约占2...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和药敏结果。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300例标本共培养出151株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约占41.72%;流感嗜血杆菌和链球菌属次之,分别约占29.80%和15.89%。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头孢哌酮,敏感率为94.70%,阿莫西林/棒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次之,敏感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引起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需氧性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治疗首选的抗生素为头孢哌酮、阿莫西林/棒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炎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儿童
下载PDF
细菌性肝脓肿细菌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颖 初开秋 张少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4046-4047,共2页
[目的]了解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群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氧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11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标本进行了厌氧细菌和需氧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116例病人中,有71例检出病原菌,总... [目的]了解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群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氧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11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标本进行了厌氧细菌和需氧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116例病人中,有71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61.2%。其中厌氧菌和单一需氧菌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1.1%和33.8%,两者混合阳性占45.1%。厌氧细菌和需氧细菌检出率分别为40.5%和48.3%。共检出细菌118株,厌氧细菌和需氧细菌各占46.6%和53.4%。平均每份阳性标本1.66株。[结论]细菌性肝脓肿感染病原菌中的需氧细菌多见,但同时厌氧细菌也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混合感染多。厌氧细菌感染在细菌性肝脓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细菌 细菌
下载PDF
狐狸饲养场环境气载内毒素与细菌气溶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彬 于晓霞 柴同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85-1590,共6页
采用AGI-30(All Glass Impinger AGI-30)和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对泰安市郊不同饲养条件的两狐狸饲养场6个养殖舍的气载内毒素和细菌气溶胶进行了检测,以达到客观地评价气载内毒素和细菌气溶胶对狐狸舍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 采用AGI-30(All Glass Impinger AGI-30)和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对泰安市郊不同饲养条件的两狐狸饲养场6个养殖舍的气载内毒素和细菌气溶胶进行了检测,以达到客观地评价气载内毒素和细菌气溶胶对狐狸舍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两个饲养场气载内毒素的浓度介于2.88×102 ̄2.09×103EU·m^(-3)之间和2.41×101 ̄2.66×102EU·m^(-3)之间,部分超出了对人体无影响的推荐标准(1.0×102EU·m-3),说明狐狸场饲养人员的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浓度介于4.07×101 ̄2.03×103CFU·m^(-3)之间和4.07×101 ̄4.43×103CFU·m^(-3)之间,以大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假单胞菌属和巴斯德氏菌属细菌次之;从革兰氏阴性菌在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看,主要分布在C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2 ̄6μm之间,可以进入到动物和人的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虽然致病菌的浓度不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狐狸场动物和养殖人员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狸场 环境 气载内毒素 气载革兰氏阴性细菌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细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璞玉 赵金霞 +3 位作者 司心玲 赵会元 孙波 刘蓬蓬 《齐鲁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病原菌群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65例中耳炎病人中耳分泌物进行厌氧菌及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65例病人中,有62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95.4%。...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病原菌群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65例中耳炎病人中耳分泌物进行厌氧菌及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65例病人中,有62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95.4%。其中纯厌氧菌和纯需氧菌分别为20.0%和35.4%,两者混合为40.0%。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为75.4%和60.0%。共检出细菌109株,厌氧菌和需氧菌各占45.0%和55.0%,平均每份阳性标本含菌株1.76株。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感染病原菌中以需氧菌多见,但同时厌氧菌也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混合感染多见。表明厌氧菌感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细菌 细菌
下载PDF
胆管感染疾病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璞玉 李静 +1 位作者 王锡波 赵金霞 《齐鲁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胆管病人胆汁中细菌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靶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178例胆管疾病病人胆汁进行了厌氧菌与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178例病人胆汁中有120例呈细菌培养阳性(67.4%)... 目的了解感染性胆管病人胆汁中细菌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靶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178例胆管疾病病人胆汁进行了厌氧菌与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178例病人胆汁中有120例呈细菌培养阳性(67.4%),其中纯厌氧菌和纯需氧菌阳性率分别占7.3%和9.0%,混合阳性率占51.1%。共检出细菌株301株,其中厌氧菌占55.8%,需氧菌占44.2%。结论胆管感染病原菌中,厌氧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混合感染多见,提示厌氧菌在胆管疾病感染中占较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 胆管疾病 胆汁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到底要不要治疗?
12
作者 李晓燕 《健康生活》 2024年第7期7-8,共2页
幽门螺杆菌是位于十二指肠和胃部的一种细菌,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其生存能力极强,且存在时间已有10万年之久,与人类共存达6万年。幽门螺杆菌是需氧细菌,有一定的感染能力,是唯一一种在胃黏膜表面生存的细菌,在显微镜下呈螺旋形或弧形... 幽门螺杆菌是位于十二指肠和胃部的一种细菌,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其生存能力极强,且存在时间已有10万年之久,与人类共存达6万年。幽门螺杆菌是需氧细菌,有一定的感染能力,是唯一一种在胃黏膜表面生存的细菌,在显微镜下呈螺旋形或弧形,是诱发胃炎、胃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需氧细菌 高危因素 显微镜下 感染能力 胃溃疡 胃癌发生 十二指肠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病情与扁桃体表面需氧菌群季节性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书岭 蔡润芳 +2 位作者 王瑛 罗予 朱钵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病情与扁桃体表面需氧菌群的季节性变化 ,以揭示微生态失调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的扁桃体表面分泌物进行菌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冬季时 ,患者组扁桃体表面部分菌种(肺炎链球菌、B群链球菌... 目的通过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病情与扁桃体表面需氧菌群的季节性变化 ,以揭示微生态失调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的扁桃体表面分泌物进行菌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冬季时 ,患者组扁桃体表面部分菌种(肺炎链球菌、B群链球菌和A群链球菌)出现的阳性频次及菌落形成单位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而夏季时这种差异变小(P>0.05)。结论患者扁桃体表面微生态失调是银屑病病情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需氧细菌 季节性变化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降解橡胶工业有机废水高效优势菌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锦英 李江华 +5 位作者 戚薇 王春霞 王志锐 董杰 李晓霞 唐运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F003,共4页
目的筛选降解含橡胶促进剂M盐(2-硫醇基苯并噻唑)有机废水的高效优势菌。方法从生产环境采集有机废水样,经初步筛选分离和功能试验获得优势菌,继而进行模拟现场群体降解试验,优势菌进一步富集后再次进行筛选和鉴定,选取高效优势菌。结... 目的筛选降解含橡胶促进剂M盐(2-硫醇基苯并噻唑)有机废水的高效优势菌。方法从生产环境采集有机废水样,经初步筛选分离和功能试验获得优势菌,继而进行模拟现场群体降解试验,优势菌进一步富集后再次进行筛选和鉴定,选取高效优势菌。结果初步筛选优势菌75株,以其混合菌液驯化后进行模拟现场群体降解试验,COD清除率为60.8%~97.9%熏平均为77.2%,可见高效优势菌附着于活性炭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再次筛选鉴定以蜡样芽胞杆菌占绝对优势(90%)。结论高效优势菌技术可用于M盐有机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生物降解 细菌 细菌 生物膜
下载PDF
两种血培养系统的需氧与厌氧瓶对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瑶 徐英春 +2 位作者 谢秀丽 王辉 陈民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7,共6页
目的 对比BACTEC Plus需氧、厌氧血培养瓶和BacT/ALERTFA需氧瓶、FN厌氧瓶对模拟菌血症标本的检测能力。方法 采用健康献血者的5ml无菌新鲜血液和定量菌液组成模拟菌血症标本202组,其中112组标本中加入定量抗菌药物以模拟患者接受抗... 目的 对比BACTEC Plus需氧、厌氧血培养瓶和BacT/ALERTFA需氧瓶、FN厌氧瓶对模拟菌血症标本的检测能力。方法 采用健康献血者的5ml无菌新鲜血液和定量菌液组成模拟菌血症标本202组,其中112组标本中加入定量抗菌药物以模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情况。比较需氧瓶检测需氧菌、厌氧瓶检测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以及需氧瓶检测含有抗菌药物的需氧菌标本的平均检测时间(time-to-detect,TTD)和阳性率。结果 两种需氧瓶对需氧菌检测阳性率均为100%,对于10^2、10^3CFU/ml两种浓度菌液,BACTEC Plus需氧瓶平均TTD分别为(13.69±3.74)h、(11.54±2.87)h,快于BacT/ALERTFA瓶平均TTD的(16.76±5.62)h、(14.47±4.30)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4、-7.294,P〈0.01)。对于专性厌氧菌,BACTEC Plus氧瓶和Bac T/ALERT FN瓶阳性率分别为92%和100%,BacT/ALERTFN瓶的平均TTD分别为(22.60±9.16)h、(22.10±13.46)h,快于BACTECP1US厌氧瓶平均TTD的(40.24±35.07)h、(34.88±17.34)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9、2.712,P〈0.05)。对于兼性厌氧菌,BACTEC Plus厌氧瓶和BacT/ALERTFN瓶阳性率分别为100%和60%,BACTEC Plus厌氧的平均TTD为(13.24±7.82)h、(11.33±7.61)h,明显快于BacT/ALERTFN瓶平均TTD的(16.79±8.00)h、(19.27±14.71)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0、-2.604,P〈0.05)。对含有抗菌药物的需氧菌标本,BACTEC Plus需氧瓶和BacT/ALERTFA瓶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7%,BACTECPlus需氧瓶TTD多快于BacT/ALERT FA瓶。加入抗菌药物会延长TTD,且延长时间和两种培养的TrD时间差随抗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延长。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血培养系统和培养瓶。对怀疑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以及在进行血培养时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选用BACTEC Plus需氧、厌氧血培养瓶;对怀疑厌氧菌感染的患者选用BacT/ALERTFN厌氧血培养瓶,能够更快地检出病原菌,并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条件性 细菌 细菌
原文传递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8
16
作者 范爱萍 薛凤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4-908,共5页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为AV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2008年4-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选取以外阴不适、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阴道炎症状就诊的患者516例,联合其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诊断常见阴道炎...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为AV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2008年4-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选取以外阴不适、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阴道炎症状就诊的患者516例,联合其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诊断常见阴道炎,即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阴道炎(TV),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 516例患者中,AV 76例,占14.7%(76/516),北中混合感染44例,占58%(44/76).在44例AV混合感染中,以合并BV多见,占45%(20/44);其次为合并VVC,占30%(13/44);合并TV占25%(11/44).单纯AV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为黄绿色稀薄脓性阴道分泌物(63%,20/32),其次为阴道分泌物增多(44%,14/32);阴道pH值常〉4.5(84%,27/32),清洁度主要为Ⅲ~Ⅳ度(88%,28/32);细菌培养为粪肠球菌(6例)、链球菌(4例)等需氧菌.结论 AV是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尤以合并BV、VVC及TV多见,混合感染时症状、体征不典型.在AV诊断中,注意有无合并其他阴道感染,并在诊断其他阴道感染时,注意是否合并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细菌 阴道病 细菌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滴虫性阴道炎
原文传递
灵芝孢子粉和双歧杆菌对小鼠菌群失调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冬冰 左丽 +2 位作者 陈阿英 龙世棋 钟志强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63-365,370,共4页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GSP)、双歧杆菌(BB)对小白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给实验小鼠灌胃0.36 g/kg连续6 d,建立小鼠菌群失调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11组,每组10只,包括一个正常对照组(CG),一个菌群失调模型组...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GSP)、双歧杆菌(BB)对小白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给实验小鼠灌胃0.36 g/kg连续6 d,建立小鼠菌群失调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11组,每组10只,包括一个正常对照组(CG),一个菌群失调模型组(MIG)和9个治疗组(根据不同剂量和治疗方法建立的3个GSP治疗组,3个BB治疗组以及3个共同治疗组)。连续6 d后,处死小鼠,取直肠粪便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10-7、1×10-8、1×10-9三个稀释度,行有氧及厌氧培养48 h后作菌落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MIG组的需氧菌和厌氧菌菌落计数均低于CG组,并且在经过GSP和BB治疗后小鼠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得到恢复,其中高剂量灵芝孢子粉和高剂量双歧杆菌治疗组的效果最好,与CG组及相应中、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P和BB对治疗因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双歧杆菌感染 细菌 细菌 直肠 小鼠
下载PDF
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瑛 张敏 +1 位作者 王苏立 张金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751-754,共4页
目的评估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进行随机宫颈筛查的妇女413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样本H... 目的评估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进行随机宫颈筛查的妇女413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样本HPV DNA基因分型并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估。结果HPV16感染与BV独立相关;HPV6、11、18感染与BV无关。结论BV是HPV16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科 感染 阴道 需氧细菌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滴虫性阴道炎
下载PDF
复方米诺环素涂膜剂对龈下致病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群 路秀文 +5 位作者 张志红 韦界飞 刘洪正 渠莉 朱竑 王金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与奥硝唑配伍应用的稳定性及不同浓度组合对龈下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25℃和37℃条件下,观察米诺环素与奥硝唑配伍24h内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及液相图谱,确定2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将米诺环素、奥硝唑配制成不...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与奥硝唑配伍应用的稳定性及不同浓度组合对龈下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25℃和37℃条件下,观察米诺环素与奥硝唑配伍24h内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及液相图谱,确定2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将米诺环素、奥硝唑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单药和复方涂膜剂供试品。选用4种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黏放线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实验。结果:在25℃及37℃条件下,米诺环素和奥硝唑配伍稳定。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米诺环素抑菌作用明显而奥硝唑无抑菌作用。对于4种厌氧菌,奥硝唑的抑菌效果明显,米诺环素抑菌环尚不能达到敏感。2种药物配伍使抑菌作用增强,以米诺环素25mg/L与奥硝唑0.25mg/L为效果最佳浓度组合。结论:米诺环素与奥硝唑以适合浓度配伍,既可协同抑制厌氧菌,又可在米诺环素单独作用下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有效治疗牙周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奥硝唑 膜剂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葡萄球菌 金黄色 细菌 细菌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继红 杨敬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肺疾病 细菌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