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黔西北产于震旦系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以纳雍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征
胡宇思
+3 位作者
谭华
徐磊
任厚州
卢贸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1-708,共8页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具有良好找矿前景。该区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富集于寒武系—二叠系中,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床报道不多,主要分布织金与普定县交界的五指山和纳雍县水东地区。有关该套地层赋存的铅锌矿床,其地质、...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具有良好找矿前景。该区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富集于寒武系—二叠系中,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床报道不多,主要分布织金与普定县交界的五指山和纳雍县水东地区。有关该套地层赋存的铅锌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非常薄弱,该类型铅锌矿床在本区是否具有找矿前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纳雍县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通过总结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探讨其成矿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铅锌矿床改造特征明显,NE和NW向断层构造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其中矿物组成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为主,与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此外,震旦纪灯影期地质构造环境、沉积环境、高水位体系域、古断裂、微生物和后期构造控制了本区震旦系中铅锌矿床(点)的产出。该成果不仅为认识黔西北地区赋存于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化作用提供地质依据,也拓宽了该区今后铅锌地质勘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震旦系地层
贵州纳雍水东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震旦系底界及内部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被引量:
14
2
作者
汪啸风
陈孝红
+1 位作者
王传尚
陈立德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70-376,共7页
根据岩石和层序地层以及生物多样性事件的综合研究,建议以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为界线层型将目前暂定的震旦系底界上移至陡山沱组二段近底部,以南沱冰期后首次海侵所形成的含巨型结构复杂的疑源类的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Mari...
根据岩石和层序地层以及生物多样性事件的综合研究,建议以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为界线层型将目前暂定的震旦系底界上移至陡山沱组二段近底部,以南沱冰期后首次海侵所形成的含巨型结构复杂的疑源类的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Marinoan冰期后"盖帽白云岩”之上的Brachirra组沉积与此层相当.厘定后震旦系上下统的界线以宜昌灯影峡剖面为层型,界线划在灯影组石板滩段近底部,以出现可供广泛对比的文德生物群以及痕迹化石和后生动物为标志,其时代似应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Edicaran)生物群对比.重新厘定后的下震旦统内部两个阶(田家院子阶和庙河阶)和上震旦统内部两个阶(四溪阶和龙灯峡阶)之间的界线分别以秭归庙河剖面和宜昌灯影峡剖面为界线层型,界线分别定在陡山沱组四段和白马沱段近底部,前者以含庙河生物群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Bunyeroo组上部产大量leiosphaerids的黑色硅质泥岩沉积大致与此段地层相当.龙灯峡阶底界以产管状骨骼化石cloudiniids为特点,其确切层位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层序
年代
地层
界线
原文传递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磷质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问题
被引量:
25
3
作者
薛耀松
周传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74,i0003,共12页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的发现,为早期动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这类小壳化石易于被风化剥离出来并成为磷质颗粒再沉积,这种现象在地层中常能遇到,它会给对某...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的发现,为早期动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这类小壳化石易于被风化剥离出来并成为磷质颗粒再沉积,这种现象在地层中常能遇到,它会给对某些生物分布时限的确定和地层对比造成混乱。考虑早寒武世一些主要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带和带的磷质小壳化石产于Paokannia或Hunanocephalus的层位,它们无疑是再沉积的;2)组合带标志性化石与组合带标准化石共生,应判定其沉积时期为组合带时;3)扬子台地区的梅树村阶地层大都不全或缺失,保存的梅树村阶地层普遍与震旦系灯影组不同层位假整合接触,其岩性及生物特征均与下伏地层不同,另建组级地层单位是合理的;4)“杨家沟段”、“西蒿坪段”、“宝石坡组”不能作为灯影组顶部地层,它们是水井沱组沉积旋回的一部分,更不能因它们是筇竹寺期的沉积而把“灯影组”顶界上升到筇竹寺阶;5)滇东北地区大海段中产有丰富的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它与Siphogonuchitestriangularis和Paragloborilussubglobosus共生,分布局限,其他地区仅在组合带中零星分布,所以在S.triangularis-P.subglo-bosus组合带()的上部建立一个H.yunnanensis组合亚带似乎更合适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沉积
磷质小壳化石
震旦系
-寒武系界线
地层
对比
扬子区
原文传递
题名
黔西北产于震旦系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以纳雍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征
胡宇思
谭华
徐磊
任厚州
卢贸达
机构
贵州省地矿局一〇四地质大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1-708,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421)
贵州省地矿局科研项目(2017[4]
+2 种基金
2016[40]
2016[09])
贵州省地矿局科研专项(黔地矿纪要2015[14])
文摘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具有良好找矿前景。该区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富集于寒武系—二叠系中,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床报道不多,主要分布织金与普定县交界的五指山和纳雍县水东地区。有关该套地层赋存的铅锌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非常薄弱,该类型铅锌矿床在本区是否具有找矿前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纳雍县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通过总结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探讨其成矿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铅锌矿床改造特征明显,NE和NW向断层构造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其中矿物组成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为主,与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此外,震旦纪灯影期地质构造环境、沉积环境、高水位体系域、古断裂、微生物和后期构造控制了本区震旦系中铅锌矿床(点)的产出。该成果不仅为认识黔西北地区赋存于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化作用提供地质依据,也拓宽了该区今后铅锌地质勘探的思路。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震旦系地层
贵州纳雍水东地区
Keywords
Pb-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re-controlling factor
Sinian strata
the Shuidong area in Nayong County,Guizhou
分类号
P618.4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震旦系底界及内部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被引量:
14
2
作者
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陈立德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 湖北宜昌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70-3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的界线标志和时限的研究”(项目号:No.49872016)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震旦纪及显生宙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划分及时限的研究”(项目编号:19991300013011)部分成果.
文摘
根据岩石和层序地层以及生物多样性事件的综合研究,建议以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为界线层型将目前暂定的震旦系底界上移至陡山沱组二段近底部,以南沱冰期后首次海侵所形成的含巨型结构复杂的疑源类的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Marinoan冰期后"盖帽白云岩”之上的Brachirra组沉积与此层相当.厘定后震旦系上下统的界线以宜昌灯影峡剖面为层型,界线划在灯影组石板滩段近底部,以出现可供广泛对比的文德生物群以及痕迹化石和后生动物为标志,其时代似应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Edicaran)生物群对比.重新厘定后的下震旦统内部两个阶(田家院子阶和庙河阶)和上震旦统内部两个阶(四溪阶和龙灯峡阶)之间的界线分别以秭归庙河剖面和宜昌灯影峡剖面为界线层型,界线分别定在陡山沱组四段和白马沱段近底部,前者以含庙河生物群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Bunyeroo组上部产大量leiosphaerids的黑色硅质泥岩沉积大致与此段地层相当.龙灯峡阶底界以产管状骨骼化石cloudiniids为特点,其确切层位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震旦系
层序
年代
地层
界线
分类号
P [天文地球]
534.3
原文传递
题名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磷质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问题
被引量:
25
3
作者
薛耀松
周传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74,i000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7200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SW-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700)资助
文摘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的发现,为早期动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这类小壳化石易于被风化剥离出来并成为磷质颗粒再沉积,这种现象在地层中常能遇到,它会给对某些生物分布时限的确定和地层对比造成混乱。考虑早寒武世一些主要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带和带的磷质小壳化石产于Paokannia或Hunanocephalus的层位,它们无疑是再沉积的;2)组合带标志性化石与组合带标准化石共生,应判定其沉积时期为组合带时;3)扬子台地区的梅树村阶地层大都不全或缺失,保存的梅树村阶地层普遍与震旦系灯影组不同层位假整合接触,其岩性及生物特征均与下伏地层不同,另建组级地层单位是合理的;4)“杨家沟段”、“西蒿坪段”、“宝石坡组”不能作为灯影组顶部地层,它们是水井沱组沉积旋回的一部分,更不能因它们是筇竹寺期的沉积而把“灯影组”顶界上升到筇竹寺阶;5)滇东北地区大海段中产有丰富的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它与Siphogonuchitestriangularis和Paragloborilussubglobosus共生,分布局限,其他地区仅在组合带中零星分布,所以在S.triangularis-P.subglo-bosus组合带()的上部建立一个H.yunnanensis组合亚带似乎更合适些。
关键词
再沉积
磷质小壳化石
震旦系
-寒武系界线
地层
对比
扬子区
Keywords
resedimentation, phosphatized SSFs, the Sinian-Cambrian boundary strata, Yangtze Region
分类号
P534.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黔西北产于震旦系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以纳雍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
赵征
胡宇思
谭华
徐磊
任厚州
卢贸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震旦系底界及内部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陈立德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4
原文传递
3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磷质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问题
薛耀松
周传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