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197
- 1
-
-
作者
张国民
李丽
马宏生
汪素云
张晓东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63-668,T001,T002,共8页
-
基金
本工作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700)资助.
-
文摘
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级并给出深度的31282次1和2类精度的浅源地震为基础,研究了深度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方法,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平均深度为(16±7)km,东部地区为(13±6)km,西部为(18±8)km,东部比西部平均偏浅5km.我国大陆地震深度最大的地区是新疆西南部地区,即塔里木地块的西端和西南缘.震源深度与构造分区的关系密切,青藏活动地块震源深度平均为(33±12)km.新疆活动地块为(21±10)km,华北为(14±7)km;东北为(11±5)km;华南为(10±4)km.完整地块边界上的地震较深,其中最明显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北缘;准噶尔盆地的南边缘,阿拉善地块的南边缘;鄂尔多斯地块的东、西两侧以及四川盆地的西边缘.在新生性的破裂带上地震偏浅,如滇西南地震带及张渤地震带.另外,还根据我国震源深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壳幔(主要是地壳)力学行为、变形属性和破坏方式.
-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
震源浓度
构造含义
地震孕育
地震发生
构造变形
力学属性
-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