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青藏地区的地震活动及震源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原 周蕙兰 +2 位作者 刘振 马林 吴忠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3-422,共10页
在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和构造环境及利用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分析震源破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余震资料,讨论了1988~1990年发生在四川和青海的9次强震的震源破裂和余震分布特征,分析了四川、青海、西藏相邻区域内的地震能... 在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和构造环境及利用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分析震源破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余震资料,讨论了1988~1990年发生在四川和青海的9次强震的震源破裂和余震分布特征,分析了四川、青海、西藏相邻区域内的地震能量迁移,并用单键群分析方法对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总体图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震源性质与构造应力环境相符,但青海地震的震源都具有较大的逆掩分量,与过去的走滑震源性质不同,而四川地震的震源P轴不接近水平方向与当地的“Y”字形复杂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震源特征 地震迁移 四川 青海 西藏
下载PDF
不同激发环境下井中气枪震源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微 王宝善 +3 位作者 刘政一 杨军 李孝宾 陈颙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基于单枪容量为250 in^3的BHS-2200LL井中气枪,在内径0.2、5.0m不同激发井中开展了气枪震源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5.0m井中气枪激发产生的信号优势频率集中在10~40Hz,比在0.2m井中的低,这主要是由于较大水体利于气泡的振荡;2在能量方... 基于单枪容量为250 in^3的BHS-2200LL井中气枪,在内径0.2、5.0m不同激发井中开展了气枪震源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5.0m井中气枪激发产生的信号优势频率集中在10~40Hz,比在0.2m井中的低,这主要是由于较大水体利于气泡的振荡;2在能量方面,5.0m井中激发信号的能量强于0.2m井中的,相差1个数量级,单次激发的传播距离可达9km;32种激发环境下产生的气枪信号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震源 井中气枪 激发环境 震源特征 重复性
下载PDF
2002年8月3日沙城4.4级地震震源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海孝 张常慧 +2 位作者 宋晓冰 王曰风 任晓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3年第6期13-17,共5页
2002年8月3日沙城ML 4.4地震是该年7个月以来,首都圈地区发生的显著地震,虽然该地震震级不大,但怀来台体应变的短临异常十分显著。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地震前体应变异常特征,同时介绍了地下流体测项阳原三马坊数字气氡异常和怀4井水汞异常... 2002年8月3日沙城ML 4.4地震是该年7个月以来,首都圈地区发生的显著地震,虽然该地震震级不大,但怀来台体应变的短临异常十分显著。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地震前体应变异常特征,同时介绍了地下流体测项阳原三马坊数字气氡异常和怀4井水汞异常及预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特征 地下流体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新丰江水库应力场及2012年2月16日4.8级地震震源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翠萍 罗钧 周连庆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250-250,共1页
新丰江水库1959年截流蓄水,蓄水后第一个月即记录到地震活动。1962年3月19日,在水库蓄水两年半之后,库区发生6.1级强震。随后,库区大坝附近地震活动不断。60年来,共发生有记录的地震十万余次,其中4.0级以上地震58次。新丰江水... 新丰江水库1959年截流蓄水,蓄水后第一个月即记录到地震活动。1962年3月19日,在水库蓄水两年半之后,库区发生6.1级强震。随后,库区大坝附近地震活动不断。60年来,共发生有记录的地震十万余次,其中4.0级以上地震58次。新丰江水库地震的发生,开始了中国大陆水库地震的监测和研究。多年来先后有多个研究课题组对新丰江水库进行加密观测,并开展了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水库 8级地震 应力场 震源特征 水库蓄水 地震活动 水库地震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新疆地区M≥7.7地震震源特征研究
5
作者 高国英 聂晓红 温少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4,共9页
对1900年以来新疆地区4次M≥7.7大震序列类型、发震构造与震源特征、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的动态演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几次大震震源特征。结果表明,大震序列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主-余型、双震型和孤立型;大震震源断错性质基... 对1900年以来新疆地区4次M≥7.7大震序列类型、发震构造与震源特征、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的动态演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几次大震震源特征。结果表明,大震序列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主-余型、双震型和孤立型;大震震源断错性质基本上反映了天山和阿尔泰构造带分别以逆冲和走滑为主的构造运动特性;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明显,中长期阶段新疆地区6级地震活跃,中期阶段相对平静,短期阶段有差异,大震后新疆处于显著平静状态;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均反映出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迁移规律,表明新疆地区强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来自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震源特征 大震序列 地震迁移
下载PDF
堪察加的火山地震:分类,震源特征及时空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Gore.,VI 徐光宇 《地震科技情报》 1995年第10期19-26,共8页
关键词 火山 地震 震源特征 地震活动特 分类
下载PDF
震级与震源特征
7
作者 阎志德 《内陆地震》 1992年第4期327-334,共8页
通过若干震例验证,可以利用震级最大值分布方位,推断震源错动断层面的展布方向。
关键词 震级 断层面 震源机制解 震源特征
下载PDF
一种检测可控震源特征信号异常记录的方法
8
作者 门哲 倪宇东 +2 位作者 邹雪峰 王井富 宋占武 《物探装备》 2019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地面力是可控震源在施工过程中箱体记录的震源特征信号之一,在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保真扫描、超高效混叠采集等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震源箱体在记录震源特征信号的过程中,会有少部分震源特征信号记录异常,特别是地面力异常,会影响后... 地面力是可控震源在施工过程中箱体记录的震源特征信号之一,在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保真扫描、超高效混叠采集等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震源箱体在记录震源特征信号的过程中,会有少部分震源特征信号记录异常,特别是地面力异常,会影响后续的谐波衰减、数据分离等资料处理.本文针对VE464箱体和Vib Pro箱体记录的震源特征信号,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信息、状态码、不计算QC的时窗数量、出力、局部能量等进行震源特征信号异常记录的检测方法.通过对震源特征信号记录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发现震源特征信号的异常记录,在要求提交可控震源特征信号记录的采集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震源特征信号 地面力 VE464 Vib PRO
下载PDF
根据海上VSP数据估算有效震源特征
9
作者 K.Hokstad 康立乾 李刚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2期13-24,共12页
我们根据海上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的初至波,提出一种估算有效震源子波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赫姆霍兹方程的自由空间的格林函数,既运算简单又非常有效。我们显示了合成和实际的有偏及变井源距VSP数据的几个实例。 在合成的实例中,我... 我们根据海上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的初至波,提出一种估算有效震源子波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赫姆霍兹方程的自由空间的格林函数,既运算简单又非常有效。我们显示了合成和实际的有偏及变井源距VSP数据的几个实例。 在合成的实例中,我们证实了当从参考数据中减去用估计的子波模拟的数据时具有小的剩余值。在实际数据的实例中,我们证实了在一种平滑的宏观模型中,当用实际数据估算的子波进行模拟时,实际数据和模型数据的初至波之间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VSP 震源特征 垂直地震剖面 地震勘探
下载PDF
1975年夏威夷卡拉帕纳地震的长周期震源特征
10
作者 M.Nettles G.Ekstrm 邢秀芬 《世界地震译丛》 2005年第1期37-45,共9页
1975年夏威夷卡拉帕纳地震发生在变化无常的基拉韦厄火山南翼之下。对此次地震有不同的解释,如正断层地震、冲断层地震以及山崩。最初的崩塌模式的证据是先前的断层模式不能解释由卡拉帕纳事件产生的勒夫波辐射图型和海啸振幅。在此, ... 1975年夏威夷卡拉帕纳地震发生在变化无常的基拉韦厄火山南翼之下。对此次地震有不同的解释,如正断层地震、冲断层地震以及山崩。最初的崩塌模式的证据是先前的断层模式不能解释由卡拉帕纳事件产生的勒夫波辐射图型和海啸振幅。在此, 我们对该事件的长周期数字地震数据进行再分析。矩心矩张量分析显示该地震辐射图型能被充分地解释为由一个向陆浅倾的冲断层引起。我们测定的地震矩为3.8×1020 Nm (Mw7.7),大约为早先估计的2倍。本研究中,震源机制解确定的构造和地震矩与观测到的海啸振幅是一致的。长周期的体波波形的反演显示这次震源持续时间(-72 s)对于一次这样大小的地震来说显得异乎寻常地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卡拉帕纳地震 长周期震源特征 崩塌模式 断层模式 地震矩 震源机制
下载PDF
震源特征信号VSS系统的性能测试
11
作者 岩巍 夏颖 孙灵群 《物探装备》 2016年第3期153-157,共5页
随着物探技术的进步,HFVS的应用逐渐广泛,VSS系统作为高保真技术的一部分也渐渐为物探相关专业人员所熟悉。本文主要介绍了VSS系统每日测试的硬件连接、测试原理及质量判别标准。
关键词 震源特征信号 高保真采集 预存扫描
下载PDF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M_(w)7.8和M_(w)7.6两次大地震的地震动特征及模拟
12
作者 王宏伟 强生银 +1 位作者 温瑞智 任叶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90-3003,共14页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连续发生M_(w)7.8和M_(w)7.6大地震,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取到了大量的强震动观测记录,利用两次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对比土耳其地区地震动预测方程,分析了地震动的衰减特征,探讨M_(w)7.8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对近断层...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连续发生M_(w)7.8和M_(w)7.6大地震,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取到了大量的强震动观测记录,利用两次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对比土耳其地区地震动预测方程,分析了地震动的衰减特征,探讨M_(w)7.8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对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速度脉冲的产生及观测台站方位相关的地震动总残差的影响,采用随机有限断层三维地震动模拟方法给出了基于数值模拟记录的仪器地震烈度图,得到以下结论:(1)两次地震中地震动的震源效应明显强于土耳其地区浅地壳地震的平均震源效应,M_(w)7.8地震对中长周期地震动的震源效应比M_(w)7.6地震更强烈;(2)两次地震中远场地震动的非弹性衰减明显强于土耳其地区的平均水平;(3)M_(w)7.8地震中最强烈的地震动主要集中于卡赫拉曼马拉什—安塔基亚的狭长区域内,该区域观测记录普遍具有双向速度脉冲特征,地震动总残差与台站方位角有明显相关性,推断M_(w)7.8地震沿北东走向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向北东向破裂传播,同时沿南南西走向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的卡赫拉曼马拉什—安塔基亚段向南南西方向破裂传播;(4)模拟记录能大致反映近断层地震动强度及距离衰减特征,M_(w)7.8和M_(w)7.6地震中破裂面附近地震烈度分别达到Ⅸ和Ⅷ度,烈度分布主要受破裂断层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大地震 强震动记录 衰减特征 震源破裂特征 地震动模拟
下载PDF
利用星载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场研究张北-尚义地震震源破裂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单新建 马瑾 +3 位作者 宋晓宇 王超 柳稼航 张桂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近 10年来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D INSAR ,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 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已成为极具有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但如何利用D INSAR测量结果来揭... 近 10年来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D INSAR ,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 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已成为极具有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但如何利用D INSAR测量结果来揭示震源破裂信息 ,成为目前被关注的问题。本文简单地论述了震源位错模型的基本原理 ,并以 1998年 1月 10日张北 -尚义地震为例 ,利用差分干涉形变场图像 ,采用弹性半空间介质中的震源位错模型 ,正演了发震断层某些几何学和运动学性质。结果表明 :张北 -尚义地震破裂面属左旋逆走滑断层 ,走向SEE NWW2 72° ,倾角 4 6° ;破裂方向为由SEE至NWW的单侧破裂 ;破裂面长 9km ,宽 8km ,深度 8km ;三个方向的位移矢量分别为 :2 90mm、5 6 0mm和 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场 雷达差分干涉形变图 震源位错 震源特征 张北-尚义地震
下载PDF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单新建 何玉梅 +3 位作者 朱燕 马宝柱 张桂芳 杨成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6-425,共10页
为深入研究 1 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 ,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 为深入研究 1 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 ,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主压应力轴方向沿北北东向 ,主张应力轴沿北西向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局部特征 ;从震源破裂特征来看 ,伽师强震的滑动尺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较小 ,震源破裂面积不大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伸展方向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断层面为北东向 ,与震源深度梯度变化带、地壳接触变形梯度变化带、等烈度线以及地震扩展方向吻合 ;伽师强震群是在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 ,在震源区附近剪切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北东向的脆性快速破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 震源机制 震源破裂特征 张性破裂 左旋走滑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分区特征 被引量:27
15
作者 林向东 袁怀玉 +6 位作者 徐平 杨选 徐志国 孙海霞 侯丽娟 徐晟涛 奚冲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89-4622,共34页
利用华北地区(北纬36°—42°;东经111°—125°范围)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ML2.5的918个地震事件波形资料,采用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根据参与计算的清晰初动数量及振幅个数,以及在分别采用5°、10°、15&#... 利用华北地区(北纬36°—42°;东经111°—125°范围)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ML2.5的918个地震事件波形资料,采用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根据参与计算的清晰初动数量及振幅个数,以及在分别采用5°、10°、15°不同步长搜索震源机制解结果必须为同一组接近解的原则,我们共得到572个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对于震级相对较大且波形低频部分信噪比较好的地震,同时采用TDMT全波形反演方法反演了矩张量,最终得到14个地震的矩张量,并与利用FOCMEC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还搜集了1937年以来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根据震源机制类型特征及构造特点,我们从空间上对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分区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相对复杂,但仍能看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有显著的分区特征,震源机制主要类型是正断型和走滑型,并且大部分正断型震源机制分布在山西断陷带、唐山老震区、海城老震区内.该现象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变形以平移和拉张为主;同时通过大于4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类型主要为走滑型可得出,走滑型应力在华北地区应力场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局部地区的正断型应力也比较显著,比如山西断陷带、海城老震区、唐山老震区、渤海内(烟台—蓬莱段局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分区特征
下载PDF
福建地区地震震源深度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松建 陈为伟 郑师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9,共8页
根据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源深度资料,统计分析了1998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福建及邻区ML≥1.0并有震源深度参数且观测精度为1类地震1 431次。采用0.4°×0.4°网格和以0.2°为滑动步长,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 根据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源深度资料,统计分析了1998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福建及邻区ML≥1.0并有震源深度参数且观测精度为1类地震1 431次。采用0.4°×0.4°网格和以0.2°为滑动步长,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并绘制了平均深度等值线图。分析结果表明:①福建地区地震震源深度总体上呈现东南深、西北浅的特征,东南沿海地区平均震源深度大于14 km,西北地区平均震源深度小于10 km;②平均震源深度等值线展布大致呈NE向,在福建南部地区平均震源深度在沿NE向展布基础上,还受到NW向断裂控制,断裂构造通过的地区平均震源深度相对较深;③福建地区地震动力成因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特征 统计分析 地震构造 福建地区
下载PDF
采矿诱发地震三个特征震源深度的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铁 蔡美峰 蔡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46-1552,共7页
为探索煤矿矿震(冲击地压)的机制,通过现场高精度微震观测及震源调查资料,分析震源的空间秩序,提出煤矿矿震存在"三个特征震源深度"问题,即初始震源深度、采空区顶板上限临界震源深度和底板下限临界震源影响深度。这三个特征... 为探索煤矿矿震(冲击地压)的机制,通过现场高精度微震观测及震源调查资料,分析震源的空间秩序,提出煤矿矿震存在"三个特征震源深度"问题,即初始震源深度、采空区顶板上限临界震源深度和底板下限临界震源影响深度。这三个特征震源深度取决于地面和震源、采空区顶板及底板和震源的相对距离。对三个特征震源深度的力学机制进行分析:用煤体抗压强度和施加于煤体作用力强度的幂律关系解释初始震源深度;用拉、压不同模量梁板弯曲模型和煤体强度与远场最大主应力比值的两种模式解释采空区顶板上限临界震源深度;用卸荷弹性恢复与侧向泊松效应复合作用和断层活动解释底板下限临界震源影响深度。最后讨论三个特征震源深度在采矿工程安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矿震 特征震源深度 力学机制 采矿安全
下载PDF
考虑震源和场地特征的近断层地区竖向地震动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宁 刁泽民 李忠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1-190,共10页
近断层高风险条件下的结构安全性日渐受到重视,该文建立了一种考虑震源特性的近断层竖向地震动人工合成方法。建立了以断层类型、震级、断层破裂顶部埋深、断层距、场地剪切波速为参量的地震动预测模型,考虑模型参数相关性并保留其变异... 近断层高风险条件下的结构安全性日渐受到重视,该文建立了一种考虑震源特性的近断层竖向地震动人工合成方法。建立了以断层类型、震级、断层破裂顶部埋深、断层距、场地剪切波速为参量的地震动预测模型,考虑模型参数相关性并保留其变异性,使模拟的地震动可反映实际近断层地震动的最不利效应(强度与频率非平稳、模型参数的变异性);绘制残差图分析了统计效果,验证了回归所得参数的显著性;对比分析了所提模型与前人成果的模型参数差异,以及人工合成地震动与实际地震动时程、反应谱的吻合程度,验证了所建立的方法的准确性、合理性。该文所提方法参数少(仅7个参数,可考虑强度和频率非平稳性);与乘系数法相比,该文方法模拟的地震动特性更符合竖向记录统计规律;可与目前已有的水平分量地震动模拟方法联合构成三维近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用于地震风险等级高的结构抗震设防分析与设计,也可在匮乏实际地震动记录的地震风险相近地段替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 地震动模拟 速度脉冲 地震风险 震源特征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的静态和动态震源参数测定
19
作者 王子博 刘瑞丰 +2 位作者 李赞 胡岩松 孔韩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20-2430,共11页
震源特征可通过震源参数量化,震后快速测定震源参数,对于研究区域构造特征、地震的震源性质和孕育演化过程、开展震害评估和地震应急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区域地震台网和全球地震台网提供的宽频带波形资料,使用近震全波形反演... 震源特征可通过震源参数量化,震后快速测定震源参数,对于研究区域构造特征、地震的震源性质和孕育演化过程、开展震害评估和地震应急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区域地震台网和全球地震台网提供的宽频带波形资料,使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了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的地震矩、矩震级和震源机制解等静态震源参数,并测定了地震辐射能量、能量震级和破裂持续时间等动态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本次地震为一次高倾角的走滑型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I走向194°、倾角87°、滑动角175°,节面II走向285°、倾角85°、滑动角3°,地震矩为8.5×10^(18)N·m,转化成矩震级为6.6,矩心深度为3 km.结合动态震源参数,可确定节面II为地震断层面;(2)地震辐射能量为4.3×10^(14)J,转化成能量震级为6.8,高于矩震级;(3)地震呈现双侧破裂特征,破裂持续时间为11 s;(4)能矩比为5.1×10^(-5),视应力为1.53 MPa,应力降为6.58 MPa,描述断层破裂复杂度的辐射能量增强因子为34;(5)综合本文结果,可认为门源地震属于一次断层倾角较高、能量释放效率偏高的走滑型地震.与同样震级的地震相比,这样的地震一般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S6.9地震 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 震源特征
下载PDF
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风险等级预测
20
作者 乔美英 史有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为探究煤矿智能化开采背景下,冲击地压的预警问题。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河南某矿21181工作面为背景,提出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大能量事件发生之前,各项物理指标在最大值、趋势性以及相对变化率绝对... 为探究煤矿智能化开采背景下,冲击地压的预警问题。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河南某矿21181工作面为背景,提出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大能量事件发生之前,各项物理指标在最大值、趋势性以及相对变化率绝对值3方面特性,得到与之对应的综合物理特征,并分析震源的空间分布特性,根据其特性提出坐标注意力机制,对震源坐标进行加权,得到震源特征。对综合物理特征以及震源特征,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加权,并使用全连接层进行分类,达到风险等级预测的目的,最终将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物理指标 数据分析 震源特征 深度学习 坐标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