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董京 王红宇 +1 位作者 王瑞英 汪红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60... 目的观察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60例AMI患者和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资料,获取HRT和SDNN指标。定量测量HRT包括TO、TS及TT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T、TO、TS与SDNN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MI组与对照组HRT各指标及SDNN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AMI组TO、TT明显高于对照组,TS、SDNN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MI组TS与SDNN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对照组各指标与SDNN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MI患者TT值增大,提示AMI患者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减速现象出现时间延迟,结合TT可能会对TO、TS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TT可能成为HRT的又一项新的高效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斜率的昼夜变化及与心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宇 曾秋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昼夜变化规律,探讨不同人群心率与震荡斜率(T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87±13.72)岁,男66例,女34例;82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59.23±13.31)岁,男54...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昼夜变化规律,探讨不同人群心率与震荡斜率(T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87±13.72)岁,男66例,女34例;82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59.23±13.31)岁,男54例,女28例。两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定量测定一昼夜中每小时的平均心率(HR)与TS的均值,采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两组TS值在昼夜分布中的高峰时点及集中时段。结果(1)正常对照组TS值在24h分布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峰时点为04:34(P<0.05),集中时段为21:25~11:41;AMI组TS值在24h分布上无明显集中趋势(P>0.05)。(2)正常对照组HR与TS呈负相关关系(r=-0.771,P<0.01);AMI组HR与TS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312,P>0.05)。结论正常人TS值有昼夜节律性,明显受HR的影响。作为心脏的一个基本生物节律,其主要受自主神经的调控。而AMI患者的这种生物节律性消失,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昼夜节律 心率 震荡斜率 圆形分布分析
原文传递
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董京 王红宇 +1 位作者 吕晓琴 王瑞英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该指标测量的临床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记录有室性早搏(VPC)的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该指标测量的临床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记录有室性早搏(VPC)的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分析各参数与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不同基础心率段各参数之间的差别。结果先计算每个室早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然后求平均值所得的TS、TT值较先平均RR值再计算窦性心率震荡所得的TS、TT值高;窦性心率震荡与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以及室早数目相关,与联律间期不相关;且不同基础心率段TO、TS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计算窦性心率震荡之前就取RR间期平均值然后测量可能提供更好的死亡预测率;应用窦性心率震荡时应同时考虑到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及室早数目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下载PDF
心率震荡不同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红宇 曾秋棠 +2 位作者 董京 王瑞英 汪红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各个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10例,测量HRT的3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其他指标。结果①随访患者93例,平均随访(18.70±12.6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各个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10例,测量HRT的3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其他指标。结果①随访患者93例,平均随访(18.70±12.65)个月,发生终点事件者20例;②事件组TT、TO高于非事件组,TS低于非事件组(P<0.05),事件组HRT较非事件组明显减弱;③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TT与TO、TS结合时对再发心脏事件的优势比最强(OR单=8.632;OR多=6.056,P<0.01)。结论TT与TO、TS结合对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大,HRT可作为其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窦性 心肌梗塞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震荡斜率 预后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敏杰 李京波 +3 位作者 魏盟 胡伟国 陆志刚 张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围术期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及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探讨HRT和HRV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入组确诊为ACS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围术期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及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探讨HRT和HRV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入组确诊为ACS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67例,于发病2~4周内采用美国Delmar动态心电检测系统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评价HRT,以连续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评价HRV。随访时间≥5个月,观察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HRT异常组51例,发生MACE7例(13.73%);HRT正常组59例,发生MACE7例(11.8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T预测ACS患者MAC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54.2%,准确度为53.6%;HRV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和92.4%,SDNN降低与ACS患者发生MACE有关(P〈0.05)。结论围术期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十分必要,HRV的降低对ACS患者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而HRT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心率变异性 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
下载PDF
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与传统预测指标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红宇 曾秋棠 +3 位作者 董京 崔冬霞 王瑞英 李俊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新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HRT各指标与传统高危预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MI后3-4周的患者97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65例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入选者经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 目的研究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新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HRT各指标与传统高危预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MI后3-4周的患者97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65例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入选者经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HRT的三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其中AMI组按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合并心衰组与未合并心衰组,按发生持续性室速、室颤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及AMI各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及其与传统预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TT、TO高于对照组,TS低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TS低于非心衰组(P<0.05),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T高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01),TS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AMI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TO正相关,与TS负相关,平均心率与TS负相关(P<0.05);HRT各指标中TO与TS负相关(P=0.002);TT与各指标及HRT与SDNN、LVEF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MI组HRT明显减弱,心衰组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减弱更甚,尤以TT和TS变化显著;TT新指标在测量时不受年龄、平均心率等因素影响,提示与TO、TS相比,TT可提供更客观预测价值;HRT可作为独立于SDNN及LVEF的又一项新的高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率震荡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毅坚 任军梅 +1 位作者 张永胜 李永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612-615,共4页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5例ACS患者和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C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5例ACS患者和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C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ACS组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又分为不同的亚组。比较ACS与对照组及ACS组内高、低危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为再发心脏事件。根据既往危险分层界定点设定高危因子,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判HRT等指标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①ACS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②ACS合并心衰组及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S均明显低于无心衰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③ACS后事件组TO高于非事件组(P<0.05),TS低于非事件组(P<0.05)。④TO与TS结合时优势比最强(OR单=6.351;OR多=4.163,P<0.01)。结论TO与TS结合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强,HRT可作为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率震荡 急性冠脉综合征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预后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佐贵 杜国伟 殷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之后的窦性心率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组及50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性早搏组(对照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之后的窦性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之后的窦性心率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组及50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性早搏组(对照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之后的窦性心率变化[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室射血分数(LVEF)3项指标,并观察3项指标与1年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组震荡初始(TO)为(-0.38±2.34)%,震荡斜率(TS)为(2.30±1.10)ms/RR;扩张型心肌病组震荡初始为(-0.38±2.26)%,震荡斜率为(4.67±2.86)ms/RR;对照组震荡初始为(-2.26±3.16)%,震荡斜率为(8.60±6.84)ms/RR,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组的震荡初始为(-0.28±1.86)%,震荡斜率为(2.00±1.00)ms/RR,LVEF为(32.46±6.24)%;14例急性心肌梗死非合并心力衰竭组的震荡初始(-0.21±1.23)%,震荡斜率(2.30±1.10)ms/RR,LVEF为(50.46±8.26)%。两组比较:震荡初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斜率、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各指标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3组各指标与1年内的死亡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之后窦性心率震荡不一定能预测死亡率,死亡率的高低在于该种疾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预后 研究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莉 李洪岩 金娟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对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2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进行24hHolter检查,经过分析软件分别记录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对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2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进行24hHolter检查,经过分析软件分别记录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数值。结果:1)心衰组HRT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2)阳虚水泛型较气阴两亏、气虚血瘀、心肾阳虚三型HRT变化明显(P<0.01,P<0.05),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3)HRT分级比较,阳虚水泛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1,P<0.05)。结论:HRT反应了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间的自主神经变化,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分型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起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继锐 刘东亮 +1 位作者 杨春香 杨自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窦性心率震荡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5例拟诊冠心病并行HOTER检查的患者分为4组:A组为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冠状动脉狭窄在50%-99%,但无闭塞;C组为大于1支血管存在闭塞;D组为冠状...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窦性心率震荡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5例拟诊冠心病并行HOTER检查的患者分为4组:A组为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冠状动脉狭窄在50%-99%,但无闭塞;C组为大于1支血管存在闭塞;D组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根据公式TO=(RR1+RR2)-(RR-1+RR-2)/(RR-1+RR-2)计算TO值,RR1+RR2代表VPC代偿间歇后的前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RR-1+RR-2代表VPC前的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减速,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加速。测量VPC后20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以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绘制RR间期值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窦性心率的RR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最大斜率为TS。TS〉2.5ms/RR时,窦性心率存在减速现象,TS≤2.5ms/RR时,窦性心率不存在减速现象。结果B组TO值为0.027±0.015,高于A组-0.044±0.016、D组-0.039±0.021(P〈0.05);B组TS值1.61±0.21,低于A组、D组(P〈0.05);C组TO值为0.052±0.008,高于A组、B组、D组(P〈0.05),C组佟值为1.04±0.23,低于A组、B组、D组(P〈0.05);A组与D组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越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玮 欧红兵 +4 位作者 李国卿 何俊龙 陈颖艳 邓理明 陈连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31-32,35,共3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60例为AMI组,以同期在我院住院的存在室性前期收缩的非AM...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60例为AMI组,以同期在我院住院的存在室性前期收缩的非AMI患者60例为对照组,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HRT的两个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变化,并对AMI组患者作为期10~24个月的随访。结果 AMI组的TO、TS结果分别是(-0.51±1.73)%、(6.03±4.50)ms/RR间期,与对照组TO、TS比较,AMI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MI组患者作了10~24个月的跟踪随访,期间死亡11例,存活49例。存活49例的TO、TS值分别为(-0.62±1.57)%、(5.78±3.30)ms/RR间期,与死亡11例比较,存活组TO明显降低、T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AMI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冰 路方红 高秀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41-43,共3页
心率震荡是窦房结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一种双向的生理反应,即1次室性早搏之后窦性心律周期的短期波动,表现为在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出现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HRT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压力反射学说和室早的直接作用是... 心率震荡是窦房结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一种双向的生理反应,即1次室性早搏之后窦性心律周期的短期波动,表现为在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出现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HRT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压力反射学说和室早的直接作用是其重要机制。HRT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它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与以往的指标相比,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影响HRT的因素众多,在测量和应用HRT时有必要把各种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自主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率震荡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军霞 王红宇 董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并探讨各指标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并探讨各指标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之间的关系。方法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5名正常对照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利用MGY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并计算HRT和SDNN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获取超声心动图检测的LVEF、LVED,并分析TT、TO、TS与年龄、平均心率、SDNN、LVEF、LVED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TO、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TS、SDN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TO与LVEF呈负相关(r=-0.362,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r=0.249,P<0.05),TS与平均心率呈负相关(r=-0.21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T现象减弱或消失,提示其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TT有望成为HRT的又一项新的高效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震荡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晓 曹丽 +7 位作者 赵静 陆琨 王韧 黄宇冲 郑林林 马燕 张建平 韩卫星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538-153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高血压患者58例(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的正常人51例(对照组),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高血压组T0高于对照组(P<0.05),而T...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高血压患者58例(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的正常人51例(对照组),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高血压组T0高于对照组(P<0.05),而T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因此该项检查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预测参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起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心率震荡及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军霞 王红宇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1期1685-1687,共3页
心率震荡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又一新的心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预后的预测。有关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甚少,但已有的结果均证实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尤其是伴左心室体... 心率震荡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又一新的心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预后的预测。有关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甚少,但已有的结果均证实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尤其是伴左心室体积扩大、恶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脉压增大的患者,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心率震荡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萍 王无锡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PVS的高血压者(A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PVS者(B组)各70例,记录其24h动态心电图(DCG)。分别计算HRT的起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PVS的高血压者(A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PVS者(B组)各70例,记录其24h动态心电图(DCG)。分别计算HRT的起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TO明显高于B组(P<0.01),TS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提示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起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明军 毛燕 韩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O值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O值分别为(0.05±0.58)%和(-2.22±1.01)%,TS值分别为(5.89±2.65)ms/RR间期和(7.36±1.34)ms/RR间期,观察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低,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震荡 震荡起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分析——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令 陈华文 王琳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6-578,共3页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的心率震荡特点,并评价心率震荡测量指标对预测NSTEACS危险性的价值。方法21例NSTEACS为病例组,选择同期20名体格检查的健康人为对照...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的心率震荡特点,并评价心率震荡测量指标对预测NSTEACS危险性的价值。方法21例NSTEACS为病例组,选择同期20名体格检查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震荡起始和震荡斜率,同时分析震荡起始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肌钙蛋白I、每5min平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ofper-5minaveragesnormalnumberofintervals,SDANN)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震荡起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0139±0·0013、-0·0622±0·0368,P<0·05);两组间震荡斜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震荡起始值与LVEF和SDANN呈负相关。结论NSTEACS患者的心率震荡指标震荡起始较正常健康组明显增高,且与传统评价NSTEACS的危险性指标LVEF、SDANN有较好的相关性,震荡起始有可能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危险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率震荡 震荡起始 震荡斜率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高秀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完整资料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A组)93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90例做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完整资料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A组)93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90例做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脏超声及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及窦性心搏R-R间距的标准差(SDNN)。应用SPSS10.1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O为0.97±1.90%,TS为3.35±2.76mm/RR,SDNN为81.03±22.51ms,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40±7.49%,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60.30±7.01mm,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TO与LVE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3,(P<0.05);TO与SDNN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5,(P<0.05)。TS与LVEF、SDN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6及0.246,(P<0.01)。TS与LVEF、LVEDD、SDNN的回归方程为:TS=-0.639+0.02388EF+0.01934LVEDD+0.01085SDNN,P=0.023(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此值可能成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率震荡 震荡起始 震荡斜率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斌 倪风华 +3 位作者 孙剑萍 朱士洲 李新东 缪满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5天的窦性心律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值,评价TO、TS及其他危险因子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22±12.3)月,共死亡18例。L... 目的回顾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5天的窦性心律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值,评价TO、TS及其他危险因子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22±12.3)月,共死亡18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与窦性心率震荡分类、低左心室射血分数(≤55%)及高龄(≥65岁)显著相关,其危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50.708(P<0.01)、11.186(P<0.01)及4.828(P<0.01)。结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