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来源曲霉属和木霉属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寒峭 陈文凤 +4 位作者 范益铠 朱子冬 马国需 陈德力 田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4,共13页
红树林内生真菌因其高盐、高温、强光照、缺氧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独特的代谢途径,进而产生了一大批种类丰富、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使红树林来源的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红树林内生真菌领域中,曲... 红树林内生真菌因其高盐、高温、强光照、缺氧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独特的代谢途径,进而产生了一大批种类丰富、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使红树林来源的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红树林内生真菌领域中,曲霉和木霉属真菌是研究较多的两个属。本文对2018年1月—2022年10月红树林来源曲霉属内生真菌和2015年1月—2022年10月红树林来源木霉属内生真菌新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按聚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肽类与氨基酸类化合物等分别进行总结,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内生真菌 霉属 霉属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中phenylspirodrimane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荣小婷 何文妮 +5 位作者 郭哲 李鑫鑫 王璐 高坤 余利岩 张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48-1356,共9页
本论文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phenylspirodrimane(PSM)类化合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OSMAC(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技术对菌株CPCC 401591发酵培养基优化,并结合LC-M... 本论文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phenylspirodrimane(PSM)类化合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OSMAC(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技术对菌株CPCC 401591发酵培养基优化,并结合LC-MS/MS质谱分子网络分析、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目标菌株CPCC 40159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相,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结合质谱、核磁波谱数据、钼试剂诱导圆二色谱(CD)以及文献检索比对,共分离获得8个PSM类单体化合物。同时,采用CCK-8比色法对化合物1~8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8均为聚酮来源杂萜分子,分别为chartarlactam H(1)、chartarlactam F(2)、stachybotrin(3)、chartarlactam K(4)、stachybotrylactam(5)、F1839-A(6)、Mer-VGF724B(7)、3α-hydroxyl-N-isopropyl carboxyl-phenylspirodrimane(8)。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具有较好的抑瘤活性。本研究丰富了该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也为从葡萄穗霉属类真菌中发现更多的抗肿瘤活性分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穗霉属 天然产物分子网络分析 phenylspirodrimane 抗肿瘤活性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疫霉属真菌的分类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晖 李国英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疫霉属(PhytophthoradeBary)是1876年由AntondeBary创建的。目前,世界公认的疫霉属有67个种和变种(其中包括10个海生种),我国报道的大约有26个种,其中仅报道于台湾的有9个种。人们对疫... 疫霉属(PhytophthoradeBary)是1876年由AntondeBary创建的。目前,世界公认的疫霉属有67个种和变种(其中包括10个海生种),我国报道的大约有26个种,其中仅报道于台湾的有9个种。人们对疫霉菌的认识及其分类地位的确定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该菌的研究对植物病理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疫霉属的建立、其分类地位的确立过程,疫霉菌种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种特征评价等方面,对疫霉菌的分类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属 分类 真菌 霉属 霉属
下载PDF
纯培养拟茎点霉属真菌的产孢条件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利娟 习平根 +1 位作者 姜子德 戚佩坤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5,共7页
对8种拟茎点霉纯培养下的产孢条件进行了筛选和比较.结果表明,拟茎点霉产孢的最佳培养基为苜蓿煎汁+Czapek培养基,其次为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和苜蓿杆+水琼脂培养基;最适温度范围为22~25 C;最佳光照时间为每天12h(日光灯40W,与培养物问的... 对8种拟茎点霉纯培养下的产孢条件进行了筛选和比较.结果表明,拟茎点霉产孢的最佳培养基为苜蓿煎汁+Czapek培养基,其次为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和苜蓿杆+水琼脂培养基;最适温度范围为22~25 C;最佳光照时间为每天12h(日光灯40W,与培养物问的距离约为30cm):合适的pH值范围为5.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茎点霉属 真菌 培养条件 培养基 温度 光照 PH值
下载PDF
在贵州烤烟上发现由棒孢霉属病菌引起的叶斑病 被引量:31
5
作者 关国经 张长华 +10 位作者 张永春 杨胜铭 陈永安 雷胜远 童安辉 陈叶君 蒋玉梅 商胜华 赵中慧 杜怀敏 简在云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5-6,共2页
1998~ 1 999年在贵州 3个县烤烟上发现一种叶斑病 ,病原真菌鉴定为半知菌类中的丛梗孢目、暗梗孢科多胞亚科、棒孢霉属 ( Corynespora Güssow)
关键词 棒孢霉属 烤烟 叶斑病 鉴定 贵州
下载PDF
辽宁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的形态分类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孙军 段玉玺 吕国忠 《菌物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38-44,共7页
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 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真菌 霉属 形态分类
下载PDF
长白山分解纤维素的瓶霉属和外瓶霉属真菌(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立刚 袁毅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瓶霉属、外瓶霉属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有着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类真菌。迄今,我国已报道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裴氏瓶霉(Ph.pedrosoi)、棘状外瓶霉(Exophialaspinifera)、皮炎外瓶霉(E.dermatitidis)和甄氏外... 瓶霉属、外瓶霉属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有着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类真菌。迄今,我国已报道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裴氏瓶霉(Ph.pedrosoi)、棘状外瓶霉(Exophialaspinifera)、皮炎外瓶霉(E.dermatitidis)和甄氏外瓶霉(E.jeanselmei=Ph.gougerotii)5种,均是分离自人体的病原真菌。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中,用生长锥取样器随机钻取腐朽林木髓心,在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共鉴定出瓶霉属真菌2种,外瓶霉属真菌3种,其中美州瓶霉(Ph.americana、烂木瓶霉(Ph.richardsiae)和鲑外瓶霉(E.salmonis)为国内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属 外瓶霉属 纤维素分解菌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腐霉属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伍晓丽 陈大霞 +2 位作者 刘飞 王钰 李隆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并筛选出病原菌菌株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共计分离到腐霉属真菌8株,其中Pythium.macrosporum在室温(日均温4.7~11.2℃)和25℃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时均显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P.macrosporum是病原菌之一,且具有在高温和低温都能致病的能力.纯脱皮小麦粒是P.macrosporum的最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霉属 病原菌
下载PDF
粘帚霉属真菌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锦艳 李铷 张克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从化合物分类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粘帚霉属真菌代谢物50多个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粘帚霉属 代谢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指疫霉属及所引致的玉米霜霉病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圆 吴品珊 +2 位作者 陈克 徐文忠 董文恰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5-288,共4页
指疫霉属及所引致的玉米霜霉病王圆,吴品珊,陈克徐文忠,董文恰(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宁夏农技推广总站)近年国内部分省区发生玉米疯顶病Sclerophthoramacrospora,此病虽可称为玉米霜霉病... 指疫霉属及所引致的玉米霜霉病王圆,吴品珊,陈克徐文忠,董文恰(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宁夏农技推广总站)近年国内部分省区发生玉米疯顶病Sclerophthoramacrospora,此病虽可称为玉米霜霉病,但它不同于我国进境一类危险病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指疫霉属 植物检疫
下载PDF
地霉属菌株发酵梨渣产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静 师俊玲 刘拉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梨渣饲料的风味和香气成分,为梨渣发酵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霉属菌株TF和TM对新鲜梨渣进行固态发酵,并用GC/MS方法分析鉴定发酵过程中所产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在发酵... 【目的】研究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梨渣饲料的风味和香气成分,为梨渣发酵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霉属菌株TF和TM对新鲜梨渣进行固态发酵,并用GC/MS方法分析鉴定发酵过程中所产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在发酵和未发酵梨渣中共检出化合物81种,鉴定出化合物77种,其中未发酵梨渣中鉴定出31种,TF和TM发酵梨渣中分别鉴定出38和37种;除反式-4-癸烯酸乙酯为发酵和未发酵梨渣共有物质以外,其他物质均不相同。未发酵梨渣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酚、烷类及其他物质(18种,相对含量为49.35%),醛、酸类(7种,相对含量为36.70%)和酯类(11种,相对含量为14.45%);经TF和TM发酵后的梨渣中,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酯类(TF 29种,相对含量为74.83%;TM 31种,相对含量为88.86%)、醇类(TF 4种,相对含量为22.17%;TM 4种,相对含量为10.15%)和少量醛、酸类(TF 2种,相对含量为1.53%;TM 1种,相对含量为0.52%)。酯类是地霉属菌株TF和TM发酵梨渣中的主要化合物。【结论】发酵能够有效地提高梨渣中酯类和醇类的种类和含量,减少醛、酸、酚、烷类及其他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能有效提高梨渣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属 梨渣 挥发性成分 GC/MS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VA菌根真菌Ⅲ.无梗囊霉属7个我国新记录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美庆 王幼珊 +1 位作者 王克宁 邢礼军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东南沿海七省发现的7种无梗囊霉新记录种:附柄无梗囊霉Aappendicola,膨胀无梗囊霉A.dilatata,毛氏无梗囊霉Amorrowae,多果无梗囊霉Amyriocarpa,皱壁无梗囊霉A.rugosa,疣状无梗囊霉A.tuberculata和孔窝无梗囊霉A.f...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东南沿海七省发现的7种无梗囊霉新记录种:附柄无梗囊霉Aappendicola,膨胀无梗囊霉A.dilatata,毛氏无梗囊霉Amorrowae,多果无梗囊霉Amyriocarpa,皱壁无梗囊霉A.rugosa,疣状无梗囊霉A.tuberculata和孔窝无梗囊霉A.foveata。除种的形态描述外,还列表介绍了它们的生态分布及土壤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梗囊霉属 中国 新种
下载PDF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茎点霉属真菌代谢物中脂肪酸成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志强 杨志钧 +1 位作者 陈代杰 徐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9-441,446,共4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一株茎点霉属内生真菌的代谢物质脂肪酸部分进行了分离。采用的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庚烷:乙酸乙酯:甲醇:水=8.5:1:8.5:1,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分离得到三个脂肪酸组分A5、A6、A7,经高效液相分析,纯度都在99%以上...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一株茎点霉属内生真菌的代谢物质脂肪酸部分进行了分离。采用的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庚烷:乙酸乙酯:甲醇:水=8.5:1:8.5:1,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分离得到三个脂肪酸组分A5、A6、A7,经高效液相分析,纯度都在99%以上,其回收率分别为96.3%、93.5%,94.8%。经EI-MS、1H-NMR测定,确定A5为硬脂酸,A6为油酸,A7为亚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茎点霉属内生真菌 脂肪酸
下载PDF
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小克银汉霉属的两个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维志 王克宁 +1 位作者 段玉玺 刘晔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1期47-47,共1页
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是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土壤真菌,而在温带分离频率却较低。该属可以定殖于毛发的髓部(Domsch & Gams,1970)。1991年以色列的 Galper等人报道,用 C.elegans 防治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 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是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土壤真菌,而在温带分离频率却较低。该属可以定殖于毛发的髓部(Domsch & Gams,1970)。1991年以色列的 Galper等人报道,用 C.elegans 防治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效果比较明显。在对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胞囊上的真菌研究中发现,刺孢小克银汉霉(C.echinulata)和雅致小克银汉霉(C.elegans)均可以定殖于 SCN 胞囊上,现作一简要介绍。1 材料与方法1.1 土壤采集和胞囊的分离土壤采集于沈阳近郊大豆地中,用淘洗—过筛法分离出胞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病 小克银汉霉属
下载PDF
小克银汉霉属微生物模型在体外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丽艳 关瑾 +1 位作者 陈星 王慧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0-492,共3页
药物代谢在药效和安全性评价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利用微生物转化为药物体外代谢模型则具有很多优势。小克银汉霉属的许多菌株具有与人体类似的Ⅰ相和Ⅱ相药物代谢酶,其微生物模型能对多种底物进行高效转化。本文对其在药物代谢方面的应用... 药物代谢在药效和安全性评价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利用微生物转化为药物体外代谢模型则具有很多优势。小克银汉霉属的许多菌株具有与人体类似的Ⅰ相和Ⅱ相药物代谢酶,其微生物模型能对多种底物进行高效转化。本文对其在药物代谢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生物转化 小克银汉霉属
下载PDF
木霉属Trichoderma组和Pachybasium组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章初龙 徐同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8-546,共9页
对来源不同的木霉及其有性型Longibrachiatum组、Trichoderma 组和Pachybasium组的81个菌株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并对ITS1序列用PHYLIP程序包中的DNAPARS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Trichoderma 组和Pachybasium组的所有菌株可分成两... 对来源不同的木霉及其有性型Longibrachiatum组、Trichoderma 组和Pachybasium组的81个菌株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并对ITS1序列用PHYLIP程序包中的DNAPARS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Trichoderma 组和Pachybasium组的所有菌株可分成两个群(A,B),B群进一步分为4个分支(B1,B2,B3,B4);A群由Trichoderma 组的H. aureoviridis和未鉴定到种的3个Hypocrea菌株构成;B1,B2,B4群均由Pachybasium组菌株构成;B3群由Pachybasium组的T. hamatum、T. strigosum和Trichoderma 组的T. asperellum、T. atroviride、T. koningii、T. viride和Hypocrea菌株T261构成。2个组相互交叉,组间没有明确的区分,进一步证明Pachybasium组是多系的。建议将Trichoderma 组中的T. viride aggr.、T. atroviride、T. koningii归并入Pachybasium组,对Trichoderma 组重新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属 Trichoderma组 Pachybasium组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木霉属及其有性型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初龙 徐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自1969年Rifai提出第一个木霉属的分类系统以来,木霉属及其有性型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木霉属内组、种之间的分类变动较大,本文对木霉属及其有性型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霉属 有性型 分类学 分子系统学 真菌
下载PDF
中国霜霉属-新记录种(English)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秀玲 吕国忠 白金铠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霉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苏琴 李玉奇 +2 位作者 文朝慧 孙颉 唐德志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从甘肃省定西县豌豆田土壤中分离到的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gansuensisS.Q.HeetD.Z.Tang,其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主模式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等模式保存在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真菌 丝葚霉属 甘肃丝葚 新种
下载PDF
地霉属真菌和棒状杆菌属菌株协同发酵生产γ-癸内酯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瑾 李雪梅 +2 位作者 吕春华 李成斌 赵之伟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使用有油脂水解活性的地霉属菌株PL-4与有内酯合成能力的棒状杆菌属菌株RS105进行协同发酵转化蓖麻油生产γ-癸内酯。发酵产物用GC/MS(气质联用)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具有油脂降解能力的地霉属真菌PL-4协同发酵较单独使用RS105发... 使用有油脂水解活性的地霉属菌株PL-4与有内酯合成能力的棒状杆菌属菌株RS105进行协同发酵转化蓖麻油生产γ-癸内酯。发酵产物用GC/MS(气质联用)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具有油脂降解能力的地霉属真菌PL-4协同发酵较单独使用RS105发酵时内酯的产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属真菌 棒状杆菌菌株 协同发酵 Γ-癸内酯 蓖麻油 水解 内酯化 香精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