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一点”英译研究--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张雳
赵秋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中“一点”的英译为例,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在“现实—认知—语言”的翻译再建构中,译者对原文的语境内外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现实),按译语规约对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些)属性进行有意识突显(认知),使译文(语言)有了新的认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突显
一点
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丽耘
吴红梅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1期21-28,202,共9页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因"改红为绿"现象广为学者诟病,本文利用"《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细致比对原作前80回近500个"红"字以及霍克思译本的相应英译,发现霍克思译文并不存在很大问题。从不存在歧义的&...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因"改红为绿"现象广为学者诟病,本文利用"《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细致比对原作前80回近500个"红"字以及霍克思译本的相应英译,发现霍克思译文并不存在很大问题。从不存在歧义的"红"字到已不具本义的"红"字,再到目的语中无法理解的"红"字,霍氏针对不同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万不得已才改译。"改红为绿"实际只出现在"怡红院""怡红公子"二词的翻译上,其背后的原因应是译者误读了"怡红"中"红"之所指及"怡红快绿"短语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
霍克思
译本
“红”字
英
译
“改红为绿”
误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
被引量:
11
3
作者
洪涛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9-281,共13页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洪涛翻译《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译者可不可以按一己好恶作出改动呢?恐怕没有人会说可以。《红楼梦》的译者霍克思(Hawkes)也认为不能越雷池半步。他在英译本①第一册的“引言”中这样...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洪涛翻译《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译者可不可以按一己好恶作出改动呢?恐怕没有人会说可以。《红楼梦》的译者霍克思(Hawkes)也认为不能越雷池半步。他在英译本①第一册的“引言”中这样说:Myoneabidingp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
刘姥姥
《金瓶梅词话》
霍克思
英
译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
译本
改译
《诗经》
内涵意义
原文传递
解码者的渠道与《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扩展译法”
被引量:
9
4
作者
洪涛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0-307,共16页
解码者的渠道与《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扩展译法”〔香港〕洪涛1.引论《红楼梦》的两个英语全译本——霍克思、闵福德译本①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②是两个翻译取向很不相同的译本。这两种英译本,藉著英语这种世界语言,对《红楼梦》...
解码者的渠道与《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扩展译法”〔香港〕洪涛1.引论《红楼梦》的两个英语全译本——霍克思、闵福德译本①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②是两个翻译取向很不相同的译本。这两种英译本,藉著英语这种世界语言,对《红楼梦》在国外的流传作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
霍克思
霍
译本
英
译本
解码者
中华书局
《毛传》
脂砚斋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少室山房笔丛》
原文传递
从语言学看《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过滤问题
被引量:
12
5
作者
洪涛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6-309,共24页
一 引论 本文要探讨的是翻译与文化的问题,探讨的对象以《红楼梦》的英译本为主,旁采其他中国小说的例子。本文分析原作的时候,曾运用语言学的知识;评价译文得失,则借用西方学者的翻译理论。探讨这个问题有几层意义:一、可以使我们深入...
一 引论 本文要探讨的是翻译与文化的问题,探讨的对象以《红楼梦》的英译本为主,旁采其他中国小说的例子。本文分析原作的时候,曾运用语言学的知识;评价译文得失,则借用西方学者的翻译理论。探讨这个问题有几层意义:一、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尤其是跨文化翻译的问题。二、撇开印象式的翻译批评,把评论建立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之上。三、检讨《红楼梦》英译的得失,从中吸取翻译经验。 翻译与文化这个问题极大,为了缩窄范围,本文打算把焦点集中在人名这个环节上(人名跟称谓分不开,但称谓花样繁多,容他文讨论,兹不详及)。阿瑟·书利(Arthur Waley,1889-1996)的《西游记》英译本Monkey这样处理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
文化过滤
英
译本
中国文化语言学
霍
译本
《西游记》
不可译性
霍克思
翻译理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文传递
浅议《红楼梦》中人名英译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茜文
王英莉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9-40,共2页
1.引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非比寻常的著作,即使是中文版本,它便有许多不同的名字,这在全世界也难有其它著作能与之相比.……
关键词
《红楼梦
》
章回小说
霍克思
翻译
杨宪益
英
译本
浅议
原文传递
浅析文学作品误译的肇因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由于译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译文往往与原文凿枘。以霍克思英译本《红楼梦》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文化性误译、阐释性误译、创造性误译、关照性误译等四个方面是文学翻译中误译的主要肇因。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红楼梦
》
古典小说
曹雪芹
误译
霍克思
英
译本
英
国
汉学家
语言文化背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在津召开
被引量:
1
8
作者
朱墨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9-319,共1页
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翻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是我国举行的首届《红楼梦》翻译研讨会。著名翻译家杨宪益、霍克思、闵福德分别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大会...
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翻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是我国举行的首届《红楼梦》翻译研讨会。著名翻译家杨宪益、霍克思、闵福德分别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大会特别邀请了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和文艺理论家宁宗一先生,就《红楼梦》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
《红楼梦
》翻译研讨会
天津南开大学
文学翻译
杨宪益
霍克思
英
译本
比较文学
原文传递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
被引量:
22
9
作者
姜其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5,46,共6页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姜其煌如果说《红楼梦》中真的有什么“纲”的话,笔者认为这个“纲”大概就是《好了歌》了。欧美学者在翻译《红楼梦》时,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不管是全译还是节译,甚至很简略的节译,都没有把《好了歌...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姜其煌如果说《红楼梦》中真的有什么“纲”的话,笔者认为这个“纲”大概就是《好了歌》了。欧美学者在翻译《红楼梦》时,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不管是全译还是节译,甚至很简略的节译,都没有把《好了歌》删去。既然《好了歌》在《红楼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
《红楼梦
》
霍克思
抑扬格
英
译本
英
译文
曹雪芹
全
译本
德译
诗的形式
原文传递
题名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一点”英译研究--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张雳
赵秋野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文摘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中“一点”的英译为例,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在“现实—认知—语言”的翻译再建构中,译者对原文的语境内外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现实),按译语规约对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些)属性进行有意识突显(认知),使译文(语言)有了新的认知特征。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突显
一点
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
Keywords
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salience
“yidian”
Hawkes and Minford’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丽耘
吴红梅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1期21-28,202,共9页
基金
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范式转型与霍克思的汉学遗产”(项目编号:ZGW19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因"改红为绿"现象广为学者诟病,本文利用"《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细致比对原作前80回近500个"红"字以及霍克思译本的相应英译,发现霍克思译文并不存在很大问题。从不存在歧义的"红"字到已不具本义的"红"字,再到目的语中无法理解的"红"字,霍氏针对不同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万不得已才改译。"改红为绿"实际只出现在"怡红院""怡红公子"二词的翻译上,其背后的原因应是译者误读了"怡红"中"红"之所指及"怡红快绿"短语的结构。
关键词
《红楼梦
》
霍克思
译本
“红”字
英
译
“改红为绿”
误读
Keyword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David Hawkes’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hong"
changing"red"to"green"
misreading
分类号
I24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
被引量:
11
3
作者
洪涛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9-281,共13页
文摘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洪涛翻译《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译者可不可以按一己好恶作出改动呢?恐怕没有人会说可以。《红楼梦》的译者霍克思(Hawkes)也认为不能越雷池半步。他在英译本①第一册的“引言”中这样说:Myoneabidingpri...
关键词
《红楼梦
》
刘姥姥
《金瓶梅词话》
霍克思
英
译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
译本
改译
《诗经》
内涵意义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解码者的渠道与《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扩展译法”
被引量:
9
4
作者
洪涛
机构
香港九龙达之路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0-307,共16页
文摘
解码者的渠道与《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扩展译法”〔香港〕洪涛1.引论《红楼梦》的两个英语全译本——霍克思、闵福德译本①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②是两个翻译取向很不相同的译本。这两种英译本,藉著英语这种世界语言,对《红楼梦》在国外的流传作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
关键词
《红楼梦
》
霍克思
霍
译本
英
译本
解码者
中华书局
《毛传》
脂砚斋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少室山房笔丛》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语言学看《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过滤问题
被引量:
12
5
作者
洪涛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6-309,共24页
文摘
一 引论 本文要探讨的是翻译与文化的问题,探讨的对象以《红楼梦》的英译本为主,旁采其他中国小说的例子。本文分析原作的时候,曾运用语言学的知识;评价译文得失,则借用西方学者的翻译理论。探讨这个问题有几层意义:一、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尤其是跨文化翻译的问题。二、撇开印象式的翻译批评,把评论建立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之上。三、检讨《红楼梦》英译的得失,从中吸取翻译经验。 翻译与文化这个问题极大,为了缩窄范围,本文打算把焦点集中在人名这个环节上(人名跟称谓分不开,但称谓花样繁多,容他文讨论,兹不详及)。阿瑟·书利(Arthur Waley,1889-1996)的《西游记》英译本Monkey这样处理人名:
关键词
《红楼梦
》
文化过滤
英
译本
中国文化语言学
霍
译本
《西游记》
不可译性
霍克思
翻译理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议《红楼梦》中人名英译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茜文
王英莉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
出处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9-40,共2页
文摘
1.引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非比寻常的著作,即使是中文版本,它便有许多不同的名字,这在全世界也难有其它著作能与之相比.……
关键词
《红楼梦
》
章回小说
霍克思
翻译
杨宪益
英
译本
浅议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I24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析文学作品误译的肇因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庆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摘
由于译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译文往往与原文凿枘。以霍克思英译本《红楼梦》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文化性误译、阐释性误译、创造性误译、关照性误译等四个方面是文学翻译中误译的主要肇因。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红楼梦
》
古典小说
曹雪芹
误译
霍克思
英
译本
英
国
汉学家
语言文化背景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Hongloumeng
mistranslation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在津召开
被引量:
1
8
作者
朱墨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9-319,共1页
文摘
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翻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是我国举行的首届《红楼梦》翻译研讨会。著名翻译家杨宪益、霍克思、闵福德分别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大会特别邀请了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和文艺理论家宁宗一先生,就《红楼梦》的思想。
关键词
全国
《红楼梦
》翻译研讨会
天津南开大学
文学翻译
杨宪益
霍克思
英
译本
比较文学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
被引量:
22
9
作者
姜其煌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5,46,共6页
文摘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姜其煌如果说《红楼梦》中真的有什么“纲”的话,笔者认为这个“纲”大概就是《好了歌》了。欧美学者在翻译《红楼梦》时,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不管是全译还是节译,甚至很简略的节译,都没有把《好了歌》删去。既然《好了歌》在《红楼梦》...
关键词
《好了歌》
《红楼梦
》
霍克思
抑扬格
英
译本
英
译文
曹雪芹
全
译本
德译
诗的形式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一点”英译研究--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张雳
赵秋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王丽耘
吴红梅
《国际汉学》
CSSCI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
洪涛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1
原文传递
4
解码者的渠道与《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扩展译法”
洪涛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9
原文传递
5
从语言学看《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过滤问题
洪涛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2
原文传递
6
浅议《红楼梦》中人名英译
贾茜文
王英莉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1
原文传递
7
浅析文学作品误译的肇因
朱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在津召开
朱墨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原文传递
9
《好了歌》的七种英译
姜其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