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研究2014年霍山M_S4.3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变化过程 被引量:10
1
作者 倪红玉 刘泽民 +2 位作者 洪德全 汪小厉 赵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4-1019,共16页
综合利用震源一致性参数、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单台的P波初动和振幅比方法研究2013年10月以来霍山MS4.3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的变化过程,进而科学判定该序列的类型,探索震后地震趋势的判别方法。结果表明,2014年4月20日霍山MS4.3地震前,霍... 综合利用震源一致性参数、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单台的P波初动和振幅比方法研究2013年10月以来霍山MS4.3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的变化过程,进而科学判定该序列的类型,探索震后地震趋势的判别方法。结果表明,2014年4月20日霍山MS4.3地震前,霍山地震序列的震源一致性参数低于多年均值,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在0.9附近波动、持续处于高值状态,单台的P波初动总体优势分布明显、振幅比较为一致,均显示霍山MS4.3地震前序列的震源机制较为一致,为前震序列;霍山MS4.3地震后,序列的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较低,在0.6附近波动,单台的P波初动、振幅比较为紊乱,表明霍山MS4.3地震后序列的震源机制较为紊乱,为余震序列,后续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霍山MS4.3地震前后震源区的震源机制经历了散乱—一致—散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一致性参数 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 初动 振幅比 霍山m_s4.3地震
下载PDF
匹配定位方法在2014年霍山M_(L) 4.3地震序列中的应用
2
作者 汪小厉 周冬瑞 +1 位作者 刘泽民 李玲利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259-261,共3页
1研究背景安徽“霍山地震窗”(31°-31.9°N,115.7°-116.5°E)(下文简称霍山窗)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地处地质构造复杂的北大别地区。从地震活动性来看,历史上安徽省共发生23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9次发生在霍山窗地区,包括2... 1研究背景安徽“霍山地震窗”(31°-31.9°N,115.7°-116.5°E)(下文简称霍山窗)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地处地质构造复杂的北大别地区。从地震活动性来看,历史上安徽省共发生23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9次发生在霍山窗地区,包括2次6级以上地震。自1970年有小震记录以来,该区域内小震活动频繁。郑兆苾等(1999)的研究结果显示,霍山窗内M_(L)≥1.0地震3月累积频次(≥40次)异常对华东地区中强震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定位方法 霍山m_(l)4.3地震序列 遗漏地震检测
下载PDF
2016年山西运城M_(L)4.8地震序列精定位分析
3
作者 王卓君 蔡妍 +1 位作者 张娜 任力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6期36-41,共6页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山西测震台网和河南测震台网共81个地震台站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6年山西运城M_(L)4.8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95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序列震中分布更加集中,优势分布方向NNW,且震源深度集中...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山西测震台网和河南测震台网共81个地震台站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6年山西运城M_(L)4.8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95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序列震中分布更加集中,优势分布方向NNW,且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10 km。参考主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此次运城M_(L)4.8地震序列发震断裂为盐湖北岸龙居镇附近的NNW向隐伏断裂。发震断层剖面显示:发震断层具有高倾角,倾向偏NE;主震及较大余震集中分布在断层南端,震源深度8—11 km;沿断层展布方向,地震震源深度由南向北逐渐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m_(l)4.8地震序列 双差定位 地震精定位 震源深度 隐伏断裂
下载PDF
河北临城地震序列揭示的一条隐伏断层 被引量:5
4
作者 章阳 万永革 +3 位作者 陈婷 纪春玲 王时 牛淑瑜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2-451,共10页
2017年9月4日河北临城发生M_(L)4.4地震,这是邢台地区自2003年以来发生的唯一一次M_(L)4以上地震。震后大量余震沿条带分布,揭示了一条前人未发现的隐伏断层(根据其经过的地点称之为齐家庄-东双井断裂)。为研究该隐伏断层的几何形状和... 2017年9月4日河北临城发生M_(L)4.4地震,这是邢台地区自2003年以来发生的唯一一次M_(L)4以上地震。震后大量余震沿条带分布,揭示了一条前人未发现的隐伏断层(根据其经过的地点称之为齐家庄-东双井断裂)。为研究该隐伏断层的几何形状和滑动性质,首先基于河北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利用精定位地震数据拟合发震断层面,计算断层面的走向和倾角,并给出其标准差。然后搜集震中附近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网格搜索法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参数,根据构造应力场和断层面的几何形状确定齐家庄-东双井断裂的滑动性质。结果表明,临城M_(L)4.4地震的发震断层为一条近EW向的隐伏断层,产状为走向约92°,倾角约85°,滑动角约-12°,滑动角标准差约8°,为倾向南的高倾角左旋走滑型断层,延伸深度约10km。区域应力场在齐家庄-东双井断裂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和正应力分别为0.650和0.691,此次地震不是在最大剪应力的断层方位发生,表明该断裂不是现今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而是在复杂的历史地质活动中遗留的,该断裂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积累了一定的应力而导致了M_(L)4.4地震的发生。齐家庄-东双井断裂及其性质的发现为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震孕育环境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城m_(l)4.4地震序列 精定位 齐家庄-东双井断裂 区域应力场 滑动特性
下载PDF
地震重力异常与地面沉降重力异常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桂金 叶东华 +3 位作者 邓志辉 李翀 唐国英 胡伟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5-908,共14页
2015年9月24日陆丰M_(L)4.3地震发生前后,广东汕头流动重力测网中的陆丰、博美、南塘、甲子、溪西等测点出现重力异常,2a累积重力变化大于3倍观测值中误差,出现中期下滑与反向转折上升的陆丰重力异常区。同时,陈店、和平测点也出现重力... 2015年9月24日陆丰M_(L)4.3地震发生前后,广东汕头流动重力测网中的陆丰、博美、南塘、甲子、溪西等测点出现重力异常,2a累积重力变化大于3倍观测值中误差,出现中期下滑与反向转折上升的陆丰重力异常区。同时,陈店、和平测点也出现重力异常区,且陈店出现继承性单调上升的重力异常区,2个重力异常区相邻,但其异常性质可能不同,可能存在地震重力异常和地面沉降重力异常。为分析震后地震发展趋势,需确定其重力异常的性质,采用数据分析与实地核查的方法区分各重力异常区的重力变化性质。结果表明:陆丰重力异常区为地震重力异常,陈店重力异常区为地面沉降重力异常。开展地震重力异常与地面沉降重力异常的特征分析,有利于认识地震重力场演化与地震孕育的相关性、捕捉地震重力变化前兆信息,并为地震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m_(l)4.3地震 流动重力测量 地震重力异常 地面沉降重力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