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联合保留层参数的自组织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伟 周爱民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同一矿体时 ,其采动效应相互影响和相互叠加 ,具有自组织特性。利用系统本身的自组织能力 ,采用差分法FLAC的非线性大变形程序进行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模拟研究 ,得出了在两种不同空间位置上开采造成边坡位移叠加的结果。...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同一矿体时 ,其采动效应相互影响和相互叠加 ,具有自组织特性。利用系统本身的自组织能力 ,采用差分法FLAC的非线性大变形程序进行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模拟研究 ,得出了在两种不同空间位置上开采造成边坡位移叠加的结果。将计算得出的边坡最大水平位移与边坡破坏时的极限位移进行比较 ,确定出合理的表征露天地下联合采矿的特征参数———联合保留层厚度 ,从而安全而又快速地实现矿山最终转为地下开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 联合保留层 参数 自组织优化 边坡位移
下载PDF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模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仁义 甘德清 杨福海 《矿业快报》 2000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阐述了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的露天 地下联合开采的区别。通过分析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的工艺过程 ,设定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模拟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组成等 ,建立起露天
关键词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 模拟系统 工艺 设计
下载PDF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模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仁义 甘德清 杨福海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12,共8页
阐述了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的露天 -地下联合开采的区别。通过分析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的工艺过程 ,设定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模拟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组成等 ,建立起露天 -地下联合采矿法模拟系统。
关键词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 模拟系统 设计
下载PDF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引起岩层移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平路 陈从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0-1314,共5页
非法开采对矿山开采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以某铁矿为例,进行了二维物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得出了在考虑和不考虑非法开采两种情况下的地表变形规律和矿体围岩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从-270 m采至-550 m水平期间,地表沉降和围岩变形... 非法开采对矿山开采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以某铁矿为例,进行了二维物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得出了在考虑和不考虑非法开采两种情况下的地表变形规律和矿体围岩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从-270 m采至-550 m水平期间,地表沉降和围岩变形呈缓慢增加趋势,但当从-550 m水平继续向下开采时,由于矿体倾角变得平缓,地表沉降、深部围岩变形都急剧增加,非法开采会造成矿体上部岩体的应力重分布,虽没有明显增大地表的沉降范围,但增加了开采点附近的地表沉降量,而且大大增大了地表岩层的水平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非法开采 地下开采 岩层移动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
下载PDF
“十五”金属矿山采矿技术进步与“十一五”发展方向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运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13,共10页
为了促进金属矿山科技进步和"十一五"金属矿山科技工作的开展,对"十五"期间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十一五"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总结认为"十五"期间我... 为了促进金属矿山科技进步和"十一五"金属矿山科技工作的开展,对"十五"期间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十一五"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总结认为"十五"期间我国陡坡铁路运输工艺的研制成功,大间距集中化无底柱采矿新工艺,深部矿床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极大地推动了金属矿山的技术进步;分析认为我国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技术研究工作已滞后生产实践的需求,深井矿山开采仍有大量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复杂难采矿床开采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采矿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数字矿山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等;对此,提出了开展深凹露天矿新型运输设备与工艺研究、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研究、深部矿体和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技术研究、数字矿山研究及金属矿山循环经济研究等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铁路 大结构参数 充填采矿 深井采矿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