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俄国对中国青(米)砖茶业的侵略与掠夺
- 1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
-
出处
《古今农业》
2017年第4期79-93,共15页
-
文摘
青(米)砖茶衰落的最大外在原因是俄国的侵略和掠夺。正是由于俄国的长期、疯狂侵略和野蛮掠夺,最终才完全夺取了晋商对于茶叶产地的有力控制、国内市场的牢固占领,再加上运输配套,强大的驼队这些掌握专事对俄贸易的三大法宝。
-
关键词
俄国
中国
青(米)砖茶
衰落
原因
-
Keywords
Russia, China, Green (rice) brick tea, Fading, Reason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咸宁市青(米)砖茶产销现状及消费者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赖建东
定光平
胡振华
-
机构
湖北科技学院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9年第5期29-34,共6页
-
基金
2017年度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18-19XZE04)
2018年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ZD030)
2017年咸宁科学技术项目(咸科技发(2017)22号)
-
文摘
为了解咸宁市青(米)砖茶市场现状和发展瓶颈,本研究对咸宁市青(米)砖茶产销现状及消费者行为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产品研发创新;健全市场制度,完善营销体系和政府聚合企业,共建区域品牌等策略建议,以期为完善咸宁青(米)砖茶产销体系,提升区域品牌效益提供参考借鉴。
-
关键词
咸宁市
青(米)砖茶
消费行为
-
分类号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13.5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打造咸宁名片—“青(米)砖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赖建东
定光平
杨建宝
-
机构
湖北科技学院
-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9期184-186,共3页
-
基金
2018年咸宁市社科联思想库(项目编号:xnsk-x18024)
2018年度咸宁市科技思想库课题(咸科文[2018]10号)
+1 种基金
2018年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ZD030)
2017年咸宁科技技术项目(咸科技发(2017)22号)
-
文摘
咸宁作为湖北省茶叶五大优势产区,是著名的"茶叶之乡"、"青(米)砖茶之乡",具有良好的区域品牌建设基础,同时也存在不足。通过对砖茶品牌建设基础进行调研,分析咸宁砖茶区域品牌建设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咸宁市
青(米)砖茶
区域品牌
品牌建设
-
分类号
TS272.5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青(米)砖茶贸易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74-79,共6页
-
文摘
青(米)砖茶诞生于清代湖北南部的羊楼洞,然后扩散到湖北南部及湖南临湘、湖北汉口、江西九江、福建福州等地。青(米)砖茶生产后,贸易活动随之兴起。青(米)砖茶贸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康熙年间(1662~1722年)至1862年前的兴起阶段、1863年至1917年的繁荣阶段、1918年至1949年的曲折阶段。
-
关键词
青(米)砖茶
贸易
阶段
原因
-
Keywords
green (rice) brick tea
trade
stage
reason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近代中国青(米)砖茶贸易衰落的内外因分析
- 5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出处
《茶业通报》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20&ZD22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代,中国青(米)砖茶贸易衰落的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时局动荡的影响,另一方面与茶商自身问题密不可分。从实际情况看,时局动荡又分为内乱影响、外患伤害两个方面。时局不靖使青(米)砖茶贸易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而茶商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生产墨守成规,思想观念僵化;交通通讯落后,难与俄商竞争;经营方式陈旧,落后时代发展,导致茶商在大贸易环境恶化的条件下,难以重振雄风,最终难以逃脱衰落的命运。
-
关键词
时局动荡
茶商因素
青(米)砖茶
贸易
衰落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中俄青(米)砖茶贸易论析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
-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1,共14页
-
文摘
俄国是近代中国青(米)砖茶主市场,中国生产的青(米)砖茶绝大部分输往俄国。青(米)砖茶外销市场集中的原因具有多样性,是气候环境、人种民族、砖茶价格、生活方式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部中俄青(米)砖茶贸易史几乎就是中俄茶叶贸易史。100多年间,中俄青(米)砖茶贸易史经过了开创、发展、曲折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及表现。
-
关键词
中俄、青(米)砖茶
市场
原因
阶段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近代中国青(米)砖茶生产的盛衰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
-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9,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20&ZD229)。
-
文摘
19世纪70年代至1917年,是近代中国青(米)砖茶生产的繁荣时期。茶砖价廉物美,运输携带方便、俄国许多地区居民偏爱砖茶、俄国市场砖茶需求旺盛是推动近代中国青(米)砖茶生产繁荣的三大主要原因。俄商砖茶厂与华商砖茶厂在生产方面各有特点。1918年后,近代中国青(米)砖茶生产迅速衰落,主要原因是外销市场丧失,俄商砖茶厂停产,华商砖茶厂并未复兴。
-
关键词
近代中国青(米)砖茶
兴盛
衰落
羊楼洞
-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green(rice)brick tea
prosperity
decline
Yangloudong
-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汉口成为近代青(米)砖茶中级周转市场的原因
- 8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
-
出处
《茶业通报》
2022年第3期133-13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20&ZD22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汉口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青(米)砖茶集散中心是地理和地域优势、贸易条件优越、砖茶工厂众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汉口的地理、区域优势决定了它容易得到羊楼洞茶区生产的原料茶,并成为羊楼洞茶区青(米)砖茶的汇集地。万里茶道是中俄陆上茶叶贸易的主干道,汉口是这条重要商路上的重镇,大量茶叶依赖汉口输往俄国。汉口商业发达,茶商云集,洋行众多,银行实力雄厚,航运发达,这些条件都有利于茶叶贸易的开展。汉口是近代中国青(米)砖茶生产中心,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机器设备先进,生产能力强大。因此,汉口砖茶中级周转市场得以形成。
-
关键词
汉口
青(米)砖茶
周转市场
原因
-
分类号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万里茶道”文化传承对鄂南旅游产业的影响
- 9
-
-
作者
张晶
杨丽丽
柳燕子
李芸芸
-
机构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9年第1期00107-00107,00119,共2页
-
文摘
谈到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就不能不提到悠久而漫长的“万里古砖茶之路”——“中俄古砖茶之路”。历史上洞茶的繁荣发展为鄂南带来了“茶叶之乡”的美名,数百年历史孕育出洞茶厚重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万里茶道”文化价值注入青(米)砖茶产品中,对青(米)砖茶产品特性的深入研究,以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为纽带,将青(米)砖茶的食用价值延伸至美学价值,以此来树立与传播洞茶文化形象,恰好能够为当地的文化形象输出带来很好的带头作用,让洞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鄂南“万里茶道”文化传承及发展,为咸宁市的文化形象输出起到抛砖引玉的带头作用, 助推咸宁市旅游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
关键词
万里茶道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
青(米)砖茶
旅游
-
分类号
G
[文化科学]
-
-
题名俄商对近代中国砖茶业投资的深远影响
- 10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
-
出处
《茶博览》
2023年第11期50-5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20&ZD22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代中国青(米)砖茶的国内市场是以内外蒙古、新疆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这一带向为晋商的经营地区。中国在日益失去俄国市场的同时,国内青(米)砖茶市场也受到俄商的日益侵夺。其手段主要有三个:洒卖、偷运、倒灌。酒卖。即俄国运输中国茶叶回国时,违反中俄条约规定,在中国境内沿途销售所运茶叶。1862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恭亲王奕等奏:国商人向在恰克图等处边界贸易,必须华商转运茶叶至恰克图与俄商彼此换货,是茶叶实为北口外华商一大生计。
-
关键词
边界贸易
恰克图
俄商
晋商
内外蒙古
青(米)砖茶
华商
西北地区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