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波 黄加忠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88例(9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和观察组(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1个...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88例(9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和观察组(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1个月的治疗效果(视力和眼压)、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和基础泪液分泌)、炎症指标(前房房水的闪光和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的视力和眼压、泪膜稳定性和炎症反应均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异常眼压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的核坠入玻璃体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基础泪液分泌多于对照组、闪光和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疗效和泪膜稳定性,降低炎症反应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坦前列素 小切口囊外摘出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乐敬宝 李新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179-180,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将120例(124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简称超声组)和小切口囊外摘出组(简称小切口组),分析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的矫正视力、眼压和...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将120例(124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简称超声组)和小切口囊外摘出组(简称小切口组),分析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的矫正视力、眼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的视力、眼压均优于治疗前,小切口组仅术后1月的视力高于超声组、异常例数少于超声组(P<0.01);小切口组治疗后1月的并发症例数少于超声组,除玻璃体脱出(P<0.01)外,其余为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的矫正视力和降低异常眼压患者的长期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术,同时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小切口囊外摘出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1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术前,两组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严重。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创收小、患者视力恢复快恢复效果好、手术时间短等优势,适合大部分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小切口白内障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姬翔 王辉 沈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7期89-89,91,共2页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拉坦前列素治疗。结果:两组视力水平和眼压均得到...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拉坦前列素治疗。结果:两组视力水平和眼压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坦前列素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坦前列素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颞侧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5
作者 姜仕先 孙士平 王玉国 《航空航天医药》 2004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方法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总结颞侧切口的优点。方法 :对3 0例患者在颞侧的角膜缘后约 2mm处做反眉式隧道口 ,分离后粘连的虹膜 ,环形撕囊 ,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 ,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 :3 0例术后... 目的 :探讨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方法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总结颞侧切口的优点。方法 :对3 0例患者在颞侧的角膜缘后约 2mm处做反眉式隧道口 ,分离后粘连的虹膜 ,环形撕囊 ,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 ,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 :3 0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保持与术前基本相同的稳定状态。较轻的角膜水肿并很快消退。结论 :由于采用颞侧切口把白内障手术对青光眼滤过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并方便了术中的操作 ,减少了青光眼复发的机会 ,减轻了术后并发症 ,充分提高了患者的视力 ,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侧切口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卫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12h、24h、48h时的眼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视力提升程度≥0.2者有28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出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冬英 郭年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9期1221-1222,共2页
目的:分析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拉坦... 目的:分析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相较对照组更低,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坦前列素 小切口囊外摘出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并发症
下载PDF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闫莉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6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眼科病房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观察组则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眼科病房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结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小切口囊外摘出 拉坦前列素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育彬 邓江稳 戴智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8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40眼)。实验组患者给予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 目的探究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8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40眼)。实验组患者给予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临床疗效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接近,且对角膜内皮损伤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显微手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妙贞 陈丽婵 甄淑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4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3例(8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42例(44眼)和Ⅱ组41例(43眼),Ⅰ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 目的探讨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3例(8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42例(44眼)和Ⅱ组41例(43眼),Ⅰ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Ⅱ组采用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水平、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2种术式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3.64%,Ⅱ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0.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出现眼压过高症状4眼,Ⅱ组术后出现眼压过高6眼,经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2组患者经治疗后角膜内皮计数指标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和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均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式,应根据患者眼部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 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
下载PDF
双钩出核技术用于高海拔地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观察
11
作者 陈耀华 邓江稳 东主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1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双钩出核技术在高海拔地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双钩出核技术对16例18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结果16例患者18眼中,术中都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未出现后囊破裂和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等... 目的探讨双钩出核技术在高海拔地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双钩出核技术对16例18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结果16例患者18眼中,术中都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未出现后囊破裂和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等情况;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提高,术后1月视力不低于0.4者占44.4%。结论双沟出核技术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钩出核技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高海拔地区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采用颞侧角膜缘3.2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茂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颞侧角膜缘3.2 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收的120例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颞侧角膜缘3.2... 目的探讨颞侧角膜缘3.2 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收的120例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颞侧角膜缘3.2 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视力提升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颞侧角膜缘3.2 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可取的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小梁切除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40例临床观察
13
作者 杨玲 朱莉静 胡延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8期73-73,7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房水混浊,前房出血或积血方面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2天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眼压及矫正视力的恢复,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因素及治疗探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天球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4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因素,以及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根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46例46眼,分析病因,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因素,以及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根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46例46眼,分析病因,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青光眼术前即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37眼,青光眼术后曾出现眼压过低10眼,青光眼术后即出现晶状体局部混浊4眼,青光眼术后曾出现术眼感染1眼。46眼行白内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因素、滤过术后眼压过低、手术损伤以及术后感染。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仲跻飞 《健康之路》 2016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对上述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通过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后期回访,研究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对上述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通过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后期回访,研究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后,28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虽然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一周内少部分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但是经过相关治疗和患者的自我恢复,都得到了完全缓解,由此可见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 超声乳化手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拉坦前列素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韩光 石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拉坦前列素(术后开始每晚睡前应用,每次1~2滴)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测定患眼视力、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变化、闪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异常眼压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患眼视力、闪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更高,而破裂时间与基础泪腺分泌则更低(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异常眼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应用拉坦前列素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小切口囊外摘除 拉坦前列素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