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族杂居区父亲参与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 1
-
-
作者
刘娟
沈雪松
刘岚
-
机构
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Y505)
-
文摘
采用父亲参与问卷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考察了民族杂居区青少年的父亲参与与自我同一性现状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民族杂居区父亲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更关注对孩子的支持与规划、鼓励与表扬,而较为忽视对孩子的日常照顾和管教约束;民族杂居区高中生较初中生同一性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参与的四个维度均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中的意识扩散和总体扩散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中的意识获得和总体获得呈正相关。
-
关键词
父亲参与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
民族杂居区
-
Keywords
Father's involvement and parenting
Ego-identity
Adolescent
Multi-ethnic areas
-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民族杂居区父亲角色缺席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 2
-
-
作者
刘娟
沈雪松
桂腾富
-
机构
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6期144-145,共2页
-
文摘
采用父亲参与问卷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考察了民族杂居区父亲角色缺席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父亲角色缺席及父亲参与的四个维度的单项缺席均会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产生消极影响。
-
关键词
父亲缺席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
民族杂居区
-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走出“自我”封闭区成为阳光少年
- 3
-
-
作者
朱明瑜
-
机构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1年第11期15-15,共1页
-
文摘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这是早在1996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就明确提出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不仅对其长大成人后的行事做人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前途。作为一名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在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的孩子强调个性、独立,具有批判精神,但常常有较强的"自我中心主义",他们随心所欲,一切以"我"为中心,心事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心中只有"小我",没有"大家",很愿意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有时还有较强的攻击性,以至目空一切。由此笔者觉得有责任呼吁: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关心引导青少年走出"自我"小区。
-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封闭区
阳光少年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社会教育:青少年行为指导的必要条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秋芳
-
机构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
-
出处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12,共2页
-
文摘
社会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必要条件。社会教育具有多样性、形象性、复杂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青少年行为的形成必然受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影响。只有社会各方面包括政府、学校、家长、社区和公民的通力合作,加强对青少年行为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才能够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关键词
社会教育
青少年
行为指导
自我教育
封闭教育
-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
-
题名影响青少年宽恕的因素浅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孙兴翠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四川精神卫生》
200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
-
关键词
青少年
宽恕
消极情绪
人际关系
健康发育
消极行为
人际冲突
自我封闭
-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青少年“心理孤儿”现象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 6
-
-
作者
茹剑楠
-
机构
北京知馨情涵国际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青年与社会》
2015年第12期72-73,共2页
-
文摘
“心理孤儿”是指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的学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通俗地讲“心理孤儿”就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心理孤独的孩子。
-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
孤儿
成因
自我封闭
亲子关系
社会生活
交往
-
分类号
C913.11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青少年生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
- 7
-
-
作者
石倩倩
吴锡改
-
机构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
-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46-47,共2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鄂教办【2008】22号,项目编号2008B103)
-
文摘
当今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普遍和严重,如:偏饮偏食、高盐高脂饮食、不吃早餐、缺乏运动、迷恋网络、电视成瘾、熬夜晚起、劳逸失调、自我封闭、行事极端、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这些日益普遍的不良生活方式,不仅降低了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而且对其健康成长与发展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生活方式
青少年
日常生活
迷恋网络
自我封闭
药物依赖
不良影响
-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脱瘾
- 8
-
-
作者
娄奇川
-
机构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 社工
-
出处
《中国社会导刊》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
文摘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迷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一些人更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经常通宵达旦地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自我封闭,家庭矛盾激化,还有的青少年为了筹得玩游戏的钱,撒谎、偷窃,甚至抢劫。
-
关键词
网络游戏
青少年
网络世界
自我封闭
家庭矛盾
偷窃
-
分类号
F713.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S952.83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暑热至 防疾病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方冰青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健康博览》
2020年第7期19-20,共2页
-
文摘
七月,骄阳似火。为防止蚊虫侵扰,居家要做好防蚊、灭蚊,外出旅行应做好防蚊措施,减少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每年暑假都是儿童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发季,学校、家长应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看护,避免意外伤害发生。高温天气,在户外或封闭环境内工作,要注意降温补水,以免中暑。
-
关键词
蚊媒传染病
封闭环境
意外伤害
高温天气
自我保护意识
防蚊
儿童青少年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高校应加强危机教育
- 10
-
-
作者
陈永琴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4,共1页
-
文摘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其中盗窃约占七成.大学生犯罪里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竞争压力持续加大贫困生由干生活所迫盗窃生活空虚贪图享受.自我封闭缺乏沟通等.由此看来高校的教育不仅没有看到大学生生存中的挫折危机.反而为他们的发展人为地制造了困难与障碍.学校只看分数的残酷考试和精英教育.加上父母加诸孩子身上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原本健康的孩子走向反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我们的高校忽视非连续性教育.才导致这些大学生成为牺牲品。
-
关键词
危机教育
高校
大学生犯罪
非连续性教育
青少年犯罪
上升趋势
北京大学
精英教育
自我封闭
竞争压力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11
-
-
作者
全永日
-
机构
广西昭平县樟木林中学
-
出处
《中学教学参考》
2009年第18期140-140,共1页
-
文摘
尊重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维护自我尊严并给与他们应有的人格尊重,这是因为自尊是人格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到了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自尊心理日渐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但由于他们毕竟年轻,阅历不足,而且因为稚嫩和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常常会在努力维护自尊之时易产生自卑,在渴望理解之时易自我封闭。这种自卑和封闭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习成绩的直线下降。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差生;在家长眼里,他们是不争气的孩子。
-
关键词
转化工作
后进生
人格尊重
尊重学生
自尊心理
自我封闭
青少年时期
心理承受力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4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备课卡片
- 12
-
-
-
出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3-45,共3页
-
-
关键词
美国青少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
讲礼貌
台湾经济
自我意识
武器禁运
万念俱灭
军火市场
神树
三大潮流
-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观点跟贴
- 13
-
-
作者
刘贺男
吴宝席
-
机构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
江苏省沛县实验学校
-
出处
《班主任》
2021年第6期46-46,共1页
-
文摘
三不原则,营造最佳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我封闭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自己喜欢的、舒适的与外界相处的方式。在与这样的孩子相处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应遵循"三不原则",即不打扰、不强求、不过分关注。首先,当自我封闭的孩子觉得独处很舒服时,教师不要去打扰他。孩子喜欢独处,那么他可以挑战自己独立完成任务。
-
关键词
自我封闭
舒适区
三不原则
独处
打扰
关注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