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现状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广彦 赵小芳 +1 位作者 孙惠梅 同乐豪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某监狱110名青少年服刑人员进行测试发现:年龄较低的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精神质得分和神经质得分均在小幅度增加,但在监狱接受改造期间,由于获得了来自监狱干警、家庭及其...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某监狱110名青少年服刑人员进行测试发现:年龄较低的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精神质得分和神经质得分均在小幅度增加,但在监狱接受改造期间,由于获得了来自监狱干警、家庭及其他人员的支持帮助,青少年服刑人员的人格总体上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且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服刑人员总体上都具有一般的社会支持度。该研究旨在通过对青少年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现状的研究,进一步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服刑人员 人格 社会支持 预防矫正
下载PDF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上海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光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116,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缺失状况以及上海市在重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方面的举措,笔者运用深度访谈与观察法对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缺失状况以及上海市在重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方面的举措,笔者运用深度访谈与观察法对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缺失表现为经济条件下滑、心理压力剧增、学业或工作中断、家庭环境不良与社会处境恶化。上海市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实际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以及陪伴支持,并且开展了家庭辅导与社区关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社会支持网络 缺失 上海
下载PDF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适应问题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梅书 《青年探索》 CSSCI 2014年第5期80-85,共6页
焦点解决小组工作是近年来在西方兴起并越来越为社会工作界所重视的小组工作新模式,它基于后现代建构主义哲学观及系统论的动态平衡观,以解决导向的谈话为中心,聚焦于组员的正向目标、资源与例外经验,探求问题改变的可能性。此模式因其... 焦点解决小组工作是近年来在西方兴起并越来越为社会工作界所重视的小组工作新模式,它基于后现代建构主义哲学观及系统论的动态平衡观,以解决导向的谈话为中心,聚焦于组员的正向目标、资源与例外经验,探求问题改变的可能性。此模式因其目标导向、注重组员的正向力量、视组员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介入过程简洁而高效等特点,非常契合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运用焦点解决小组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技术,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架构"问题描述、建立正向目标—寻找例外经验和发展假设性之解决方法—小改变带来大改变"的社会适应实务辅导流程,有助于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小组工作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社会适应 实务
下载PDF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研究——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社会控制理论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理论,也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的重要依据。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效果取决于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环境及其自我心理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合理配置机构... 社会控制理论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理论,也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的重要依据。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效果取决于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环境及其自我心理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合理配置机构资源、重建与恢复社会联系、注重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提供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再社会化 社会控制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