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历史回放及现实预防 被引量:4
1
作者 高中建 杨月 《青年发展论坛》 2017年第2期60-71,共1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校园欺凌的一种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关注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典型性案例的剖析,以及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青少年网络欺凌和传统校园欺凌的理论认知,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作出界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校园欺凌的一种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关注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典型性案例的剖析,以及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青少年网络欺凌和传统校园欺凌的理论认知,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作出界定,并从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解读,继而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团结凝聚社会力量、多种教育相互合作三方面着手,提出综合的预防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欺凌 校园欺凌 学理响应 综合治理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宪权 林雨佳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7年第4期43-50,共8页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以及广泛传播性,加之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在公开的网络空间散布带有欺辱性质的内容或谣言涉嫌构成侮辱罪、诽谤罪,...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以及广泛传播性,加之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在公开的网络空间散布带有欺辱性质的内容或谣言涉嫌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公开他人信息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社会秩序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但在非公开网络空间采取点对点式的青少年网络欺凌难以认定为犯罪。就目前实践的情况而言,应合理划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规制范围,同时适当对犯罪圈内的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并增强青少年寻求刑法保护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欺凌 侮辱 诽谤 公民个人信息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7-80,共4页
青少年网络欺凌因其特殊的实施媒介和复杂的成因呈现出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欺凌事件主客体的多元易变性、欺凌行为的隐蔽性、欺凌形式的多样及危害的持久性。追根溯源,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学校、家庭、科技与个人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 青少年网络欺凌因其特殊的实施媒介和复杂的成因呈现出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欺凌事件主客体的多元易变性、欺凌行为的隐蔽性、欺凌形式的多样及危害的持久性。追根溯源,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学校、家庭、科技与个人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鉴于此,必须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从国家的立法保护、家庭学校的积极引导、社会的广泛宣传、科技的创新研发、培养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指数等方面研究应对策略,以期标本兼治,有效遏制网络欺凌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欺凌 对策 积极心理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欺凌防治的社会动力学考察——以湖州萌警团模式为例
4
作者 魏骊臻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第3期26-30,共5页
湖州市相关部门共同打造的"萌警团"项目,在组织和动员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平安建设上积累了成功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本研究通过对"萌警团"模式的的社会动力学考察,分别从宏观层面的群体... 湖州市相关部门共同打造的"萌警团"项目,在组织和动员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平安建设上积累了成功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本研究通过对"萌警团"模式的的社会动力学考察,分别从宏观层面的群体互动建构,中观层面的复杂网络建构,微观层面的心理与行为建构三个维度进行建模。由此出发,反观青少年网络欺凌干预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建立完善防治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社会联动机制、建设防治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复杂社会网格以及完善防治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社会学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警团 社会动力 青少年网络欺凌
下载PDF
增能视角下青少年防范网络欺凌的增权路径研究
5
作者 徐丽敏 纪楸桁 栾卉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随着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遭遇网络欺凌的现象日益增多,网络欺凌青少年的消权问题已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基于增能理论视角,需从个人、人际、环境等三... 随着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遭遇网络欺凌的现象日益增多,网络欺凌青少年的消权问题已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基于增能理论视角,需从个人、人际、环境等三个层面对网络欺凌青少年进行增权。同时,在实务操作层面上,社会工作可从个人、人际关系和环境等三个层面对网络欺凌青少年消权问题进行介入,以提升网络欺凌青少年的增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青少年 增能理论 社会工作
下载PDF
欧美国家以多元教育环境为基础的欺凌干预模型
6
作者 关远 段文杰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8年第6期61-66,共6页
欺凌是一种伤害或骚扰,包含了欺凌与被欺凌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以及反复发生的行为。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青少年欺凌主要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同辈群体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西方国家中较为成熟的青少年干预手... 欺凌是一种伤害或骚扰,包含了欺凌与被欺凌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以及反复发生的行为。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青少年欺凌主要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同辈群体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西方国家中较为成熟的青少年干预手段与模型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青少年欺凌干预不应单纯从个体入手,而应从宏观层面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综合监管与干预,并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其他部门的协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环境 青少年欺凌 欺凌干预
下载PDF
道德脱离与欺凌行为正常化:受害-欺凌青少年的行为转向机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少真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3,共8页
以受害-欺凌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道德脱离”的理论框架,展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受害转向欺凌的行为过程以及行为转变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他们在遭遇欺凌后,经历与传统受害者分离、责任转移和欺凌行为正常化的三个道德脱离过程,... 以受害-欺凌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道德脱离”的理论框架,展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受害转向欺凌的行为过程以及行为转变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他们在遭遇欺凌后,经历与传统受害者分离、责任转移和欺凌行为正常化的三个道德脱离过程,习得了欺凌行为正常化与合理化的行为解读,从而完成从受害到欺凌的行为转换。校园欺凌治理不在于惩罚欺凌学生个体,而在于形成结构维度的有效制度支持和集体层面的学校反校园欺凌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害-欺凌青少年 行为转向 道德脱离 欺凌行为正常化
原文传递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刑法规制
8
作者 刘宪权 林雨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12期117-118,共2页
青少年网络欺凌:概念、特征与危害青少年网络欺凌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发生在信息网络空间的新型欺凌方式。网络欺凌现象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计划性与目的性。行为人实施网络欺凌往往都是有一定计划或者出于特定目的,并非放任或者... 青少年网络欺凌:概念、特征与危害青少年网络欺凌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发生在信息网络空间的新型欺凌方式。网络欺凌现象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计划性与目的性。行为人实施网络欺凌往往都是有一定计划或者出于特定目的,并非放任或者偶然伤害。(2)信息网络媒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规制 特定目的 青少年网络欺凌 网络媒介 青少年群体 信息网络空间 计划性 目的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