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邢崇 韩凌雯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1-86,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关注点。青岛市不断探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影视动漫产业、节庆产业、展览产业等融合互动发展之路径,借助于"互联网+"打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资源的文化创意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关注点。青岛市不断探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影视动漫产业、节庆产业、展览产业等融合互动发展之路径,借助于"互联网+"打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资源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创建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也为青岛市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从而实现青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业 互动发展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2
作者 杨聪旋 《炎黄地理》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遗产,它凝聚着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这个国家最深层次的文化与价值。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播纽带,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以青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遗产,它凝聚着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这个国家最深层次的文化与价值。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播纽带,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以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 中文教育 传承与利用 青岛市 文化底蕴 民族特色
下载PDF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及旅游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贵荣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28-135,共8页
以青岛市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青岛市非遗的结构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借助相关政策文件分析非遗与旅游的相关性,并归纳出非遗的旅游化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非遗类型差异化明显,省级非遗项目传统... 以青岛市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青岛市非遗的结构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借助相关政策文件分析非遗与旅游的相关性,并归纳出非遗的旅游化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非遗类型差异化明显,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占主体地位;市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占比较大。在空间分布上,两级非遗都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整体呈现出“中部密集,南北稀疏”,且形成了“核—带—点”的格局。依据青岛市非遗的分布特征及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了青岛市非遗旅游化利用可采取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旅游化利用 青岛市
下载PDF
基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创作研究
4
作者 殷梅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当前,中国动漫创作处于低潮期,同时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面临困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动漫创作将是一种双赢的发展形态。在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剧作、表现形式与配乐三方面构建基于青岛市非物质文... 当前,中国动漫创作处于低潮期,同时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面临困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动漫创作将是一种双赢的发展形态。在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剧作、表现形式与配乐三方面构建基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创作策略。首先,动漫剧作创作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进行分类创作,打造动漫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次,动漫表现形式创作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烙画、黑陶制作等传统美术和技艺的表现形式,形成动漫作品独具特色的表现技巧和手法;再次,动漫音乐创作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戏曲、音乐等,强化动漫作品的民族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创作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剧作 动漫技术 动漫音乐
下载PDF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明 张萍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规或工作条例,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二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资料库建设;三要确保落实专项保护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四要建立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奖励机...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规或工作条例,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二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资料库建设;三要确保落实专项保护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四要建立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奖励机制;五要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落实保护措施;六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应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传统文化 遗产名录
下载PDF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绪良 韩同欣 张萍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2006年青岛市成功申报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等10类2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承渠道不畅,与教育脱节,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等原因,青岛市保护、... 2006年青岛市成功申报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等10类2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承渠道不畅,与教育脱节,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等原因,青岛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构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形式、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促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及保护传承的研究—以青岛市泊里红席为例
7
作者 赵芳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6期7-9,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资源,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记忆,也是一种特殊的标志。在世界范围内的“非遗热”再次掀起的背景下,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资源,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记忆,也是一种特殊的标志。在世界范围内的“非遗热”再次掀起的背景下,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项目以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泊里红席为例,从泊里红席的发展历史、当代现状入手,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紧扣新媒体交互性、个性化、超时空三大特点,培育以沉浸式体验、精准服务、云端经济为核心的新业态。以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解锁沉浸式体验。泊里红席产业应聚合各种新媒体形态,突破传统静态展览模式,善用人与物交互展览形式,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体系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丰 朱大梅 +1 位作者 吴若熙 李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构建的内涵、价值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路径。价值: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状:叙事主体单一,叙事边界受阻,叙事缺乏内涵。构建路径:...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构建的内涵、价值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路径。价值: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状:叙事主体单一,叙事边界受阻,叙事缺乏内涵。构建路径:扩充叙事主体,构建多主体协同传播体系;拓展叙事渠道,形成体育非遗海外传播矩阵;丰富叙事内容,构建多元化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传播 叙事体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8
9
作者 易玲 纪孟汝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53-63,共11页
步入数字时代,随着技术与经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既回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 步入数字时代,随着技术与经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既回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利益平衡需求相契合。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权利主体模糊、权利客体形态复杂、权利内容不清及权利交易不畅的现实困境。对此,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发展,可以从明晰相关权利主体、构建分层保护体系、廓清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边界及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入手,破解当前的保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与传承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价值链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新茹 沈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内容中存在过度娱乐化、传播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从价值链视角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可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全样本检验表明,传播主体可靠性、传播渠道技术性正向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内容中存在过度娱乐化、传播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从价值链视角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可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全样本检验表明,传播主体可靠性、传播渠道技术性正向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态度与行为,而传播主体权威性、传播渠道多样性对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传播内容质量对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产生了正向作用,传播内容类型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播态度和行为;受众需求可以改变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和态度,而受众行为习惯主要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行为。异质性检验表明,偏爱民间文学的群体更关注非遗数字化传播内容的数量,偏爱传统技艺的群体则更关注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类型。因此,在推动非遗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应协同多元传播主体,生产高质量传播内容,创新非遗数字化传播平台载体,强化数字化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链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新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利权 郑旖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未能深入保护并充分挖掘非遗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未能深入保护并充分挖掘非遗资源的内涵,部分非遗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迹象。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对非遗进行数字化采集、保存、管理、修复、再现、展示、传播,有利于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四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对促进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互动发展视角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全国重点旅游村... 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对促进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互动发展视角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全国重点旅游村东开张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模型。研究发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具有良好互动基础,但也存在乡村居民主体意识不强、非遗展示体验感不强等问题;丰富乡村非遗旅游业态、多产业联动、创新旅游开发方式及增强乡村居民主体性认知是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一种行之有效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高质量互动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文化旅游产业园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红卫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普及,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普及,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播手段被革新和颠覆,大众传播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媒体技术具有超越时空、便捷高效、形式多元、富于体验的传播特性,可有效赋能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立体传播。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非遗保护和传承模式,探索数字化传播路径,可以助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技术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瑞 顾天飞 卫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于核密度、空间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与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显示:①非遗和传统村... 基于核密度、空间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与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显示:①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分别为“两核一带多点”和“北疏、南密、中空”;②两者的总体空间错位特征明显,各州市在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和类型上均具有差异性;③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都受到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上,非遗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和经济发展,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 空间错位 影响因素 云贵川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要精神及其对完善中国非遗法治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云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和相关法治建设中,确立保有群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关注他们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在保有群体和外部使用者、开发者之间建立非遗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期更好地调动各方保护利用非遗的积极性,实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共治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物质文化遗产 权益保障 惠益分享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戈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我国体育非遗保护现状、困境,并提出保护路径。现状:完善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保障,多样化的保护措施构建了多元化保护模式,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困境:机制建设不完善,业态融合不足...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我国体育非遗保护现状、困境,并提出保护路径。现状:完善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保障,多样化的保护措施构建了多元化保护模式,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困境:机制建设不完善,业态融合不足,保护场域受限制,传承主体难以为继。路径:加强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业态融合,全面激活动力;融入当代生活,展现时代价值;完善传承机制,增强存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一波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传播渠道不够多元、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传播学理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即加强传播主体建设,聚合对外传播力量;深挖非遗精华,精选对外传播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宽对外传播渠道;构建对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科学分析受众心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传播 传播现状 传播路径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虚拟社区传承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红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数字化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然从保存、宣传等保护措施扩展到传承、振兴等措施。非遗项目不仅以数据形态得以记录保存、展示传播,且正在不断嵌入数字经济业态和虚拟社会形态之中,这些基于网... 数字化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然从保存、宣传等保护措施扩展到传承、振兴等措施。非遗项目不仅以数据形态得以记录保存、展示传播,且正在不断嵌入数字经济业态和虚拟社会形态之中,这些基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互动实践开始成为非遗项目活态存续的重要动力来源。非遗出现了所在地缘社区的线上延伸、非遗植入网络原生虚拟社区等新生现象,具有贸易虚拟化、产品虚拟化、要素虚拟化和实践虚拟化等四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网络虚拟世界 网络虚拟社区 数字化 传承
下载PDF
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错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彭保发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湖南雪峰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错位,采用GIS分析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表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重合... 以湖南雪峰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错位,采用GIS分析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表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重合度较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2)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空间分布错位特征,县区间存在较强的空间错位度。(3)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错位特征受到地形地势、城市辐射、社会经济、人口因素及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区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传统村落 物质文化遗产 影响因素 雪峰山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继富 汤尔雅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拓宽道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拓宽道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促进经济互动、增进多民族沟通和巩固“多元一体”格局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实践行动表现出丰富的主体交互性和时空交叠性的在场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巧妙转化为游客的差异化体验,基于集体记忆和共享互动构筑多民族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从多维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