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檀新害虫——青檀绵叶蚜(半翅目:蚜科)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伟伟 安广池 +3 位作者 乔格侠 姜立云 周成刚 赵洋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目的】研究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山东和安徽青檀自然分布区内的青檀绵叶蚜分布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在青檀绵叶蚜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从野外... 【目的】研究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山东和安徽青檀自然分布区内的青檀绵叶蚜分布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在青檀绵叶蚜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从野外及实验室饲养的蚜虫种群中采集所有虫态,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数码体视显微镜等观察、测量并记录各虫态形态特征。从3月越冬卵开始孵化到11月受精卵产生,每周定期进行林间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青檀绵叶蚜的为害特点、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青檀绵叶蚜在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若蚜及成蚜以口针刺入叶片及嫩枝等韧皮部,吸取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卷曲甚至脱落,造成种子无法发育,严重影响青檀结实,虫体产生的蜜露还诱发严重的煤污病;蚜虫群居在叶片背面主叶脉附近,并沿叶柄基部主脉向叶边缘侧脉扩散为害。青檀绵叶蚜卵初产时为橙黄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至黑色,越冬卵为亮黑色,光泽明显;初生若蚜为椭圆形,通体透明,体表无蜡丝蜡粉;若蚜4个龄期,体被长蜡丝蜡粉;成蚜呈椭圆形,黄绿色,被白色长蜡丝;干母成蚜无翅,较无翅孤雌成蚜粗短;孤雌成蚜分有翅型和无翅型2种;雌性蚜无翅,雄性蚜有翅。在山东枣庄,越冬卵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出干母,4月产生干雌,5月产生孤雌蚜,10月上旬产生性蚜,10月中旬雌雄性蚜交尾后产生受精卵,以卵在青檀上越冬。无翅型耐饥性强于有翅型。【结论】目前发现青檀绵叶蚜仅为害青檀,在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呈群居分布,以无翅型为主,耐饥性较强;青檀绵叶蚜具有繁殖快、数量多、暴发性强、危害时间长等特点,对不同地区、不同种源的青檀均造成危害,是青檀上危害较重的一类新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青檀绵叶蚜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青檀新害虫青檀绵叶蚜的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伟 安广池 +4 位作者 郭淑霞 赵洋民 周成刚 李吉全 殷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目的】对青檀绵叶蚜的有效积温、温度对体型大小的影响、种群动态和趋性等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有效积温:设置5个处理温度,将若干头无翅孤雌成蚜放入置好青檀叶的培养皿内,采用改进的树叶圆片法饲... 【目的】对青檀绵叶蚜的有效积温、温度对体型大小的影响、种群动态和趋性等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有效积温:设置5个处理温度,将若干头无翅孤雌成蚜放入置好青檀叶的培养皿内,采用改进的树叶圆片法饲养,观察并记录不同温度处理下的发育历期,通过回归直线法计算出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温度对体型大小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将若干头无翅孤雌成蚜放入置好青檀叶的培养皿内,采用改进的树叶圆片法饲养,观察、测量并记录每头成蚜的体长和体宽,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温度间蚜虫体型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种群动态:定期观察青檀绵叶蚜从越冬卵的孵化至叶片完全脱落的种群动态,然后绘制青檀绵叶蚜种群动态图表以及有翅蚜与无翅蚜数量及动态图表;趋性:根据蚜虫趋黄的特性,用黄色诱虫板在林间进行诱捕,在试验地树冠的不同高度悬挂黄板,每天定时统计蚜虫数量,最后进行数据汇总和处理。【结果】青檀绵叶蚜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分别为(6.40±1.01)℃和(223.11±13.12)日度,计算得出K'/K=15.89,预测青檀绵叶蚜在山东枣庄地区1年可发生15~16代;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历期越短,相同龄期体型越小;在山东枣庄该虫有3个高峰期,分别是6月上旬(10日左右)、7月下旬(30日左右)和9月中旬(20日左右),种群动态受风雨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树冠中下层设置黄板对该虫的诱杀效果较好。【结论】在17~29℃温度范围内,青檀绵叶蚜的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对该虫在林间的发生规律及消长趋势进行总结,可为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际生产推广黄板诱杀应用中,黄板应悬挂于树冠的中下层,诱捕时间应避开天敌瓢虫的高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青檀绵叶蚜 新害虫 生态学特性
下载PDF
7种药剂对青檀绵叶蚜的毒力测定及林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伟伟 安广池 +2 位作者 单峰 赵洋民 周成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2-506,共5页
7种药剂对青檀绵叶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EC、0.5%苦参碱AS、4.5%高效氯氰菊酯EC、0.3%印楝素EC、10%吡虫啉WP毒力较大,5种药剂的LC50分别为1.556、2.897、3.894、4.080和7.982 mg/L。选用毒力较大的这5种药剂进行林间药... 7种药剂对青檀绵叶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EC、0.5%苦参碱AS、4.5%高效氯氰菊酯EC、0.3%印楝素EC、10%吡虫啉WP毒力较大,5种药剂的LC50分别为1.556、2.897、3.894、4.080和7.982 mg/L。选用毒力较大的这5种药剂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种非植物源杀虫剂速效性较好,施药1 d后即表现出对青檀绵叶蚜很好的防效,3种药剂的林间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7 d后均达到了95%以上;而2种植物源杀虫剂则速效性相对较差,但7 d后也均达到了90%以上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绵叶蚜 杀虫剂 毒力测定 林间药效
下载PDF
危害青檀的新物种——青檀绵叶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伟 季英超 +2 位作者 安广池 赵洋民 周成刚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4期265-270,共6页
【背景】青檀绵叶蚜是近几年在山东枣庄市发现危害青檀的新物种,该蚜虫对青檀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方法】2013年对山东和安徽青檀分布地实地调查确定青檀绵叶蚜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我国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青檀绵叶蚜在中国... 【背景】青檀绵叶蚜是近几年在山东枣庄市发现危害青檀的新物种,该蚜虫对青檀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方法】2013年对山东和安徽青檀分布地实地调查确定青檀绵叶蚜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我国环境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青檀绵叶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结果】青檀绵叶蚜潜在高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北京有零星分布;中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低风险区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辽宁、湖北、湖南和浙江等地区。【结论与意义】青檀绵叶蚜潜在分布区集中在中国中东部地区,这对青檀分布地区预防青檀绵叶蚜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绵叶蚜 MAXENT AUC 潜在地理分布
下载PDF
新物种——青檀绵叶蚜寄主及天敌种类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建文 李伟伟 +5 位作者 安广池 朱磊 薛玉振 陈传友 陈庆霞 周成刚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77-79,共3页
青檀绵叶蚜是危害青檀的蚜虫新种。该文报道了该虫的寄主和天敌,根据试验结果:青檀是该虫的唯一适合寄主;调查到4科6属8种捕食性天敌,以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 青檀绵叶蚜是危害青檀的蚜虫新种。该文报道了该虫的寄主和天敌,根据试验结果:青檀是该虫的唯一适合寄主;调查到4科6属8种捕食性天敌,以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alteata DeGeer、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数量大,捕食量大。除1种寄生螨外,未发现其他寄生性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绵叶蚜 寄主 青檀 天敌
下载PDF
青檀绵叶蚜对青檀的危害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和风 安广池 +4 位作者 赵洋民 王光照 冯传荣 安瑞 李伟伟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2007年5月发现危害青檀的一种蚜虫,经鉴定为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绵叶蚜属(Shivaphis Das 1918)一新种,命名为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 and An,sp.nov)。据笔者2007—2013年调查发现青檀绵叶蚜为单食性蚜虫,... 2007年5月发现危害青檀的一种蚜虫,经鉴定为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绵叶蚜属(Shivaphis Das 1918)一新种,命名为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 and An,sp.nov)。据笔者2007—2013年调查发现青檀绵叶蚜为单食性蚜虫,寄主仅为青檀,在山东、河南、山西、北京、安徽等地的青檀自然分布区均有分布,在山东省枣庄市已对青檀造成严重危害。该虫若蚜及成蚜吸食叶片、幼果及幼嫩枝条汁液导致叶片失绿,影响树木生长及结果;虫体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枝叶发生煤污病,严重影响风景观瞻和生态景观。青檀绵叶蚜在树冠部位呈聚集分布,分布规律为树冠底层>中层>上层,内部>中部>外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绵叶蚜 分布 危害
下载PDF
青檀绵叶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腾 范静 +2 位作者 朱伟 王跃华 李永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172,共6页
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An)为2007年发现的绵叶蚜属一新种,目前已知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n)为该虫的唯一寄主。该虫可刺吸青檀叶片和新梢汁液,且在取食过程中排泄蜜露诱发枝叶煤污病,造成叶片... 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An)为2007年发现的绵叶蚜属一新种,目前已知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n)为该虫的唯一寄主。该虫可刺吸青檀叶片和新梢汁液,且在取食过程中排泄蜜露诱发枝叶煤污病,造成叶片失绿、卷曲和果实发育停止。青檀绵叶蚜属于R类对策害虫,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会爆发式繁殖,防治起来较为困难,严重危害青檀资源。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青檀绵叶蚜的研究资料,综述了青檀绵叶蚜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地理和垂直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该虫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地域分布、分子层面研究和防治产品开发利用等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绵叶蚜 生物学特性 分布规律 防治
下载PDF
青檀绵叶蚜的发生及其安全防控技术
8
作者 范静 李永锋 +2 位作者 黄书涛 王合兴 安广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0179-0181,共3页
文章介绍了青檀绵叶蚜新种的分布与危害、生活史、生活习性等发生规律,总结了消杀出圃苗木、加大新造林混交比例、悬挂黄色黏虫板诱集、土施化学药剂杀灭首代幼蚜等安全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 青檀 青檀绵叶蚜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下载PDF
新物种青檀绵叶蚜及其综合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6
9
作者 安广池 王光照 +4 位作者 刘和风 赵洋民 安瑞 冯传荣 李伟伟 《林业实用技术》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 and An,sp.nov.)是2007年5月首次被发现的一个危害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的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绵叶蚜属(Shivaphis Das)蚜虫新种。2007年以来对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 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 and An,sp.nov.)是2007年5月首次被发现的一个危害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的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绵叶蚜属(Shivaphis Das)蚜虫新种。2007年以来对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青檀绵叶蚜 新种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青檀林伴生生物及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洋民 安广池 +3 位作者 刘和风 王光照 安瑞 胡乐强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2003~2013年,对山东枣庄青檀寺青檀林伴生生物和山东枣庄、泰安、济南,北京市妙峰山、上方山,山西灵丘县花塔,安徽青阳、泾县、全椒、滁州琅琊山等地青檀林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枣庄地区青檀林伴生生物共有129种,... 2003~2013年,对山东枣庄青檀寺青檀林伴生生物和山东枣庄、泰安、济南,北京市妙峰山、上方山,山西灵丘县花塔,安徽青阳、泾县、全椒、滁州琅琊山等地青檀林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枣庄地区青檀林伴生生物共有129种,其中病原微生物类8种,腹足纲动物1科2种,蛛形纲动物4科5种,昆虫纲动物7目、38科、55种,植物35科、59种。调查中发现的一种绵叶蚜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乔格侠研究员鉴定为绵叶蚜属一新种,定名为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 Qiao,Jiang and An,sp.nov.)。青檀林主要有害生物有腹足纲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Benson)]和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蛛形纲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昆虫纲鳞翅目灯蛾科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半翅目斑蚜科青檀绵叶蚜(新种)(Shivaphis pterocelti Qiao,Jiang and An,sp.nov.)、鞘翅目天牛科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同时,对青檀苗圃地杂草进行调查,共有17科3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伴生生物 有害生物 青檀绵叶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