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蜀道申遗背景下蜀道研究的新开拓——《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论文集》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宜蓬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0-63,共4页
蜀道申遗,已经提上日程。蜀道的保护和研究,逐渐为社会所关注。陇蜀古道的历史价值,也日益为学界所发现。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政协倡议举办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体现了开展地域文化建设的眼光和志向。《论文集》所...
蜀道申遗,已经提上日程。蜀道的保护和研究,逐渐为社会所关注。陇蜀古道的历史价值,也日益为学界所发现。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政协倡议举办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体现了开展地域文化建设的眼光和志向。《论文集》所录论文,其学术视野、学术方法、学术观点,都有很多创获,对于推动蜀道尤其是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蜀古
道
——
青泥道
研究论文集》
陇蜀古
道
青泥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泥”之辨与青泥道的得名——以初唐卢照邻诗作《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为案
被引量:
2
2
作者
蒲向明
《档案》
2017年第12期27-33,共7页
青泥道历史悠久,是蜀道(秦蜀道、陇蜀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泥"之称历史文化含义丰厚,指称青泥岭、青泥道为最。青泥道得名首见于卢照邻诗《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该作与诗人任职蜀中多次途经青泥道的独特感受和经历有...
青泥道历史悠久,是蜀道(秦蜀道、陇蜀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泥"之称历史文化含义丰厚,指称青泥岭、青泥道为最。青泥道得名首见于卢照邻诗《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该作与诗人任职蜀中多次途经青泥道的独特感受和经历有关,反映了唐初青泥道在秦蜀、陇蜀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在古河池县到今徽县的历史变迁中,陇蜀道、秦蜀道在此以青泥道为主轴形成了一个时空上的立体路网系统,在连接南北丝绸之路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泥
青泥道
卢照邻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原文传递
祁山古道南秦岭段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苏海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祁山古道翻越北秦岭后,分六道翻越南秦岭至陕西略阳或甘肃武都。这六条道路由西向东分别是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和青泥岭道。覆津支道起于小川或太石渡,西南经平洛河、北峪河至武都;鸣水支道起于成县小川镇,南经...
祁山古道翻越北秦岭后,分六道翻越南秦岭至陕西略阳或甘肃武都。这六条道路由西向东分别是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和青泥岭道。覆津支道起于小川或太石渡,西南经平洛河、北峪河至武都;鸣水支道起于成县小川镇,南经两河口、镡河至康县白马关,再折向东南经大南峪至康县;青泥河道由成县顺青泥河东南行至陕西略阳;木皮岭道起于成县,东南经徽县栗川乡南柳树垭至略阳;青泥岭道起于成县,经栗亭川、徽县,东南翻越青泥岭(徽县嘉陵镇西南边界)至略阳。由于青泥岭地势高峻且逢泥淖,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和仁宗嘉佑二年,两次开通白水路,该道起于今天徽县银杏村,经十里村、照牌崖、大河店、王家河、白水峡至略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津
道
鸣水
道
青泥
河
道
木皮岭
道
白水路
青泥
岭
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陇蜀古道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4
作者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陇蜀古道指古代从陇右地区穿越今西秦岭山地和岷迭山区沟通蜀地的道路,由青泥道、祁山道、阴平道和岷山道组成。对该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在青泥道与白水路、阴平道和岷山道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陇蜀古道指古代从陇右地区穿越今西秦岭山地和岷迭山区沟通蜀地的道路,由青泥道、祁山道、阴平道和岷山道组成。对该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在青泥道与白水路、阴平道和岷山道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但关于祁山道的研究,鲜有人涉足。2009年以来,甘肃学者掀起了一股研究祁山古道的热潮,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出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复原线路走向的新尝试。陇蜀古道研究需要在研究思路、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上继续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蜀古
道
青泥道
祁山
道
阴平
道
岷山
道
原文传递
题名
蜀道申遗背景下蜀道研究的新开拓——《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论文集》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宜蓬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0-63,共4页
文摘
蜀道申遗,已经提上日程。蜀道的保护和研究,逐渐为社会所关注。陇蜀古道的历史价值,也日益为学界所发现。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政协倡议举办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体现了开展地域文化建设的眼光和志向。《论文集》所录论文,其学术视野、学术方法、学术观点,都有很多创获,对于推动蜀道尤其是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陇蜀古
道
——
青泥道
研究论文集》
陇蜀古
道
青泥道
分类号
K87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泥”之辨与青泥道的得名——以初唐卢照邻诗作《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为案
被引量:
2
2
作者
蒲向明
机构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档案》
2017年第12期27-3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丝绸之路陕甘川毗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其生态保护研究"(批准号:17BGL2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青泥道历史悠久,是蜀道(秦蜀道、陇蜀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泥"之称历史文化含义丰厚,指称青泥岭、青泥道为最。青泥道得名首见于卢照邻诗《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该作与诗人任职蜀中多次途经青泥道的独特感受和经历有关,反映了唐初青泥道在秦蜀、陇蜀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在古河池县到今徽县的历史变迁中,陇蜀道、秦蜀道在此以青泥道为主轴形成了一个时空上的立体路网系统,在连接南北丝绸之路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关键词
青泥
青泥道
卢照邻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祁山古道南秦岭段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苏海洋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文摘
祁山古道翻越北秦岭后,分六道翻越南秦岭至陕西略阳或甘肃武都。这六条道路由西向东分别是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和青泥岭道。覆津支道起于小川或太石渡,西南经平洛河、北峪河至武都;鸣水支道起于成县小川镇,南经两河口、镡河至康县白马关,再折向东南经大南峪至康县;青泥河道由成县顺青泥河东南行至陕西略阳;木皮岭道起于成县,东南经徽县栗川乡南柳树垭至略阳;青泥岭道起于成县,经栗亭川、徽县,东南翻越青泥岭(徽县嘉陵镇西南边界)至略阳。由于青泥岭地势高峻且逢泥淖,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和仁宗嘉佑二年,两次开通白水路,该道起于今天徽县银杏村,经十里村、照牌崖、大河店、王家河、白水峡至略阳。
关键词
覆津
道
鸣水
道
青泥
河
道
木皮岭
道
白水路
青泥
岭
道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陇蜀古道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4
作者
苏海洋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文摘
陇蜀古道指古代从陇右地区穿越今西秦岭山地和岷迭山区沟通蜀地的道路,由青泥道、祁山道、阴平道和岷山道组成。对该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在青泥道与白水路、阴平道和岷山道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但关于祁山道的研究,鲜有人涉足。2009年以来,甘肃学者掀起了一股研究祁山古道的热潮,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出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复原线路走向的新尝试。陇蜀古道研究需要在研究思路、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上继续取得突破。
关键词
陇蜀古
道
青泥道
祁山
道
阴平
道
岷山
道
Keywords
Longshu Ancient Road
Qingni Road
Lushan Road
Yinping Road
分类号
K0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蜀道申遗背景下蜀道研究的新开拓——《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论文集》的学术价值
李宜蓬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泥”之辨与青泥道的得名——以初唐卢照邻诗作《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为案
蒲向明
《档案》
2017
2
原文传递
3
祁山古道南秦岭段研究
苏海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陇蜀古道研究述评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