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维管束植物区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康海军 李启良 《青海草业》 2015年第1期16-20,34,共6页
经考察记录到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1532种,隶属84科,419属,表明该地区植物种类较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份复杂,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 植物区系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笃珺 马海州 +5 位作者 山发寿 黄华兵 吴非权 曹广超 陈忠 高东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4-101,共8页
青海湖流域内的巨大水体、高山和草地是阻挡西部荒漠东侵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维系区域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总面积5.09×104km2,畜牧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以上。通过资料整... 青海湖流域内的巨大水体、高山和草地是阻挡西部荒漠东侵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维系区域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总面积5.09×104km2,畜牧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以上。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考察和GIS手段,主要依据1984年厦门会议分类系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类型可分为74个小类,纳入山地疏林草地、山地灌丛草地、温性草原草地、高寒草甸草地和荒漠草地5个大类。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高寒型、荒漠化生态特点愈加突出,生物多样性锐减,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系统探讨了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特征和生态现状,提出了增加草被覆盖、治理草地荒漠化、优化畜牧业生产、强化鼠虫害防治和控制旅游经济规模等保护草地资源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周边地区 草地资源 GIS 生态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变化(1961-2007年)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岳坦 李小雁 +3 位作者 崔步礼 伊万娟 张强 孙久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24,共9页
采用单调趋势的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M-K)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1961-2007年20cm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a来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平均每年减少... 采用单调趋势的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M-K)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1961-2007年20cm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a来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平均每年减少4.47mm,各季节的蒸发皿蒸发量除秋季变化不显著外,其它各季以0.55-1.83mm/a的速率减小,其中春季减幅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减幅最小;日照时数的减少导致了气温日较差变小和空气饱和差的减小,是造成该研究区域蒸发皿蒸发量减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蒸发皿蒸发量 影响因素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浅层地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岳坦 李小雁 +1 位作者 崔步礼 孙久虎 《地球环境学报》 2010年第3期219-225,共7页
利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8个气象站1961—2007年的0~20 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近47 a来年、季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及气候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0 cm、5 cm、10 cm、15 cm和20... 利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8个气象站1961—2007年的0~20 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近47 a来年、季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及气候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0 cm、5 cm、10 cm、15 cm和20 cm浅层地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升幅分别为0.30~0.60℃·(10a)^(-1)、0.22~0.51℃·(10a)^(-1)、0.28~0.58℃·(10a)^(-1)、0.30~0.59℃·(10a)^(-1)和0.32~0.59℃·(10a)^(-1);近47 a来四季平均浅层地温整体均呈现升高趋势,升幅为0.35~0.52℃·(10a)^(-1),以冬季升幅最小,春季和夏季升幅最大,平均浅层地温升温幅度有增大的趋势;绝大部分站点的年、季平均浅层地温均呈现显著的升高趋势,升幅接近甚至高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增温幅度;年平均浅层地温除都兰站在20世纪60—80年代呈现出波动性的升高趋势以外,其他各站点均呈逐年代升高的趋势,20世纪60和70年代的平均浅层地温明显偏低,80年代相对正常,90年代偏高,进入21世纪初后,各站的平均浅层地温均偏高0.6℃以上;天峻、都兰和海晏的年、季平均地温均没有发生突变,其他各站浅层年、季平均地温的突变时间绝大部分站点都发生在El Nino年或La Nina年,说明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浅层地温的变化受ENSO事件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浅层地温 变化趋势 气候突变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青海湖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慧慧 赵景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1,共6页
根据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小波分析和ENSO事件的发生与变化,研究了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该区气温、降水量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地... 根据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小波分析和ENSO事件的发生与变化,研究了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该区气温、降水量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西部最显著,年降水量以8.73mm/10a的速率增加。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温率接近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8—2010年多年平均气温比1961—1987年增加更显著。小波分析显示,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变化周期约为3,7和17a,气温变化的周期约为3,7和29a。不同研究区域的降水量和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相关性不同。研究数据表明,青海湖周边地区厄尔尼诺年发生涝灾多于旱灾,而拉尼娜年多发生旱灾。1961—2009年青海湖水位总体趋势在下降,2005年后出现回升,流域降水量对湖水位的年变化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气温 降水量 旱涝灾害 青海湖周边地区 水位
下载PDF
青海湖周边地区沙化现状和治理措施 被引量:12
6
作者 铁生年 李星 李昀珺 《青海科技》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本文综述青海湖周边地区沙化的现状及其对湖区的影响,分析了沙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沙漠化治理的三种措施:工程固沙、生物固沙和化学固沙。
关键词 沙漠化现状 治理措施 青海湖周边地区
下载PDF
为了避免青海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多学科专家联合考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纪实
7
作者 冠声 《中国招标》 2005年第10M期21-25,共5页
一份报告放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梅颖的办公桌上,其中一系列关于青海湖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关键词 青海湖 周边地区 学科专家 全国政协副主席 罗布泊
下载PDF
青海湖周边地区绵羊育肥模式及配套技术
8
作者 余忠祥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0年第2期31-32,共2页
1放牧育肥 1.1概念 环湖牧区的夏秋牧场一般来说海拔都比较高,牧草生长期比较短,到八月底牧草开始枯黄,养分含量也随之下降,此时放牧家畜的增重速度也开始转缓。但是海拔较低的冬春牧场,此时牧草养分含量正处在顶峰时期。放牧... 1放牧育肥 1.1概念 环湖牧区的夏秋牧场一般来说海拔都比较高,牧草生长期比较短,到八月底牧草开始枯黄,养分含量也随之下降,此时放牧家畜的增重速度也开始转缓。但是海拔较低的冬春牧场,此时牧草养分含量正处在顶峰时期。放牧育肥就是利用季节草场牧草养分积累的时间差,将当年拟出栏的牲畜单独组群,适时转移到冬春牧场放牧,使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重速度,达到增加产肉量、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提高母畜比例、加快畜群周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技术 育肥模式 周边地区 青海湖 绵羊 放牧育肥 养分含量 增重速度
下载PDF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9
《青海政报》 2009年第6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项目办公室 管理办法 生态保护 项目实施 日元贷款 实施计划 贷款协议 国际招标公司 退
下载PDF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的通知
10
《青海政报》 2008年第1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项目实施 组织机构 项目办公室 生态保护 编制项目 工程建设 退化草地 项目管理机构
下载PDF
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花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许清海 杨振京 +3 位作者 阳小兰 李月丛 郑振华 王瑞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456,共13页
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空气中的花粉组合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植被面貌,与植物的花期相对应,乔木植物的花期多在春季,草本植物的花期多在夏秋季,该地冬季基本上无植物开花,冬季空气中的花粉应是当年或多年春、夏、秋季散落在地上又被风吹到... 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空气中的花粉组合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植被面貌,与植物的花期相对应,乔木植物的花期多在春季,草本植物的花期多在夏秋季,该地冬季基本上无植物开花,冬季空气中的花粉应是当年或多年春、夏、秋季散落在地上又被风吹到空气中的表土花粉和一些外来花粉;表土花粉随海拔高程的降低依次出现山地草甸、针阔混交林或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山地灌草丛、滨海平原草甸和滨海草甸或滨海盐生草甸的等5个花粉组合带,分别为蒿(Artemisia)_唐松草(Thalictrum)_松(Pinus)_桦(Betula)孢粉组合带、松_桦_栎(Quercus)_蒿孢粉组合带、藜科(Chenopodiaceae)_蒿_禾本科(Gramineae)_中华卷柏(Selaginellasinensis)孢粉组合带、藜科_蒿_菊科(Com positae)_香蒲(Typha)孢粉组合带和藜科_蒿_莎草科(Cyperaceae)_禾本科孢粉组合带;由于花粉在河水中是以悬移质颗粒被搬运,因此在不同时期沉积物花粉组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洪水期间河水对孢粉的分选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流域 周边地区 植被 空气中花粉 表土花粉 冲积物花粉
下载PDF
青海湖周边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12
作者 韩启龙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当地的生态安全,而且对青海省、中国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乃至对东北亚邻国的生态安全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通过对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关键词 草原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现状 青海湖流域 周边地区 治理 中国西北地区 生态安全 中原地区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玉虎 庞哲 史惠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40,共11页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海省东部(36°15′~38°15′N,97°50′~101°45′E),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3 160~4 953 m,全区面积约29 660 km2,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该区有种子植物823种,隶属于61科231属,依次为...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海省东部(36°15′~38°15′N,97°50′~101°45′E),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3 160~4 953 m,全区面积约29 660 km2,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该区有种子植物823种,隶属于61科231属,依次为青海种、科、属数的23.13%、62.89%和38.82%。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系的种类仅有2.78种/km2,这在唐古特地区的众多自然区域中相对并不丰富。(2)包括中国特有植物种类在内,该区系的温带成分占99.00%,以绝对优势确定了本区系明显的温带性质。(3)木本种类少,少有古老的和原始的类群,而是以多年生草本为核心的植物区系。(4)该区的一些中国特有种是经其广布的亲缘种衍生而来,这是该区系年轻和衍生的性质的具体体现。(5)我国华北区系和西南高山区系均对该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特有属少,特有种多数为水生植物,表现出青海湖独特而隐域性的水湿环境的特化结果。(7)中国特有种的核心成分是出现种类最多的甘肃—西藏—四川亚型。而在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该区隶属于其中的唐古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植物区系 区系特征 区系分区
下载PDF
洱海流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佳翠 傅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75,共3页
针对洱海流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 ,指出治水思路要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并提出了实现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包括 :工业节水和农业节水 ,水资源的生态保护 。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优化配置 生态保护 洱海流域 洱海周边地区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植被动态变化驱动力及空间粒度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美林 刘家宏 +1 位作者 刘希胜 王亚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7-1506,共10页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1986~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考虑气候、地表及人类足迹的影响,阐明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机制,并探讨空间粒度对驱动因素及其相对贡献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1986~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考虑气候、地表及人类足迹的影响,阐明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机制,并探讨空间粒度对驱动因素及其相对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5年来青海湖流域植被状况整体改善,表现为中等、中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增加,其中环青海湖东北部及布哈河上游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2)时间尺度上,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变化受气候暖湿化和生态恢复工程驱动;(3)空间尺度上,植被覆盖度变化由气候、地形、植被和土壤控制,解释力较大因素为气温(0.41),高程(0.34)和降水(0.30).气候、地形和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存在交互增强效应,气温、高程对交互效用具有控制作用,其中气温与距水系距离、降水和人类足迹的交互较为显著;(4)空间粒度对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驱动因素的贡献具有显著影响,考虑气候、地表和人为因素交互作用时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最佳研究粒度为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理探测器 空间粒度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评价的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腾宇 赵君 +2 位作者 管梦鸾 郝海广 王宝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2-600,共9页
针对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问题,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基础上识别关键性生态空间,同时结合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及典型生态问题,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不同分区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 针对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问题,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基础上识别关键性生态空间,同时结合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及典型生态问题,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不同分区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3.2%,生态极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55%;青海湖流域的核心型生态空间面积为18746.72 km^(2),优先型生态空间面积为5324.26 km^(2),其共同构成的关键性生态空间占流域总面积的81.15%;根据流域上中下游、地形等实际自然地理特征,提出构建青海湖流域“一网四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和关键性生态空间及典型生态问题,将青海湖流域划定为6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筑湿地生态系统网络和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敏感性 关键性生态空间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青海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及其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梅子钰 张雅茹 +1 位作者 黄心言 刘志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73-4986,共14页
青海湖流域是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和“空气加湿器”,其生态风险管控对青藏高原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对青海湖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产水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碳储... 青海湖流域是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和“空气加湿器”,其生态风险管控对青藏高原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对青海湖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产水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碳储存4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借助熵权—TOPSIS法,以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对损失量来构建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自然—社会要素对青海湖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青海湖流域产水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碳储存均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增幅分别为10.17%、18.36%、9.84%、3.47%,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高值区分布于河流上游的河源区和植被覆盖率高的林地区域;(2)2005—2020年青海湖流域生态风险较高,但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湖区、环湖区、布哈河河谷以及流域西北部;(3)青海湖流域生态风险的空间格局受地形及高程因子主导,但人为干扰度的影响力呈逐年上升趋势。驱动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显著高于单因子;(4)主要驱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作用方向及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坡度呈正相关,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人为干扰度呈现出正负两种效应,但以正向效应为主。研究结果对青海湖流域生态风险管控和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风险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基于ANUSPLIN插值法的青海湖流域数字流域模型研究
18
作者 王海彬 刘家宏 +1 位作者 刘希胜 王东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1,共10页
基于青海湖流域2010—2020年的降水资料,利用ANUSPLIN插值法反演了青海湖流域的降水时空分布。结合水文气象及地球遥感解译等资料,构建了青海湖流域数字流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探究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文... 基于青海湖流域2010—2020年的降水资料,利用ANUSPLIN插值法反演了青海湖流域的降水时空分布。结合水文气象及地球遥感解译等资料,构建了青海湖流域数字流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探究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解析了青海湖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布哈河口站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72和0.67,刚察站分别为0.81和0.84,说明数字流域模型适用于青海湖流域降水长时空序列模拟;土壤垂向下渗速率和土壤水平渗透速率主要影响径流的峰值,其中表层土水平渗透速率最敏感;土壤孔隙率及初始含水量主要影响径流的基流,其中中层土初始含水量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ANUSPLIN插值法 下垫面 敏感性分析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2000—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时空变化
19
作者 赵浩然 曹生奎 +3 位作者 曹广超 李文斌 陈链璇 侯瑶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23-3439,共17页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时空动态响应特征的重要指标。以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年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计算并研究了2000—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时空分布格...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时空动态响应特征的重要指标。以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年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计算并研究了2000—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地形效应,结合年均气温、年均地表温湿度、年生长季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和年植被覆盖度等数据,探讨了PUE与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单位像元(1 km^(2))PUE平均值在0.4—0.7 gC m^(-2)mm^(-1)间变化,平均为0.54 gC m^(-2)mm^(-1),且在年际间无显著变化趋势(R^(2)=0.05,P≥0.05)。在空间上,青海湖流域多年PUE平均值环湖呈现不均匀分布,除青海湖东岸外,PUE值随湖面距离增大呈减小趋势;其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湖西岸和南岸的半环区;年PUE变化趋势的斜率值为-0.05—0.04 gC m^(-2)mm^(-1)a-1,其中显著变化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29.63%。(2)青海湖流域多年PUE平均值在海拔效应和坡度坡向两种不同微地形效应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海拔每升高50 m,PUE值将减少0.02 gC m^(-2)mm^(-1);随坡度增加,PUE值呈降低趋势,平坡至险坡(>45°)的变化范围为0.3—0.61 gC m^(-2)mm^(-1);不同坡向PUE值表现为由东北坡向西南坡递减,范围为0.52—0.56 gC m^(-2)mm^(-1)。(3)在空间上,青海湖流域PUE值与地表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相关性较为明显。沿海拔梯度,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与PUE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4,P<0.01;R^(2)=0.98,P<0.01),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与PUE显著正相关(R^(2)=0.89,P<0.05;R^(2)=0.90,P<0.05;R^(2)=0.86,P<0.05),地表土壤湿度与PUE无显著相关性(R^(2)=0.16,P≥0.05)。评估了青海湖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特征及其与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明确了植被对降水的利用能力及其耗水特性,可为青海湖流域植被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时空特征 相关关系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主要河流的生态需水
20
作者 丁启慧 贾美蓉 +1 位作者 丁相毅 刘家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4,共10页
为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实测布哈河口站和刚察站1961-2020年长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三性审查验证数据符合计算条件,径流量通过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M-K)检验法进行趋势变化分析... 为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实测布哈河口站和刚察站1961-2020年长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三性审查验证数据符合计算条件,径流量通过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M-K)检验法进行趋势变化分析和径流突变检验。采用Tennant、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90%保证率月平均流量法和年内展布法计算布哈河与沙柳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以改进的Tennant评价标准和满足度对4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内展布法计算布哈河生态需水量较为合理,90%保证率月平均流量法计算沙柳河生态需水量较为合理,最终得出布哈河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38.4亿m^(3),沙柳河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14.12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青海湖流域 水文学方法 布哈河 沙柳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