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初青藏高原感热年代际增强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欢 李栋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2-426,共15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站点月值资料,NOAA、CMAP降水格点月值资料,NDVI卫星资料及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61-2014年青藏高原感热与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并根据热动力平衡方程结合CESM模式试验解释... 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站点月值资料,NOAA、CMAP降水格点月值资料,NDVI卫星资料及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61-2014年青藏高原感热与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并根据热动力平衡方程结合CESM模式试验解释了21世纪初高原感热异常对关键区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21世纪初,黄淮、江淮地区降水增加,而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减少.同时,高原感热也发生年代际增强,当春季感热增强后,大气热能上传导致夏季高原近地面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大气辐合;高层产生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大气辐散.黄淮、江淮地区在对流层中低层受异常偏南风控制,高层受高原上空的大尺度反气旋环流影响产生异常偏北风.此外,高原感热增强通过影响黄淮、江淮地区产生暖平流输送和非绝热加热正异常,该区域产生异常的上升运动,降水量增加.长江以南地区在对流层中低层存在一个异常的反气性环流,有来自海洋的冷平流输送,同时大气非绝热加热在该地区为负异常,产生异常的下沉运动,降水量减少.模式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证实了当高原感热发生年代际增强,黄淮、江淮地区水平温度平流及非绝热加热为正异常,而在华南地区为负异常,从而导致黄淮、江淮地区大气上升运动增强,降水增加;而华南地区下沉运动增强,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雨带关键区 夏季降水 青藏高原感热 21世纪初年代际变化 环流 热动力平衡 CESM模式试验
下载PDF
青藏高原感热与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燕华 王平鲁 李栋梁 《干旱气象》 2005年第1期21-25,共5页
利用1961~2000年黄土高原56站的春季降水、气温资料,用SVD方法分析了其与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与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前两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上年冬季和秋季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异常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能够导... 利用1961~2000年黄土高原56站的春季降水、气温资料,用SVD方法分析了其与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与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前两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上年冬季和秋季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异常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能够导致次年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 青藏高原感热对黄土高原西部和南部、北部的部分地区影响较显著,而对陕西北部、山西中部影响不明显。前期高原感热场SVD第一、二模态的变化,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的预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春季降水 SVD方法 青藏高原感热
下载PDF
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盈盈 李忠贤 刘伯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9-1072,共14页
本文基于日本气象厅(JMA)的JRA-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影响。EOF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高原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在高原中西部最为明显,这主要与局地地—气温差的年际变... 本文基于日本气象厅(JMA)的JRA-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影响。EOF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高原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在高原中西部最为明显,这主要与局地地—气温差的年际变率有关。统计分析表明,当春季高原中西部表面感热偏强(弱)时,印度夏季风爆发偏早(晚),且高原中西部表面感热与ENSO事件无显著相关。春季高原中西部感热能够通过改变印度季风区对流层高层和低层的经向热力结构来影响印度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当春季高原中西部感热偏强时,造成的上升气流在高原以西的印度季风区北部下沉,通过绝热增暖引起局地对流层中上部的异常暖中心,令印度季风区对流层中上部平均温度经向梯度由冬至夏的季节性反转提早。同时,印度季风区北部的下沉运动能够抑制当地降水,令陆面温度升高,并通过非绝热过程造成对流层低层的异常暖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印度季风区的海陆热力对比。在印度季风区以北地区对流层高、低层异常增暖的共同作用下,印度夏季风提前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 年际变化 印度夏季风爆发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变化对西南地区旱涝影响
4
作者 吴芳芳 王慧 李向红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4期7-12,38,I0003,共8页
利用欧洲中心1979-2010年ERA-interim青藏高原地面感热资料与西南地区干湿指数,应用SVD方法与EOF分解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在近32a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高原地面感热与西南旱涝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青藏高原西部地面感热通量在近... 利用欧洲中心1979-2010年ERA-interim青藏高原地面感热资料与西南地区干湿指数,应用SVD方法与EOF分解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在近32a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高原地面感热与西南旱涝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青藏高原西部地面感热通量在近年来是显著增加的,而高原东部感热通量在减少,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西南地区夏季、秋季全区基本偏干,特别是秋季。前期高原东、西感热异常对春季、夏季和秋季西南全区特别是西南南部地区旱涝异常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当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和高原北部的春季地面感热增加(减少)而西部、高原主体北部地面感热减少(增加)时,春季西南地区东北部是偏湿(偏干)的趋势,西南部是偏干(偏湿)的趋势;当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增强(减弱)时,夏季西南地区的四川北部、重庆市与云南南部异常偏湿(偏干);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增加(减少),高原西部感热减少(增加)时,秋季西南地区主要偏湿(偏干)。青藏高原西部(78°E-81°E,30°N-36°N)、高原中部偏南的位置(88°E-95°E,28°N-35°N),为感热影响西南旱涝的关键区。这些研究对西南地区旱涝趋势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感热 干湿指数 经验正交分析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异常及其对冬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的响应
5
作者 钟海玲 李栋梁 魏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1期38-44,共7页
本文选用中国178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建站~2000年历年春季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形成、发展以及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存在东西反位相差... 本文选用中国178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建站~2000年历年春季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形成、发展以及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存在东西反位相差异,近50年来,春季沙尘暴日数总体趋势在减少,但20世纪末又有明显的回升趋势。这不仅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路径有关,还与青藏高原冬季地面感热的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春季沙尘暴 沙尘暴发展趋势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
下载PDF
基于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异常信号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统计预测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森峰 段安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3-916,共14页
使用1980—2014年由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地面气象观测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地表感热通量以及中国东部高分辨率的降水格点资料,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率两个时间尺度上,使用最大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夏季6、7和... 使用1980—2014年由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地面气象观测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地表感热通量以及中国东部高分辨率的降水格点资料,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率两个时间尺度上,使用最大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夏季6、7和8月降水的关系,基于最大协方差关联因子的时间尺度分解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降水统计预测模型。青藏高原春季感热的各个关联预报因子与中国东部夏季各月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年代际成分中,6、7和8月在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均存在显著相关,方差贡献分别为75.6%、99.9%和79.7%;在年际成分中,相关区域在6月是华南地区、华北沿海地区和江淮流域,7月是华南地区西南部、长江流域、东北地区东南部和黄河中下游地区,8月是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西部,方差贡献分别为42.7%、43.4%和32.0%。预测模型的解释方差分析和后报试验检验表明,7月对整个中国东部地区预测效果最好,6月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而8月主要在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西部预测效果较好。该预测模型能很好描述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夏季各月降水的关联性,并对局地降水实现较好的定量预测,具有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春季感热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统计预测 最大协方差分析
下载PDF
2018年盛夏副热带高压极端偏北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静文 孙即霖 宁方悦 《海洋气象学报》 2021年第2期14-23,共10页
2018年盛夏辽宁的阶段性高温与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极端偏北有关,利用1981-201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主要以候的时间尺度,从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了2... 2018年盛夏辽宁的阶段性高温与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极端偏北有关,利用1981-201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主要以候的时间尺度,从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了2018年盛夏副高极端偏北的原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副高位置偏北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来自欧洲上空的高压脊发展并东移,与副高断裂开的一支结合,使得副高北移;二是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导致向北的越赤道气流加强,从而造成赤道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北移,进一步引起副高北移;三是由于青藏高原东部感热增强,其上升气流经由一候到两候的时间在辽宁和渤海地区下沉。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副高位置的极端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北越赤道气流 赤道辐合带 副热带高压 青藏高原感热
下载PDF
An assessment of summer sensible heat flux on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eight data sets 被引量:25
8
作者 ZHU XiaYing LIU YiMin WU GuoXi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779-786,共8页
The eight datasets of the summer (June-August) surface sensible heat (SH) flu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re compared on the time scales of the climatology,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linear trend during 1980-2006... The eight datasets of the summer (June-August) surface sensible heat (SH) flu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re compared on the time scales of the climatology,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linear trend during 1980-2006.These data sets include five reanalyses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reanalysis,NCEPR1 and NCEPR2,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CFSR,Japanese 25-year reanalysis,JRA,and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ERA40),two land surface model outputs (Noah model data of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version 2,G2_Noah,and Simple Biosphere version 2 output by Yang et al.,YSiB2),and estimated SH based on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station observations,ObCh.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ummer SH on the TP differs from one dataset to another due to different inputs and calculations.Climatologically,the ERA40 and JRA distribute rather uniformly while the other six products show similar regional disparities,that is,larger in the west than in the east and stronger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han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teau.The mean magnitude of the SH averaged over the 76 stations above the TP varies considerably among each dataset with the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20 W m?2 between the maximum (G2_Noah) and minimum (ObCh).Nevertheless,they are consistent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mostly show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corresponding to the weakening surface wind speed,in spite of the distinct trend for the ground-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mong the different data sets.These two consistencies indicate the particular availability of the SH products,which is helpful to the relevant climate dynamics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sensible heat flux assessment interannual variation linear trend
原文传递
Recent trends in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6
9
作者 YANG Kun GUO XiaoFeng WU BingY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9-28,共10页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ir temperature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wind speed. How the surface heat source has changed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onso...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ir temperature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wind speed. How the surface heat source has changed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onsoon research. Based on routine meteorological dat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rends in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on the Tibetan Plateau for the period 1984-2006. One is a physical method based on micro-meteorological theory and experi- ments, and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atmospheric stability and thermal roughness length. The other approach includes conven- tional empirical methods that assum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a constant value or a simple function of wind speed. The latter method is used widely in climatologic studies. Results from the physical method show that annual mean sensible heat flux has weakened by 2% per decade, and flux seasonal mean has weakened by -2%--4% except in winter. The two commonly used empirical methods showed high uncertainties in heat flux trend estimates, although they produced similar climatologies. Annual mean heat flux has weakened by 7% per decade when a fixed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used, whereas the trend is negligible when the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assumed a function of wind speed. Conventional empirical methods may therefore misrepresent the trend in sensible heat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atmospheric stability flux parameterization heat flux tren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