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前期青铜斝的制模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薇 董亚巍 +1 位作者 万全文 王昌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8,F0002,共9页
制模是青铜铸造工艺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献记载的缺乏,考古实物资料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界对陶模制作工艺的认识。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大量青铜实物的细致考察,发现大多青铜器上都有明确、整齐的范缝。... 制模是青铜铸造工艺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献记载的缺乏,考古实物资料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界对陶模制作工艺的认识。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大量青铜实物的细致考察,发现大多青铜器上都有明确、整齐的范缝。为研究夏商之际的范铸技术,我们对商前期青铜斝进行了模拟制备,发现分型制模才是其制模工艺的主流,用此种工艺制模更加符合器物上的范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青铜斝 制模技术 分型制模
下载PDF
商前期青铜斝铸造工艺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薇 董亚巍 +1 位作者 周卫荣 王昌燧 《南方文物》 2008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斝是一种酒器,夏代晚期已有出现,盛行于商到西周早期。关于斝的铸造工艺,前人也曾做过一些相关研究。我们通过对出土斝范的考古调研、对铜斝的实物考察和对其铸造工艺的腄馐笛?研究,认为黄冈博物馆所藏商前期铜斝是采用典型的三分法制... 斝是一种酒器,夏代晚期已有出现,盛行于商到西周早期。关于斝的铸造工艺,前人也曾做过一些相关研究。我们通过对出土斝范的考古调研、对铜斝的实物考察和对其铸造工艺的腄馐笛?研究,认为黄冈博物馆所藏商前期铜斝是采用典型的三分法制作的。斝腹部凸起的棱角分明的兽面纹和柱帽上的涡纹,是在范面上制作出来的;斝腹芯和鋬芯是由芯盒制作而成;铸型不糊草拌泥也可单独阴干、焙烧并用于浇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斝 青铜器纹饰 铸造工艺 陶范 泥芯
下载PDF
秦国东周青铜器矿料来源研究
3
作者 张睿祥 欧秀花 朱思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甘肃东部及关中地区是秦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这一地区发现的秦国青铜器对于研究其风格、冶铸技术、矿料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已发表的礼县、凤翔、陇县、陈仓、秦陵等地秦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时... 甘肃东部及关中地区是秦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这一地区发现的秦国青铜器对于研究其风格、冶铸技术、矿料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已发表的礼县、凤翔、陇县、陈仓、秦陵等地秦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时期,秦国青铜器矿料特征相近,主要来自大冶铜绿山、皖南沿江及小秦岭一带。春秋早、中、晚期表现出明显的交替,这一变化与中原及汉淮地区趋于同步。战国晚期秦陵出土青铜器的矿源不同于秦国其它遗址,这一时期矿料来源地与小秦岭一带关系密切。研究结论揭示了东周时期秦国与南方地区的楚国、曾国在青铜资源流通方面的交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青铜 铅同位素 历时性变化 矿料来源
下载PDF
比压对液态模锻铍青铜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邢书明 高文静 +4 位作者 鲍培玮 闫光远 韩亮 杨景华 高颖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1,共7页
目的针对先铸坯再模锻方法工艺流程长、能耗高、成本高的缺点,将液态模锻工艺应用于铍青铜件的成形制造中,以提高零件的成形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方法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比压对液态模锻铍青铜件试样拉伸性能、... 目的针对先铸坯再模锻方法工艺流程长、能耗高、成本高的缺点,将液态模锻工艺应用于铍青铜件的成形制造中,以提高零件的成形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方法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比压对液态模锻铍青铜件试样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硬度及晶粒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当液锻比压从40 MPa提高至80 MPa时,液锻铍青铜的晶粒尺寸可以细化至65μm以下,抗拉强度提高了150 MPa,伸长率由20%提高至40%,硬度和冲击韧性分别提高了35HBW和20 J/cm^(2)。结论液锻比压是影响铍青铜液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液锻比压的增大,液锻铍青铜件晶粒被显著细化,强度、塑性、硬度和冲击韧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液态模锻 比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湖北荆州张大冢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5
作者 胡飞 闻磊 秦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都纪南城 张大冢战国楚墓 青铜 合金成分 金相组织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哲学视角下的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
6
作者 齐秀芝 贺雪梅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文章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符号学思想,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符号学系统,深入探讨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和逻辑演变。从符号学视角,结合青铜器实际案例,分析纹饰的形式结构和符号系统。通过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历... 文章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符号学思想,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符号学系统,深入探讨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和逻辑演变。从符号学视角,结合青铜器实际案例,分析纹饰的形式结构和符号系统。通过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阐述,揭示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青铜器纹饰的逻辑系统分析,突显其在礼器、容器等不同器类中的使用规则和文化内涵。强调母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阐释青铜器纹饰的符号演变过程,并将其置于商周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哲学符号学解读。通过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青铜器纹饰的理解,还为维特根斯坦的符号学理论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符号学 青铜 纹饰 逻辑系统
下载PDF
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青铜器残片锈蚀层的科技分析
7
作者 李青会 袁仪梦 +1 位作者 谢尧亭 刘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8,共7页
本文选取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残片,联用了超景深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和面扫描技术对铜器残片的锈蚀层进行了综合表征。结果表明锈蚀层主要包含孔雀石、赤铜矿、蓝铜矿等常见锈蚀产物,同时也识别... 本文选取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残片,联用了超景深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和面扫描技术对铜器残片的锈蚀层进行了综合表征。结果表明锈蚀层主要包含孔雀石、赤铜矿、蓝铜矿等常见锈蚀产物,同时也识别出有害的含氯锈蚀产物,获取了不同的孔雀石结晶形态,探讨了锈蚀进程的复杂性及其与埋藏环境的关系。本文为理解青铜器锈蚀层提供了新视角,展示了综合科技表征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腐蚀 锈蚀层分析 拉曼光谱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的青铜峡灌区水稻和玉米种植分布早期识别
8
作者 朱磊 王科 +2 位作者 丁一民 孙振源 孙伯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0-860,共11页
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内作物种植分布对于灌溉水资源高效配置、农田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宁夏青铜峡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Sentinel-2卫星数据,通过水稻和玉米早期特征分析,提取关键的“水淹”信号和“植被”信号,构建时序归... 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内作物种植分布对于灌溉水资源高效配置、农田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宁夏青铜峡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Sentinel-2卫星数据,通过水稻和玉米早期特征分析,提取关键的“水淹”信号和“植被”信号,构建时序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特征值数据集,并通过样本分析关键特征阈值,构建水稻和玉米早期种植分布决策树模型,提取2022年宁夏青铜峡灌区水稻和玉米种植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玉米和水稻苗期的后半段5月15—31日,水淹信号和植被信号是区分二者关键时期。(2)基于早期作物物候特征的方法,在5月16—31日获取的水稻和玉米图像制图精度高于90%,用户精度超过91%,总体精度超过90%,Kappa系数高于0.88,明显高于同时期随机森林方法的分类精度。(3)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早期水稻和玉米种植分布提取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且能够在时空尺度上以较少的实地样本进行延展,同时在时间上也更有优势。因此,该方法为青铜峡灌区水稻和玉米种植分布早期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峡灌区 Sentinel-2 归一化植被指数 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决策树 水稻 玉米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青铜葵花》副语言翻译研究
9
作者 秦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0-133,共4页
以曹文轩代表作《青铜葵花》及汪海岚英译本为语料,并参照英文原创小说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文本和电影字幕,构建类比加平行的小型综合语料库,从副语言中的动作和神态两个角度分析英译本对主人公青铜的刻画。依次考察高... 以曹文轩代表作《青铜葵花》及汪海岚英译本为语料,并参照英文原创小说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文本和电影字幕,构建类比加平行的小型综合语料库,从副语言中的动作和神态两个角度分析英译本对主人公青铜的刻画。依次考察高频次搭配动作、高强度搭配动作和“哭”“笑”两种神态的翻译。研究发现,英译本选词简单,语言精炼,充分切合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成功重塑了青铜人物形象,但单一依赖纸质媒体使其海外传播度不尽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语料库 青铜 副语言 翻译
下载PDF
彭州竹瓦街出土青铜觯考源
10
作者 杜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四川彭州竹瓦街曾于1959、1980年两次发现商末周初的青铜器窖藏,计出青铜器40件。其中,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为殷人铜器。殷人铜器在成都平原出土,学者以为是蜀人随武王伐纣获得的战利品。其实,也可能是周公东征之后,大规模分割迁徙殷遗... 四川彭州竹瓦街曾于1959、1980年两次发现商末周初的青铜器窖藏,计出青铜器40件。其中,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为殷人铜器。殷人铜器在成都平原出土,学者以为是蜀人随武王伐纣获得的战利品。其实,也可能是周公东征之后,大规模分割迁徙殷遗民,某个擅长制造青铜器的殷遗家族,不愿接受周人的统治,便不惜翻越崇山峻岭,远为迁徙,最后到了成都平原。他们到了这里,对所归附的蜀地贵族不仅赠送了原属自己的青铜觯、尊,还帮助仿造了一批既有蜀地特色又与中原铜器相似的青铜容器和兵器。这或许就是彭州竹瓦街青铜器窖藏杂有殷人铜器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竹瓦街 青铜 武王伐纣 殷遗迁徙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荆楚青铜酒具重构设计
11
作者 员勃 张逸然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5-99,112,共6页
对传统荆楚青铜酒具的造型研究,通过对其风格演变与器型、纹饰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对白酒酒具设计新的需求进行实践。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形状文法对荆楚青铜酒具元素进行提取、转换,通过案例实践分析传统酒具造型运用于现代白酒酒具的... 对传统荆楚青铜酒具的造型研究,通过对其风格演变与器型、纹饰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对白酒酒具设计新的需求进行实践。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形状文法对荆楚青铜酒具元素进行提取、转换,通过案例实践分析传统酒具造型运用于现代白酒酒具的设计路径。构建出荆楚传统青铜酒具的创新形态及推演设计过程,丰富现代白酒酒具设计的文化内涵,为同类产品设计研究提供过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青铜酒具 形状文法 白酒酒具设计 重构
下载PDF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战国青铜麋鹿的造型分析及其文化影响
12
作者 弥卓君 吴依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34-137,共4页
战国时期青铜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重要的艺术传承功能。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麋鹿作为当时社会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战国青铜麋鹿的造型分析以及其文化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战国时期青铜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重要的艺术传承功能。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麋鹿作为当时社会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战国青铜麋鹿的造型分析以及其文化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其造型特征、美学特征和文化影响的简单探讨,加深了对古代青铜器艺术的理解,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了青铜器文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麋鹿 战国青铜 造型分析 文化影响
下载PDF
由物象到寓象:楚式青铜鼎文化基因的鼎新与守俗
13
作者 郑杨硕 王浩琪 段灵婧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95-101,104,共8页
楚式青铜鼎作为楚国造物艺术的典型代表,蕴含着楚文化的深厚内涵,继承与延续着楚文化基因。本文基于文化结构层次理论对楚式青铜鼎进行“物象、法象、寓象”的结构梳理,尝试总结“鼎新”与“守俗”的楚文化基因,并从“意象创新”与“制... 楚式青铜鼎作为楚国造物艺术的典型代表,蕴含着楚文化的深厚内涵,继承与延续着楚文化基因。本文基于文化结构层次理论对楚式青铜鼎进行“物象、法象、寓象”的结构梳理,尝试总结“鼎新”与“守俗”的楚文化基因,并从“意象创新”与“制度僭越”的角度进行阐释。通过构建一个全面、多元、特色的楚文化知识体系逻辑框架,为楚式青铜鼎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楚式青铜 文化层次理论 文化基因
下载PDF
设计事理学视域下西周时期青铜食器考
14
作者 王卓文 何青青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西周作为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饮食文化时期,饮食器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而改进。文章基于设计事理学分析西周青铜食器中“事”与“物”的关系,研究其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工艺与技术、造型与装... 西周作为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饮食文化时期,饮食器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而改进。文章基于设计事理学分析西周青铜食器中“事”与“物”的关系,研究其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工艺与技术、造型与装饰,探索古代食器具的造物思维与造物方法,以期为现代食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食器 设计事理学 西周时期
下载PDF
馆藏青铜器上的巴蜀符号研究与鉴赏
15
作者 庞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巴蜀符号主要发现在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和青铜印章上。文章依据不同载体,分析了巴蜀符号的特征与演变。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巴蜀符号类型差异明显,当时人们使用这些符号时有明确的区分,说明它们的性质、功能应该有所区别。... 巴蜀符号主要发现在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和青铜印章上。文章依据不同载体,分析了巴蜀符号的特征与演变。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巴蜀符号类型差异明显,当时人们使用这些符号时有明确的区分,说明它们的性质、功能应该有所区别。通过对馆藏巴蜀符号青铜器的年代、符号类型、组合规律等进行梳理,以求进一步丰富长江文明、巴蜀文化内容。在战国巴蜀地区,无论巴人还是蜀人都采用一种较原始的符号记事方法,史学界称其为巴蜀符号。虽然,关于其性质还有着较多争议,但这些神秘的符号对认知中华文化的区域类型特点及巴蜀文化交流与融合情况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近年来系统整理了馆藏文物上的巴蜀符号,现将部分成果公布,在供大家鉴赏同时,希望增强学界对巴蜀符号的关注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青铜 巴蜀符号 研究与鉴赏
下载PDF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中国青铜器概述”的教学建设与探讨
16
作者 李海群 《品位·经典》 2024年第9期146-149,共4页
高等学校通识类课程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青铜器概述”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进步空间。如推进课程教材建设、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通识课程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通识类课程 中国青铜器概述 课程思政 教学建设
下载PDF
AMT及其复配剂对青铜合金的缓蚀机理研究
17
作者 毕江元 宋述鹏 +2 位作者 丁兴 柯德庆 周和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178,共6页
青铜文物是国之瑰宝,其组织成分主要是青铜合金,本工作以青铜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合金表面的缓蚀效率及机理进行实验探索,为青铜文物保护材料的性能研究提供实验支持。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测试研究了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 青铜文物是国之瑰宝,其组织成分主要是青铜合金,本工作以青铜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合金表面的缓蚀效率及机理进行实验探索,为青铜文物保护材料的性能研究提供实验支持。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测试研究了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复配尿素和三聚氰胺作为青铜合金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失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MT浓度的增大,试样在三组实验腐蚀溶液中缓蚀效率均上升,其中1%AMT复配尿素组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效率为最大。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加入电解液中AMT浓度的增加,1%AMT复配尿素组的腐蚀电位比1%AMT组上升了0.08 V,缓蚀效率为89.8%。采用SEM和XPS对试样表面含Cu的AMT缓蚀膜进行了分析,并对缓蚀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铜离子与AMT反应生成Cu(I)-AMT络合物,吸附在青铜表面起到缓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合金 缓蚀效率 尿素 三聚氰胺 缓蚀机理
下载PDF
双级时效工艺对QAl9-4铝青铜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宗林 赵鸿金 +2 位作者 胡玉军 张兵 徐星星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9,431,共9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双级时效工艺对QAl9-4铝青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工艺参数对合金性能影响强度不同,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二级时效温度>一级时效温度>一级时效时间>二级时效时间。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最优双...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双级时效工艺对QAl9-4铝青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工艺参数对合金性能影响强度不同,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二级时效温度>一级时效温度>一级时效时间>二级时效时间。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最优双级时效工艺为(150℃/2h)+(500℃/2.5h),并以此工艺对合金进行处理。与单级时效处理相比,双级时效处理后的合金抗压强度、极限压缩率、硬度分别提升了14.79%、25.59%和5.28%。最后对不同时效工艺处理的合金进行显微结构表征,发现性能差异来源于双级时效处理后的合金含有更多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和更少的γ2相,因此对QAl9-4铝青铜进行双级时效处理可以获得比单级时效处理更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抗压强度 双级时效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四川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青铜器浅蓝色粉末状腐蚀产物的科学分析
19
作者 刘瀚文 谢振斌 +4 位作者 郭建波 任俊锋 肖庆 刘建宇 曲亮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针对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物表面作为特征存在的浅蓝色粉末状锈蚀物,综合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知与补充。研究结果显示:三星堆特征的浅蓝色粉状锈主要组... 针对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物表面作为特征存在的浅蓝色粉末状锈蚀物,综合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知与补充。研究结果显示:三星堆特征的浅蓝色粉状锈主要组成为非晶态Sn化合物掺杂有部分孔雀石与碳酸铅,浅蓝色粉状锈表面存在白色的白铅矿与磷氯铅矿。根据存在形式不同,浅蓝色粉状锈存在三种分层状态。其中磷氯铅矿的形成与三星堆遗址中埋藏的大量象牙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青铜 粉状锈蚀产物 锡腐蚀物
下载PDF
电弧增材镍铝青铜的组织与性能
20
作者 刘缙 王克鸿 +2 位作者 徐程 刘晨雨 彭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9,共7页
镍铝青铜合金由于其在海水中的高耐腐蚀性能、抗生物污染性能和良好的抗空化冲击性能,被广泛运用于船舶螺旋桨的制造,但传统的铸造镍铝青铜由于材料成本过高,并且性能已不再适用于现今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镍铝青铜构件,... 镍铝青铜合金由于其在海水中的高耐腐蚀性能、抗生物污染性能和良好的抗空化冲击性能,被广泛运用于船舶螺旋桨的制造,但传统的铸造镍铝青铜由于材料成本过高,并且性能已不再适用于现今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镍铝青铜构件,采用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制造了镍铝青铜合金构件,研究了铸造镍铝青铜和电弧增材的镍铝青铜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铸态镍铝青铜合金相比,电弧增材制造的镍铝青铜合金有更细小的微观组织,κⅠ相的析出被抑制,绝大多数的β′相转变为α+κⅢ的共析组织,元素分布更均匀.与铸态镍铝青铜相比(545 MPa,20%),电弧增材制造的镍铝青铜构件展现了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极限抗拉强度达到700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镍铝青铜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