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化学、药效与毒理”三结合方法筛选优化抗关节炎中药复方青附蠲痹汤的最佳制备工艺(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婷 余黄合 +8 位作者 林也 李鑫 唐琳 宋厚盼 彭清华 王炜 刘良 陈聪 蔡雄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目的青附蠲痹汤由附子、青风藤、黄芪、白芍、牡丹皮组成,化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之乌头汤,临床应用治疗风湿及关节炎疾病多年,疗效确切。我们拟筛选确定青附蠲痹汤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佳组方配伍,建立其最优制备工艺,从而将其研... 目的青附蠲痹汤由附子、青风藤、黄芪、白芍、牡丹皮组成,化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之乌头汤,临床应用治疗风湿及关节炎疾病多年,疗效确切。我们拟筛选确定青附蠲痹汤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佳组方配伍,建立其最优制备工艺,从而将其研发为一种治疗RA的创新中药新药。方法对青附蠲痹汤不同工艺路线制备的产物,采用方中各药味有效成分含量控制、抗炎镇痛药效评价以及急性毒性研究结合的方法,筛选确定青附蠲痹汤的最佳组方配伍和制剂工艺。结果根据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最高、抗炎镇痛活性最强和安全性最好的标准,建立了青附蠲痹汤中试生产的优化和规范的制药和加工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LPC)对青附蠲痹汤中试产品的质量分析表明,三批青附蠲痹汤的色谱指纹图谱基本一致,4种特征标记物和生物活性标记物的含量相对一致。常规的毒理学研究表明青附蠲痹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雌雄大鼠单次最大耐受剂量为33.63g/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46倍。在慢性毒性研究中,结果显示,青附蠲痹汤剂量分别为3.89、6.80和9.72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40、70和100倍)对大鼠血液学参数和血液生化参数无影响。在重复给予青附蠲痹汤三个月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和特异性的毒性反应。结论通过建立严格的工艺控制,对青附蠲痹汤生产优化和规范的制药和加工工艺成功地进行了筛选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附蠲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安全性 抗炎镇痛
下载PDF
青附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鑫 林也 +4 位作者 陈小娟 魏艳霞 宋厚盼 王莘智 蔡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3-407,共5页
目的:观察青附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寒湿痹阻型RA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青附蠲痹汤联合甲氨喋呤片)60例和对照组(甲氨喋呤片)60例,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RA患者DAS2... 目的:观察青附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寒湿痹阻型RA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青附蠲痹汤联合甲氨喋呤片)60例和对照组(甲氨喋呤片)60例,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RA患者DAS28评分及证候疗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RA患者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改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晨僵及肢体冷痛等症状评分(P<0.01)。治疗组DAS28评分、ESR、RF及CRP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TNF-α、IL-1β及MMP-3较对照组同期降低,TIMP-1较对照组同期上调(P<0.0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附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RA疗效显著,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CRP、ESR、CRP水平,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表达,降低MMP-3水平、上调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附蠲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阻证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疗效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