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霉TS67菌株活性产物的抗真菌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淑媛 王素英 涂敏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4-1408,共5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青霉TS67(Penicillum sp.)的发酵活性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其50%的发酵液分别处理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0h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 本文初步探讨了青霉TS67(Penicillum sp.)的发酵活性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其50%的发酵液分别处理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0h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7.78%和70.30%,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分别达58.8%和73.5%;同时发现用50%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的无性繁殖孢子12h后,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78.3%和62.0%。经显微镜观察抗菌活性物质处理后的菌丝体,发现菌丝体表面瘤状畸形、菌丝生长顶端不规则膨胀、内部发生原生质浓缩,初步推测青霉TS67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壁而实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 青霉ts67 抑菌活性 细胞壁
下载PDF
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娟 王素英 林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841-7843,共3页
[目的]研究用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为活性蛋白的进一步提纯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分配系数、下相分配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分别研究了PEG的浓度、磷酸盐的浓度、氯化钠的浓度对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 [目的]研究用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为活性蛋白的进一步提纯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分配系数、下相分配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分别研究了PEG的浓度、磷酸盐的浓度、氯化钠的浓度对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在PEG2000/磷酸盐和PEG 6000/磷酸盐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在24%PEG 2000/12%磷酸盐的双水相体系中下相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2.50 cm,此时下相分配率为87.77%;在28%PEG 6000/12%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中,下相分配率最大,达到94.85%,此时下相抑菌圈直径为2.45 cm。[结论]PEG的浓度、磷酸盐的浓度对蛋白的分配特性有显著影响,氯化钠的浓度对其影响并不明显。从成本及结果来说,PEG 2000优于PEG 6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磷酸盐双水相系统 青霉ts67 活性蛋白
下载PDF
抗大豆尖孢镰刀菌新型固体生物农药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素英 朱晨晨 李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青霉TS67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活性,对该菌株的固体培养基成分及其配比进行优化,同时对pH、温度、含水量、接种量及最佳培养周期等生长条件进行测定.实... 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青霉TS67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活性,对该菌株的固体培养基成分及其配比进行优化,同时对pH、温度、含水量、接种量及最佳培养周期等生长条件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青霉TS67菌株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为麸皮6g,黄豆粉3g,KH2PO40.3g,KCl 14.5mg,MgSO4.7H2O 14.5mg,FeSO4.7H2O 0.29mg,水29mL;将1.3mL 2×106 CFU/mL的青霉TS67菌株孢子悬液接种于40g最佳培养基上,pH6~7,28℃进行固体发酵培养96h,获得含有菌丝、孢子、代谢产物的固体培养物,该培养物的磷酸缓冲液浸提物能够有效抑制大豆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尖孢镰刀菌 青霉ts67 固体培养基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