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思与反思 问学与问道——谨以此文纪念王卡同仁
1
作者 孙波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18年第1期332-345,共14页
宗教有其超越性,即精神性,它既有超出社会制度又有超自己形式的品格,因为它以安顿人们的心灵为其终极鹄的,而其他目的皆为'后起附加'。但它不能独为'万世法',因为它只是一个社会与人生的调整性原则。在韦檀多哲学中,宗... 宗教有其超越性,即精神性,它既有超出社会制度又有超自己形式的品格,因为它以安顿人们的心灵为其终极鹄的,而其他目的皆为'后起附加'。但它不能独为'万世法',因为它只是一个社会与人生的调整性原则。在韦檀多哲学中,宗教与科学之二元则为一形上之'力'或'知觉性'('心灵''自我''大梵')收摄之,成其一元之二元或多元的至上原则,此一内学之境界通过瑜伽或宗教修为的经验可得,其道理简至,曰'静则生明','明'即知觉性之高境。'大道教'之上似应预设一'大道家',以期在形上层面(玄理)融合儒、释并通及韦檀多哲学,于此,调整性原则与规范性原则相结合,且互为表里、体用,以确立构成性原则,此即所谓'精神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性 心灵(理)经验 静则生明 大道家 精神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