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1
作者 徐婉婷 秦小怡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观察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均予以甲钴胺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督脉隔药灸联合... 目的:观察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均予以甲钴胺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患侧肌张力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Berg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B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BBS、PA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肌张力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侧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步频、10 m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步频、10 m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降低患侧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督脉 隔药灸 静态平衡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肌张力
下载PDF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艳明 喇高燕 +4 位作者 舒伟 宋为群 杜巨豹 孙丽 马佳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及动静态平衡仪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音乐的节律性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定及满意度调查,以组内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PDQ-39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 静态平衡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莉 刘俊英 +4 位作者 贾亮 赵青云 高艺媛 刘重梅 贾晓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神经肌电促通组、动静态平衡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6例。神经肌电促通组给予神经肌电促通治疗,动静态平衡训练组给予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组给予神经肌电促通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各组均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的躯干控制能力[动态坐位平衡、静态坐位平衡、协调评分及躯干损伤评定量表(TIS)总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L)]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3组动态坐位平衡、静态坐位平衡、协调评分以及TIS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且联合组以上评分均显著高于神经肌电促通组、动静态平衡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3组的BBS评分、FMA-LL评分、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且联合组的BBS评分、FMA-LL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神经肌电促通组、动静态平衡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态平衡训练组的BBS评分高于神经肌电促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神经肌电促通组与动静态平衡训练组的FMA-LL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神经肌电促通仪 静态平衡训练 躯干控制能力 平衡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艳明 陈晨 +4 位作者 徐冬雪 宋为群 霍速 杜巨豹 申钰涵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4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静态... 目的探讨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静态平衡训练及四肢联动训练,干预疗程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组内和组间比较康复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均有所改善(P<0.01),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平衡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司徒杏仙 王玉龙 +2 位作者 潘巍一 王尧 魏伟峰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仪组)和普通平衡板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板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仪组)和普通平衡板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板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仪组采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训练仪提供的多样模式进行动静态平衡测试训练;训练板组应用普通平衡板进行常规的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6MWT)、Berg平衡量表(BBS)和姿势稳定度。结果治疗6周后,2组6MWT、BBS和姿势稳定度测试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训练仪组所收集的3项评分指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训练板组(P<0.05)。结论 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治疗效果比普通平衡板训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 脑卒中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辉 刘波 +3 位作者 伍萨 路怀民 张晓芳 张鑫 《中医正骨》 201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12月,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法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经治疗后遗留平衡能力下降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7-70岁,中位数39岁。... 目的:探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12月,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法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经治疗后遗留平衡能力下降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7-70岁,中位数39岁。骨盆骨折术后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5例,足踝部骨折术后7例,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术后3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经电针治疗后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经电针治疗后5例。病程0.5-24个月,中位数4个月。分别于静态平衡训练前、2周后由同一名测试者对患者进行动态平衡测试,测试总体稳定指数、前后向稳定指数和左右向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患者在平衡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静态平衡训练2周后,患者的总体稳定指数由训练前1.13±0.61降低至训练后0.95±0.33,前后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70±0.40降低至训练后0.57±0.23,左右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69±0.43降至训练后0.61±0.24。结论: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中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及协调能力,提高其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姿势平衡 下肢 骨关节损伤 静态平衡训练 本体感觉 康复
下载PDF
静态平衡训练系统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影响
7
作者 陈汴生 蒋拥军 +2 位作者 李克军 胡敏杰 陈佳旭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12期26-27,28,共3页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训练系统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步伐移动训练、平衡板训练、弹力带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静态平衡训练系统中的平衡、本体感觉、滑雪...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训练系统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步伐移动训练、平衡板训练、弹力带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静态平衡训练系统中的平衡、本体感觉、滑雪运动模式训练,在训练前后均采用平衡功能评定系统进行平衡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在闭眼状态下的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LFS指数均小于训练前(P<0.05),而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平衡训练系统中的训练模式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传出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平衡训练系统训练 踝关节损伤 术后 本体感觉 影响
原文传递
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车玉子 《医疗装备》 2021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8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平衡训练,试...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8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平衡训练,试验组给予静态平衡仪训练,比较两组静态平衡参数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X轴平均值、Y轴平均值、椭圆区域及平衡线总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X轴平均值、Y轴平均值、椭圆区域及平衡线总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态平衡仪训练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各项静态平衡参数,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平衡训练 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
下载PDF
电针配合静态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平衡障碍35例
9
作者 黄燕熙 廖军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静态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平衡障碍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期间2组各有1例退出。对照组予以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实验组在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基...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静态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平衡障碍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期间2组各有1例退出。对照组予以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实验组在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2组均联合口服美多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运动部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UGT)值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BBS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UGT值均短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实验组TUGT值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静态平衡训练可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改善患者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平衡障碍 针刺 静态平衡功能训练
下载PDF
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小明 周欢霞 +2 位作者 王宏林 蒋黎明 詹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2例帕金森病患者被随机分入常规平衡训练组(对照组)和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组(研究组),每组均21例。训练前以及...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2例帕金森病患者被随机分入常规平衡训练组(对照组)和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组(研究组),每组均21例。训练前以及训练6周后对2组患者的动静态平衡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Berg平衡量表的评估。结果::训练6周后,研究组的静态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的前后方向评分的改善并不显著(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的动态平衡整体、向前、向前左和向前右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P值均<0.05),但向左和向右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并不显著(P值均>0.05);对照组仅向左和向右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值均<0.05)。结论::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训练效果的能力显著优于常规的平衡训练,其中向前、向左、向右、向前左和向前右这5个方向上平衡功能的改善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平衡 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
原文传递
An 8-week reactive balance training program in older healthy adult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Max R. Paquette Yuhua Li Joseph Hoekstra Joshua Bravo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5年第3期263-269,共7页
Background: This preliminary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n 8-week supervised reactive bal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reaction time (RT) and foot speed, static balance and balance confidence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 Background: This preliminary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n 8-week supervised reactive bal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reaction time (RT) and foot speed, static balance and balance confidence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compared to an exercise control group. Methods: Twenty-five older adul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reactive balance training group (QuickBoard; n = 12; 71.0 ± 8.6 years) or a stationary cycling group (control; n = 13; 70.2 ± 6.0 years). Both groups were tested for foot RT foot speed, static balance, and balance confidence at baseline, 4-week, 8-week, and 4-week follow-up. Results: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QuickBoard foot RT and speed in both groups with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the QuickBoard group. However, no group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static balance performance.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improvements in RT and foot speed may be beneficial for fall and trip preven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findings for trio avoidance and oerformance of daily tasks are uncl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ANCE ELDERLY EXERCISE Reactive train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