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虹膜定位跟踪静态眼球旋转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对近视散光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华 刘泉 雷蕾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过程中使用虹膜定位跟踪静态眼球自旋补偿(SCC)对近视散光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近视散光患者连续病例59例(109眼),术前矫正视力≥0.6,术前裸眼视力0.01~0.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过程中使用虹膜定位跟踪静态眼球自旋补偿(SCC)对近视散光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近视散光患者连续病例59例(109眼),术前矫正视力≥0.6,术前裸眼视力0.01~0.1,平均-1.38±0.26,球镜范围为0~13.25 D,平均(-8.08±2.91)D,柱镜范围为-1^-7.5 D平均(-1.73±1.14)D。对实施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使用虹膜定位跟踪(SCC)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时间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及平均散光度变化情况。使用SIRUS地形图检查仪采集导入SCC数据,术后规范的用药及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裸眼视力≥0.8为106眼(97.24%),≥1.0为98眼(89.9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余球镜±0.5 D以内106眼(97.24%),±1.00 D以内108眼(99.08%);残余柱镜±0.5 D以内105眼(96.33%),±1.00 D以内108眼(99.08%);较术前患者屈光度也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过程中使用SCC可有效治疗近视散光,且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虹膜定位跟踪 静态眼球自补偿 近视散光
下载PDF
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的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和散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琼芹 邓应平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FS-SBK)中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矫正近视及散光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1月行FS-SBK的屈光不正患者23例(36只眼),根据...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FS-SBK)中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矫正近视及散光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1月行FS-SBK的屈光不正患者23例(36只眼),根据术中是否行静态眼球自旋跟踪功能(static cyclotorsion control,SCC)分为2组,其中SCC组11例(20只眼),非SCC组12例(16只眼); SCC组内再根据术中静态眼球旋转度数分为±2°以内组(5例9只眼)、±2~±5°组(4例7只眼)、±5°以上组(2例4只眼)3组。分别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和术中SCC度数,提取瞳孔直径为6.5 mm时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斯特尔比率等的均方根值,并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未出现术中及术后的严重并发症。SCC组与非SCC组有效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7±0.145、1.005±0.141,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眼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差值较术前降低,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组内,术后斯特尔比率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彗差的差值在SCC组与非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组内不同眼球旋转度数组间,各指标术前术后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的FS-SBK矫正近视及散光有效。FS-SBK在减少低阶像差的同时会引入高阶像差,术中是否行SCC对此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静态眼球自旋跟踪功能 实时动态眼球自跟踪功能 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 总高阶像差 斯特尔比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