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息性心肌缺血36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水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6期2015-2016,共2页
通过24 h动态监测,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除有心绞痛发作的心肌缺血,还存在无任何症状的心肌缺血表现,即静息性心肌缺血(SMI)。本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6例SMI患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静息性心肌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府逐瘀汤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静息性心肌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小青 金程阳 龚鸿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5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静息性心肌缺血(SMI)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10~2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静息性心肌缺血(SMI)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10~2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1袋/次,3次/d,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痊愈率治疗组40.00%,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稳心颗粒可以有效治疗SMI,且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性心肌缺血 老年 单硝酸异山梨酯 稳心颗粒
下载PDF
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
3
作者 张玉 伊永亮 +2 位作者 余玫 魏敏 高海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104,共4页
目的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统计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结果筛选入选... 目的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统计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结果筛选入选患者,查阅入选患者心脏远程监护记录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计算静息性心肌缺血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及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21.3%,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58.3%(P<0.05)。冠状动脉痉挛在所有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中所占比例≥73.3%,非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所占比例≤26.7%(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鉴别诊断导致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两种机制;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机制中冠状动脉痉挛所占的比重大;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的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比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的连续监测对于静息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静息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痉挛
原文传递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玉 高海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过程中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患者57例,当患者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时,立即电话联系患者询问其是否有胸闷、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及时通知患者采取相...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过程中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患者57例,当患者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时,立即电话联系患者询问其是否有胸闷、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及时通知患者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让患者填写记录卡,将患者的发病时间及是否有症状的记录汇总成表格,计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 57例患者中,有症状者10例(占18%),无症状者45例(占79%);发作次数192阵,有症状者31阵(占16%),无症状者161阵(占84%)。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90.6%;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0岁者与<60岁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已经不能作为静息性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指标;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能及时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较传统动态心电图及床旁心电监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 静息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