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在阻塞性冠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铁力 李京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 first-pass MPI)在阻塞性冠脉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均接受静息状态下CTCA、CT first-pass MPI及CAG检查...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 first-pass MPI)在阻塞性冠脉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均接受静息状态下CTCA、CT first-pass MPI及CAG检查。阻塞性冠脉病变诊断中静息状态下CTCA、CT first-pass MPI、静息状态下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与CAG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阻塞性冠脉病变诊断中静息状态下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的特异度显著高于静息状态下CTCA(P<0.05),但二者的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 first-pass MPI(P<0.05);静息状态下CT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 first-pass MPI(P<0.05),但二者的阳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在阻塞性冠脉病变中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冠脉病变 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 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姬莹 徐秀芳 +4 位作者 许化致 谢福荣 曹国全 王镇章 肖方毅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455-458,47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联合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TPR)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162例临床疑诊CHD的患者,CCTA后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利用CCTA的原始数据进行TPR分析,以CAG结果为参照,评价CCTA联合TP...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联合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TPR)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162例临床疑诊CHD的患者,CCTA后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利用CCTA的原始数据进行TPR分析,以CAG结果为参照,评价CCTA联合TPR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 CCTA、TPR单独或两者联合均可用于诊断CHD(x^2=94.42、14.25、48.30,均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589、0.701。CCTA单独诊断CHD的灵敏度为85.6%(95/111),特异度为94.1%(48/51),阳性预测值(PPV)为96.9%(95/98),阴性预测值(NPV)为75.0%(48/64)。TPR单独诊断CHD的灵敏度为82.9%(92/111),特异度为45.1%(23/51),PPV为76.7%(92/120),NPV为54.8%(23/42)。联合CCTA及TPR诊断CHD的灵敏度为99.1%(110/111),特异度为41.2%(21/51),PPV为78.6%(110/140),NPV为95.5%(21/22)。结论联合CCTA及TPR可用于诊断CHD并可明显提高CHD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造影 静息灌注成像 心肌透壁灌注指数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晓英 程晓莉 王竹青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36-163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成像技术(CTA)、心电图(ECG)及冠状动脉造影(CGA)对冠心病患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初诊疑似冠心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A检查、ECG及CGA检查,以CG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ECG诊断...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成像技术(CTA)、心电图(ECG)及冠状动脉造影(CGA)对冠心病患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初诊疑似冠心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A检查、ECG及CGA检查,以CG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CTA和CG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计算CTA判断冠脉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符合率。结果180例患者经CGA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共计82例,CTA诊断为冠心病共计80例,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共计63例,ECG联合CTA检查诊断冠心病共计81例;CGA判断为轻度狭窄29例,中度狭窄29例,重度狭窄24例,CTA诊断为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31例,重度狭窄24例;ECG联合CT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纯ECG诊断和CTA诊断,CTA诊断冠心病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ECG;CGA判断为轻度狭窄29例,中度狭窄29例,重度狭窄24例,CTA诊断为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30例,重度狭窄24例,CTA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与CTA诊断符合率为93.55%,中度狭窄符合率为96.67%,重度狭窄符合率为100.00%。结论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具有无创、快速,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的优势,对于临床初诊冠心病患者,结合心电图及多排螺旋CT成像检查诊断冠心病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 静息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理干预及精细化指导对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与探讨
4
作者 祁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9-72,共4页
本文重点分析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及精细化指导后对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在2021年2月开始进行本次研究,在2022年10月结束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是在我院影像科接受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计... 本文重点分析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及精细化指导后对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在2021年2月开始进行本次研究,在2022年10月结束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是在我院影像科接受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计入46例,在盲选法基础上予以分组,对照组(23例,依托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随机纳入另外23例,检查时应用心理干预及精细化指导,对比以下指标:(1)应激反应发生率;(2)心理状态变化;(3)临床配合度;(4)图像质量分级;(5)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出现应激情况与对照组出现应激情况相比明显更少,其发生了分别是4.3%、30.4%(P<0.05)。(2)观察组焦虑情绪(SAS)、抑郁情绪(SDS)调节情况与对照组两项指标调节情况相比明显更好(P<0.05)。(3)观察组病患临床配合度为95.6%,对照组病患临床配合度为65.2%,组间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图像质量分级评估与结果与对照组图像质量分级评估结果相比更清晰,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高达100.0%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73.9%明显更高(P<0.05)。结论 将心理干预和精细化指导用于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程中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各方面应激反应产生的同时,可确保检查顺利完成,有助于患者配合度升高,改善图像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更好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精细化指导 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下载PDF
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期66-66,共1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经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静息状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常规静息状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经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静息状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常规静息状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156例经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经常规静息心电图确诊的有58例,准确率为37.18%;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有138例,准确率为88.46%;经χ2检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准确率,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若单用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情况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诊断,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诊断价值 静息状态心电图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的诊疗分析
6
作者 王楠 《医师在线》 2019年第16期31-32,共2页
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大类,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心绞痛常在静息状态下发生,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存在不稳定斑块,造成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但不伴随心电图ST段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冠状动脉造影... 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大类,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心绞痛常在静息状态下发生,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存在不稳定斑块,造成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但不伴随心电图ST段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这种类型的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因此变异型心绞痛又称冠状动脉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诊疗 冠状动脉造影 不稳定斑块 ST段抬高 静息状态
下载PDF
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指导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钟儒婷 周围 +2 位作者 麦林琳 刘静玲 徐荣浩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 研究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指导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7月因胸闷、胸痛就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常规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将患者... 目的 研究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指导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7月因胸闷、胸痛就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常规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34),同期行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并依据SPECT结果选择治疗方案;对照组(n=34),依据CCTA结果选择治疗方案。确定治疗方案后随诊,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SPECT及CCTA推荐的治疗方案差异及原因。结果 两组间临床病情、冠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及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运重建治疗3%(1/34),单纯药物治疗97%(33/34),症状缓解率100%;对照组中血运重建治疗50%(17/34),单纯药物治疗50%(17/34),症状缓解率100%。研究组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χ^(2)=19.342,P<0.05)。随诊7~33月(中位数28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3%(1/34),研究组为0。研究组有14例患者SPECT的治疗建议与CCTA的治疗建议不同,最终这14例患者均依据SPECT结果选择了单纯药物治疗,比依据CCTA结果做决策的冠脉造影率减少约41%(14/34),单次住院诊疗费用节省约50%。结论 一日法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有利于筛选出不需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案安全有效,相较于目前常用的CCTA筛查,可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及介入手术,降低医疗总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治疗 多巴酚丁胺
下载PDF
谨防CT造影剂过敏!
8
作者 王有军 《药物与人》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来自某医院的真实事件:一位身体还比较好的中年人,在做增强CT检查冠状动脉的过程中,注射造影剂后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虽经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专家建议,医生在给病人做CT造影剂时要谨防过敏反应。
关键词 增强ct检查 造影剂过敏 过敏反应 注射造影 ct造影 冠状动脉 生命危险 昏迷状态
下载PDF
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TPR)对冠心病附加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化致 孙厚长 +3 位作者 谢福荣 王镇章 肖方毅 朱姬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4期5-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心肌透壁灌注指数(TPR)能否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0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并于CCTA后2周内完成冠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病例,共270例入选。应用CCTA的原始...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心肌透壁灌注指数(TPR)能否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0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并于CCTA后2周内完成冠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病例,共270例入选。应用CCTA的原始数据进行TPR分析,以CAG结果为参照,评价CCTA联合TP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独CCTA以及联合TPR均可诊断冠心病(X2=146.2、141.9,P均〈0.01),受试者特征曲线(HOG)下面积分别为0.866、0.885。单独C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3.5%(188/201),特异性为79.7%(55/69),阳性预测值为93.1%(188/202),阴性预测值为80.9%(55/68)。CCTA联合TP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8.6%(178/201),特异性为88.4%(61/69),阳性预测值为95.7%(178/186),阴性预测值为72.6%(61/84)。结论TPR有助于提高CCT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造影 静息灌注成像 心肌透壁灌注指数
下载PDF
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10
作者 王安虎 叶海燕 邢伟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S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用于评价冠心病心肌血流供应异常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62例可疑冠心病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前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静息G-MPI,图像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定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显像前2周内行冠...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用于评价冠心病心肌血流供应异常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62例可疑冠心病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前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静息G-MPI,图像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定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显像前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结果162例患者中,CAG有1支及1支以上狭窄≥50%者142例,其中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126例。静息G-MPI结果心肌受损138例,230个心肌节段,与CAG对照其诊断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为92.96%,特异性为70%,准确性为90.12%。结论静息G-MPI诊断冠心病简便、安全、灵敏、准确,对评价心肌血流供应异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SPEct/ct
下载PDF
背向散射技术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狭窄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青 郭瑞强 +2 位作者 陈金玲 刘岚 郝力丹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技术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能否提高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测率。方法记录32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的背向散射积分,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心肌节段分组,...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技术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能否提高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测率。方法记录32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的背向散射积分,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心肌节段分组,比较各组心肌在各剂量负荷下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CVIB)值的变化。结果和正常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相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CVIB值在静息状态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无显著差异,但在大剂量负荷下明显降低。以DSECVIB<4.8dB作为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阈值,对于左前降支病变,DSECVIB法可提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对于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DSECVIB法未能提高检测的敏感性,而提高了特异性和准确率。结论背向散射技术与传统DSE联合应用可提高DSE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测率,尤其对于左前降支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冠状动脉狭窄 背向散射技术 不同部位 背向散射积分 冠状动脉供血 冠状动脉病变 左前降支 左室乳头肌 不同剂量 造影结果 静息状态 高敏感性 检测率 准确率 特异性 DSE 心肌 冠心病 节段 小剂量 CVI
原文传递
采用MRI对左胸廓内动脉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桥血管评价准确性高
12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年第14期4-4,共1页
德国学者结合相位对比法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多种MRI方法对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左胸廓内动脉的开放、血流和血流储备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者使用心电门控三维导航技术冠脉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评价桥血管的开放情况,采用相位对... 德国学者结合相位对比法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多种MRI方法对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左胸廓内动脉的开放、血流和血流储备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者使用心电门控三维导航技术冠脉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评价桥血管的开放情况,采用相位对比法测量静息状态和潘生丁负荷后的左胸廓内动脉桥血管的血流和储备情况,依据16层螺旋CT碰脉造影的结果将桥血管分为严重狭窄组(狭窄>70%,n=11)和对照组(狭窄<70%,n=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廓内动脉 桥血管 MRI 准确性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 16层螺旋ct 相位对比法 血流储备 导航技术 心电门控 静息状态 碰脉造影 研究者 负荷后 潘生丁 狭窄 对照组
原文传递
多种无创检查组合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海波 韩雅玲 +4 位作者 荆全民 刘海伟 张磊 霍勇 张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9期1668-1670,1656,共4页
目的:评价多种无创辅助检查组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辅助诊断价值,筛选有效的冠心病确诊和排除指标,初步确定优化的冠心病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419例冠心病患者多项无创辅助检查结果(包括静息心电图、24小时... 目的:评价多种无创辅助检查组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辅助诊断价值,筛选有效的冠心病确诊和排除指标,初步确定优化的冠心病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419例冠心病患者多项无创辅助检查结果(包括静息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负荷心电图、负荷核素心肌显像、16或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有≥50%的狭窄)为金标准,观察各种无创辅助检查组合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多项无创辅助检查组合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敏感性56.02-87.43%,特异36.13-87.61%,阳性预测值58.83-97.16%,阴性预测值30.21-73.36%,非介入手段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动态心电图联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组最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动态心电图联合冠脉CT成像组最高。结论:辅助检查组合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动态心电图可作为各级别医院冠心病筛查的基本及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电图(RECG) 发作心电图(AECG)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运动平板心电图(TET) 多层螺旋ct(MSct)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 冠状动脉造影(CAG) 冠心病(CAD)
原文传递
应变率显像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穆玉明 王春梅 +3 位作者 唐琪 韩伟 马依彤 王朝霞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下应用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SRI)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冠心病者50例全部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分别在静息状态、各级负荷... 目的探讨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下应用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SRI)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冠心病者50例全部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分别在静息状态、各级负荷状态下于心尖两腔及四腔观应用SRI技术测量左室前壁中段和侧壁中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正常组心肌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随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峰值负荷时应变率达最大;冠心病组缺血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应变率在小剂量时增加,峰值剂量40μg·kg-1·min-1时应变率明显降低(P<0.05)。应变率检测缺血节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和91.7%。结论应变率显示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会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为40μg·kg-1·min-1时,应变率对心肌缺血的检出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应变率显像 检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造影结果 收缩期 临床价值 显像技术 静息状态 左室前壁 负荷剂量 正常组 冠心病 峰值 I技术 节段 小剂量 特异性 敏感性 检出率 中段
原文传递
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
15
作者 刘福元 《保健与生活》 2015年第10期11-11,共1页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高发疾病。如何及时发现和确诊。以利于进行有效的治疗呢?通常有三种检查方法,分别是心电图(包括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选择逐步升级的方法进行临床...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高发疾病。如何及时发现和确诊。以利于进行有效的治疗呢?通常有三种检查方法,分别是心电图(包括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选择逐步升级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 冠心病 常用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运动平板心电图 64排螺旋ct 静息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