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5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与伏安特性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桂卫华 张定华 +1 位作者 阳春华 王卫安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8-612,共5页
为在抑制电压波动、补偿三相不平衡和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减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理论和分段式伏安特性电压控制相结合的集成控制策略.利用瞬时无功理论快速计算提高了补偿器的响应速度,同时利用分段式伏安特... 为在抑制电压波动、补偿三相不平衡和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减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理论和分段式伏安特性电压控制相结合的集成控制策略.利用瞬时无功理论快速计算提高了补偿器的响应速度,同时利用分段式伏安特性的电压控制扩大了其补偿范围、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两者通过专家规则集成控制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这既提高了响应速度,也拓展了控制范围,减小了安装容量和运行损耗.在冷水江钢厂950mm热轧线的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控制 伏安特性 静止无补偿 瞬时无功 比例积分 轧机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晓华 叶洪涛 +2 位作者 王荔芳 刘胜永 袁海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6,共4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动态调节过程中存在快速性和平稳性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生物智能控制器基于睾丸素分泌调节原理,其一级控制单元和二级控制单元采用比例控制和传统PID控制设计...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动态调节过程中存在快速性和平稳性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生物智能控制器基于睾丸素分泌调节原理,其一级控制单元和二级控制单元采用比例控制和传统PID控制设计,一级控制单元根据控制偏差的大小动态调整二级控制单元的给定值输入,从而可迅速、稳定地消除控制偏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动态和静态稳定性能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智能控制 比例控制 PID控制 静止无补偿 电压调节 SVC
下载PDF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晓华 王荔芳 黄玲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8-52,共5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自适应性差、调节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SVC控制系统电压调节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SVC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SVC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自适应性差、调节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SVC控制系统电压调节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SVC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SVC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自适应能力好,系统动态和静态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二次型单神经元PID 电压调节 MATLAB仿真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的PID控制研究
4
作者 吴萍 王霖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介绍了静止无功补偿器中TCR与TSC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TCR与TSC并联型SVC的结构、原理、控制方式等。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结构以及整个SVC补偿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无功... 介绍了静止无功补偿器中TCR与TSC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TCR与TSC并联型SVC的结构、原理、控制方式等。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结构以及整个SVC补偿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无功和谐波电流检测方法,采用PID控制,对仿真前后的波形进行对比,分析SVC的控制过程,验证SVC补偿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VC可以实现对系统无功功率的有效补偿,且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PID控制 电能质量
下载PDF
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裕强 解绍锋 +2 位作者 钟帆 王辉 李鲲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68,共11页
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可用于交直流供电系统并存的供电区段,也能为多制式机车提供出厂试验,减少供电设备,提高效率,并解决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双流制供电系统的结构,根据负荷的运行工况分别研究2种运行方... 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可用于交直流供电系统并存的供电区段,也能为多制式机车提供出厂试验,减少供电设备,提高效率,并解决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双流制供电系统的结构,根据负荷的运行工况分别研究2种运行方式的基本原理,构建负序补偿数学模型并推导静止无功发生器容量的计算式。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研究该方案中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策略。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负荷运行工况下,双流制供电系统既能为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提供运行功率,也能对公共连接点处的负序进行治理,验证了补偿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发生 双流制供电系统 负序 电能质量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三电平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策略探究
6
作者 宋元军 强盛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9期69-71,共3页
近年来,新能源的并网发电量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通过技术措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三电平静止无功补偿器对以上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电压电流双闭环脉冲量输入控制策略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适应大功率场景。... 近年来,新能源的并网发电量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通过技术措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三电平静止无功补偿器对以上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电压电流双闭环脉冲量输入控制策略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适应大功率场景。文章重点分析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中的多步预测控制算法,将其应用于三电平静止无功补偿器。经过仿真,该控制策略显著降低了电网电流总谐波失真和开关频率,实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静止无补偿 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
7
作者 谢大洋 刘政杰 +1 位作者 薛鹏 张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目前广义椭偏仪双旋转补偿器控制旋转比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与步进电机的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两个步进电机旋转的基础速度、速度比、旋转光学周期数,并... 针对目前广义椭偏仪双旋转补偿器控制旋转比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与步进电机的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两个步进电机旋转的基础速度、速度比、旋转光学周期数,并通过LabVIEW软件进行编程,获得与之配套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完成双补偿器的任意比例旋转控制。通过搭建的广义椭偏实验系统采集双补偿器不同转速比下对空气样本测量的图像,并将其中转速比为5∶3的数据采集结果与理论空气样本波形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实际空气穆勒矩阵与理论穆勒矩阵元素的最大误差为0.014,平均误差为0.004 3,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椭偏仪 双旋转补偿 速度调控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相间协调控制方法
8
作者 林艺哲 潘磊 +1 位作者 邹强 董云龙 《电气技术》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DSSC)是一种串联型分布式柔性交流输电装置,功率模组串联接入交流线路。为快速、平稳地处理DSSC的各相模组故障,本文提出相间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引入热备用控制机制,在三相DSSC的某一相出现模组故障后,将非故障相... 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DSSC)是一种串联型分布式柔性交流输电装置,功率模组串联接入交流线路。为快速、平稳地处理DSSC的各相模组故障,本文提出相间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引入热备用控制机制,在三相DSSC的某一相出现模组故障后,将非故障相指定模组转为热备用状态并输出零电压,同时提升各相正常模组的输出电压,从而保持DSSC输出总电压不变,在避免对交流电网造成不平衡扰动的同时,保证模组故障不影响线路稳态潮流。在湖州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PFC)示范工程中,通过开展模组故障模拟试验,验证了相间协调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DSSC) 模组故障 相间协调控制 热备用控制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小波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华 冯雨辰 +1 位作者 王月武 蓝会立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11期48-53,共6页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针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在SVC动态调节过程中由于控制器参数固定而存在动态响应、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PID(WNNPID)的SVC电流反馈电压稳定控...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针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在SVC动态调节过程中由于控制器参数固定而存在动态响应、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PID(WNNPID)的SVC电流反馈电压稳定控制方法。首先,分别选取SVC的电压差ΔUr、电压误差ΔU和补偿电压USL作为WNNPI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而控制器的输出为SVC的参考电纳。然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WNN)和增量式PID控制对WNNPID控制器的结构进行设计。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并与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WNNPID控制方法具有更稳定的电压控制效果、较快的响应速度、较好的动静态响应性能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电流反馈 电压稳定控制 小波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动态响应 自适应能力 比例积分微分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TSC静止无功补偿器仿真研究
10
作者 罗鑫 艾凤琴 胡凯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行业的电力需求急增且区域用电不均,有效的无功调节手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TSC)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TSC主回路的主要部件、电容器连接方式、电容器...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行业的电力需求急增且区域用电不均,有效的无功调节手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TSC)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TSC主回路的主要部件、电容器连接方式、电容器分组方式、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控制系统及电容器容量的确定,通过计算完成MATLAB仿真实验建模,在MATLAB中完成了对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TSC MATLAB 电容 补偿容量
下载PDF
基于级联式多电平变换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拓扑研究
11
作者 赵昊然 陈腾 陆智勇 《电气开关》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电力系统实时无功补偿对提升电能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无功功率补偿常采用大容量的电抗器、电容器,体积大、重量大、效率低。静止无功补偿器采用全控开关器件构成,具有可控,动态响应速度快,损耗低,效率高的优点。以单相H桥为级联单位串... 电力系统实时无功补偿对提升电能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无功功率补偿常采用大容量的电抗器、电容器,体积大、重量大、效率低。静止无功补偿器采用全控开关器件构成,具有可控,动态响应速度快,损耗低,效率高的优点。以单相H桥为级联单位串联而成的级联式多电平变换器可通过对各个H桥进行移相控制,输出多电平波形,提高输出电压正弦度,降低谐波含量,减小滤波器的体积,且具有扩展性强,适应性强,实现容易等优点。介绍了级联式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与工作原理及适用于该变换器的基于三角载波移相技术的PWM调制策略,通过降低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提高系统的效率。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拓扑与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级联式多电平变换 三角载波移相 PWM调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控制方法
12
作者 于永安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7期176-177,181,共3页
应用传统方法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后,不仅电压回归稳态的耗时较长,且功率损耗较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模糊PID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控制方法,根据静止无功补偿器电路特点,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补偿器电流作傅里叶变换,确定补偿器电压... 应用传统方法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后,不仅电压回归稳态的耗时较长,且功率损耗较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模糊PID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控制方法,根据静止无功补偿器电路特点,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补偿器电流作傅里叶变换,确定补偿器电压状态,然后,建立模糊PID控制规则,将补偿器电压修正值输入补偿器数学模型中对电压进行修正控制。应用该方法后,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压回归稳态时间在1 s以内,单位节点功率损耗在25 MW以内,电压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PID 静止无补偿 电压控制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无功补偿装置在电源系统中的协调控制研究
13
作者 郭玉倩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电源系统中,无功功率的产生会导致电压波动、线损增加、电能质量下降,为有效提升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增加电力运行的安全性,文章对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无功补偿装置在电源系统中的协调控制进行研究,在深入了解无功补偿原理... 电源系统中,无功功率的产生会导致电压波动、线损增加、电能质量下降,为有效提升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增加电力运行的安全性,文章对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无功补偿装置在电源系统中的协调控制进行研究,在深入了解无功补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相结合的智能化无功补偿方式,实现电源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该种方式有效解决了有功功率波动和无功补偿的问题,在降低有功网损的同时降低了电源运行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无功补偿 电源系统 控制协调
下载PDF
广义控制系统的动态补偿器镇定分析
14
作者 彭浪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3期124-125,共2页
阐述为实现状态观测器和状态反馈的结合而设计的动态补偿器,在广义系统的动态补偿器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动态补偿器。利用广义系统的能稳性和脉冲能控、能检测、能观性,推出存在广义动态补偿器使闭环广义系统为容许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广义控制系统 动态补偿 状态观测
下载PDF
计及动态负荷的电力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杰 阮映琴 +1 位作者 傅乐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于微分代数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发电机三阶模型的励磁控制,表明具有非线性负荷和SVC装置的NDAS(3)仍可以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从而得... 基于微分代数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发电机三阶模型的励磁控制,表明具有非线性负荷和SVC装置的NDAS(3)仍可以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从而得到具有代数方程的Brunovsky标准型。提出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完全精确线性化设计。该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满足发电机功角稳定和SVC节点处电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止无补偿 微分代数控制系统 励磁控制 非线性动态负荷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控制对系统功角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马幼捷 周雪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88,共5页
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控制理论,为SVC设计了电压型非线性控制器,提出纯电压型SVC控制器只能维持装设点电压,不能增加系统功角振荡的阻尼。对纯电压型SVC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既有维持SVC装设点电压水平能力,又能显著增加系统功... 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控制理论,为SVC设计了电压型非线性控制器,提出纯电压型SVC控制器只能维持装设点电压,不能增加系统功角振荡的阻尼。对纯电压型SVC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既有维持SVC装设点电压水平能力,又能显著增加系统功角振荡的阻尼,较为完善的信号调制型SVC综合非线性控制器。对输电线上装设SV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证明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所设计的两种控制器均实现了当地信号控制,并从理论上保证了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止无补偿 非线性控制 角稳定性 数字仿真
下载PDF
基于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自适应方法的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韩九强 张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将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I&I)自适应控制方法与L2--增益抑制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估计误差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使得所构造的表示参数估计误差函数的... 本文提出一种将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I&I)自适应控制方法与L2--增益抑制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估计误差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使得所构造的表示参数估计误差函数的流形不变且吸引,从而使参数估计误差在这一流形上收敛于零.然后,通过所设计的可调参数对参数估计误差的收敛性能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参数估计器对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估计能力.最后,采用自适应逆推算法推导鲁棒控制律,并通过使不确定外部扰动满足从输入到输出的耗散性来保证系统对不确定扰动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设计的SVC控制器和参数替换律在参数估计、发电机功角动态响应方面优于传统自适应逆推算法,从而提高了输电系统的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 L2-增益抑制 静止无补偿 输电系统
下载PDF
附加阻尼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对含风电互联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和萍 文福拴 +2 位作者 Ledwich Gerard 吴丹岳 林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4,共9页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通常用于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但采用附加阻尼控制(ADC)后也可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当互联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装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区域间低频振荡就成为制约区域间电力传输能力和容纳风电能力的瓶颈,采用有AD...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通常用于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但采用附加阻尼控制(ADC)后也可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当互联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装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区域间低频振荡就成为制约区域间电力传输能力和容纳风电能力的瓶颈,采用有ADC的SVC(简称ADC-SVC)有助于增加系统阻尼进而在相当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ADC-SVC对含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FIG)的互联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DFIG的数学模型,导出了在转子电流限制条件下DFIG的无功功率极限。之后,分析了在含SVC的互联系统中与区域模式振荡相关的暂态能量。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针对SVC设计了用于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ADC,并采用特征根灵敏度法确定控制器参数。最后,以IEEE 2区域4机系统为例,分析了SVC电压控制增益与ADC增益对系统阻尼的影响,研究了ADC采用不同输入信号时的系统阻尼特性,并对比分析了不采用SVC、采用传统SVC和ADC-SVC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ADC-SVC能有效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对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阻尼特性 静止无补偿 附加阻尼控制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景军锋 李鹏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01,共6页
针对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推和L2增益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协调(SVC-EARC)控制策略。采用递推法构造被控系统4个子系统的Lyapunov函数和能量函... 针对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推和L2增益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协调(SVC-EARC)控制策略。采用递推法构造被控系统4个子系统的Lyapunov函数和能量函数,通过抵消不含扰动的项和含参数估计误差的项分别得到中间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使能量函数满足耗散不等式从而保证子系统稳定,递推至三阶子系统得到励磁控制律,结合将励磁系统和SVC系统进行动态互联的中间变量,最终完成SVC控制律的协调设计。仿真结果表明:SVC-EARC控制策略可将状态变量暂态轨线收敛时间缩短至2s内,振荡幅值减少10%;自适应律能够有效地辨识不确定参数,有效提高了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自适应逆推 L2增益控制 协调控制
下载PDF
混合型有源滤波器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组成综合补偿系统的电流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盘宏斌 罗安 +2 位作者 彭可 涂春鸣 程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73-79,共7页
针对综合补偿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流相位经输出滤波器、耦合变压器、无源滤波器后会产生相移的问题,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相移的原因,提出了广义滞后的概念和分频补偿的思路。为消除广义滞后对综合补偿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逆变器输... 针对综合补偿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流相位经输出滤波器、耦合变压器、无源滤波器后会产生相移的问题,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相移的原因,提出了广义滞后的概念和分频补偿的思路。为消除广义滞后对综合补偿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逆变器输出电流与负载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谐波电流极性相反等同于相位滞后π的原理,构造了一种新型π目标Smith预估器进行滞后补偿。结合广义积分器良好的分频性能,提出了基于广义滞后分频预估补偿的综合补偿系统电流广义积分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补偿系统 有源滤波 SMITH预估 相位滞后 广义积分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