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型自由液面多射流静电纺丝机理及工艺分析
1
作者 郭皓 赵旭 +2 位作者 陈笑笑 范高辉 靳需岭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61-66,共6页
为了提高纳米纤维的产量,提出了一种螺旋型自由液面多射流静电纺丝技术,对螺旋丝杆的形状、不同间距、电压和产量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了电极几何形状和不同丝杆间距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电压下螺旋... 为了提高纳米纤维的产量,提出了一种螺旋型自由液面多射流静电纺丝技术,对螺旋丝杆的形状、不同间距、电压和产量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了电极几何形状和不同丝杆间距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电压下螺旋电极电场强度高于圆柱棒状电极,当螺旋电极间距为210 mm时,纤维之间的干扰现象基本消失,提高了纳米纤维的产量,验证了螺旋电极静电纺丝的可行性。相同参数下使用螺旋电极制备的聚丙烯腈(PAN)纤维膜平均直径可达到170.4 nm,产量高达6.37 g/h,而聚酰胺酸(PAA)纤维膜平均直径可达到200.5 nm,产量也可达到6.02 g/h。该螺旋丝杆无针静电纺丝装置为实现均匀纳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COMSOL 产量 螺旋丝杆
下载PDF
针刺密度对纺黏长丝针刺静电棉过滤性能品质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荷叶 陈致帆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10期37-43,共7页
在聚丙烯树脂颗粒中掺配质量分数为6%的静电驻极母粒,制备面密度分别为80、95和110 g/m 2的纺黏长丝轻轧非织造布,通过针刺作用在打开轻轧点的同时赋予基布拉伸强力,再通过高压驻极得到纺黏长丝针刺静电棉。探讨针刺频率、针刺深度、纤... 在聚丙烯树脂颗粒中掺配质量分数为6%的静电驻极母粒,制备面密度分别为80、95和110 g/m 2的纺黏长丝轻轧非织造布,通过针刺作用在打开轻轧点的同时赋予基布拉伸强力,再通过高压驻极得到纺黏长丝针刺静电棉。探讨针刺频率、针刺深度、纤网输出速度、刺针型号及基布面密度对纺黏长丝针刺静电棉过滤性能品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40号刺针,在针刺频率为476次/min、针刺深度为4 mm、纤网输出速度为5 m/min、针刺密度为50次/cm 2条件下制备的纺黏长丝针刺静电棉过滤性能品质因子高达0.39 Pa-1;基布面密度增大,纺黏长丝针刺静电棉的过滤性能品质因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密度 纺黏长丝静电 过滤性能 品质因子
下载PDF
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工业化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艳萍 张莉彦 +3 位作者 马小路 何万林 杨卫民 李好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2,共5页
简单介绍了无针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概述了无针静电纺丝装置的基本类型,根据射流激发形式不同,无针喷头可分为旋转喷头和静止喷头两大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及装备,比如纳米蜘蛛... 简单介绍了无针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概述了无针静电纺丝装置的基本类型,根据射流激发形式不同,无针喷头可分为旋转喷头和静止喷头两大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及装备,比如纳米蜘蛛技术、气泡静电纺丝技术、狭缝表面静电纺丝技术、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其中,熔体微分静电纺丝不使用溶剂,是一种绿色制造技术,而且不存在溶剂挥发,生产效率高,对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超细纤维具有很大潜力。对未来无针静电纺丝工业化生产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对于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射流原理、纺丝过程控制方法和纺丝工艺参数的优化还需更深入研究,同时工业化生产系统要综合考虑到成本、效率、质量和安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工业化 旋转喷头 静止喷头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下载PDF
高效无针静电纺丝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飞龙 邵珠帅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优越性能,在众多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由于传统针式静电纺丝效率较低,电纺纳米纤维并未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无针静电纺丝作为一种新型电纺方式,具有较高的纳米纤维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无针静电纺丝技术的研...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优越性能,在众多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由于传统针式静电纺丝效率较低,电纺纳米纤维并未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无针静电纺丝作为一种新型电纺方式,具有较高的纳米纤维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无针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产业化
下载PDF
无针电纺空气过滤用尼龙66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研究
5
作者 刘泽鑫 时志文 +3 位作者 张维 闫晓宇 王汉青 谢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101,108,共7页
为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使用无针静电纺丝设备制备了PA66/SiO_(2)、PA66/GO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iO_(2)、GO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孔径分布、强度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_(2)浓度为20%时,复合膜的过滤... 为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使用无针静电纺丝设备制备了PA66/SiO_(2)、PA66/GO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iO_(2)、GO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孔径分布、强度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_(2)浓度为20%时,复合膜的过滤性能最佳,对0.3μm NaCl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达99.84%,阻力122.85Pa,品质因子为0.0524Pa^(-1),相比较于未改性品质因子提升了36.8%。而当GO浓度为0.3%时,复合膜拉伸性能最好,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52MPa和47.05%,相比较于未改性,分别增加了88.47%和2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二氧化硅 氧化石墨烯 尼龙66
下载PDF
多针静电纺丝高效制备防雾霾空调滤网的工艺研究
6
作者 朱自明 许国杰 +3 位作者 陈柔羲 冯亮 曾俊 秦黎明 《合成纤维》 CAS 2020年第12期23-31,共9页
基于多针梯形单元阵列静电纺丝喷头和射流喷射稳定生产纳米纤维膜工艺,首先分析了纳米纤维滤膜的过滤基础原理,随后设计了一款用于高效制备纳米纤维滤膜的多针静电纺丝设备,并基于所设计的设备,研究了不同生产速率、不同基材的空气过滤... 基于多针梯形单元阵列静电纺丝喷头和射流喷射稳定生产纳米纤维膜工艺,首先分析了纳米纤维滤膜的过滤基础原理,随后设计了一款用于高效制备纳米纤维滤膜的多针静电纺丝设备,并基于所设计的设备,研究了不同生产速率、不同基材的空气过滤膜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的质量分数为18%的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即使在30%的相对湿度下纺丝,沉积纤维也无串珠结构,纤维均匀性较好;添加了硝酸银的PVDF纤维膜的抗菌性能良好,适合空调滤膜的抗菌杀菌需求;降低湿度、升高电压、增加涤纶网材料目数,以及降低生产速率都能使过滤效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空调滤网 防雾霾
下载PDF
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电场对射流的影响及其物理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明军 李好义 杨卫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6,共7页
为研究电场强度及接收装置材质对无针静电纺丝射流效率和射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在提出的熔体微分直线静电纺丝装置上,通过改变纺丝电压和接收装置材质,分析了喷头端最大电场强度和电离电荷对射流效率及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头端电... 为研究电场强度及接收装置材质对无针静电纺丝射流效率和射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在提出的熔体微分直线静电纺丝装置上,通过改变纺丝电压和接收装置材质,分析了喷头端最大电场强度和电离电荷对射流效率及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头端电场强度越大,射流效率越高,射流分布越均匀;当接收端的局部电压高于喷头端的电压时,电离离子宏观上表现出向喷头端运动,会抑制射流的形成;在高压收集端铺设电阻值为2.7×10^(5)Ω的纸,可以实现电离电荷的二次均匀分布,消除局部离子流引起的射流缺失现象;在接收装置上铺设电阻值大于1.0×10^(11)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会增加纺丝回流的电阻,导致电荷在PET上聚集,反作用削弱喷头端的电场强度,引起射流效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高压静电纺丝 电极材质 电场强度 电离电荷 射流效率
下载PDF
聚醚砜微纳米纤维防水透湿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淼 王荣武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1期30-37,共8页
探讨了利用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醚砜(PES)微纳米纤维防水透湿材料的方法。PES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溶解1~2 h后黏度即增大,并出现结块现象,难以用于产业化静电纺丝。经过优选,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当PES质量分数为... 探讨了利用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醚砜(PES)微纳米纤维防水透湿材料的方法。PES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溶解1~2 h后黏度即增大,并出现结块现象,难以用于产业化静电纺丝。经过优选,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当PES质量分数为20%时,纺丝溶液的黏度为0.153 Pa·s,可在9 h内获得良好的的流动性和可纺性。基于此纺丝液配方,制备给液速度分别为0.3、0.9、1.5和2.1 m/min的PES微纳米纤维防水透湿材料,并对其表观形态、孔径、透气性、接触角、透湿性和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发现所得纤维材料的平均直径为242~345 nm,孔径为9.109 1~9.511 5μm,透气率为59.73~219.95 mm/s,接触角大于140°,透湿率为5 749~7 033 g/(m^(2)·d),断裂强力为21.0~31.0 N,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和透湿性。研究可为无针静电纺产业化制备PES微纳米纤维防水透湿材料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PES) 微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防水透湿
下载PDF
无针熔体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涛 何雪涛 +3 位作者 丁玉梅 谭晶 杨卫民 李好义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39,共6页
无针熔体静电纺丝由于其不使用溶剂,并且有很高的纺丝效率,是目前纳米纤维绿色批量化制备的一种有效的工艺路线。介绍了无针熔体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的重难点,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无针熔体静电纺丝的装置及工艺研究,并介绍了... 无针熔体静电纺丝由于其不使用溶剂,并且有很高的纺丝效率,是目前纳米纤维绿色批量化制备的一种有效的工艺路线。介绍了无针熔体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的重难点,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无针熔体静电纺丝的装置及工艺研究,并介绍了笔者团队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最后提出了几点对未来无针熔体静电纺丝研究重点的看法。以期增进对无针熔体静电纺丝在超细纤维绿色批量化制造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有装置、工艺或理论上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静电纺丝 绿色 批量化制备 超细纤维
原文传递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束的预氧化过程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涛 汪一奇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给高性能碳纳米纤维的预氧化制备过程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多针静电纺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取向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束。通过研究纳米纤维结构,探讨了预氧化温度及时间对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纺丝过程可以持续5 h以... 为给高性能碳纳米纤维的预氧化制备过程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多针静电纺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取向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束。通过研究纳米纤维结构,探讨了预氧化温度及时间对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纺丝过程可以持续5 h以上,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18 nm左右,同时其沿纤维束轴向的取向度达到76.52%。纳米纤维的横截面成典型的外层致密内层松软的皮芯结构。随预氧化温度或者时间的增加,脱氢、环化以及氧化反应程度提高;随温度的提高,纳米纤维的结晶度先增加后减小,其最大结晶度达到54.57%。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曲线以及芳构化指数表明:预氧化温度在260℃到280℃、时间1~2 h之间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 纳米纤维束 聚丙烯腈 预氧化
下载PDF
浅谈涂装喷涂机器人甩漆点问题的解决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凡彬 赵亚兰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20年第11期56-57,60,共3页
为充分解决面涂喷涂机器人在喷涂汽车车身的过程中,雾化器外表面逐渐凝聚的漆雾颗粒甩落车身造成严重的漆膜品质问题,分析漆雾颗粒形成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是彻底消除车身漆点问题的重要途经。
关键词 喷涂机器人 雾化器 静电针 漆点
下载PDF
汽车车身清漆漆点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12
作者 王海丰 王兵 +4 位作者 许能才 陈道飞 李文鹏 李玉磊 万德俊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2-274,共3页
分析了采用喷涂机器人和手动喷涂汽车车身清漆的过程中造成漆点问题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汽车车身 清漆 喷涂机器人 雾化器 静电针 人工喷枪 漆点缺陷 故障解决
下载PDF
Robust reduction of graphene fluoride using an electrostatically biased scanning probe
13
作者 Woo-Kyung Lee Stanislav Tsoi +6 位作者 Keith E. Whitener Rory Stine Jeremy T. Robinson Jonathon S. Tobin Asanka Weerasinghe Paul E. Sheehan Sergei F. Lyuksyutov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767-774,共8页
We report a novel and easily accessible method to chemically reduce graphene fluoride (GF) sheets with nanoscopic precision using high electrostatic fields generated between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ip an... We report a novel and easily accessible method to chemically reduce graphene fluoride (GF) sheets with nanoscopic precision using high electrostatic fields generated between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ip and the GF substrate. Reduction of fluorine by the electric field produces graphene nanoribbons (GNR) with a width of 105-1,800 nm with sheet resistivity drastically decreased from 〉1 TΩ.sq.^-1 (GF) down to 46 kΩ.sq.^-1 (GNR). Fluorine reduction also changes the topography, friction, and work function of the GF.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work function of GF is 180-280 meV greater than that of graphene. The reduc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 by varying the AFM probe velocity between 1.2 μm.s^-1 and 12 μm.s^-1 and the bias voltage applied to the sample between -8 and -12 V. The electrostatic field required to remove fluorine from carbon is -1.6 V.nm-1. Reduction of the fluorine may be due to the softening of the C-F bond in this intense field or to the accumulation and hydrolysis of adventitious water into a menis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fluoride GRAPHENE electrostatic lithography Kelvin force probe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based electrostaticnanolithography(AFME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