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静磁模与导波光的非共线衍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武保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909-912,共4页
根据任意倾斜偏置磁场情形下的磁光耦合模理论,分析了传统磁化时磁光薄膜波导中静磁正向体波、静磁反向体波和静磁表面波等3种静磁模对导波光的非共线衍射作用.给出了用静磁波复振幅表示的导波光衍射效率公式,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根据任意倾斜偏置磁场情形下的磁光耦合模理论,分析了传统磁化时磁光薄膜波导中静磁正向体波、静磁反向体波和静磁表面波等3种静磁模对导波光的非共线衍射作用.给出了用静磁波复振幅表示的导波光衍射效率公式,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所得结论可为磁光Bragg器件的优化设计以及它在磁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模 衍射效率 Bragg器件 光薄膜
下载PDF
具有单轴及立方各向异性的La,Ga:YIG单晶薄膜的静磁模
2
作者 张秀成 周世昌 何华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具有单轴及立方各向异性介质中的静磁波,发现了体模式与表面模式的临界角变化及K_x=0时体模式的分裂.结果由La,Ga;YIG单晶薄膜的铁磁共振波谱得到实验验证.
关键词 自旋 静磁模 共振 单晶膜
下载PDF
磁多层结构中的静磁模研究
3
作者 李飙 杨杰 +1 位作者 沈觉涟 杨国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197-198,196,共3页
磁多层结构中的静磁模研究李飙,杨杰,沈觉涟,杨国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00080北京)关键词磁性超晶格;静磁模;Damon-Eshgbach波1磁性超晶格结构磁性超晶格结构中的集体激发(等离子激元和自旋波)的研究... 磁多层结构中的静磁模研究李飙,杨杰,沈觉涟,杨国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00080北京)关键词磁性超晶格;静磁模;Damon-Eshgbach波1磁性超晶格结构磁性超晶格结构中的集体激发(等离子激元和自旋波)的研究近期受到普遍重视,代表性的系统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超晶格 静磁模 Damon-Eshgbach波
下载PDF
在磁性矩型线中的静磁波导模
4
作者 赵秀华 王选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6年第3期27-29,共3页
在磁偶极相互作用区域内,我们研究了一个矩型磁性线中的静磁波导模式,解析的色散关系被求出.
关键词 矩形线 色散关系 性线 超晶格 波导
下载PDF
载流等离子体中的静磁Vortex
5
作者 陈银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3-427,共5页
研究载流等离子体中的静磁对流胞模,导出了描述非线性静磁对流胞横的方程。并且利用方法求得该方程的偶极Vortex 解。
关键词 载流等离子体 对流胞 偶极 VORTEX
下载PDF
金属磁性薄膜的内禀模式
6
作者 乔荣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64-67,共4页
给出了金属磁性薄膜的偶极-交换的计算过程及部分计算结果.
关键词 自旋波 静磁模 偶极-交换
下载PDF
任意方向界面外磁场下侧向金属磁性超晶格
7
作者 贾城 王选章 +1 位作者 吕树臣 高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9-52,共4页
我们研究了侧向金属磁性超晶格的静磁模 .我们考虑外磁场位于界面内并可沿任意方向 ,自旋波沿垂直磁化强度的方向传播 ,衰减是来自于涡流 .一些有意义的性质被发现 ,比如频率是衰减不仅与电导率、波数有关 ,而且与外磁场方向。
关键词 静磁模 金属 绝缘非性层 金属性超晶格 自旋波 衰减
下载PDF
各向异性磁介质中的静磁交换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义兵 李少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177-1181,共5页
继作者对Damon和Easbach(简称DE)理论在长波部分的修正,本文探讨了DE理论在短波部分的适应性,研究了具有单轴各向异性和弱交换作用的偶极自旋模式,给出了临界角的表达式,并分析了频率-波矢空间的实际图象。所得结果与铁磁共振的频谱实... 继作者对Damon和Easbach(简称DE)理论在长波部分的修正,本文探讨了DE理论在短波部分的适应性,研究了具有单轴各向异性和弱交换作用的偶极自旋模式,给出了临界角的表达式,并分析了频率-波矢空间的实际图象。所得结果与铁磁共振的频谱实验结果较好地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 各向异性 交换
原文传递
外延柘榴石薄膜的铁磁共振
9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1972年第2期1-9,共9页
一、引言设Ms为饱和磁化强度,(?)是沿Z方向的单位矢量,m是磁化强度M小的横向分量,当考虑具有磁化强度[1] M=Ms(?)+m(1)的饱和磁性系统的正常模式时,在波长λ=2π/k小于样品尺寸的情况下[2],首先认为这些正常模是自旋波(m~eikr)... 一、引言设Ms为饱和磁化强度,(?)是沿Z方向的单位矢量,m是磁化强度M小的横向分量,当考虑具有磁化强度[1] M=Ms(?)+m(1)的饱和磁性系统的正常模式时,在波长λ=2π/k小于样品尺寸的情况下[2],首先认为这些正常模是自旋波(m~eikr)。如果波长不小于样品的尺寸,由于退磁场的表面源不能被忽略,自旋波就不再是该系统的一个正常模,函数m(r)由样品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本文正是研究了这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 厚度 YIG 化强度 基片 衬底 静磁模 自旋波 振子 共振
下载PDF
新型甚高频边导模隔离器
10
作者 沈玮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1977年第3期53-61,共9页
介绍一种利用静磁表面波模的工作低于旋磁谐振甚高频(VHF)
关键词 表面波 铁氧体 化强度 边界条件 隔离器 单向器 甚高频 静磁模
下载PDF
Slave-Fermion Mean-Field Theory of Heisenberg Model
11
作者 XU Lei ZHANG Jun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X期363-365,共3页
A nearly half-filled two-dimensional Heisenberg model is investigated. A slave-fermion method with fermions as the charge carriers and bosons as the spin carriers is proposed. The ground state shows antiferromagnetic ... A nearly half-filled two-dimensional Heisenberg model is investigated. A slave-fermion method with fermions as the charge carriers and bosons as the spin carriers is proposed. The ground state shows antiferromagnetic long range order at T = 0. The spin-spin correlation and static susceptibility are also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ve-fermion correlation function static susceptibility
下载PDF
Simple Hydrostatic Model of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of a Sessile Drop on Rough Surface
12
作者 毛在砂 杨超 陈家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The phenomenon of hysteresis of contact ang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subject to a long time of argument.A simple hydrostatic model of sessile drops under the gravity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al surface roughness model... The phenomenon of hysteresis of contact ang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subject to a long time of argument.A simple hydrostatic model of sessile drops under the gravity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al surface roughness model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process of drop volum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a planar sessile drop and to shed light on the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lid surface roughness. With this model, the advancing and receding contact angles are conceptually explained in terms of equilibrium contact angle and surface roughness only,without invoking the thermodynamic multiplicity. The model is found to be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to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n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and it suggests a possible way to approach the hystere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essile d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surface roughness sessile dro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