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三种静立人体模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志昊
寇琛
+2 位作者
刘召朋
李晓克
徐宙元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2-960,共9页
为获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静立人体模型,开展了基于不同静立人体模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对比研究。首先基于M-SD,2M-SD与D-MSD三种静立人体模型分别建立了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运动方程,数值分析了单人...
为获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静立人体模型,开展了基于不同静立人体模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对比研究。首先基于M-SD,2M-SD与D-MSD三种静立人体模型分别建立了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运动方程,数值分析了单人留驻不同位置时耦合系统的竖向动力特性,对比评估了三种模型的模拟精度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三种模型建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运动方程形式基本相同,但质量矩阵的人体振动质量、模态质量,以及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模态质量取值存在差异;人-结构质量比适中时,三种人体静立模型均能准确地反映结构模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各模型计算得到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均与试验值整体吻合较好,但阻尼比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相对较大;M-SD模型整体计算精度相对较高、稳定性好、简单适用,建议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
动力特性
静立人体模型
振动频率
阻尼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三种静立人体模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志昊
寇琛
刘召朋
李晓克
徐宙元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生态建材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2-96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274)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5GGJS-104)。
文摘
为获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静立人体模型,开展了基于不同静立人体模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对比研究。首先基于M-SD,2M-SD与D-MSD三种静立人体模型分别建立了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运动方程,数值分析了单人留驻不同位置时耦合系统的竖向动力特性,对比评估了三种模型的模拟精度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三种模型建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运动方程形式基本相同,但质量矩阵的人体振动质量、模态质量,以及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模态质量取值存在差异;人-结构质量比适中时,三种人体静立模型均能准确地反映结构模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各模型计算得到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均与试验值整体吻合较好,但阻尼比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相对较大;M-SD模型整体计算精度相对较高、稳定性好、简单适用,建议优先选用。
关键词
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
动力特性
静立人体模型
振动频率
阻尼比
Keywords
vertical interaction of human-structur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tanding occupant model
vibration frequency
damping ratio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U441.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三种静立人体模型的单人-简支梁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汪志昊
寇琛
刘召朋
李晓克
徐宙元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