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梅晓辉 黄路路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52-754,758,共4页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讨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选择98例发生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普...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讨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选择98例发生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观察组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治疗过程中2组均辅以相关护理干预。统计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期通畅率与再狭窄率,比较治疗前后的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狭窄处内径和透析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的再狭窄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大狭窄处内径和透析血流量,减少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 尿毒症 透析 静脉吻合口狭窄
下载PDF
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彭卫平 杨文早 +2 位作者 欧阳奋竞 朱建强 罗红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3例前臂细小血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 目的探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3例前臂细小血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2),观察组采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的手术方法建立内瘘,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内瘘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使用内瘘时头静脉直径、桡动脉流速、内瘘血流量、首次使用内瘘时间,以及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率、术后1个月及1年的通畅率。结果观察组的头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桡动脉流速、内瘘流量高于对照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瘘手术成功率、成熟率、术后1个月及1年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前臂细小血管内瘘手术成功率、成熟率和通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改良动静脉吻合 细小血管 静脉直径 内瘘血流量 内瘘成熟
下载PDF
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精确定位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煦川 苏学峰 +3 位作者 马戈甲 王文飞 秦傲霜 刘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进行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分析改良定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0例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进行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分析改良定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0例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研究组)和单纯ICG红外显像(对照组)作为定位方法,行LVA治疗,比较术中吻合淋巴管数目、淋巴管寻找时间、淋巴管吻合时间等数据差异。采用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ndex,LELI)作为预后指标,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半年淋巴水肿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吻合淋巴管数目高于对照组,淋巴管寻找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管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术后半年,两组LEL指数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ICG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精确定位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等优点,可提高吻合淋巴管数目,缩短术中寻找淋巴管时间,预后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 超显微外科 吲哚菁绿 亚甲蓝 定位
下载PDF
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启用1年内失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徐春英 周建芳 +3 位作者 陆晓艳 胡婷 何璐晨 姚国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192-1194,F0003,共4页
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RCAVF)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常被优先选择[1]。动静脉内瘘(AVF)失功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新启用1年内失功率更高,文献报道RCAVF启用1... 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RCAVF)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常被优先选择[1]。动静脉内瘘(AVF)失功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新启用1年内失功率更高,文献报道RCAVF启用1年内失功率在15.8%~29%[2-3],1年通畅率仅为64%~78%[4-5],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有效管理和维持血管通路的良好状态,延长AVF的使用寿命,避免AVF失功极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例RCAVF启用1年内失功患者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内瘘失功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 失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级显微外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任振虎 顾仕林 +3 位作者 季彤 何悦 张志愿 郑有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6-308,共3页
近年来,四肢及躯干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逐步受到关注,但头面部淋巴水肿的关注度较低。本文报告1例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制、临床表... 近年来,四肢及躯干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逐步受到关注,但头面部淋巴水肿的关注度较低。本文报告1例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 超级显微外科
下载PDF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
6
作者 王玉成 孙艳 +2 位作者 王世武 王少龙 邓爱军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00-2306,共7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指视网膜中央静脉或一级、二级分支的阻塞,多因素发病。临床中治疗方法有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全身用药扩张视网膜血管、局部使用类固醇及非甾体类药物、溶栓、血液稀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伴血管鞘膜切...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指视网膜中央静脉或一级、二级分支的阻塞,多因素发病。临床中治疗方法有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全身用药扩张视网膜血管、局部使用类固醇及非甾体类药物、溶栓、血液稀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伴血管鞘膜切开、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CRVA)术等。目前临床中常用治疗方法多针对RVO并发症,而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可通过静脉血管重塑将视网膜静脉血经脉络膜回流。许多国家的文献均有CRVA治疗RVO的相关报道,作为一种静脉血可以越过血管阻塞部位引流的治疗方式,从解剖学上解除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部分因素达到治疗目的。该文从适应证、实施过程、术后效果评估、并发症及联合Anti-VEGF治疗等方面全面介绍了CRVA术,基于当前激光技术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技术的发展,以期进一步回顾该治疗方法,为RVO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治疗
下载PDF
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王宏云 张倩 +1 位作者 杨丹 石文莉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12期65-67,共3页
总结1例宫颈癌术后双下肢Ⅲ期合并下腹部Ⅱ期淋巴水肿患者行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保障皮瓣良好血供、预防淋巴漏的发生和做好全面的延续护理等措施,患者腹围、左下肢周径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 总结1例宫颈癌术后双下肢Ⅲ期合并下腹部Ⅱ期淋巴水肿患者行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保障皮瓣良好血供、预防淋巴漏的发生和做好全面的延续护理等措施,患者腹围、左下肢周径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水肿程度减轻,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9 d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结移植 淋巴管-静脉吻合 淋巴漏
下载PDF
胸导管与静脉吻合术在复发性重症乳糜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蒋鹏飞 周雪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胸导管与静脉吻合术治疗复发性重症乳糜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引流量以及有无胸导管损伤,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乳糜胸病人63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7例,每日胸腔引流量<1000 ml且无胸导管损伤;B组26... 目的探讨胸导管与静脉吻合术治疗复发性重症乳糜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引流量以及有无胸导管损伤,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乳糜胸病人63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7例,每日胸腔引流量<1000 ml且无胸导管损伤;B组26例,每日引流量>1000 ml且淋巴管造影证实有胸导管损伤。分别采用保守治疗、胸导管结扎或胸导管与静脉吻合等不同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病人的症状、胸腔闭式引流液的性状及量、术后恢复时间和预后等。结果根据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P<0.01)、长期吸烟(P=0.04)、长期饮酒(P=0.03)、曾有恶性肿瘤病史(P=0.02)的病人发生B组乳糜胸的几率更大。A组乳糜胸多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而B组中21例保守治疗无效。这些病人采用胸导管结扎手术治疗,其中3例结扎后仍反复乳糜胸病人采用胸导管与静脉吻合术治愈。结论每日引流量>1000 ml伴胸导管损伤类型的乳糜胸应积极手术治疗,胸导管结扎术对常规类型的乳糜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持续反复的重症乳糜胸,胸导管与无名静脉或奇静脉吻合术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胸导管损伤 胸导管结扎术 胸导管与静脉吻合
下载PDF
多点注射吲哚菁绿红外显影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煦川 刘宾 +3 位作者 王文飞 秦傲霜 王奕迪 马戈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索术前多点注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影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中的应用,分析改良显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57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索术前多点注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影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中的应用,分析改良显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57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点注射组(n=25)和多点注射组(n=32)。单点注射组在第一趾蹼注射ICG;多点注射组在第一趾蹼、内外踝和膝关节内外侧共5个点注射ICG。两组患者均通过红外显影观察并标记线性淋巴管,行LVA治疗,比较术中吻合淋巴管数目和手术时间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ndex,LELI)作为预后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多点注射组吻合淋巴管数目高于单点注射组,手术时间少于单点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术后6个月,单点注射组和多点注射组的LELI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周径均缩小,多点注射组LELI减少程度高于单点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多点注射吲哚菁绿红外显影可在术前发现更多的线性淋巴管,缩短术中寻找淋巴管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 吲哚菁绿 淋巴管显影 多点注射
下载PDF
淋巴管静脉吻合与淋巴结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的疗效对比分析
10
作者 周乙正 何涛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评价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与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 117例乳糜尿患者 ,采用精索内淋巴管与静脉吻合 6 2例 ;淋巴管与下肢静脉吻合 2例 ;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 5 3例。结果 86例获得随访 ,随访率 8... 目的评价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与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 117例乳糜尿患者 ,采用精索内淋巴管与静脉吻合 6 2例 ;淋巴管与下肢静脉吻合 2例 ;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 5 3例。结果 86例获得随访 ,随访率 81 1% ,随访时间 2~ 17年 ,远期乳糜尿治愈率淋巴管静脉吻合组为 73 3% ,淋巴结静脉吻合组为 5 2 2 % ,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结论淋巴管静脉吻合组远期疗效优于淋巴结静脉吻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静脉吻合 淋巴结静脉吻合 治疗 乳糜尿 疗效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静脉吻合技术用于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罗高兴 易绍萱 陈希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66-667,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静脉吻合方法。方法 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 ,将供体左肾与远近下腔静脉一并摘取 ,从腔静脉远端向近端插入支架管并伸入受体左肾静脉内 ,在支架管支撑下缝合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静脉吻合方法。方法 以封闭群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 ,将供体左肾与远近下腔静脉一并摘取 ,从腔静脉远端向近端插入支架管并伸入受体左肾静脉内 ,在支架管支撑下缝合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 ;按常规行动脉吻合及尿路重建。结果  2 6例静脉吻合均在 5 5~ 6mim内顺利完成 ,肾静脉吻合口即时通畅率达 10 0 % ,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吻合口血栓形成。结论 新的静脉吻合方法简便、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吻合 大鼠 肾移植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患者臂丛阻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冯枫 唐祎航 关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中的臂丛阻滞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0例择期行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 3组,分别予以0.200%罗哌卡因30ml,0.250%罗哌卡因30 ml及0.375%罗哌卡因30 ml,在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中的臂丛阻滞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0例择期行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 3组,分别予以0.200%罗哌卡因30ml,0.250%罗哌卡因30 ml及0.375%罗哌卡因30 ml,在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评估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_1)、运动阻滞起效时间(T_2)、感觉阻滞完善时间(T_3)、镇痛持续时间(T_4)、运动阻滞恢复时间(T_5)、运动阻滞程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结果 1A、B、C 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4.06±0.60)、(3.17±0.72)和(2.16±0.63)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6.33±0.93)、(5.52±0.93)和(4.35±1.02)min。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316和32.502,P=0.000);23组患者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升高,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逐渐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96,P=0.000)。而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随着罗哌卡因浓度升高逐渐延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66和25.787,P=0.000);3在注药后15 min,C组患者运动阻滞程度≥3级比例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0 min,C组患者运动阻滞达≥3级比例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存在明显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现象。3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87%和93%。结论对于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选择0.250%罗哌卡因30 ml行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感觉阻滞,能够满足手术要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臂丛阻滞 淋巴静脉吻合 淋巴水肿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关雷 李群 于浩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择期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F1组)和氟比洛芬酯后处理组(F2组)。...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择期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F1组)和氟比洛芬酯后处理组(F2组)。R组于手术结束前向切口内喷洒0.75%盐酸罗哌卡因4ml,并在切口两侧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6ml。F1组和F2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和手术结束前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mg/kg。观察三组患者在麻醉前5min(T0)、术后6h(T1)、24h(T2)、48h(T3)、72h(T4)的血浆Cor和Glu水平。记录T2~T4时使用镇痛药的患者比例和VAS。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三组血浆Cor和Glu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R组和F2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F1组(P<0.05)。T2时R组、T4时R组和F2组需要使用镇痛药的患者显著少于F1组(P<0.05或P<0.01)。T2~T4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封闭治疗,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地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 罗哌卡因 氟比洛芬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立军 王雨生 +3 位作者 王海燕 张鹏 王伟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评价“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venousanastomosis,LCRVA)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的有效性。方法 青紫蓝兔30只,8只(16眼)设为正... 目的 评价“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venousanastomosis,LCRVA)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的有效性。方法 青紫蓝兔30只,8只(16眼)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余22只(44眼)采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双眼的CRVO模型。CRVO模型成功后,对双眼CRVO兔(15只),随机选1眼先后用倍频Nd:YAG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分剐在选定部位击破Bruch膜及相邻的静脉壁,以建立视网膜静脉与脉络膜血管之间的吻合通道;对侧眼作为CRVO对照眼;4只单眼CRVO兔中,2只为LCRVA治疗组,另2只为CRVO对照组。于术前1d,术后4h、1d、3d、1周、2周、3周、4周、8周、12周和16周各时间点,分别进行ERG检测。结果 34眼(77.3%,15只兔双眼,4只兔单眼)一次性建立了CRVO模型。对其中的17眼行LCRVA,每眼击射2个点。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在8眼(47.0%)中的11个点(32.4%)存在功能性吻合。CRVO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主要表现为ERGb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经LCRVA治疗后2~3周,b波振幅呈恢复趋势,与CRVO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Ps波振幅与ERGb波呈现相似变化。ERGa波变化不明显。结论 兔CRVO眼的视网膜功能明显受损,LCRVA可一定程度减轻CRV0对视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肢体获得性淋巴水肿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久佐 俞楠泽 +1 位作者 赵茹 龙笑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肢体获得性淋巴水肿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进行治疗的肢体获得性淋巴水肿患者15例,其中单侧肢体淋巴水肿12例,双侧肢体淋巴水肿3例。术... 目的 探讨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肢体获得性淋巴水肿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进行治疗的肢体获得性淋巴水肿患者15例,其中单侧肢体淋巴水肿12例,双侧肢体淋巴水肿3例。术前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明确淋巴水肿分期及淋巴管通畅度。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患肢水肿位置确定每例患者拟吻合的平面及吻合数目。术前术后在相同位置进行患侧肢体周径测量,计算周径减少度。结果 15例患者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8.3个月),上肢肢体周径减少度33.7%,下肢周径减少度20.0%,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无淋巴管炎发生。结论 淋巴管静脉吻合可用于治疗早期可凹性淋巴水肿,术前经淋巴管荧光造影明确淋巴管通畅、无纤维化的淋巴水肿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
下载PDF
激光诱导兔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中VEGF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彩虹 沈泽民 +4 位作者 傅海涛 蒋坚 倪卫杰 蔡克波 朱耀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45-548,共4页
目的 研究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CRVA)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探讨VEGF与CRVA形成的关系。方法 以激光诱导兔CRVA的常规方法对兔眼行激光处理,在激光术后3 d和1、2、4、6周ELISA法检测实验兔眼房水、玻璃... 目的 研究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CRVA)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探讨VEGF与CRVA形成的关系。方法 以激光诱导兔CRVA的常规方法对兔眼行激光处理,在激光术后3 d和1、2、4、6周ELISA法检测实验兔眼房水、玻璃体、激光击射部位和非击射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的VEGF含量。以正常兔眼及单纯-过性静脉阻塞非CRVA激光处理组(RVO组)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兔眼含有较低水平VEGF。RVO组和CRVA组均于激光术后1周出现VEGF峰值,两组峰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周cRVA组仍保持较高水平VEGF,与同期RVO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CRVA组VEGF峰值维持至激光术后4周,与CRVA形成时间相吻合,推测VEGF水平的升高与CRVA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脉络膜 视网膜 静脉吻合 VEGF CRV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静脉阻塞
下载PDF
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四肢淋巴水肿远期疗效观察——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伟龙 范永前 李连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3年至1989年32例采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9~15年随访。结果:患者肢体周径缩小,皮肤柔软,丹毒发作完全控制19例,占59.4%。偶有丹毒...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3年至1989年32例采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9~15年随访。结果:患者肢体周径缩小,皮肤柔软,丹毒发作完全控制19例,占59.4%。偶有丹毒发作9例,占28.1%。无效4例,占12.5%。结论:应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减少感染发作,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 丹毒
下载PDF
激光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毓敏 何晓健 +3 位作者 韩萍 王竞 莫建锋 冯琦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 评价激光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 (CRVA )术后≥ 2年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 2 0例 2 0眼 ,术后 2个月和末次随访 2个时间点 ,观察吻合功能、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吻合点并发症。结果 吻合成功 11眼... 目的 评价激光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 (CRVA )术后≥ 2年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 2 0例 2 0眼 ,术后 2个月和末次随访 2个时间点 ,观察吻合功能、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吻合点并发症。结果 吻合成功 11眼 ( 11/2 0 ,5 5 % ) 16点 ( 16/4 8,3 3 3 % ) ,吻合未成功 9眼 ( 9/2 0 ,45 % ) ,两次随访结果一致。视力 :吻合成功组提高 7例 ,不变 4例 ;未成功组提高 1例 ,不变 3例 ,下降 5例 (P <0 0 5〉。吻合点远期并发症包括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5处 ( 5 /4 8,10 4% ) ,视网膜前纤维膜 5处 ( 5 /4 8,10 4% ) ,视网膜前出血 1处 ( 1/4 8,2 1% )。结论 激光CRVA术可有效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 ,改善视力 ,吻合疗效持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 激光 视网膜静脉阻塞 治疗 重建视网膜静脉循环
下载PDF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居文 陈萍 +6 位作者 杨牟 孙林 车海杰 勇俊 李鲁滨 宋富波 邰圣赋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肢消肿程度及术后淋巴管感染发作情况。结果 18例术后治疗效果满意,2例效果欠佳。术后7 d测量患肢膝上15... 目的探讨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肢消肿程度及术后淋巴管感染发作情况。结果 18例术后治疗效果满意,2例效果欠佳。术后7 d测量患肢膝上15 cm处周径为(55±3.5)cm,与术前(62.5±4.5)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淋巴管感染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治疗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继发性 淋巴管静脉吻合 淋巴管感染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淋巴静脉吻合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盛崴宣 关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3月,选择全麻淋巴静脉吻合术4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F_1组)和氟比洛芬酯后处理组(F_2组)各15例...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3月,选择全麻淋巴静脉吻合术4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F_1组)和氟比洛芬酯后处理组(F_2组)各15例。R组在手术结束时应用0.2%罗哌卡因10 ml局部浸润麻醉切口,F_1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F_2组于手术结束前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术后1、2、6、12、24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追加镇痛药的例数。结果术后2 h时R组静息痛和运动痛VAS均低于F_1组、F_2组[静息痛(3.4±0.7)分vs.(4.2±0.9)分vs.(4.1±1.0)分,F=3.741,P=0.032;运动痛(3.7±0.6)分vs.(4.6±0.9)分vs.(4.4±1.0)分,F=4.305,P=0.020];术后6 h时R组静息痛VAS低于F_1组、F_2组[(2.7±0.5)分vs.(3.4±0.5)分vs.(3.1±0.6)分,F=5.783,P=0.006]。术后2 h时R组需要使用镇痛药的患者例数少于F_1和F_2组(1例vs.7例vs.5例,χ~2=6.058,P=0.048)。结论淋巴静脉吻合术后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取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静脉吻合 氟比洛芬酯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