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肝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钟志明 潘慧 +3 位作者 班统幸 刘然申 陈鹏 蒋洁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REACT)用于肝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前瞻性研究2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上腹部平衡式梯度回波序列(BTFE)和REACT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序列图像整体显示质量评分,以及肝门静脉主干、左支、右... 本研究探讨了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REACT)用于肝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前瞻性研究2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上腹部平衡式梯度回波序列(BTFE)和REACT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序列图像整体显示质量评分,以及肝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比值(RSI)、信噪比(SNR)以及对比信噪比(CNR),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分析RSI、SNR及CNR在两组间差异,采用Kappa检验评估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显示REACT组肝门静脉整体图像质量平均评分(3.86)略高于BTFE组(3.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P<0.05);BTFE组肝门静脉的RSI数值(0.81)略高于REACT组(0.76),REACT组肝门静脉主干、左右支的SNR、CNR显著高于BTFE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4.57~-3.82,P值均<0.05)。因此,REACT序列的图像质量要优于BTFE序列,同时运用水脂分离技术(Dixon)抑脂的REACT序列得到的背景信号更加干净,门静脉血管成像显示也更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血管成像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平衡式梯度回波序列 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钟向阳 陈相猛 +3 位作者 卢冬莹 李政 麦栩榆 陈美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门静脉成像(CTP)和3D DCE MRA检查。采用ROC曲线下面...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门静脉成像(CTP)和3D DCE MRA检查。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诊断有无GEV及GEV分级的价值。结果GEV 0级13例,GEV 1级21例,GEV 2级20例,GEV 3级6例。不同GEV分级在不同年龄亚组和性别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EV分级在CTP分级和3D DCE MR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P分级、3D DCE MRA分级与内镜下GEV分级显著相关(P<0.05)。2名医师3D DCE MRA分级结果与内镜结果的Kapppa值为0.743[95%CI(0.612~0.895)];CTP诊断GE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0.00%和69.00%;3D DCE MRA分级诊断GE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8.00%和76.00%;联合诊断GE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00%和90.00%;CTP诊断GEV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4.00%和78.00%;3D DCE MRA诊断GEV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0.00%和80.00%;联合诊断GEV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00%和95.00%。结论相较于CTP检查,3D DCE MRA对GEV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评估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床可在采用CTP初步筛查后针对高风险群体联合3D DCE MRA作为罹患GEV高风险群体患者病情诊断及分级的无创、便捷方案,从而有效提高临床GEV的诊断准确率,并降低因GEV发生和病情进展造成的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并进一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CT门静脉血管成像 食道静脉曲张
下载PDF
对比分析常规增强CT扫描以及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成娜 雷炜 吴晓华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增强CT扫描以及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于庆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行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增强CT扫描以及能谱CT单能量成像...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增强CT扫描以及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于庆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行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增强CT扫描以及能谱CT单能量成像扫描,比较不同扫描方式CT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客观与主观评估的差异。结果 能谱CT扫描组对比剂碘摄入量、有效辐射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CTDI_(VO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扫描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CT值高于常规组,噪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门静脉内段、门静脉外段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能谱CT扫描组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主观评分为3~4分占比为97.67%,高于常规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5,P<0.05)。结论 与常规增强CT扫描相比,能谱CT单能量成像可提高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且能减少对比剂摄入和有效辐射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管成像 常规增强CT扫描 能谱CT单能量成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诊断及其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葛玲玉 严森祥 +2 位作者 许顺良 黄强 商德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彩超检查,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2例肝癌门脉主干癌栓伴CTPV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4例CTPV以门静脉主干CTPV为主10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受累者8例,单纯左支或右支4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发生者2例。9例门静脉成像清楚地显示,数条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跨过阻塞部位向肝内匐形延伸,其中7例可在网状、管状扩张的门静脉内见细条状、小点状低信号的栓子,6例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全程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缠绕在一起,扭曲成网状血管结构的影像,其它15例见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走行、分布情况。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提供CTPV位置、严重程度的信息,可直观地评价CTPV,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海绵状/诊断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方法 成像 三维/方法 回顾性研究 静脉 海绵样变性
下载PDF
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浩 王秋霞 +7 位作者 孟晓岩 王梓 李建军 王艳春 刘小玉 胡军武 胡晓萌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434-1438,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在评估肝脏门静脉解剖中的临床价值,并与MSCT门静脉成像(MSCTP)进行对照。方法:选择30例受试者分别行SLEEK序列NCE-MRA和MSCTA门静脉成像检查,其中肝硬化10例,肝癌10例,健康体检者10例。... 目的:探讨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在评估肝脏门静脉解剖中的临床价值,并与MSCT门静脉成像(MSCTP)进行对照。方法:选择30例受试者分别行SLEEK序列NCE-MRA和MSCTA门静脉成像检查,其中肝硬化10例,肝癌10例,健康体检者10例。由两位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NCE-MRA和MSCTP门静脉成像质量进行评分(4级评分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E-MRA组和MSCTP组中,门静脉成像质量评分在2分以上者分别占93.3%(28/30)和96.7%(29/30)。两种方法均能显示所有受试者的3级及3级以下的肝内门静脉,符合率为100%(30/30)。2例(6.7%)健康志愿者的门静脉第6级分支在NCE-MRA上未显示,而在CTP上可以显示;3例(10%)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第5级分支在CTP上未显示,而在NCE-MRA上可以显示;2例(6.7%)肝肿瘤患者门静脉的部分第4级分支在CTP上未显示,而在NCE-MRA上可以显示。两种方法的门静脉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诊断医师对NCE-MRA门静脉成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95。结论:SLEEK序列NCE-MRA是一种无需使用对比剂的非侵入性血管成像方法,能有效地对肝脏门静脉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肝脏疾病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非对比增强
下载PDF
肠系膜下静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唐力 张小明 +3 位作者 赵建农 曾南林 蹇素 舒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研究肠系膜下静脉(IMV)在3D动态增强MRA(DCE MRA)的显示及其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并探讨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IMV的变化情况。方法217例行腹部增强MRI扫描的连续性病例。静脉注射Gd-DTPA,冠状面3D FSPGR动态增强。在工作站作图像后处... 目的研究肠系膜下静脉(IMV)在3D动态增强MRA(DCE MRA)的显示及其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并探讨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IMV的变化情况。方法217例行腹部增强MRI扫描的连续性病例。静脉注射Gd-DTPA,冠状面3D FSPGR动态增强。在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显示IMV。观察IMV的显示情况和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其中经临床证实的肝硬化患者24例,无肝疾病及相关疾病患者30例(正常组),测量IMV的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217例中191例(88%)显示IMV主干,53例(24%)显示一级分支,20例(9%)显示二级分支。显示IMV主干的191例中,IMV汇入脾静脉占45%,汇入门静脉汇合处占18%,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占37%。肝硬化组中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但IMV直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CEMRA可较好地显示IMV及其分支,大部分IMV汇入脾静脉,肝硬化患者IMV不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静脉 动态增强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触发式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价值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团新 刘晓 +4 位作者 朱刚明 吴绍腾 刘成康 杨概 叶沛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触发式非对比增强(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V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入组的下肢VV患者(41段静脉)行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对下肢VV最明显处信号比值(SR)与管径比值(VDR)行Pearson... 目的探讨触发式非对比增强(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V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入组的下肢VV患者(41段静脉)行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对下肢VV最明显处信号比值(SR)与管径比值(VDR)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2位医生及2周前后的TRANCE影像Likert评分一致性进行评价。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2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下肢静脉SR与VDR呈负相关(r=-0.440,P<0.05)。盆腔段较大腿段整体Likert评分降低(P<0.05),大腿段和小腿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位医生对盆腔段、大腿段及小腿段2周前和2周后的Likert评分以及同一位医生2周前和2周后的Likert评分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RANCE与DUS诊断41段VV的敏感度分别为94.59%、86.49%,特异度分别为50.00%、75.00%,准确度分别为90.24%、85.37%,两者诊断结果Kappa值为0.617,一致性较好。结论TRANCE磁共振成像用于VV定量分析的诊断效能及与DUS的一致性较好,且影像质量良好,可作为术前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磁共振血管成像 触发式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四维MR血管成像评价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永丽 闫峰山 +2 位作者 窦社伟 连建敏 徐俊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1-705,共5页
目的评价非对比增强四维MRA(NCE 4DMRA)在评价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例临床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脑AVM患者,分别行NCE 4DMRA和DSA检查;观察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大小及引流静脉,对比二者的诊断结果,并进行Kappa一致性... 目的评价非对比增强四维MRA(NCE 4DMRA)在评价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例临床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脑AVM患者,分别行NCE 4DMRA和DSA检查;观察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大小及引流静脉,对比二者的诊断结果,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DSA检查时所见的15例共15个AVM病灶NCE 4DMRA均可显示。DSA和MRA显示AVM供血动脉的一致性好(Kappa=0.92,P<0.001),判断畸形血管团大小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P<0.001),显示引流静脉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0,P<0.001)。结论 NCE 4DMRA能无创评价脑AVM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对引流静脉的显示效果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颅内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钱明珠 林伟 +3 位作者 姜丽 黄敏华 王建梅 魏倩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688,共2页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肾动脉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成功机率。方法33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均采用先行试验性团注造影剂扫描,再采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作斜冠状位的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3DCE-MRA,通过图像...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肾动脉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成功机率。方法33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均采用先行试验性团注造影剂扫描,再采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作斜冠状位的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3DCE-MRA,通过图像后处理,获得类似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图像。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准确的延迟扫描时间,抓采到造影剂到达肾动脉峰值图像。结论检查的主要创新在于:采用卵圆中心法扫描(决定图像对比分辨率),而不是按顺序充填K空间;建立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综合病人年龄、血液循环时间、曲线斜率等以确定延迟扫描时间;择层、择范围、多角度图像重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脉造影 卵圆中心法扫描
下载PDF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凤陈 张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联合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就诊的后循环缺血病人52例,依据检查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CE-MRA联合PWI检查,对...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联合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就诊的后循环缺血病人52例,依据检查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CE-MRA联合PWI检查,对照组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PW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病人病变血管检出情况及后循环区域测定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参数与感兴趣区(ROI,选择无缺血灶额叶白质)比值。结果CE-MRA联合PWI与MRA联合PWI诊断PCI的敏感度分别为92.31%、66.67%,特异度分别为78.57%、58.33%。CE-MRA联合PWI诊断PCI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MRA联合PWI(P<0.05)。研究组单支、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E-MRA联合PWI对后循环缺血诊断敏感度更高,可清楚反映病人侧支循环代偿和脑血流灌注情况,对后循环缺血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加权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肝细胞癌门静脉并发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水兴 张雪林 +1 位作者 张玉娴 张玉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门脉血管造影(3D DCE MRP)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门脉血管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3D DCE MRP检查, 之后10 d内,25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 8例进行了...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门脉血管造影(3D DCE MRP)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门脉血管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3D DCE MRP检查, 之后10 d内,25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 8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所见或DSA结果为标准, 对3D DCE MRP诊断门脉血管并发症的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3D DCE MRP共诊断41条门脉主干或分支癌栓形成,表现为梗阻端呈结节状24例,不规则状17例,伴有受累管腔扩张23例以及管壁的不连续光滑11例,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9%、88.7%及89.8%.同时检出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表现为正常门静脉血管消失或中断,代之以与门脉主干并行、迂曲扩张成蛇形的静脉网;并提示6例肝动脉-门静脉瘘形成,表现为“双轨征”(2例)或三级以上门静脉早显(4例). 结论:3D DCE MRP是诊断门脉癌栓、门脉海绵样变及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可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磁共振 血管造影 肝细胞癌 静脉 并发症 肿瘤
下载PDF
肝动脉系统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江 陈晓海 +2 位作者 周康荣 颜志平 王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2,655,共4页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 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 3DCEMRA成像。评价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 ,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 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 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 3DCEMRA成像。评价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 ,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 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 (32例 )或手术 (8例 )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3DCE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 3DCEMRA准确显示所有 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 3DCEMRA检出 9例解剖变异中的 7例。 3DCE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 95 %。 3DCE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MRA 血管成像 增强磁共振 造影 解剖 诊断 CE 三维 染色
下载PDF
动物血管狭窄模型评估中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科 孙立军 +1 位作者 宦怡 单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092-6093,i003,共3页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动脉狭窄模型,制成轻度狭窄6段(狭窄程度约为26%),重度狭窄模型6段(狭窄程度约为65%)。采用3DDCEMRA和DSA分别对狭窄模型血管进行检查,在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靶血管的狭窄长度和程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中3DDCEMRA测得动脉狭窄模型的狭窄程度较DSA略高,且重度狭窄较轻度狭窄更为明显。但二者测得的狭窄程度(F=0.004,P>0.05)和长度(F=1.581,P>0.05)结果差异无显性意义。结论:3DDCEMRA对血管狭窄长度和程度的判定准确可靠,其结果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但3DDCEMRA对狭窄程度的判定可能存在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程度 MRA 血管狭窄 DSA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轻度 结论 判定 准确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与结肠成像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乃绮 谭晓天 +3 位作者 闵南 骆承龙 刘仁武 王朝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为CTA-CTC融合组,50例为常规CT组。测量CTA-CTC融合组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的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对肿瘤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及3年总体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与术中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CTC融合图像能三维立体显示肿瘤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的走行,与术中所见一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3,t=−2.346;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A、CTC及融合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直肠癌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有利于手术医生准确地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龙全 许梅海 +5 位作者 申炜 黄丽轩 韦洁勤 卢平明 潘洋洋 尹家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CE-MRV)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采用高分辨3D-CE-MRV成像行大脑浅静脉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价高分辨3D-CE-MRV成像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 目的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CE-MRV)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采用高分辨3D-CE-MRV成像行大脑浅静脉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价高分辨3D-CE-MRV成像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效能。结果34例患者检查均获得成功,高分辨3D-CE-MRV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6%,95.6%,94.1%。多平面重组重建矢状面可见大脑中浅静脉分别与Trolard静脉及Labbé静脉吻合;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斜矢状面可见静脉血管显示饱满,信号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斜冠状位可见静脉血管走行自然,信号强,显示清晰。结论高分辨3D-CE-MRV能提供高质量的大脑浅静脉图像,可为神经外科手术路径的选择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 大脑中浅静脉 Trolard静脉 Labbé静脉 静脉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腔静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3
16
作者 邬晴媛 林江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972-976,共5页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静脉 血栓闭塞性疾病 放射治疗后 中心静脉导管 影像学检查 静脉系统 静脉高压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王萍 柴晓媛 樊红霞 张红超 李悦 江岳娈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2)WI);再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行轴位单层动态扫描,获得扫描延迟时间,平扫后采集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作为后期减影的蒙片。利用获得的延迟时间行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与增强前蒙片减影,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增强后的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_(1)WI,观察胸腹部主动脉血管病变的信号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大动脉炎5例(占17.9%),髂动脉瘤1例(占3.6%),动脉粥样硬化3例(占10.7%),肾动脉狭窄6例(占21.4%),主动脉瘤13例(占46.4%),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对28例患者胸腹部主动脉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显示效果良好。结论:3DCE-MRA技术诊断明确,且具有准确、快速及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3DCE)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1加权成像(T_(1)WI)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颅内静脉系统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1
18
作者 查云飞 孔祥泉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05-308,共4页
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诸多缺点,已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新技术。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 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诸多缺点,已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新技术。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对比剂 静脉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静脉系统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梯度回波技术 技术基础 无创伤性 成像原理
下载PDF
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对诊断静脉血管瘤的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佳 刘金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4期3317-3318,共2页
脑静脉血管瘤(Cerebralvenousangioma,简称CVA),又称为脑静脉发育异常,是一种组织学上全部由静脉成分及散布其间的神经实质组成的脑血管畸形,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随着64排的临床应用.... 脑静脉血管瘤(Cerebralvenousangioma,简称CVA),又称为脑静脉发育异常,是一种组织学上全部由静脉成分及散布其间的神经实质组成的脑血管畸形,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随着64排的临床应用.脑静脉血管瘤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本文总结我院2013年2月1例脑静脉血管瘤的患者,CT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灌注成像 静脉血管
下载PDF
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用于上肢动静脉内瘘中的影像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巍伟 李大胜 王娜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在上肢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期间到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在上肢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期间到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对流入动脉、流出静脉、吻合口、侧支循环等血管通路狭窄程度的检出情况,统计不同检查方式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CTA下上肢动静脉内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经DSA检查,80例患者中的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检出率65.00%(52/80)与CTA检查的62.50%(5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吻合口狭窄最为常见;经DSA检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0%(12/80)高于CTA检查的5.0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实施CTA检查可实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程度的有效诊断,通过观察CTA特征也可实现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有效评估,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且与DSA相比,CTA安全性更高,不易引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