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薇 周一帆 +3 位作者 姜慧敏 卫慧敏 周陈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4-714,共11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卒中的特殊亚型,占所有脑卒中的0.5%~1%,好发于青壮年和女性。其病理机制复杂,诊断困难,漏诊及误诊率高,重症病死率高达30%,是神经科的疑难病。除血栓形成外,还伴有不同的CVS...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卒中的特殊亚型,占所有脑卒中的0.5%~1%,好发于青壮年和女性。其病理机制复杂,诊断困难,漏诊及误诊率高,重症病死率高达30%,是神经科的疑难病。除血栓形成外,还伴有不同的CVST相关实质损伤,包括水肿、缺血性卒中和脑内出血。为了进一步探索CVST的病理演变规律及分子病理特征,需要建立适宜的CVST动物模型,以研究CVST血栓形成、脑组织损伤等分子病理机制以及相关防治方案。本篇综述主要概述了现有的CVST实验动物模型,重点分析了每一种模型的优势、局限性和当前相关研究的应用,以期为CVST的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静脉窦血栓形成 动物模型 静脉性卒中
下载PDF
普瑞巴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头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霞 李艳敏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7期51-53,56,共4页
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将引起静脉性卒中,头痛是其首发和主要的症状;该研究将调查普瑞巴林是否能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引起的头痛。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该院住院患者中筛选出7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其中3例研究者中途退出,治疗组37... 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将引起静脉性卒中,头痛是其首发和主要的症状;该研究将调查普瑞巴林是否能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引起的头痛。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该院住院患者中筛选出7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其中3例研究者中途退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300 mg/d和安慰剂,持续6周。在首次服药后24 h,1周和6周评估疗效,主要终点指标是数字标准评分,次要终点指标是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服用普瑞巴林后24 h和服药后1周NRS评分分别为(4.2±0.8)分和(2.7±0.6)分(t=7.405)分,P<0.05),显著降低NRS评分;在服用普瑞巴林后24 h,1周和6周,治疗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9±3.3)分,(7±2.6)分和(4±1.8),较对照组减低显著(t=7.204,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快速并持续缓解颅内静脉窦血栓引起的头痛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颅内静脉血栓 静脉性卒中 头痛
下载PDF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科研先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教授
3
作者 顾超雄 李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吉训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为神经病学。在动脉和静脉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脑血流重建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并推进其临床转化与应用。①提出“低氧组织适应”学说,发现并证实低氧适应脑保护作用,阐明其抗... 吉训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为神经病学。在动脉和静脉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脑血流重建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并推进其临床转化与应用。①提出“低氧组织适应”学说,发现并证实低氧适应脑保护作用,阐明其抗缺血缺氧损伤机制;②建立“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新方法,证实其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揭示多靶点协同调控的“干预外周、保护中枢”机制,奠定临床转化基础;③研究开发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专用设备,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实现临床转化;④创建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新策略,制定国际指南。这些科研突破对认识动静脉性卒中的损伤机制、系统救治及其神经保护策略均有重要意义,多项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学术专著、国际指南和国际经典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组织适应 远隔缺血适应 神经保护 缺血 静脉性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