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刺针预装载导丝技术在小儿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导管插入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贾海涛 刘鹏 +6 位作者 马翔宇 张伟 何云清 周佼佼 王文晖 周文宇 黄生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9期40-46,共7页
目的评估穿刺针预装载导丝技术在小儿患者锁骨上路径超声引导头臂静脉(BCV)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CV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穿刺前将穿刺针和装有导丝的塑料鞘相连,并将导丝推进至穿刺针的尖端。超声探头置于锁骨上窝,使用长轴平面内... 目的评估穿刺针预装载导丝技术在小儿患者锁骨上路径超声引导头臂静脉(BCV)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CV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穿刺前将穿刺针和装有导丝的塑料鞘相连,并将导丝推进至穿刺针的尖端。超声探头置于锁骨上窝,使用长轴平面内引导技术由探头的外侧向内侧进行BCV穿刺和导丝置入。评估左右侧BCV血管穿刺、导丝置入、导管放置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共纳入60例患儿,平均年龄135 d(4~330 d),平均体重5.8 kg(2.8~8.9 kg)。所有患儿均在3次内成功完成BCV穿刺,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0%。导丝置入次数均≤3次,首次导丝置入成功率为92%。导管置入次数均≤2次,首次导管置入成功率为92%。CVC成功率为100%。4例(7%)患儿在BCV穿刺过程中出现皮下血肿。血管穿刺、导丝置入、导管放置成功率在左侧和右侧BCV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针预装载导丝技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患者锁骨上路径超声引导BCV穿刺置管术。左侧或右侧BCV的选择可基于临床环境和操作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针 导丝 头臂静脉 小儿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
下载PDF
留置时间对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荣 胡雪慧 +4 位作者 崔勤 薛卫斌 藏妍 郑霄 苏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留置时间4~7d时,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1%,留置时间8~14d的感染率为20.8%,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时间超过15d的患者,导管感染率为78.9%。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显著升高;而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 感染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癌症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宁文文 高勇 冯小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295-2297,共3页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对于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是安全可靠的选择。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3周,在此期间患者会出院回家休养,带管出院不可避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对于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是安全可靠的选择。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3周,在此期间患者会出院回家休养,带管出院不可避免。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后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严重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如何避免院外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后的管道护理尤为重要。随着PICC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实践不断拓展,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有医疗制度和水平的护理实践标准及带管回家的护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护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静 杜朝晖 +10 位作者 李建国 周青 胡波 李璐 刘畅 甘泉 罗云 蔡书翰 邓彬 饶歆 卢章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553例,根据科室不同分为ICU组265例,非ICU组288例。调查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统计置管困难和非置管困难患者并发症...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553例,根据科室不同分为ICU组265例,非ICU组288例。调查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统计置管困难和非置管困难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心静脉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9%(88/553),其中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1.6%(64/553),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3%(24/553)。ICU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6/265),非ICU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6%(42/2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05)。两组患者导管脱出和不畅发生率〔1.1%(3/265)与4.5%(13/288)〕、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7.2%(19/265)与1.7%(5/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7、9.80,P<0.05)。两组患者穿入动脉、气胸、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2、0.00和0.04,P>0.05)。置管困难42例,发生并发症21例(50.0%);非置管困难511例,发生并发症59例(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5)。结论 ICU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ICU患者需注意导管相关性感染,非ICU患者需注意加强导管护理,置管困难时建议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来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并发症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庆波 王凤玲 +2 位作者 王国兴 张文超 李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long subcutaneous jugular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LSJICC)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选取行LSJICC的患者146例作为试验组,行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e... 目的探讨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long subcutaneous jugular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LSJICC)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选取行LSJICC的患者146例作为试验组,行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导管使用时间和导管相关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穿刺部位出血、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导管使用时间>24个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导管相关感染、血栓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JICC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路径,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静脉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发生上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晓宁 王玉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对老年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PICC术的650例患者,分为血栓组233例和对照组417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650例患者中,... 目的对老年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PICC术的650例患者,分为血栓组233例和对照组417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650例患者中,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233例,血栓发生率35.8%。血栓组患者的年龄[(86.2±6.3)岁vs(78.9±9.7)岁]和体质量指数[(24.5±3.5)kg/m2 vs(23.3±3.0)kg/m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栓组恶性肿瘤(44.2%vs 22.8%)、血栓史(18.0%vs 8.4%)、慢性肾功能不全(23.6%vs 6.0%)、近期手术外伤史(25.3%vs 0.7%)、年龄>80岁的比例(89.3%vs 50.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近期手术外伤史是老年患者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结论老年患者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很多,有年龄、体质质量指数、恶性肿瘤、血栓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近期手术外伤史、置管手臂、PICC管尖端位置,其中年龄、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近期手术外伤史是老年患者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人体质量指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溶栓疗效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柯文 李明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评估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的12例PICC术后,上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评估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的12例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总结分析。结果:12例患者,7例导管位于右上肢,5例位于左上肢。男8例,女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4例,肺部恶性肿瘤3例,乳腺恶性肿瘤3例,均为女性患者,腹部恶性肿瘤2例。11例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均消失,1例患者出现双上肢静脉广泛栓塞,临床上怀疑合并肺血栓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短时间内准确的判断上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栓大小、形态及范围的变化,反应血流再通的情况,清楚的显示导管的位置以及状态,很大程度帮助临床判定溶栓治疗的效果及指导治疗方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栓范围、大小、导管的位置以及状态及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临床PICC术后血栓形成溶栓效果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上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下区腋静脉穿刺置管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良成 公维义 +2 位作者 苏健生 范崇玖 郭永正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尽管已为各科医师广泛应用,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出现严重后果[1]。临床中,医患双方对不同部位穿刺留管有不同的评价。经锁骨下窝穿刺置管因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头颈部和肢体适当活动、护理方便、不易感染,...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尽管已为各科医师广泛应用,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出现严重后果[1]。临床中,医患双方对不同部位穿刺留管有不同的评价。经锁骨下窝穿刺置管因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头颈部和肢体适当活动、护理方便、不易感染,患者舒适性和依从性较高而最受欢迎。但经锁骨下窝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盲探穿刺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锁骨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静脉 穿刺
下载PDF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552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建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3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 探索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改良前、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分别为278例和522例。改良后穿刺点在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缘2cm,方向为斜向胸锁关节与甲状软骨下缘连线中点,穿刺针... 目的 探索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改良前、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分别为278例和522例。改良后穿刺点在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缘2cm,方向为斜向胸锁关节与甲状软骨下缘连线中点,穿刺针与胸壁夹角为20°~30°。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结果 改良穿刺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 穿刺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下载PDF
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开窗换药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渗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玉芹 胡玉洁 张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开窗换药技术在改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渗液,降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PICC护理提供借鉴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6月安徽省内5所医院共18例PICC穿刺点并发渗液的患者,按照随...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开窗换药技术在改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渗液,降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PICC护理提供借鉴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6月安徽省内5所医院共18例PICC穿刺点并发渗液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8例。观察组在医护一体化小组协作下实施PICC开窗换药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纱布换药方法,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渗液转归时间、拔管发生率、患者长期随访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渗液转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长期随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开窗换药技术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避免传统纱布换药的不足,有效改善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渗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渗液 护理 医护一体化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致锁骨下动脉损伤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增华 李永乐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7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锁骨下动脉 创伤与损伤 医源性
下载PDF
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3
12
作者 任丽华 唐飞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并发症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ICU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建 郝华 何先弟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锁骨下和股静脉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难易程度及其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ICU内需做深静脉置管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组)150例,股静脉(B组)150例,通过比较2组的穿刺的成功率及其主要并发症等指标,从而明确两个部位... 目的观察锁骨下和股静脉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难易程度及其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ICU内需做深静脉置管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组)150例,股静脉(B组)150例,通过比较2组的穿刺的成功率及其主要并发症等指标,从而明确两个部位穿刺的优缺点。结果股静脉穿刺组成功率高,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锁骨下置管并发导管移位、气胸最高(P<0.05),而股静脉置管并发误入动脉,感染,及堵管较高(P<0.05)。导管脱出并发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种置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操作者可以根据置管的目的,患者情况以及个人对两种置管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置管方法,减少置管出现的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锁骨下静脉置管 静脉置管 ICU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定位点的选择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志宾 陈殿森 高万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 :分析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与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的位置关系,寻找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的最佳定位点。方法:选择我院行胸部16排CT平扫的体检者213例,以CT定位相模... 目的 :分析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与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的位置关系,寻找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的最佳定位点。方法:选择我院行胸部16排CT平扫的体检者213例,以CT定位相模拟X线平片,通过对应CT图像测量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至CAJ的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至CAJ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93,P=0.000)。PICC导管头端置于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时,其与CAJ距离0-20 mm及〈0 m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0,P=0.000)。结论 :右侧第七后肋是最接近CAJ投影点位置,但作为PICC置管定位标志安全性较低;综合比较,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作为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定位标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定位 肋间隙 后肋 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致病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闽 崔岭 +3 位作者 时东彦 梁宜武 马千里 王宪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7-49,76,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及菌群分布状况,及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减少CRI、CRB的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留置...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及菌群分布状况,及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减少CRI、CRB的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300根中心静脉导管共培养出35例病原菌,CRI发生率11.7%;CRB5例,发生率1.7%。病原菌菌群分布为:革兰阳性球菌占54.3%,革兰阴性杆菌占34.3%,真菌占11.4%。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色念珠菌。CRI、CRB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疾病种类、穿刺置管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6d,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CRI、CRB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病因学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导管 医原性疾病 心脏外科手 后期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浅论肿瘤PICC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策略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月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肿瘤患者静脉给药常用途径,但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可直接影响置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与肿瘤的高凝状态、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以及穿... 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肿瘤患者静脉给药常用途径,但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可直接影响置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与肿瘤的高凝状态、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以及穿刺部位等因素相关,为保证PICC置管的正常使用及留置时间,可在早发现、早诊断、药物封管、熟练穿刺及科学宣教等方面作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仪器和设备 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 综述
下载PDF
不同途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静 甘晓琴 +1 位作者 聂智容 范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9期2964-296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患者经不同途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手术室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脑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其中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00例(颈内静脉置管组),右侧锁骨下静脉10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患者经不同途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手术室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脑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其中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00例(颈内静脉置管组),右侧锁骨下静脉10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16/100)]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14.0%(1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后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运动,远离手术医生操作视野不影响手术进程,成为麻醉医师选择中心静脉的首选穿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学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穿刺 锁骨下静脉 静脉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传统胸腔穿刺术治疗5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馨月 王恬 +1 位作者 魏亚强 孙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79-580,共2页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9例应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法,每周两次。观察...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9例应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法,每周两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热、气促改善、胸水吸收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组较常规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组并发症少,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缩短、综合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降低胸膜肥厚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并发症 胸腔积液/病因学 胸腔积液/治疗 穿刺抽液/治疗应用 引流/治疗应用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1,214,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弹力绷带用于预防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PICC置管成功后对照组常规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观察组在3M透明... 目的探讨自制弹力绷带用于预防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PICC置管成功后对照组常规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观察组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情况:0级9例,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观察组出血情况:0级17例,Ⅰ级15例,Ⅱ级1例,Ⅲ级0例。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是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 后出血 弹力绷带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红 肖丽 范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方法]选择277例留置PICC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141例做为A组,将改进护理措施的136...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方法]选择277例留置PICC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141例做为A组,将改进护理措施的136例做为B组;A组留置PICC后出现静脉炎时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穿刺侧治疗.B组留置PICC后立即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穿刺侧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不同穿刺部位的静脉炎发生率、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效果.[结果]头静脉和肘部下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静脉炎发生率高于肘部贵要静脉;B组静脉炎总发生率8.1%,A组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均有显效.[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头静脉和肘部下行静脉留置PICC易发生静脉炎,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静脉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敷料 水胶体 导管 留置 导管插入 中心静脉/副作用 静脉炎/病因学 静脉炎/预防和控制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