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对IVT桥接EV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陈静 陈泽鹏 +3 位作者 江沛 张强 周敬华 周华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ALV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取栓次数及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 β,S100β)]、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S100β、D-D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各种类型出血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T桥接EVT治疗过程中加用替罗非班可改善ALVOS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凝血功能水平,短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治疗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效果比较
2
作者 卢红腾 王慧娟 +2 位作者 林月英 叶端玲 许文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对于发病4.5h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比较直接取栓与桥接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救治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58例,其中分为桥接治疗组39例,同期... 目的对于发病4.5h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比较直接取栓与桥接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救治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58例,其中分为桥接治疗组39例,同期符合静脉溶栓指征行仅行直接取栓治疗组19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发病90d后预后良好保护因素。结果直接取栓组血管成功再通率71.4%,明显高于桥接治疗组血管成功再通率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两组患者90d预后、死亡率和症状性脑出血、肺部感染、脑疝、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入院时、术后1 h和术后7 d的NIHSS评分<18分,术后血管成功再通(mTICI≥2b),取栓次数<2次,均是4.5h内入院患者治疗后90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4.5h内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两种治疗方法预后无差异,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自身血管或静脉桥介入治疗预后的比较
3
作者 杨志强 王志坚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81-886,共6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选择自身血管或静脉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选择自身血管或静脉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该类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预测因素。方法:筛选了CABG术后需再次行PCI治疗的T2DM患者559例,其中488例患者接受自身血管PCI,71例患者接受静脉桥PCI。比较不同靶血管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生MACCE的预测因素。主要研究终点为MACCE。结果:与自身血管PCI组相比,静脉桥PCI组患者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风险更高(2.8%vs.零,P=0.008)。中位随访40个月发现自身血管PCI组与静脉桥PCI组患者发生MACCE的风险相似(35.2%vs.33.8%,P=0.916),并且两组患者发生其他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男性)(HR=0.678,95%CI:0.487~0.970,P=0.033)是既往CABG合并T2DM患者PCI后发生MACCE的保护性因素,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HR=1.822,95%CI:1.010~3.282,P=0.046)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HR=6.117,95%CI:2.390~15.660,P<0.001)是该部分患者术后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结论:在CABG术后的T2DM患者中,不论选择自身血管或静脉桥PCI,术后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似,但自身血管PCI患者慢血流/无复流现象发生率低。此外,男性患者长期预后较好,而合并CKD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后的患者长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型糖尿病 自身血管 静脉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韦玉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1-0124,共4页
对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以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过检查后得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将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入对照组的43例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对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以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过检查后得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将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入对照组的43例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入研究组的43例患者则在静脉溶栓的同时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MR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有效情况、血管再通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以上各个指标来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以统计学软件对各指标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可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提升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能够成为急性脑梗死的首选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介入治疗 神经功能 血管再通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晶晶 王晓蕊 +2 位作者 宋思育 胡庆薇 张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脏病、糖尿病、营养状况。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病、糖尿病、营养状况、治疗方法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确切,患者预后与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相关,临床应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 被引量:5
6
作者 毛铁 吴春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9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方式,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有3例患者出现了症状性出...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方式,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有3例患者出现了症状性出血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了心源性死亡,本次实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方式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动脉内取栓 颅内大血管 急性闭塞 治疗效果 治疗方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及桥接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良通 蔡学礼 徐灵燕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及桥接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5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167例与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组87例。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及桥接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5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167例与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组87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后24 h、14 d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3个月,观察预后情况。结果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组血管再通率(91.95%)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5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05),治疗后24 h、14 d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5、4.68,P均<0.05);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7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P<0.05);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组mRS良好率(67.82%)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3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若考虑大血管闭塞,桥接血管内治疗可增加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RT-PA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马骥 刘蕊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2期62-63,75,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恶化率、100d后病死率以及治疗后(24h、15d、20d)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1.66%,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率和100d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5d、20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支架取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管再通率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3-0046,共4页
论证指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群体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的作用效能。方法 2021年11月-2023年3月,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静脉输注药物溶栓处置,研究组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 论证指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群体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的作用效能。方法 2021年11月-2023年3月,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静脉输注药物溶栓处置,研究组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指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效能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 静脉输注药物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10
作者 龚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提下施以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 病例来自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溶栓组即对照组病例数40例,桥接取栓组即观察组病例数31例。在治疗后分别记录两...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提下施以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 病例来自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溶栓组即对照组病例数40例,桥接取栓组即观察组病例数31例。在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数据对比得出本次研究的结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MRS评分、NIHSS均有降低,但是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NIHSS、MRS评分评分明显更低,(P<0.05);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42.50%),(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提高临床上在脑梗死方面治疗的疗效,与单独使用阿替普酶相比较效果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房颤动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11
作者 李芳 郭廷昊 +4 位作者 王凯 程峙娟 陈未平 殷敏 涂江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1389,共9页
目的了解现实世界心房颤动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抗凝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出院诊断为AIS和心房颤动并采取静脉溶栓(IVT)、血管内取栓(EVT)或IV... 目的了解现实世界心房颤动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抗凝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出院诊断为AIS和心房颤动并采取静脉溶栓(IVT)、血管内取栓(EVT)或IVT+EVT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启动抗凝治疗的时间、抗凝方案及结果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延迟或未启动抗凝治疗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心房颤动相关AIS患者共189例,其中IVT组86例(45.5%)、EVT组63例(33.3%)、IVT+EVT组40例(21.2%)。18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90±9.23)岁,女性患者有93例(49.2%),36.0%(68/189)的患者在AIS血管再通治疗后14 d内启动抗凝治疗,其中IVT组占58.8%(40/68)、EVT组占22.1%(15/68)、IVT+EVT组占19.1%(13/68),3组之间14 d内启动抗凝治疗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对血管再通治疗后14 h内启动抗凝治疗患者(68例)与延迟或未启动抗凝治疗患者(121例)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既往脑卒中病史、血管再通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血管再通治疗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影像学特点(病灶靠近皮质、大面积梗死、严重的颅内责任大动脉狭窄或闭塞)、血管再通治疗方式、血管再通治疗后3 d NIHSS评分、血管再通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通治疗后3 d NIHSS评分高(OR=1.113,95%CI 1.053~1.176,P<0.001)、血管再通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OR=6.098,95%CI 2.004~18.193,P=0.001)的患者不宜进行抗凝治疗。大面积梗死(40.8%)、梗死部位(35.8%)及卒中后出血转化(40.8%)是影响主诊医师启动抗凝治疗的常见原因。在心房颤动相关AIS患者90 d预后中,6例患者出现出血事件,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为0~2分)患者共116例。血管再通治疗后14 d内启动抗凝组90 d预后良好率(89.7%,61/68)高于延迟或未启动抗凝组(45.5%,55/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接受IVT、EVT或IVT+EVT治疗的心房颤动相关AIS患者,在血管再通治疗后早期开始抗凝治疗是安全的,但大多数患者抗凝治疗时机晚于当前推荐的抗凝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心房颤动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抗凝
下载PDF
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姜一 沈红健 +3 位作者 陈蕾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 目的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接治疗组18例。静脉溶栓组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治疗组为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在取栓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无症状梗死灶患者比例、术前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Alberta脑卒中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以及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静脉溶栓组患者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桥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13/55)vs 44.4%(8/18);X^2=2.434,P=0.019]。结论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M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尽管桥接治疗患者的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但二者远期疗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大动脉闭塞 静脉溶栓 治疗
下载PDF
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春梅 周俊山 +3 位作者 张羽乔 施洪超 候健康 张中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其中30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为溶栓组,35例接受桥接...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其中30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为溶栓组,35例接受桥接治疗者为取栓组,通过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后24 h、7 d的NHISS和早期预后良好率、血管再通率、90 d的mRS评分,同时对比治疗期间的颅内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血管再闭塞、临床死亡等不良事件,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和7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 <0. 05);治疗后24 h及7 d的NIHSS评分取栓组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均P <0. 05);治疗后24 h、7 d的早期预后良好率取栓组(51. 4%、68. 6%)均明显高于溶栓组(26. 7%、40. 0%)(均P <0. 05);取栓组血管再通率(82. 9%)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36. 7%)(P <0. 05);治疗后90 d的远期预后良好率(mRS≤2)取栓组(71. 4%)明显高于溶栓组(43. 3%)(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脑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血管再闭塞、药物过敏、临床死亡等发生率,溶栓组为40. 0%,取栓组为42. 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大动脉性脑卒中效果较好,且安全性与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治疗 机械取栓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圣文 乔树宾 +7 位作者 徐波 秦学文 姚民 袁晋青 吴永健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01至2009-12的31例TRI(桡动脉组)和115例TFI(股动脉组)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比较TRI和TFI患者临床特征、操作特点及住院期...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01至2009-12的31例TRI(桡动脉组)和115例TFI(股动脉组)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比较TRI和TFI患者临床特征、操作特点及住院期间临床疗效。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X线曝光时间[(15.6±3.7)分比(14.5±3.4)分]、操作时间[(34.6±15.2)分比(37.4±18.8)分]、造影剂用量[(225±120)ml比(263±13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操作成功率(93.5%比95.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较桡动脉组显著增加(3.2%比15.7%,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0%比2.0%)、死亡(0%比0%)、心肌梗死(0%比0.9%)、靶病变血运重建(0%比0.9%)发生率均类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TFI相比,TRI静脉桥血管病变安全有效,且血管径路并发症明显减少,但造影与介入同期完成比例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血管病变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小剂量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再通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醒后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先福 林锦乐 +5 位作者 胡建刚 李旭 王城豪 黄贤文 叶华卫 窦清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 探讨急诊医学科主导下多学科联合建立急诊脑卒中中心救治"桥接"生存链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需紧急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诊疗信... 目的 探讨急诊医学科主导下多学科联合建立急诊脑卒中中心救治"桥接"生存链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需紧急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诊疗信息、影像学资料、是否为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溶栓药物用量、患者到达医院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患者到达医院急诊至穿刺时间(DPT)、症状性出血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对比分析启动"桥接"生存链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桥接"生存链是指急诊团队主导下联合影像团队、神经外科团队、高压氧科团队等多学科团队在急诊抢救室即刻开展溶栓或启动血管再通治疗,核心内容是AIS患者采用小剂量阿替普酶(0.6 mg/kg)方案,溶栓后根据病情需要"桥接"序贯血管内再通治疗,并且需要24 h内开展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 本中心"桥接"生存链启动前共有189例AIS患者,其中36例接受溶栓治疗,发生WUIS 3例(症状性出血2例)."桥接"生存链启动后共有97例AIS患者,其中20例接受溶栓治疗,发生WUIS 2例(症状性出血0例).与"桥接"生存链启动前比较,启动后AIS患者DNT时间明显缩短(min:65±25比82±30,P=0.042),阿替普酶用量减少(mg/kg:0.74±0.15比0.80±0.27,P=0.357),症状性出血率明显降低〔例(%):0(0)比7(19.4),P=0.040〕,住院病死率也得到有效控制〔例(%):0(0)比3(8.3),P=0.196〕;但DNP时间前后变化不大(min:195.6±21.6比154.2±33.0,P=0.505).1例典型病例分析提示,"桥接"生存链治疗减少WU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序贯血管再通治疗时发生症状性出血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预后.结论 以小剂量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再通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为核心的急诊主导下多学科构建的卒中救治"桥接"生存链,能改善AIS患者的预后,尤其适用于WU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醒后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血管再通治疗 小剂量 卒中单元 早期高压氧治疗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连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85-87,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及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及出院时,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15.14±0.52)、(7.04±0.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05±0.37)、(10.01±0.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更利于提升血管再通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介入治疗 血管再通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超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琳 吴世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4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针对超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超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对照组(发病时间3.0~4.5 h)和研究组(发病时间<3.0 h),每组30例。两组患... 目的分析应用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针对超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超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对照组(发病时间3.0~4.5 h)和研究组(发病时间<3.0 h),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各治疗阶段耗费时间。结果治疗后24 h、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67%,治疗后3个月死亡率为3.33%,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患者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1.25±0.5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至影像检查时间、入院至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病至再通时间(228.64±16.81)min短于对照组的(263.51±20.0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早实施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疗效突出,且能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血管闭塞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洁 曲波 +2 位作者 贾丽娜 冯瑞雪 郇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神经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并探析药物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于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Ⅰ组与Ⅱ组各25例,Ⅰ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Ⅱ组...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神经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并探析药物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于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Ⅰ组与Ⅱ组各25例,Ⅰ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Ⅱ组在Ⅰ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神经介入,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Baethe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Ⅰ组的72.0%(P<0.05);治疗后,Ⅱ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e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与同期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予以神经介入与静脉溶栓联合疗法,可优化疗效,修复受损神经,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神经介入 静脉溶栓 治疗效果 生活能力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MIS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建明 刘想林 +2 位作者 徐平 李炎灯 李向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6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试验组(n=35例)。对照组给予单...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6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试验组(n=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桥接血管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转归良好率、血管再通时间、住院费用、取栓次数、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血管再通率及转归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NP、NSE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桥接治疗可明显提高MIS患者血管再通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取栓次数且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血清中BNP、NS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脑卒中 神经功能 静脉溶栓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朴 罗韶辉 +1 位作者 冯华海 王玉凯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一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一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而颅内出血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5/40),差异明显(P<0.05);另外,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健康状况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其病情,临床治疗成效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