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后皮下血肿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1
作者 马青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后皮下血肿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4例H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皮下血肿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B组的皮下血肿...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后皮下血肿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4例H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皮下血肿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B组的皮下血肿发生率(8.51%)低于A组(19.15%),一次穿刺成功率(91.49%)高于A组(80.85%);皮下血肿直径、渗血量和止血时间分别为(11.34±2.18)mm、(7.59±1.82)mL、(10.36±3.58)min,均低于A组的(15.26±2.43)mm、(12.37±3.24)mL、(17.43±4.29)min;护理满意度(93.62%)高于A组(82.98%),P<0.05。结论 在对HD患者进行动静脉穿刺时,加强皮下血肿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该问题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稳定治疗并提供良好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穿刺 皮下血肿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自制加压包扎带运用于静脉穿刺后止血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谢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3-53,共1页
静脉穿刺适用于静脉输液、静脉注射和抽血,患者在静脉穿刺后,按压针眼时间不够或位置不准确,造成局部止血不力而致出血、渗血、皮下淤血形成淤斑,不仅损伤血管,还给护士下次穿刺的选择增加了难度,并且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 静脉穿刺适用于静脉输液、静脉注射和抽血,患者在静脉穿刺后,按压针眼时间不够或位置不准确,造成局部止血不力而致出血、渗血、皮下淤血形成淤斑,不仅损伤血管,还给护士下次穿刺的选择增加了难度,并且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采用自制加压包扎带运用于静脉穿刺后止血,无一例发生皮下淤血,便于护士操作,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加压包扎带 静脉穿刺后 止血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股静脉穿刺后血管并发症的超声评估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魏芸 勇强 +2 位作者 付静静 张依然 王立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股静脉穿刺后血管并发症超声评估价值。方法:分析367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股静脉穿刺后,血管并发症的种类及其预后。结果:发现血管并发症患者82例,包括:穿刺血管周围血肿48例、假性动脉瘤13例、动静脉瘘...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股静脉穿刺后血管并发症超声评估价值。方法:分析367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股静脉穿刺后,血管并发症的种类及其预后。结果:发现血管并发症患者82例,包括:穿刺血管周围血肿48例、假性动脉瘤13例、动静脉瘘6例、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5例、动静脉瘘合并股静脉血栓1例、股静脉血栓8例、股动脉血栓1例,共计88个病灶。其中48个血肿未予特殊处理;18个假性动脉瘤:2个瘘口大手术治疗、1个注射凝血酶闭合、15个压迫治疗闭合;12个动静脉瘘:2个合并假性动脉瘤分别随其手术、注射凝血酶闭合,其余10个保守治疗闭合;9个股静脉和1个股动脉血栓调整抗凝药剂量后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股静脉穿刺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随访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静脉穿刺 血管并发症 超声
下载PDF
静脉穿刺后两种拔针法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52
4
作者 程文惠 陈波 廖彬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观察病人对两种不同拔针法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瘀血情况。方法 对1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左侧采用旧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右侧采... 目的 观察病人对两种不同拔针法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瘀血情况。方法 对1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左侧采用旧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拔针法(观察组,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 对照组疼痛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均能达到止血效果。结论 新拔针法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拔针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口服拜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淑霞 范珊 汪惠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3-94,共2页
冠心病(CHD)是临床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心脏病之一,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致残或致死率已居常见病之首[1]。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大量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之一,... 冠心病(CHD)是临床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心脏病之一,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致残或致死率已居常见病之首[1]。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大量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之一,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应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穿刺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患者 拜阿司匹林 静脉穿刺 局部按压时间 老年常见病 口服 抗血小板药物 临床工作
下载PDF
对冠心病病人抗凝药物使用期间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小莉 刘晔 +2 位作者 马倩 朱琳 赵慧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9期2510-2511,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病人 局部按压时间 抗凝药物 静脉穿刺 使用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低分子肝素钙 临床工作
下载PDF
肘窝部静脉穿刺后按压止血时不宜屈肘 被引量:26
7
作者 蒋婉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肘窝部静脉穿刺 按压止血 屈肘 穿刺后渗血
下载PDF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易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魁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 静脉穿刺 皮下瘀血 原因 预防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赛玉 马丽霞 李万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9期51-52,72,共3页
目的探讨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穿刺后合适的按压时间。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每位患者均接受16次静脉穿刺,按按压时间不同共分为8组,观察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面积,并进... 目的探讨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穿刺后合适的按压时间。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每位患者均接受16次静脉穿刺,按按压时间不同共分为8组,观察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面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与患者皮下出血、出血面积密切相关。按压8 min与按压9 min的皮下出血情况与面积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相邻组间的出血率与出血面积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平时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9min为合适的时间,既不会影响血液供应,又可使皮下出血发生率降低、并使局部出血面积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静脉穿刺 出血面积 按压时间
下载PDF
品管圈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清清 顾丽萍 李晓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方法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8月住院病人651例为对照组,2011年9月-11月住院病人76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病人经股静脉穿刺后予传统方法按压,观察组成立品管圈,用讨论法及检查法找出新... 目的探讨品管圈方法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8月住院病人651例为对照组,2011年9月-11月住院病人76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病人经股静脉穿刺后予传统方法按压,观察组成立品管圈,用讨论法及检查法找出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按压止血发生皮下淤血问题的病例,并用鱼骨图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通过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管理,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降低技能操作中的损害,提高护理质量。结果2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按压止血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成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可减少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按压止血发生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情况的发生,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穿刺 按压止血
下载PDF
静脉穿刺后两种不同拔针方式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吕凤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66-1567,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穿刺后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108例普通头皮针穿刺后的患者随机采用A、B两种不同拔针方式。A组拔针为:输液完毕关闭输液夹,迅速拔出针头。B组拔针为:输液完毕折住头皮针软管迅速拔出针头,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比较静脉穿刺后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108例普通头皮针穿刺后的患者随机采用A、B两种不同拔针方式。A组拔针为:输液完毕关闭输液夹,迅速拔出针头。B组拔针为:输液完毕折住头皮针软管迅速拔出针头,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拔针方式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输液完毕折住头皮针软管迅速拔出针头是首选拔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拔针方式 瘀血 疼痛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行股静脉穿刺后形成深静脉血栓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红霞 王倩 +1 位作者 吕晓娟 李玉玲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6期626-627,共2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的三大因素.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多见,而相关恶性血液病并发DVT的临床报道鲜见.我科于2010年收治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的三大因素.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多见,而相关恶性血液病并发DVT的临床报道鲜见.我科于2010年收治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化疗,1个月后右下肢发生DVT,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白血病患者 精心护理 静脉穿刺 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长期卧床患者 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置管化疗
下载PDF
拇腹按压拔针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新 梁燕兰 +1 位作者 安博 贺汤青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7期1922-192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按压拔针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针眼出血 局部不良反应 血管损伤 拔针方法 护理操作
下载PDF
两种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秀花 范国燕 李现芹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2期958-958,共1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后拔针是经常性的工作,尤其是血液科病人,由于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相当高。人们普遍认为拔针则很容易,其实不然。经过多年观察许多老护士拔针方法也欠妥当,造...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后拔针是经常性的工作,尤其是血液科病人,由于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相当高。人们普遍认为拔针则很容易,其实不然。经过多年观察许多老护士拔针方法也欠妥当,造成病人皮下出血、淤血及疼痛。为此我们于2004年5月-2005年6月对血液科178例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拔针方法 护理
下载PDF
静脉穿刺后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聂亚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607-608,共2页
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注射的重要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静脉穿刺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压方法不当、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容易增加病人的疼痛,造成穿刺点出血、皮下淤血等不良反... 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注射的重要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静脉穿刺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压方法不当、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容易增加病人的疼痛,造成穿刺点出血、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为此,许多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改进,本文对其研究及进展综述如下。1拔针方法 1.1传统拔针法按照护理学教研书的规定方法[1]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压法 静脉穿刺 按压方法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后并发张力性气胸漏诊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小珊 马性觉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779-780,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 张力性气胸 漏诊 诊断
下载PDF
静脉穿刺后采用三横指按压止血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霍光 王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或血肿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58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静脉穿刺后,A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后直接按压皮肤穿刺点上方止血方法;B组采用静脉穿刺后三横指按压皮肤穿刺点10min止血法。结...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或血肿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58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静脉穿刺后,A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后直接按压皮肤穿刺点上方止血方法;B组采用静脉穿刺后三横指按压皮肤穿刺点10min止血法。结果A、B两组病人皮下瘀血或血肿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穿刺后三横指按压皮肤穿刺点10min的压迫止血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压迫止血 方法
下载PDF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菊芬 毛婉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8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拔针方法 穿刺部位出血 护理工作者 操作技术 临床护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文容 杨素容 +1 位作者 曾雪梅 陈凯瑶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536例住院小儿不同部位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四肢静脉穿刺及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几率较小,而颈外静脉和腹股沟股静...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536例住院小儿不同部位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四肢静脉穿刺及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几率较小,而颈外静脉和腹股沟股静脉穿刺容易发生皮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后正确地拔针和准确地按压穿刺部位,可以减少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穿刺 皮下瘀血 拔针按压
下载PDF
颈内静脉穿刺后意外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韶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40-540,共1页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 麻醉 重度肾性贫血 肾性高血压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