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水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0.8μg/(k... 目的研究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0.8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0.4μg/(kg·h)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麻醉,并对其麻醉相关情况、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HR、RR波动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评分、记忆力评分、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回忆能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相较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低剂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认知功能,且不影响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右美托咪定 静脉维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与阿托品静脉维持及静脉推注用药方式及疗效的区别 被引量:1
2
作者 齐建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1148-114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与阿托品静脉维持及静脉推注用药方式及疗效的区别。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分别给予戊乙奎... 目的:研究分析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与阿托品静脉维持及静脉推注用药方式及疗效的区别。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分别给予戊乙奎醚和阿托品进行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戊乙奎醚治疗观察组者用药次数、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昏迷时间、症状消失病情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阿托品治疗对照组,而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托品治疗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中,戊乙奎醚治疗观察组出现2例尿潴留、2例视力模糊患者,没有出现心率过快患者,显著低于而阿托品治疗对照组出现的29例心率过快患者、16例尿潴留患者、19例视力模糊患者(P<0.05)。结论: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较阿托品好,且给药次数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阿托品 有机磷农药中毒 静脉维持静脉推注
下载PDF
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静脉维持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廖乐乐 李敏 +1 位作者 唐干益 鲁文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静脉维持应用依托咪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全身麻醉的110例患者,依据全麻维持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依托咪酯)和对照组(丙泊酚)。记录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静脉维持应用依托咪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全身麻醉的110例患者,依据全麻维持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依托咪酯)和对照组(丙泊酚)。记录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并比较两组苏醒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插管前DBP和SBP与入室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DBP和SBP在插管后3和5 min依次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切皮时,对照组DBP、SBP及HR均明显下降,且分别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与拔管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静脉维持采用依托咪酯见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拔管迅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全身麻醉 静脉维持 可行性 麻醉诱导
下载PDF
国产微量注射泵在全麻静脉维持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炳鑫 张荣琴 +1 位作者 符惠峰 汪云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374-374,379,共2页
关键词 全麻静脉维持 微量注射泵 应用 国产 静脉麻醉药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免疫功能和血清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婷 葛志军 +3 位作者 朱敏敏 谢松辉 汤为光 杨志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3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3 μg/kg·h)、B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 μg/kg·h)和C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7 μg/kg·h),各32例。观察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免疫功能、镇静镇痛情况、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CD3^(+)、CD4^(+)/CD8^(+)高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低于A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 μg/kg·h、0.7 μg/kg·h维持,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但0.7 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静脉维持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生命体征 免疫功能 血清神经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化学治疗患者PICC维持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
6
作者 白璐 谢仙萍 +2 位作者 武文静 郭巧玲 闫巧云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6-294,共9页
目的:目前关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内容涉及范围广且尚未形成系统的循证方案。本研究对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持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相关证据提取... 目的:目前关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内容涉及范围广且尚未形成系统的循证方案。本研究对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持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相关证据提取汇总,评价后形成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PIPOST(population,intervention,professional,outcome,setting,type of evidence)法构建临床循证问题。检索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UpToDat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Sinomed、医脉通、美国输液护士协会网站中关于PICC维持期化疗患者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研究人员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等级划分,提取最佳证据。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2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1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从评估、置管前中后、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健康教育5个方面总结出36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PICC维持期化疗患者相关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医务人员和决策者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证据,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护理管理策略,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维持 静脉血栓 最佳证据总结
下载PDF
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应用于无痛胃镜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7
作者 李煜 李永良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8期33-36,共4页
探讨在无痛胃镜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取100例接受无痛胃镜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2023年,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实施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50),实施丙泊酚... 探讨在无痛胃镜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取100例接受无痛胃镜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2023年,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实施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50),实施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的患者纳入试验组(n=50)。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对无痛胃镜患者应用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能够满足无痛胃镜检查对于麻醉的要求,有效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麻醉 丙泊酚诱导 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肝素帽对烧伤患者维持液疗静脉留置封管护理
8
作者 张爱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为减轻烧伤患者长期维持液体疗法的思想负担,达到提高活动自如及睡眠时数。方法:通过200例经临床医生确诊需液疗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静脉置针部位、方法基本近似情况下,比较肝素帽封管维持输液与传统减慢流速维持输液的烧伤... 目的:为减轻烧伤患者长期维持液体疗法的思想负担,达到提高活动自如及睡眠时数。方法:通过200例经临床医生确诊需液疗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静脉置针部位、方法基本近似情况下,比较肝素帽封管维持输液与传统减慢流速维持输液的烧伤患者睡眠质量与时数是否有差别。结果:经整理资料,采用计量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液疗患者静脉维持法的睡眠时数差别极显著(P<0.01),以肝素帽液疗组患者睡眠时数优于传统液疗维持组。结论:肝素帽对长期维持液疗,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提高睡眠时数与质量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肝素帽 液体疗法 静脉维持 护理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自建理念的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的研发及可用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霁雯 钱彧 +2 位作者 罗雯懿 薛佩佩 陆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9期1171-1175,共5页
目的研制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的小程序,并测评其可用性。方法于2019年8—12月,采用使用者自建理念研发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制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的小程序,并测评其可用性。方法于2019年8—12月,采用使用者自建理念研发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药物计算方法(基于所研发的小程序的计算方法、基于计算器的传统计算方法)的各200次药物计算所需时间和结果的正确性。采用有用性、满意度、易用性量表(USE)调查10名护士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以评价小程序的可用性。结果使用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的准确率为100%(200/200),高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进行药物计算的88%(17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32,P<0.01);使用该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所需时间为(15.15±2.74)s,快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的(17.09±5.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1,P=0.001)。10名护士对于小程序的接受度较高,USE平均得分为(6.22±1.03)分。结论本研究所研制的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能满足临床护士的使用需求,接受度较高。该程序能以系统计算,有效规避人工计算的差错,节省护士人工计算及双核对的时间,可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静脉维持药物 计算程序 可用性
原文传递
临床应用安普贴预防长期静脉维持多巴胺后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7-138,共2页
目的预防性使用安普贴对临床静脉维持多巴胺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我科期间临床应用多巴胺静脉维持的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在静脉维持多巴胺前预防性使用安普贴,对照组则常规静... 目的预防性使用安普贴对临床静脉维持多巴胺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我科期间临床应用多巴胺静脉维持的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在静脉维持多巴胺前预防性使用安普贴,对照组则常规静脉留置针后3M敷贴常规固定,3天后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安普贴能大大减少长期静脉维持多巴胺而导致的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普贴 静脉维持 多巴胺 静脉 护理
原文传递
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静脉维持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张昭 《药物与人》 2014年第7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静脉维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10日~2013年9月10日在我院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并行手术的5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例资料,其中研究组(A组)32例,对照组(B组)27例,两组均予咪...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静脉维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10日~2013年9月10日在我院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并行手术的5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例资料,其中研究组(A组)32例,对照组(B组)27例,两组均予咪哒唑仑0.15mg/kg+维库溴铵0.1m/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A组予依托咪酯1.0mg.kg-1.h-1+芬太尼0.006mgkg-1.h-1静脉维持麻醉;B组予芬太尼0.04mgkg-1.h-1静脉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T)、心率(HR)和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中知晓率。最后经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前的R、SAT、HR间的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的R、SAT、HR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的R、SAT、HR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知晓率的比较显示:A组术中知晓人数为12人,知晓率为37.5%;B组中知晓人数为17人,知晓率为63.0%,两组术中知晓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清醒时间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静脉维持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全身麻醉 临床分析 静脉维持
下载PDF
27例经头皮静脉慢速维持输液的体会
12
作者 陈苏桂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2年第5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维持静脉慢速输液通畅的方法。方法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改变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针梗下方垫一小棉粒成为杠杆支点,在针柄处给一个向下的外力,使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形成一个单向开启的活辨。结果维持静脉输液速度最慢能达到每分钟1... 目的探讨维持静脉慢速输液通畅的方法。方法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改变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针梗下方垫一小棉粒成为杠杆支点,在针柄处给一个向下的外力,使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形成一个单向开启的活辨。结果维持静脉输液速度最慢能达到每分钟1滴(1ml=20滴)不会出现血流回流至针管,保证输液通畅。结论通过改进传统的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经头皮静脉慢速输液持继通畅,临床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慢速维持输液 头皮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 儿童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后的护理
13
作者 张建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814-814,共1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术后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维持性血...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术后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开始正常血液透析时间、透析平均血流量;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机体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内瘘通畅率。结果: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开始正常血液透析时间、透析平均血流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状态、机体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状态、机体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全面的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后护理应用效果肯定,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促进内瘘再通,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全面的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栓塞再通术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东英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2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探究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特点,提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来该院诊治的2018年1—12月的动静脉内瘘患者中随...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探究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特点,提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来该院诊治的2018年1—12月的动静脉内瘘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评分为(44.25±3.15)分,高于对照组(t=7.642,P<0.05),社会评分为(45.35±2.21)分,高于对照组(t=7.752,P<0.05),躯体评分为(38.67±7.24)分,高于对照组(t=7.646,P<0.05),情感评分为(55.64±3.75)分,高于对照组(t=7.834,P<0.05);观察组重建内瘘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χ2=14.305,P<0.05),血流量低于200 mL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χ2=14.038,P<0.05),再次血栓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χ2=15.740,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重建内瘘、血流量低于200 mL、再次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痛,缓解不良情绪,是一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铭儿 马逸萍 孙晔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 护理 肾功能衰竭 无菌操作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维持与静脉麻醉维持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83-85,共3页
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期间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及静脉麻醉维持效果。方法 本院妇科肿瘤手术者6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纳入实验组(n=31),单纯静脉麻醉维持纳入对照组(n=31)。对比妇科肿瘤手... 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期间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及静脉麻醉维持效果。方法 本院妇科肿瘤手术者6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纳入实验组(n=31),单纯静脉麻醉维持纳入对照组(n=31)。对比妇科肿瘤手术不同麻醉方案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MMSE评分、VAS评分、麻醉负性反应差异。结果 ①实验组肿瘤手术者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②麻醉未创建气腹时,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高(P<0.05);麻醉创建起伏后,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P<0.05)。③实验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④实验组不良反应率6.45%较对照组25.81%低(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手术麻醉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效果更佳,能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缩短意识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减轻不良发应,麻醉方式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手术 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静脉麻醉维持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丙泊酚诱导联合复合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7
作者 吴浩云 韩孟和 +1 位作者 马若男 赵素波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5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 S 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给予静脉缓慢注射丙泊... 目的:观察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 S 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给予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1~2 m g/k g;B组静脉泵注阿芬太尼0.7μg/(k g·m i n)(以此速度持续泵注至检查结束),5 m i 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1~2 m g/k g。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2 m i n(T2)、诱导后5 m i n(T3)及清醒后(T4)MA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操作总时间和呼吸暂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丙泊酚追加量、麻醉后可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诱导、阿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诱导 阿芬太尼 静脉泵注维持 无痛胃镜
下载PDF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6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桂芬 路新国 +1 位作者 刘艳青 廖建湘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癫痫频繁发作的患儿静脉应用咪达唑仑治疗,首先缓慢静脉推注1次(0.1~0.15 mg/kg),最大剂量〈3 mg,然后以1.0μg/(kg.min)静脉维持,根... 目的:总结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癫痫频繁发作的患儿静脉应用咪达唑仑治疗,首先缓慢静脉推注1次(0.1~0.15 mg/kg),最大剂量〈3 mg,然后以1.0μg/(kg.min)静脉维持,根据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最大维持剂量为5.0μg/(kg.min)。惊厥控制24 h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临床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4 h内控制发作42例(64.62%),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1.75±0.38)μg/(kg.min);48 h内控制61例(93.85%),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2.34±1.05)μg/(kg.min);72 h内控制61例(93.58%),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5.0μg/(kg.min)。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嗜睡58例(89.23%),共济失调18例(27.69%),呼吸道分泌物增多13例(20.00%),烦躁6例(9.23%),轻度血压下降37例(4.62%),1例在推注咪达唑仑过程中出现呼吸骤停。结论:咪达唑仑可快速、有效控制癫痫频繁发作,尤其是对全面性强直(或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更为确切,在癫痫患儿的快速撤药或换药中可广泛应用。对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及临床精心护理也是治疗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频繁发作 咪达唑仑 静脉维持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内瘘专项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黄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内瘘专项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至我院首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100例住院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排除穿刺失败、依从性差或患有先天性血管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 内瘘专项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至我院首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100例住院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排除穿刺失败、依从性差或患有先天性血管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综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12.00%vs30.00%)以及功能障碍率(8.00%vs26.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的三个指标,包括健康、情绪和心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障碍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血透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并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规避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专项护理 维持性血透动静脉 并发症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依托咪酯乳剂全凭静脉麻醉在甲状腺、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玉峰 赵晓红 娄晓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8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麻醉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40例拟行择期甲状腺或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E)组和异丙酚(P)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麻醉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40例拟行择期甲状腺或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E)组和异丙酚(P)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E组加用依托咪酯,P组加用异丙酚。静脉维持镇痛均用瑞芬太尼,镇静E组用依托咪酯,P组用异丙酚,术中两组均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麻醉药用量。详细记录入室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BIS值的变化。结果: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静脉维持时血压下降程度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依托咪酯组苏醒迅速,拔管满意。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平稳,血压波动小,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拔管满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麻醉诱导 静脉维持 血压 脑电双频指数(B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