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膀胱造影64排螺旋CT扫描及仿真内镜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旭峰 严超贵 +5 位作者 冯玉 林锦江 欧阳龙源 林芝 李子平 孙灿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膀胱造影膀胱CT扫描方法 ,提高膀胱CT仿真内镜图像质量。方法将94例膀胱检查患者分为三组:A组30例,盆腔增强扫描后,将尿液排完,再口服300ml水,上检查床翻转两次后行膀胱扫描;B组32例,扫描同A组相同,但喝水量则根据扫描时所... 目的探讨静脉膀胱造影膀胱CT扫描方法 ,提高膀胱CT仿真内镜图像质量。方法将94例膀胱检查患者分为三组:A组30例,盆腔增强扫描后,将尿液排完,再口服300ml水,上检查床翻转两次后行膀胱扫描;B组32例,扫描同A组相同,但喝水量则根据扫描时所测膀胱充盈后的体积口服等量的水;C组32例,盆腔增强扫描后,不排尿,等候30min,上检查床后反转两次后行膀胱扫描。测定膀胱腔内不同区域液体密度的CT值;对膀胱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A组和B组膀胱腔内不同区域所测CT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膀胱内对比剂均匀性较好。C组膀胱腔内不同区域所测CT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膀胱内对比剂均匀性差。三组CT仿真内镜图像评分之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和B组图像明显优于C组。结论盆腔增强扫描后,将尿液排完,再口服300 ml水,上检查床反转两次后行膀胱扫描,可获得良好的CT仿真内镜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膀胱造影 仿真内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静脉膀胱造影CT仿真内窥镜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灿辉 李子平 +4 位作者 严锋 余深平 许达生 谢红波 林佩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 探讨静脉膀胱造影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可行性 ,并与空气CTVE成像技术比较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应用相同的扫描条件对充盈不同浓度的高密度对比剂 (将 76 %的泛影葡胺稀释成 1 / 8,1 / 1 2 ,1 / 1 6 ,1 / 3... 目的 探讨静脉膀胱造影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可行性 ,并与空气CTVE成像技术比较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应用相同的扫描条件对充盈不同浓度的高密度对比剂 (将 76 %的泛影葡胺稀释成 1 / 8,1 / 1 2 ,1 / 1 6 ,1 / 32 ,1 / 4 8,1 / 64 ,1 / 1 2 8)、水、空气的直肠内模拟隆起性病变行螺旋CT容积扫描 ,经工作站软件处理获得CTVE图像 ,相互间进行比较 ;(2 )对 30例患者 ,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 30min后行膀胱CT容积扫描 ,亦经软件处理获得膀胱CTVE图像 ,并与纤维膀胱镜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 )以不同浓度高密度对比剂和空气为对比剂进行三维重建均可获得清晰的CTVE图像 ,以水作对比剂未能重建出满意的CTVE图像。 (2 )不同浓度的高密度对比剂之间及其与空气之间重建出的CTVE图像整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1 59 95 ,P <0 0 5) ,较低浓度高密度对比剂 (1 / 32~ 1 / 1 2 8)重建出的CTVE图像对直径 2~ 3mm的病灶显示较好 ;对直径 5mm及其以上的病灶各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静脉膀胱造影 2 6例获得满意的CTVE图像 ,能显示输尿管内口 ,检出病灶直径最小者为 3mm。 2例CTVE图像欠佳 ,2例未重建出CTVE图像。结论高密度对比剂CTVE成像能达到空气CTVE成像同等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膀胱造影 CT仿真内窥镜 实验 临床应用 可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