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秦有 麦秀钧 +2 位作者 陈经宝 庞凤舜 沙力 《陕西中医》 2009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型的变化与演变规律。方法:对其所得到的各证型的病例数利用Excel及SPSS13.0软件进行列表及建数据库,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型包括实证即脉络湿...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型的变化与演变规律。方法:对其所得到的各证型的病例数利用Excel及SPSS13.0软件进行列表及建数据库,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型包括实证即脉络湿热型、脉络湿瘀型与气滞血瘀型与虚证即脾虚湿阻型与气虚血瘀型,各证型分布均匀,治疗过程的早期以实证多见,共占83.82%,治疗后期则以虚证为主,共占86.76%。治疗前为实证者在治疗后期多为虚证,气滞血瘀型在后期转变为气虚血瘀型多见,占58.33%,而脉络湿热型、脉络湿瘀型后期转变为虚证,但脾虚湿阻型与气虚血瘀型之间无明显差别。治疗前为虚证者在治疗后期仍表现为虚证,脾虚湿阻型与气虚血瘀型在后期仍表现为相同证型的分别占80.00%、66.67%。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证型演变规律在治疗早期以实证为多见,临床辨证为脉络湿热型、脉络湿瘀型、气滞血瘀型,治疗后期则以虚证多见,临床辨证为脾虚湿阻型、气虚血瘀型,各证型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式 中医药疗法 临床治疗 中医病机
下载PDF
Slit2蛋白对深静脉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勾红菊 王丽京 +6 位作者 兰天 吴腾 吴平香 顾取良 郑凌云 温定文 丁彦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在造模48h后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与C57小鼠相比,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出血时间延长;Slit2过表达小鼠形成的血栓中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小,而C57小鼠则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Slit2过表达能通过抑制白色血栓形成,从而有效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式 SLIT2 基因工程小鼠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3
作者 胡正雄 丁丁 +2 位作者 陈斌 罗亚刚 毕锐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A0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治...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分别为(13.03±0.51)s和(167.25±23.21)×109/L,与对照组的(12.84±0.25)s和(174.12±21.52)×109/L相当(P>0.05);治疗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0.11±3.01)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84±0.35)s(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第1天和第2天的引流量分别为(210.2±13.21)mL和(131.25±30.2)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41.2±40.3)mL和(150.3±32.2)mL(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利伐沙班能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且能优化凝血指标,降低术后引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高危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
4
作者 王琦 郑蓉 蒋鹏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56-958,99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高危孕妇分娩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分娩的329例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综合干预将其分为干预组(n=148)和...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高危孕妇分娩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分娩的329例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综合干预将其分为干预组(n=148)和对照组(n=181),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升高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D-二聚体升高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出血率、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显著降低高危孕妇分娩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高危 孕妇 静脉血栓形式 预防
下载PDF
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凤琴 李萍 鲍丽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9期-,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运动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运动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DVT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第3天,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43.5±4.1)、(27.3±3.2) cm/s,对照组分别为(36.6±3.7)、(20.2±2.8) c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2.895,P<0.05);干预后第7天,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56.1±4.7)、(32.1±3.9) cm/s,对照组分别为(41.3±3.9)、(22.4±4.3) c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2.929,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分别为40.0%(20/50)、14.0%(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4,P=0.003).结论 开展早期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预防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式 护理 运动干预 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腰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敏 丁修龙 张建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腰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42例(联合预防组)行正规抗凝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另选择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腰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42例(联合预防组)行正规抗凝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另选择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50例(对照组)单纯行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观察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联合预防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0%(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5)。联合预防组引流量、拔管时间分别为(318.6±213.5)ml、(116.3±11.3)h,对照组分别为(312.1±202.9)ml、(115.6±30.5)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较单纯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静脉血栓形式 充气加压 腰椎管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