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2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1
作者 林宏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LDVT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的指标,HAMA及HAMD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LDVT的发生率是2.50%,相比于对照组的17.50%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低切黏度相对于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1.61±0.29)mPa·s、(4.39±0.53)mPa·s、(8.99±1.33)mPa·s较对照组(1.79±0.27)mPa·s、(5.37±0.51)mPa·s、(9.75±1.26)mPa·s更低(P<0.05)。观察组的HAMA(11.34±3.51)分及HAMD评分(10.99±2.33)分较对照组(13.28±2.74)分、(11.98±2.08)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50%,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较好地提升脑血管意外患者LDVT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还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及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叶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426-2433,共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目前,早期识别PTS的高危患者并加以干预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但PTS相关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目前,早期识别PTS的高危患者并加以干预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但PTS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的实施细节仍有争议。本文对PTS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TS预防体系构建提供借鉴,降低PT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银花 李灯凯 刘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及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航空总医院ICU住院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ICU 24 h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5例)和...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及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航空总医院ICU住院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ICU 24 h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5例)和无DVT组(103例),无DVT组患者进而根据入ICU 2周内(24 h后)评估结果分为新发DVT组(16例)及无新发DVT组(87例)。总结通过DVT风险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ICU患者DVT的评估情况,观察针对DVT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后的效果。结果DVT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高于无DVT组(P<0.05)。DVT组、无DVT组、无新发DVT组、新发DVT组组内内外科患者DVT风险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VT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无DVT组[(10.7±3.4)mg/L比(3.8±1.7)mg/L、(486±133)g/L比(376±133)g/L](均P<0.05)。在无DVT组中,接受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单纯药物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者院内DVT的发生率分别为70.0%(7/10)、8.9%(4/45)、14.3%(2/14)、8.8%(3/34),机械预防、单纯药物预防及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患者院内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纯基础预防患者,机械预防及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患者院内DVT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预防患者(均P<0.05)。结论入住ICU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高,可采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DVT风险评分综合评估患者DVT发生风险,并指导相应预防措施,通过对ICU患者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监护病房 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4
作者 余凤娇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234-236,共3页
探讨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探讨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凝血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QOL四项指标评分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后,两组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5
作者 何嘉炜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145-146,共2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DVT会造成肺栓塞、慢性静脉疾病、重复发作及生活质量下降等危害。现通过介绍与DVT形成相关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供预防措...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DVT会造成肺栓塞、慢性静脉疾病、重复发作及生活质量下降等危害。现通过介绍与DVT形成相关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供预防措施,以帮助术后患者更好地认识理解DVT,避免和降低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效果分析
6
作者 邵建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7-0039,共3页
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特点,提供预防干预措施,可预防DVT形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盆腔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高危因素 预防干预措施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张思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91-0194,共4页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1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防性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凝血功能指标、...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1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防性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凝血功能指标、满意度、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用于妇产科手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妇产科手术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 影响
下载PDF
ICU内预防静脉血栓药物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饶绘 张露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4期190-197,共8页
重症医学科(ICU)是静脉血栓形成(VTE)的高危科室,药物预防是VTE预防的基石。近年来提出的针对ICU患者的ICU VTE评分及算法有助于预防方案的合理确定。在以低分子肝素为主,普通肝素为辅的药物预防框架下,阿司匹林等药物的适用范围和推荐... 重症医学科(ICU)是静脉血栓形成(VTE)的高危科室,药物预防是VTE预防的基石。近年来提出的针对ICU患者的ICU VTE评分及算法有助于预防方案的合理确定。在以低分子肝素为主,普通肝素为辅的药物预防框架下,阿司匹林等药物的适用范围和推荐也有所更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预防失败和抗凝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临床关注,而ICU特有的高级生命支持手段的应用也为ICU VTE的预防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外的成人ICU内预防静脉血栓药物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 重症医学科 血栓预防 肝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米良 王凯华 +2 位作者 梁宗英 张乐 杜建青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12月之前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DVT的患者作...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12月之前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1),将2022年1月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DVT的患者作为干预组(n=7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出院之前凝血功能指标及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分型、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比例、术中出血量、使用呼吸机情况、间歇性气压治疗情况及使用足底静脉泵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共13例患者发生下肢DVT,其中,干预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共有49例患者发生了除下肢DVT之外的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之前化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且不会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造成明显的影响,亦不会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低分子肝素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与诊治现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凯 宋佳 龚仕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诊治现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患者 血栓预防诊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11
作者 谢文广 张超 +3 位作者 刘晓玉 舒越 杨鑫晨 邓玉璐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数据库、综合数据库、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数据库、综合数据库、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临床决策。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2023年3月。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对符合质量评价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总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最终从危险因素评估、基础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知情同意、突发动脉瘤破裂的急救7个方面总结形成31条证据。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根据临床实际采纳证据,以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药品质量控制视域下在深静脉血栓中预防性应用不同抗凝血药的合理性分析
12
作者 马亮英 蒋磊 侯彦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8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析药品质量控制视域下在深静脉血栓(DVT)中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3种不同类型抗凝血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样选择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医... 目的:探析药品质量控制视域下在深静脉血栓(DVT)中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3种不同类型抗凝血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样选择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处方开具情况等相关信息,记录抗凝血药使用情况,分析不同特征患者预防用药情况,比较各类抗凝血药预防DVT的情况,并评估抗凝血药的使用合理性。结果:3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287例预防性使用抗凝血药,预防性使用率为95.67%。287例预防性使用抗凝血药的患者中,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125例(占43.55%),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联合应用65例(占22.65%),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34例(占11.85%),单纯使用华法林34例(占11.85%),单纯使用阿司匹林29例(占10.10%);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56例(占54.36%)、131例(占45.64%);≤40、>40~60、>60~75和>75岁患者分别为35例(占12.20%)、103例(占35.89%)、139例(占48.43%)和10例(占3.48%);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分别为209例(占72.82%)、29例(占10.10%)和49例(占17.07%)。单纯使用华法林、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预防DVT的效果远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的不合理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的不合理使用率低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存在显著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主要涉及品种选择、给药方案和会诊权限不合理,其中具体原因主要为特殊人群用药错误、用法与用量错误、配伍用药错误、用药疗程错误、特殊会诊记录及病程记录缺失。结论:临床抗凝血药预防性使用率较高,主要使用的药物类型为低分子肝素,主要用药人群为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性抗凝血药联合用药策略预防DVT的效果较单一用药更理想;但目前仍存在阿司匹林不合理使用事件,应给予高度重视,减少不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质量控制 预防性用药 抗凝血药 静脉血栓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刘红杰 张凯 +3 位作者 刘秋瑾 郭迎迎 边蓉蓉 侯丽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 目的探讨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开展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疼痛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及知信行(KAP)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KA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质量控制管理 血流速度 下肢静脉血栓 疼痛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14
作者 吴志烽 刘春江 +2 位作者 汤小奇 王伟昊 唐黎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703-709,共7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一个重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研究的焦点都集中下肢PTS的高危因素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上,首次患有下肢DVT的患者在两年内发展成下肢PTS的比例高达20%~50%,下肢PTS常表现为受累下肢的慢性...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一个重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研究的焦点都集中下肢PTS的高危因素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上,首次患有下肢DVT的患者在两年内发展成下肢PTS的比例高达20%~50%,下肢PTS常表现为受累下肢的慢性酸疼、肿胀、疲乏等为表现,其中严重的PTS占5%~10%,主要表现为静脉性跛行及溃疡。就下肢PTS最新的病理生理、高危因素、诊断及预防、治疗进展等方面提供参考。然而就目前关于PTS的诊断与治疗尚无统一的共识,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 压力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个性化预防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贾英琪 张莹莹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033-104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个性化预防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并施行手术治疗的1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个性化预防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并施行手术治疗的1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3例。比较2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最大宽度及DVT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5 d及出院时D-二聚体值、双下肢大腿周径差值,并记录干预期间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4.30%,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最大宽度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预防DVT相关知识知晓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着时间推移,2组患者D-二聚体值随之下降,且观察组各时间点D-二聚体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2组患者双下肢大腿周径差值均较术前上升,之后2组患者双下肢大腿周径差值随时间推移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双下肢大腿周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个性化预防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较好,能明显减少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雪刚 毛青松 龚建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我国的肝硬化发生率一直较高,而在其发生原因中,乙肝病毒性肝炎占据重要部分。当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肝功能衰竭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切除术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
17
作者 张大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6-0009,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作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因静脉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等因素引起,具有较高发生率。LDVT发生后小栓子稳定性不佳,会脱落至血液,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积极采取...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作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因静脉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等因素引起,具有较高发生率。LDVT发生后小栓子稳定性不佳,会脱落至血液,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减轻血管损伤、促使静脉血回流,从而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发生。同时,LDVT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明确髋关节置换术后LDVT防治措施,可为未来LDVT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预警性护理模式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晓燕 顾永梅 +1 位作者 张爱园 赵林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2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ICU血栓防治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血栓防...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2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ICU血栓防治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血栓防治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警性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7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指标)及DVT风险分级,并比较干预期间两组DVT和血液高凝状态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指标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危、高危及以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DVT及血液高凝状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性护理能够改善ICU患者血液循环,对于预防下肢DVT发生具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护理 重症监护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效果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伍靖 兰晓燕 陆丽群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4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 目的:探讨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基于TRIZ理论的健康教育,均干预至产妇可下床活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程度,剖宫产术后1周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恢复时间,剖宫产术后1周后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剖宫产、静脉血栓形成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剖宫产术后1周,干预组下肢水肿、下肢疼痛、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下床活动、肠鸣音恢复、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剖宫产术后1周,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TRIZ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提高产妇对静脉血栓形成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健康教育 剖宫产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服务质量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温素玲 钟丽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4期133-136,共4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剖宫产术后2组均接受常规...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剖宫产术后2组均接受常规预防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2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剖宫产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出血量,干预前后血液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D-二聚体(D-D)],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麻醉药刚失效与术后1 d、3 d、7 d切口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12.50%,χ^(2)=5.333,P=0.021);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2组产妇APTT、PT、TT较治疗前缩短,D-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5.165,P=0.023);麻醉药刚失效时,2组产妇切口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 2组产妇切口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产后护理时,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在安全性方面,产妇剖宫产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出血量不会受到消极影响,且术后产妇的疼痛感均较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气压治疗仪 预防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