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置股动静脉鞘管体外膜肺氧合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孟丽 刘闯 +1 位作者 李杏杏 赵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时行紧急ECMO辅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心脏... 目的:探讨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时行紧急ECMO辅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心脏中心的2120例PCI患者,其中75例(3.5%)经评估定义为高危PCI,均于术前预置股动静脉鞘管;收集并分析其中因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而行紧急体外心肺复苏(ECPR)者的基线资料、心肺复苏(CPR)时间、ECMO操作时间、并发症、院内死亡率等相关资料。结果:在75例高危PCI患者中,15例(20.0%)因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而进行紧急ECPR,其中男性9例,中位年龄68.50(62.75,74.25)岁。15例患者的中位CPR时间为9.50(6.50,16.25)min,ECMO上机操作时间为6.00(4.75,9.00)min,ECMO运行时间为71.0(41.5,114.5)h。15例患者全部成功撤除ECMO,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院内死亡,其他患者均存活出院;1例患者在ECMO运行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经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分评估,所有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结论:高危PCI术前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ECMO床旁备机是可行的,可显著缩短CPR时间和ECMO上机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为PCI术中心脏骤停患者提供紧急心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置股动静脉鞘管 高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拔除静脉鞘管致迷走神经反射1例
2
作者 赵渊 王永强 +2 位作者 魏引 李基诚 李公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迷走神经反射 静脉鞘管 拔除 介入检查 动脉鞘管 治疗后 心脏病
下载PDF
基于多层感知器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法超声测量的准确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洁丽 韩冬 +4 位作者 刘丽文 司瑞 李寰 张诗倩 胡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采用多层感知器评价经胸超声对"术中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压管值对选择封堵器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进行封堵治疗的残缘为软缘、发育菲薄或... 目的:采用多层感知器评价经胸超声对"术中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压管值对选择封堵器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进行封堵治疗的残缘为软缘、发育菲薄或合并房间隔瘤的中央型ASD患者460例,年龄(34.32±18.84)岁,男性129例,女性331例。记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的ASD大小,以及术中TTE测量经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后所得的ASD压管值大小。以手术最终选择的封堵器大小作为因变量,分别将术前和术中超声测量值作为协变量。将所有患者按照5∶2∶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导入多层感知器,采用梯度下降法优化调整权重,分别进行10次运算,计算相对误差平均值,评价两种超声测量方法对封堵器选择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ASD大小为(15.26±5.33)mm,术中压管值为(23.83±6.39)mm,术后封堵器大小为(25.14±6.55)mm。术前、术后及封堵器大小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450,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运行10次多层感知器,获得基于术前TTE和术中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后TTE测量的ASD压管值预测封堵器大小的训练模型。其中采用术前TTE获得的模型在验证集的相对误差为(16.55±0.02)%,术中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后TTE测量的ASD压管值获得的模型在验证集的相对误差为(4.81±0.01)%,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85,P<0.001)。结论:ASD封堵术中使用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法、经胸超声测量ASD压管值的大小,对ASD封堵器的选择更加准确。对于ASD后缘、下缘、后下缘残缘为软缘,且发育菲薄或合并房间隔瘤的ASD患者封堵器的精确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层感知器 房间隔缺损 右上肺静脉鞘管压迫法 封堵器
原文传递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琳 吕林 +2 位作者 李永浩 吕秀兰 李石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 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 (arteriovenoussheathotomy)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 ,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1 9例行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患者的术中所见 ,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 (fundu... 目的 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 (arteriovenoussheathotomy)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 ,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1 9例行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患者的术中所见 ,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 ,mERG)等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 ,动静脉鞘膜切开后均可见近端视网膜静脉充盈增加。随访期间术前确诊BRVO的患者有 5例 (5 /1 0 )视力提高 ,术前为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术后有8(8/9)例视力提高。眼底彩照、FFA发现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 ,血管变直 ,但有新的无灌注区出现。OCT显示黄斑水肿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mERG显示黄斑区反应振幅明显高于术前。 1例患者因反复玻璃体出血再行手术。2例患者因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填充。 2例患者出现黄斑前膜。结论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 ,但仍不是彻底的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膜切开术 外科治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姜忠利 石祥恩 张俊廷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26-229,I002,共5页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神经鞘瘤 2 4例 ,其中颅内型 (A型 ) :肿瘤主体位于桥小脑角( 12例 ) ;骨内型 (B型 ) :肿瘤主体位于颈静脉孔内 ,向颅内生长 ( 5例 ) ;...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神经鞘瘤 2 4例 ,其中颅内型 (A型 ) :肿瘤主体位于桥小脑角( 12例 ) ;骨内型 (B型 ) :肿瘤主体位于颈静脉孔内 ,向颅内生长 ( 5例 ) ;颅外型 (C型 ) :肿瘤主体位于颅外 ,并向颈静脉孔生长 ( 1例 ) ;混合型 (D型 ) :肿瘤由颈静脉孔向颅内外生长 ,呈哑铃型 ( 6例 )。A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B型采用远外侧入路 ,C型和D型采用颈 乳突联合入路和远外侧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 19例 ,次全切除 4例 ,大部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选择良好显露肿瘤的手术入路是切除肿瘤的关键 ,而防止颅神经损伤是切除肿瘤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孔神经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动静脉鞘膜切开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林 郭疆 +3 位作者 司马晶 窦晓燕 姜映滨 赵倩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5期426-427,共2页
目的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3只眼)视力低于0.1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和动静脉鞘膜切开术。结果 3只眼术后玻璃体清亮,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内出血和黄... 目的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3只眼)视力低于0.1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和动静脉鞘膜切开术。结果 3只眼术后玻璃体清亮,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内出血和黄斑水肿明显减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是治疗视力较差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静脉膜切开术
下载PDF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卓再 董方田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401-403,共3页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严重损害视力。本文对动静脉鞘膜切开术(arteriovenous adventitialsheathotomy,AAS)治疗BRVO的理论基础、手术方法、疗效...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严重损害视力。本文对动静脉鞘膜切开术(arteriovenous adventitialsheathotomy,AAS)治疗BRVO的理论基础、手术方法、疗效评价、并发症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静脉膜切开术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BRVO 并发症 常见 疗效评价 损害
下载PDF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术中静脉鞘内输液法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丽 王咏梅 郑亚西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83-228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中将静脉输液通道改为静脉鞘附属连接管输液运用的优缺点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50例接受心律失常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经静脉鞘输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建立的静脉鞘输入液体,同时解决并免除了患者术前需外周...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中将静脉输液通道改为静脉鞘附属连接管输液运用的优缺点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50例接受心律失常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经静脉鞘输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建立的静脉鞘输入液体,同时解决并免除了患者术前需外周静脉建立通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护理。结论所有病例均顺利,经静脉鞘内输液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静脉输液 护理
下载PDF
静脉自控镇痛或臂丛鞘内自控镇痛用于上肢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静 陈鸣洪 +4 位作者 曹济宏 肖水平 褚锋 刘海颖 陈永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00-3001,共2页
目的:观察上肢骨折手术后采用芬太尼复合液经臂丛鞘内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上肢骨折手术后患者分为:臂丛鞘内患者自控镇痛组(PCNA组)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组(PCIA组),各20例。根据骨折部位不同施行臂丛神经肌间沟或腋路阻滞,PCN... 目的:观察上肢骨折手术后采用芬太尼复合液经臂丛鞘内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上肢骨折手术后患者分为:臂丛鞘内患者自控镇痛组(PCNA组)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组(PCIA组),各20例。根据骨折部位不同施行臂丛神经肌间沟或腋路阻滞,PCNA组穿刺并置管固定(置管是硬膜外导管)。术中常规监测NBP、ECG、HR、RR、SpO2。手术结束前20min两组患者均予连接自控镇痛泵。PCNA组用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PCIA组用芬太尼0.8~1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记录用药4、8、12、24和48h时的呼吸、循环指标,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副作用。疼痛评分采用VAS法。术后48h进行镇痛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调查采取患者的自我感受。结果:PCIA组SBP、HR与术前比较升高10%~15%,PCNA组循环无明显变化;两组SpO2在95%~100%。术后6~48h的VAS评分,以PCNA组低于PCIA组,PCNA组患者满意率为95%,PCIA组为80%,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不良反应PCNA组少小于PCIA组,但PCNA组有1例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结论:芬太尼复合液经鞘内自控镇痛用药或经静脉自控镇痛用药,都安全有效,但鞘内用药的镇痛质量优于静脉用药,更适用于上肢骨折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镇痛 病人控制 内或静脉 上肢
下载PDF
溶栓药物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4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威强 沈冬冬 付艳忠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54-958,共5页
目的 探究溶栓药物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药物经... 目的 探究溶栓药物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药物经腘静脉置鞘预处理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患侧-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凝血纤溶指标[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压积(PCT)],并对比两组术后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比76.47%)、术中即时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血栓抽吸时间[(292.26±61.48)s比(340.53±72.39)s]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患侧-健侧大腿周径差、患侧-健侧小腿周径差小于入院时,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3 d两组血清D-D、FDP、FIB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 Hb低于入院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CV、PCT、HCT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比34.38%,P<0.05)。结论 溶栓药物经腘静脉置鞘预处理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血栓抽吸时间,减轻患肢肿胀,改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降低术后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溶栓药物 静脉 预处理 大腔导管抽吸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鞘溶栓对AngioJet吸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光 郑伦辉 +1 位作者 谭智明 谭清亚 《微循环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1-44,49,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鞘溶栓对AngioJet吸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AngioJet吸栓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吸栓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其中吸栓组患者仅使用AngioJet吸栓治疗,联合...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鞘溶栓对AngioJet吸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AngioJet吸栓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吸栓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其中吸栓组患者仅使用AngioJet吸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吸栓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鞘溶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膝上、膝下15cm双侧肢体周径差,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造影剂用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吸栓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膝上、膝下15cm双侧肢体周径差均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较吸栓组降低更明显(P<0.01);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吸栓组(P<0.01),联合组住院时间较吸栓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鞘溶栓联合AngioJet吸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单纯AngioJet吸栓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AngioJet吸栓 超声引导下腘静脉溶栓
下载PDF
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4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陈宇 孟召辉 文兴扬 《西南军医》 2009年第6期1059-1059,共1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价值及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临床资料。结果经静脉撕开鞘安置临时起搏器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经6F动脉鞘送入比较... 目的探讨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价值及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临床资料。结果经静脉撕开鞘安置临时起搏器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经6F动脉鞘送入比较,经静脉撕开鞘安置具有有简单易行、安全性好、固定好、不易发生感染、安置时间明显延长等优点。方便患者行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撕开 静脉 心内膜 临时起搏器
下载PDF
颈静脉孔神经鞘瘤诊治进展
13
作者 肖立崇 王伟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52-1854,共3页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JFS)为生长缓慢的良性颅内肿瘤。JFS起源于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的神经鞘膜许旺细胞。这些神经纤维从脑干延髓发出,集结在颈静脉孔而后出颅,神经鞘瘤多在颈静脉孔区域发生和发展,由于颈...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JFS)为生长缓慢的良性颅内肿瘤。JFS起源于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的神经鞘膜许旺细胞。这些神经纤维从脑干延髓发出,集结在颈静脉孔而后出颅,神经鞘瘤多在颈静脉孔区域发生和发展,由于颈静脉孔解剖结构复杂,很难分辨肿瘤的神经来源,因而统称为JFS。JFS占颅内肿瘤的0.2%,颅内神经鞘瘤的2.2%~4.0%,颈静脉孔区肿瘤的5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孔区神经 静脉孔解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琼 赵勇智 李占甫 《北方药学》 2016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重症颅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重症颅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热、颅内压、脑脊液细胞数、血象细胞数、意识状态等的控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0.0%和17.5%,致残率分别为22.5%和35.0%,死亡率分别为7.5%和4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加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各项主要指标的恢复时间缩短,死亡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联合用药 腰大池引流 重症颅内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15
作者 乔湘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手术方法,为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采用耳后颈联合切口,实施多科医师与护理配合。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手术方法,为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采用耳后颈联合切口,实施多科医师与护理配合。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对颈静脉区神经鞘瘤给予专科护理配合,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神经 切除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哑铃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1例
16
作者 宋萍 杨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7-57,61,共2页
患者女,62岁。发现左颈部包块三月余入院。一般情况可,查体:颈软,无活动异常,左颈部中上1/3交界处可见一直径约3cm的类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见手术瘢痕,质较韧,界清,活动可,周围淋巴结无肿大。张口伸舌时舌尖偏左,右侧舌肌萎缩,声音嘶哑... 患者女,62岁。发现左颈部包块三月余入院。一般情况可,查体:颈软,无活动异常,左颈部中上1/3交界处可见一直径约3cm的类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见手术瘢痕,质较韧,界清,活动可,周围淋巴结无肿大。张口伸舌时舌尖偏左,右侧舌肌萎缩,声音嘶哑,耳鸣,左侧听力下降。曾于2002年因“左颌下包块”行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不详。CT表现:左颈部咽旁间隙内、颈静脉孔区及桥小脑角区见卵圆形、哑铃状软组织肿块影(图1),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区,约5.0cm×3.0cm,上下径长约11.0cm,CT值约3~50HU,增强扫描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其内更低密度影不强化,邻近左侧咽部、脑干、左侧小脑及周围组织结构受压推移,颈静脉孔明显扩大(图3),周围骨质侵蚀破坏,边缘光整,左侧内听道稍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孔区神经 哑铃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心导管术后拔除鞘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及护理
17
作者 王青 王苹 黄雪汝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总结心导管术后拔动静脉鞘管所致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近期行心脏介入资料完整的332例病人术后拔管中出现12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及护理方法。结果 动脉拔管较静脉拔管易发生... 目的 总结心导管术后拔动静脉鞘管所致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近期行心脏介入资料完整的332例病人术后拔管中出现12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及护理方法。结果 动脉拔管较静脉拔管易发生VVRs,对于出现的VVRs,经及时的处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VVRs是心导管术后拔管不可忽视的问题,正确的处理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护理可减少拔管所致的VVR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管术 静脉鞘管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拔管 并发症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黄明海 郭海科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综述了激光光凝、视网膜静脉插管灌注溶栓、玻璃体内注射氟羟强的松龙、视盘放 射状切开术、动静脉鞘膜切开术、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多数方法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实。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临床治疗 玻璃体内注射 静脉膜切开术 视盘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 放射
下载PDF
颅内非听神经性神经鞘瘤的放射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鹏 潘绵顺 +2 位作者 朱世友 许玉华 赵磊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伽玛刀放射外科对非听神经性神经鞘瘤的疗效及治疗剂量。方法应用γ刀治疗非听神经神经鞘瘤,43例获得完全随访资料,包括24例三叉神经鞘瘤和19例颈静脉孔神经鞘瘤。以50%~8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肿瘤中位剂量分别为13Gy(... 目的回顾性分析伽玛刀放射外科对非听神经性神经鞘瘤的疗效及治疗剂量。方法应用γ刀治疗非听神经神经鞘瘤,43例获得完全随访资料,包括24例三叉神经鞘瘤和19例颈静脉孔神经鞘瘤。以50%~8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肿瘤中位剂量分别为13Gy(三叉神经鞘瘤)和15Gy(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结果4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本组随访影像提示24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基本消失的4例(16.6%),肿瘤体积明显萎缩的12例(50.0%),肿瘤体积没有明显改变的6例(25%),肿瘤体积增大的2例(8.3%),肿瘤总控制率91.7%(22/24)。19例颈神经孔神经鞘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基本消失的3例(15.8%),肿瘤体积明显萎缩的9例(47.4%),肿瘤体积没有明显改变的6例(31.6%),肿瘤体积增大的1例(5.3%),肿瘤总控制率94.7%。本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3%(41/44)。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4%(38/43)。结论γ刀放射外科对非听神经性神经鞘瘤有良好的中长期控制作用,毒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静脉孔神经 放射外科
下载PDF
经股静脉不保留鞘管临时起搏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能 柏露 +2 位作者 李东峰 唐红斌 闵新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7期62-63,共2页
临时起搏治疗广泛应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抢救及外科围手术期的心律保护。经股静脉穿刺临时起搏治疗留置静脉鞘管,患者在术后需下肢制动,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且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在外科手术需特殊体位时造成... 临时起搏治疗广泛应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抢救及外科围手术期的心律保护。经股静脉穿刺临时起搏治疗留置静脉鞘管,患者在术后需下肢制动,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且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在外科手术需特殊体位时造成不便。我们尝试使用不保留鞘管经股静脉临时起搏治疗,不需严格的下肢制动,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依从性,并对该种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静脉穿刺 起搏治疗 静脉鞘管 安全性 缓慢性心律失常 有效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